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01章 赵佾禁足,章台宫论策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待证据呈到赵王丹面前,看着那些被呈上的人偶和巫蛊之物,其制作之阴森、咒文之恶毒,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整个人气得浑身颤抖。

朝堂之上,消息早已不胫而走,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

一些平日里便与太子赵佾不和的大臣,再次趁机进言,话里话外皆在隐晦地暗示此事极有可能与太子有关。

赵王丹此时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着下方议论纷纷的大臣,心中充满了愤怒。

太子赵佾得知此事后,心下骇然,一刻也不敢耽搁,连忙进宫向赵王丹哭诉自己的清白。

然而,赵王丹此时已被愤怒蒙蔽了双眼,根本听不进他的解释。

他冷冷地俯视着跪在脚下的赵佾,充满了无尽的失望与愤怒:“平日里,你在寡人跟前,表现得一副恭顺模样,没想到竟如此狼子野心!

妄图用那巫蛊之术来谋害寡人,你扪心自问,可对得起寡人多年来对你的悉心栽培,可对得起这赵国太子的尊位?”

“扑通!”

赵佾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父王,儿臣真的冤枉啊!这定是有人蓄意陷害,儿臣绝无此等大逆不道之心。”

赵王丹却不为所动,下令将太子赵佾禁足于他的寝宫,等待进一步的处置。

消息,瞬间传遍了赵国朝堂。

得知此消息后,赵国朝臣顿时议论纷纷,整个朝堂陷入一片哗然。

支持太子佾的大臣们,深知太子为人,他们联名上书为太子佾求情,力陈此事诸多蹊跷之处,恳请赵王丹切勿轻信谗言,仓促定罪,以免错杀无辜,寒了赵人的心。

而那些本就与赵佾政见不合的官员们,则在一旁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地数落着太子的 “罪行”,主张必须严惩太子,以儆效尤,还朝堂一个 “清明”。

与此同时,赵偃得知计划初步成功后,心中暗自得意。

他迫不及待地将郭开、阿福二人召来,三人再度聚首,围坐在一起,谋划着下一步更为阴毒的计划。

此刻赵偃,兴奋地笑道:“如今,父王已然对赵佾起了疑心,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需乘胜追击,让父王彻底对他失望。

尽早将他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如此,这赵国的天下,迟早便是我的囊中之物!”

郭开献媚道:“公子所言极是,依小人之见,我们不妨再散布一些谣言,说太子佾暗中勾结外敌,意图颠覆赵国江山社稷。

如此一来,就算大王念及父子之情,也不得不重罚太子佾。

那时,公子上位便彻底没了阻碍。”

闻听此言,阿福却有些担忧:“公子,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如今朝堂局势微妙,若谣言太过离谱,不仅难以取信于人,反而容易引起他人的警觉和怀疑。

依我之见,倒不如我们先沉下心来,耐心观察几日。且看大王对太子佾禁足之后,究竟是何态度,是打算轻轻放过,还是准备严惩不贷。

待摸清楚大王的心思,然后再见机行事,如此方能更为稳妥,不至于打草惊蛇。”

赵偃闻言,一手摩挲着下巴,略作思索。

他在屋内来回踱步,脑海中权衡着两人所言。

许久,他觉得阿福所言不无道理,若贸然行事,确实可能弄巧成拙。

遂停下脚步,点头应道:“阿福所言有理。那就暂且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坐视不管,需得密切关注朝堂上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郭开,你继续安排人在宫外周旋,扩大流言的影响,务必要让更多的人知晓此事,把这水搅得越浑越好;

阿福,你则要加强情报收集,宫里宫外,朝堂上下,各方势力的动向都不能放过。广撒耳目,多花些钱财,务必保证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到最新的消息。”

“喏!”

“喏!”

郭开与阿福齐声应道。

..........

咸阳、章台宫后殿。

此时嬴政毅然立于丹墀之下,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祖母太后、仲父、太叔祖、伯父,如今赵国巫蛊之祸愈演愈烈,局势已然失控,赵偃上位的时机已然成熟。

此乃天赐良机,吾等当果断出手,再助他一臂之力!”

吕不韦此时抚着胡须,面色凝重,眼神中透着谨慎与忧虑,说道:“大王,依臣之见,暗中扶持赵偃之事,实乃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相邦此言差矣!”

秦臻闻言,拱手行礼后,连忙反驳道:“赵偃若登上王位,赵国朝堂必然陷入混乱,各方势力争斗不休,国内必将大乱。届时,不正是我大秦良机?”

“良机?”

吕不韦微仰头,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摇了摇头。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案上摊开的舆图,缓缓开口道:“赵偃此人,臣对其性格了若指掌。他贪功好利,急于求成,且刚愎自用,听不进他人谏言。

早在数年前,因其行事风格残暴狠辣,便有了‘暴鸢’之称。

臣当年尚处邯郸之时,曾亲眼目睹赵偃的一名门客因言语不慎触怒了他,他竟当场大发雷霆,下令将那门客活埋于邯郸城外。

如此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之人,若吾等助其登上赵国王位,以他对秦国的仇恨与野心,必以伐秦为首要目标。

他日,必成我秦国心腹大患,也定会倾尽赵国之力,与我大秦死战。

若赵国上下在赵偃的鼓动下团结一致,我军恐难轻易取胜。”

说罢,吕不韦展开了一卷帛书,只见帛书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赵偃近年来的种种暴行。

随后,吕不韦缓缓起身,目光依次扫过在场众人。

稍作停顿,他沉稳开口:“反观赵佾,若他上位,朝堂之态虽会如当今赵王般重用廉颇、李牧等良将。

然其性格更为谨慎,遇我大秦攻势,定更愿以缓兵之策周旋。

我大秦铁骑虽锐不可当,但征战之道,讲究谋定而后动。

此时,亦可采取迂回之策,避其锋芒。先按兵不动,待其懈怠,再徐徐图之,逐步蚕食上党、雁门之地。

灭六国乃宏图大业,需步步为营,万不可急于一时,以免功亏一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68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