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04章 打消想法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范文程深吸一口气,缓缓抬头直视皇太极,目光中既有敬重又透着忧虑:\"大汗,臣斗胆直言,此刻称帝看似水到渠成,实则如履薄冰”。

“昔年太祖以十三副遗甲起兵,靠的是女真各部同仇敌忾,而如今八旗内部,多铎、阿济格等贝勒恃功而骄,代善、莽古尔泰等旗主心怀异志,若骤然称帝,恐将激化内部矛盾\"。

皇太极目光一凛,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范先生是说,本汗镇不住这些贝勒?\"。

\"非也!\",范文程重重叩首,\"大汗雄才大略,驾驭群臣绰绰有余,但称帝意味着建立新朝,需行登基大典、定官制礼仪、分封爵位,这必然触及各旗利益”。

“以八旗目前的格局,若贸然行事,极有可能引发内耗,就像去年莽古尔泰御前拔刀之事,便是权力分配不均的缩影\"。

\"那依先生之见,何时才是时机?\",皇太极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难道要等到明军缓过气来?\"。

\"大汗明鉴!\",范文程抬起头,眼中精光闪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效仿明制,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

“现在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看似民主,实则效率低下,军国大事常因各旗争执而延误”。

“若能设立六部,将权力收归中央,既削弱旗主势力,又能提升行政效率,当年王安石变法,就是因触动守旧派利益而失败,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皇太极陷入沉思,半晌才道:\"先生所言有理,但明制虽好,却也弊病丛生,六部尚书权力过大,容易结党营私,科举取士虽能选拔人才,却也滋生腐败,我们该如何取舍?\"。

\"大汗圣明!\",范文程赞道,\"臣以为,可师明制而不泥古。比如六部尚书由大汗直接任命,定期轮换,防止结党”。

“科举考试只取其选拔人才之法,考试内容以骑射、兵法为主,兼顾满汉文化。如此既能吸收汉文化精华,又能保持八旗骑射传统\"。

\"那称帝之事呢?\"皇太极追问道,\"难道要一直屈居后金之名?\"。

\"大汗\",范文程神色凝重,\"称帝不仅是名号的改变,更是政治格局的重塑。如今明朝虽内忧外患,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此时称帝,必然招致明朝全力围剿”。

“更重要的是,蒙古各部对我们仍持观望态度,林丹汗虽死,但其残余势力仍在”。

“若能以'天聪汗'之名继续招抚蒙古,待漠南蒙古彻底归附,再行称帝之事,届时名正言顺,各方皆服\"。

\"先生是说,先稳定后方,再图中原?\",皇太极思考了一会儿后,也点头赞同。

\"正是!\",范文程激动地说,\"当年汉高祖刘邦入咸阳后,约法三章,不称帝不称王,赢得民心,明太祖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终成就帝业。我们应当效仿先贤,先巩固根基,再徐图进取\"。

皇太极站起身,在室内来回踱步:\"先生所言,让朕豁然开朗,但还有一事,明朝内乱不断,明朝内部四处征战,我们为何不趁机南下?\"。

\"大汗,这正是臣最担心的!\",范文程神色严峻,\"这些人虽为流寇,但他们每到一处,便开仓放粮,深得民心,而我们若此时南下,必然被视为异族入侵”。

“当年大金灭北宋,虽然军事上取得胜利,但最终未能长久统治中原,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民族矛盾”。

“我们应当吸取教训,以'吊民伐罪'之名进军中原,而不是单纯的武力征服,何况现在还有一个夏国”。

\"那该如何做?\",皇太极问道。

\"首先,我们要善待汉人百姓,禁止烧杀抢掠,其次,重用汉官,推行汉化政策,最后,打出'反贪官、反腐败'的旗号,争取明朝士绅的支持\",范文程越说越激动。

\"大汗,当年元世祖忽必烈重用刘秉忠、郭守敬等汉人,推行汉法,才建立元朝,老汗努尔哈赤时期,重用李永芳、佟养性等汉人,才奠定后金根基,如今我们更应该广纳贤才,不分满汉,方能成就大业!\"。

皇太极沉思良久,缓缓道:\"先生的分析入情入理,朕明白了,不过现在这个情况,如何安抚八旗将士?\"。

\"这不难!\"范文程胸有成竹,\"大汗可效仿汉武帝'推恩令',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分封土地”。

“但这些封地不世袭,由中央直接管辖。如此既能安抚将士,又能加强中央集权\"。

\"好!\"皇太极拍案而起,\"就依先生所言!不过,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范文程长舒一口气,再次叩首:\"大汗英明!臣愿为大汗效犬马之劳,助我大金成就千秋伟业!\"

皇太极欣赏的看着范文程,“范先生果然是大才,明朝失去了你这样的大才是他们的损失”。

范文程的喉结剧烈滚动,额头贴着冰凉的青砖,却感觉有股滚烫的热流从心口直冲眼眶。

皇太极这句“大才”如黄钟大吕,震得他耳中嗡嗡作响——二十年前那个被同僚排挤的落魄书生,十年前在抚顺城头被女真铁骑裹挟的阶下囚,此刻终于在这方汗帐里,寻到了毕生所求的安身立命之所。

“谢大汗谬赞!”,他猛地抬头,脸上还沾着砖缝里的尘灰,却笑得畅快淋漓,“臣自大明弃臣沦为虏囚,曾以为此生不过是史书里的‘贰臣’笑柄”。

“可今日大汗这番话,倒让臣想起管仲相齐、魏征辅唐——所谓良禽择木,不过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烛火突然爆起噼啪脆响,范文程的思绪却飘回万历四十六年的那场雪。

彼时他还是个寒窗苦读的秀才,望着抚顺城头上飘扬的“金”字大旗,曾以为这不过是又一场转瞬即逝的边患。

直到被女真士卒押着穿过结满冰棱的城门,他才看清努尔哈赤眼中燃烧的野火——那是中原王朝的帝王从未有过的,将天下纳入囊中野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850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