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51章 激烈讨论下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秦天云终于站了出来。

只见他环视四周,然后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既然大家对这份俸禄方案没有太大异议,那此事就这样定下来吧!”。

“还有厘定商税的事情,这个就要专门的人员来了,我们不用在这里讨论”。

苏明哲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缓声道:“如此甚好,那咱们就来谈谈这另外一桩要事。大人有意亲自负责军队、团练以及治安营等的俸禄,不知诸位对此有何见解呢?”。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带着几分探寻之意。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人率先开口。

沉默片刻之后,最终还是王冀打破了僵局,他小心翼翼地说道:“军队之事倒还尚可理解”。

“但这团练与治安营是否应当交由官府统筹管理更为妥当些呢?毕竟这些事务关乎地方秩序与民众安危啊!”。

说完这番话,王冀也是暗自观察着其他人的反应。

苏然后再次将视线投向在座的每一个人,神情严肃地道:“诚如苏兄所言,咱们此刻所探讨的极有可能会成为日后的一种体制模式”。

“因此,此事非同小可,确实需要我们好生商议,务必权衡利弊,以做出最为明智合理的决策”。

“我的意思是,团练和治安营的俸禄还是由官府负责,你们认为如何?”。

苏明哲漫不经心地扫了他一眼,瞬间便洞悉了王冀眼神中的深意。

如果团练以及治安营的俸禄统统交由秦思源掌管,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如此一来,官府的权威将会大打折扣,地位一落千丈。

原本紧密相连的武官与文官系统将硬生生地被撕裂开来,形成泾渭分明的两个体系,从此以后,军功恐怕与文官再无半点瓜葛。

不过,对于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苏明哲自然心知肚明。

同时,他也深知秦思源的底线所在——无论如何,正规军这一块,秦思源是绝对不可能拱手相让的。

至于个中缘由究竟为何,即便是聪慧如苏明哲,一时之间也难以参透。

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后,苏明哲清了清嗓子,缓声道:“罢了,此事我自会寻机与大人详谈一番”。

“眼下嘛,咱们接着商讨剩下的两件要事 其一,乃是实现法院之独立;其二,则是设立一个由大人亲自直辖管理的纪律监察院”。

“不知诸位对这两件事可有异议啊?”,说罢,他目光灼灼地环视着众人。

在场诸人纷纷摇头,表示并无意见。

毕竟,相较于前面提及的团练及治安营俸禄之事,这两件事着实只能算作微不足道的小节。

况且,这些本就是秦思源应有的职权范围,他们自是不好在此过多置喙。

实际上,若要论起这所谓的纪律监察院,倒也并非是什么全然陌生之物。

在大明王朝,早已有类似的机构存在,名曰御史台,如今不过是换了个名称而已,但职能却是大同小异。

至此,讨论差不多结束,大家各自散去,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讨论,奠定了后世伟大帝国的基石。

秦天云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中。

还未等他稍作歇息,便有下人前来传话,说是老爷子要召见他,让他速速前往书房。

秦天云不敢怠慢,赶忙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朝着书房走去。一进书房,只见老爷子正端坐在书桌前,一脸严肃地看着他。

“天云,今日与大家商谈之事进展如何?”,秦文蕴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秦天云深知老爷子的脾气,当下也不再隐瞒,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今日的谈话内容详细地说了一遍。

说完后,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投向老爷子,想要听听父亲对此事的看法和意见。

一时间,书房内陷入了一片沉寂。秦文蕴微微眯起双眼,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说道:“我这孙儿可不简单呐!其所行之策可谓是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如此一来,既能确保自身的权力稳固如山,又能让人根本找不到丝毫造反的机会”。

秦天云听闻此言,心中不禁升起一丝疑惑,连忙追问道:“父亲,您这话究竟何意?孩儿愚钝,还请父亲明示”。

秦文蕴微微一笑,示意秦天云坐下说话。

待其坐定后,方才继续说道:“你且仔细想想,他这般做法,首先受益的是谁?自然是那些普通百姓”。

“分田到户,减免赋税,免除徭役,这些可都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善政”。

“如此一来,百姓们的生活必然会得到极大改善,日后若是他们的日子依旧过得不好,那第一个该怪罪的又是谁呢?”。

秦天云略加思索,答道:“应当是管理百姓的各级官府吧,毕竟他作为上位者,已经下达了如此有利民生的政令”。

“若下面执行不力,导致百姓未能过上好日子,责任自然就在官府身上”。

“不错。”秦文蕴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说道,“正因如此,他不仅赢得了民心,更使得手下官员们不敢轻易懈怠”。

“否则一旦出了问题,板子可是要打在他们身上的,如此巧妙布局,实乃高招啊!”。

顿了顿又说道,“还有就是,不管以后谁造他的反,都不可能有他慷慨了,百姓们只会怀念,不会怨怼”。

秦天云点点头,他就没有想到这一步,不过以他的聪慧,马上就想明白了里面的道理。

“父亲,这确实是一大善政,但是百姓吃饱喝足后会越来越多,以后土地不够分了怎么办呢”,秦天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秦文蕴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兴许会开疆拓土吧,他肯定想清楚了的,不用我们操心”。

“这倒也是”,秦天云点点头,“以侄儿的聪慧,肯定是看到了这些的,还请父亲继续说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401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