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73章 苏明哲的告诫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第 673章 苏明哲的告诫

熊宁元一惊,拱手道,“还请叔父指点”。

张伦用手指了指他,“这些年你们给秦大人提了多少有用的建议?有没有好的建议让他改变了想法?”。

“有多少次他下的命令还要给你们解释清楚才行,要不然你们都猜不出他的用意,你说说,有多少次”。

熊宁元思考了一下,这才发觉这些年来,自己等人都没有提出过什么有用的建议,都是秦思源下达指令。

他们按照指令实行,很多时候秦思源还要把这些指令的目的说透,要不然他们还真的搞不清楚用意。

就比如允许百姓家中存放武器,还有私有财产受到保护来说,他们想到的是有了武器百姓可能会造反。

秦思源想的却是培养百姓的独立人格,让他们有保护自己财产的决心,他们的思想明显比秦思源的思想低了好几个档次。

说实话,张伦现在是有点失望的,但是同时无限拔高了秦思源的位置,保宁府发展到了今天。

已经确定夺取了四川,建立了一套稳定的秩序,还很有可能会成为整个天下的主人。

但是具有前瞻性的重臣居然一个都没有,连秦思源的思路都跟不上,完完全全都是一些执行者,这不由得让他啧啧称奇。

要知道,大明是有很多聪明人的,有些问题他们能看得很清楚,要不然也不能把皇帝耍得团团转。

同时他也清楚了一件事情,秦思源正在行走的这条路上,他是孤独的,因为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同行者。

这个事情说起来很玄乎,其实就是那么回事,也就是没有人能解读他的内心,不知道他的志向。

张伦还是决定提点一下,“不要搞什么劝进,他是一定会称王的,但肯定不是现在,因为时机不对”。

“秦大人不是在召集众人修订律法吗,要称王也必须在律法修订完成之后,这是他的治国理念”。

熊宁元毕竟不是傻子,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秦思源的理念是以法治国,那么他上位的时候一定会把律法搞好。

要不然这个国怎么治?称王是要讲一个合法性的,这个时代称王就只有两种,一种是朝廷册封,一种是自立。

让朝廷册封秦思源多半是不可能,他自己也不会愿意,那么就只能自立了,这个自立为王就必须把方方面面做好。

要不然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一个笑话,政治可不是说你有多少军队,军队有多厉害就可以玩转的。

政治这玩意儿是你要让大岁数人认可你的理念,让他们走在你的道路上,共同为最终地点前行。

不是你有多少军队就能玩转的,军队能够杀光所有不服的人,但是不能让人从心里认同你,而且杀戮过甚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张伦这时问道,“保宁府应该还是有很多读书人的,现在他们是个什么情况?”。

“这些读书人被取消了待遇,然后分给了他们土地,不过今年召回了很多”,熊宁元答道。

“大人给了他们一些待遇,让他们修史去了,大人准备修一部华夏历史,可能会作为以后的教学之用”。

张伦神秘一笑,“那这些读书人服气了吗?”。

熊宁元想了一下,“应该是服气了,他们哪里是种地的料,几年下来都饿瘦了好几圈,大人给他们一个保障,全都感恩戴德的接受了”。

“而且修史也是他们青史留名的机会,除了一些老顽固,还有一些没有本事的除外,剩下的都加入了进去”。

张伦满意的点点头,这个手段就高超了,你不是清高吗?不是不服吗?那就踩你去最底层。

然后再抛一根橄榄枝给他们,机会就一次,你抓是不抓?抓了还有机会,不抓就一辈子烂在泥里。

这可比大开杀戒高明太多了,读书人杀太多以后很可能被这些人摸黑,而且也不利于统治,毕竟你自己培养的也是读书人,物伤其类大家都是有的。

而且儒家最擅长蛊惑,但同样擅长跪舔,是统治者巩固统治最好的工具,他们会因为上位者的心思来改变自己的立场。

就比如保宁府现在所做的,保宁府想给百姓更高的地位,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儒家马上就会找出各种理由来证明这是对的。

而且还能够把提出这个理念的秦思源放上神坛,至于他们会不会遵守,这个不重要,跪舔上位者才是他们的目的,只要能给他们金钱、地位就行。

想到这里,张伦不由得摇摇头,这些人都看错了秦思源,他不可能再让儒家成为唯一的主流,看保宁府现在的格局就知道。

以后肯定是百花齐放,无数的流派并起,你要是像在大明朝廷里这样只会打嘴炮,那肯定是不行的。

张伦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把自己事情做好就行了,就以你们手里的这一摊子就够你们忙碌的了,其余的交给秦大人来安排”。

熊宁元点点头,“多谢叔父提点,小侄明白了”。

可能他都没有注意,张伦已经把你们大人,换成了秦大人,这证明初步认可了秦思源的能力,也认可了保宁府这个体系。

接下来两人不再聊这些事,而是聊了一些四川的趣事,直至夜深才结束。

但是熊宁元拒绝了留宿,而是赶回了保宁府在城里的驻地,此时这里还灯火通明,不少人还在加班工作。

就连苏明哲都还在伏案疾书,直到熊宁元轻声叫他才把头抬了起来。

“熊大人回来了,这次去找张大人谈得如何?”,苏明哲笑着问道,但是也难掩他的疲惫之色。

熊宁远脸色有些潮红,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其中没有添加任何一丝一毫。

苏明哲听后站了起来,背着手道,“大明确实能人不少,朱燮元总督是一个,他推荐的张大人也是一个”。

看了一眼有些不自然的熊宁元,“但是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他们毕竟是为官几十年的人,见过、经历过的事情可比我们多得太多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我们能够得到大人的信任,这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830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