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13章 鲁神通一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陆典哈哈一笑,“好说好说,今后我们兄弟多多亲近,小兄弟先休息,晚上我来找你喝酒”。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各自分开。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吴平安也不焦急,静静的在房间里等待着,还让陆典给他找了一些书来看。

他识字不多,大部分还是进入暗夜之后学的,应该说他还是秦思源的学生,因为他是第一批听秦思源讲学的人。

吴平安艰难的看着书上的文字,一边看一边结合实际理解这些文字的意思。

正在他沉浸于其中时,陆典匆忙找了来,打断了他的学习。

“吴兄弟”,陆典推门而入,压低声音说道,“有个重要情况,你必须得马上传回去,要不然就连我师傅可能都有危险”。

吴平安一惊,“五哥请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陆典拿起桌上的杯子倒了一口水喝,他这个样子显然是跑来的,浑身都是汗水。

“我查到一个消息,五省总督朱燮元身边的教头鲁神通不见了,同时不见的还有他的三个亲传弟子”。

“这人近年一直跟随朱燮元,从来没有离开过,突然在这个时候离开,很有可能是去了保宁府”,陆典快速的说道。

吴平安皱了皱眉头,“一个教头?就一个人去保宁府他也翻不起大浪来吧?”。

“唉”,陆典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吴兄弟有所不知,这人武功很高,他的三个弟子都很不错,我是怕他去保宁府搞刺杀去了”。

吴平安一下子跳了起来,“你是说他可能会去刺杀我家大人?”。

陆典重重点头,他这是有私心的,鲁神通认识他师傅,但是武力上差了一截,要是两人在保宁府遇到,他怕师傅被鲁神通打死。

吴平安不敢怠慢,送走陆典之后就匆匆写了一份情报,然后乔装一下出门。

走出三条街之后,敲响了一座小院子的远门,他没有进去,也没有等门开,而是敲门之后直接把情报从门缝里塞了进去。

刘风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情报,他也不敢怠慢,加上最近也收集了不少情报,于是,他直接出了城。

在城外不远的村子里拿到了马匹,带着情报快马加鞭的回了保宁府。

保宁府最近一直在变化,明显的就是社会趋于了稳定,什么地痞流氓欺负百姓,催收得百姓卖儿卖女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

秦思源下达的第一条政令就是,解除保宁府内所有的奴籍,全部改为聘用,同时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贩卖汉子男女。

一经发现不管是买主还是卖主全部十年以上监禁,包括那些父母卖子女的一样违法,父母卖子女,父母一起收监。

这可是打破了几千年以来的传统,几千年来大部分时间里,父母卖子女虽然不是很合法,但官府却没有禁止过。

第二条政令就是,规定了男女婚配年龄,男子十八岁以上,女子十六岁以上,而且要是实岁,不能是虚岁。

跟随这一条政令一起是,不准村规民约代替法律随意处置女性,比如侵猪笼等等的封建教条一律废除,违者视情节轻重罚监禁。

要知道秦思源的监禁可不是弄你去关着,还有吃有喝有房子住,全部都是劳役,要去干重体力活的。

包括那些犯事的官员小吏都是一样,谁都没有特殊,要是在工地上病死、累死都是自己倒霉。

第三条政令是取消百姓们一切苛捐杂税,除了三成都田税外,一切税务皆免,包括人头税在内。

为此,无数黑户前往衙门登记,来年分土地的时候,可都是按照人头分发的,不管男女,人人都有份,人人都是一样的份额。

秦思源没有改动太多,就只发了这三条政令,然后让人敲锣打鼓的下乡去宣传讲解,让保宁府内每一个人都务必了解清楚。

三条政令发布后,根据暗夜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总体还是好的,老百姓们大都拥护这三条政令。

只有少部分人对第二条有些置喙,不过这个时代的人都很纯朴,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官府给了他们那么多好处,他们对这点小埋怨就不放在心上了。

而且,老百姓们还踊跃的报名加入民兵,加入官府组织的修路、修堤中去,虽然没有工钱,但是管饭、发粮食啊。

基本上来说,出一个壮劳力出来干活,就能拿一斤小米回去,一斤小米够三口之家喝一天的粥了。

短短半月之间,保宁府大变了一个样,到处都是人声鼎沸的场面,修理的、修渠的、还有挖水库、修江堤的随处可见。

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秦思源算是将这些死气沉沉百姓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民兵队伍也很快组建起来,他们没有什么过多的武器,也没有战甲,就是一根长矛,每天练习的也不是别的,就是刺杀和走正步。

按照每一百户人家出三十到五十人的要求,这些人都要进入民兵队伍,他们没有工钱,但是训练的时候管饭,每月在不耽误农活的情况下训练五天。

其余的时候还要配合秦思源派去的民兵队长搜捕疑犯、维护当地治安、辅助税吏秋季收税等等工作,为此秦思源还将他们各自的田税减了两成。

这让大家充满了喜悦,还以加入民兵队伍为荣,这些民兵虽然没有工钱,但是秦思源规定了,年底会有一定的赏钱和酒肉赐下,算是皆大欢喜。

秦思源还将家丁的卖身契全部归还,大部分精锐转变成了保宁卫士兵,剩余的部分派了一些去地方守备营。

然后再剩余的都派下去给新招募的青壮做了教官,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

今天天气正好,秦思源来到了新修建的大营里,这座大营非常庞大,能够容纳万余。

这里正是刚刚招募而来的青壮,就连这座大营都是他们亲自修建而成的。

大营里面口号声不断,一部分人在走正步,一部分人在练习刺杀,还有带队跑步的,热闹非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21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