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66章 对蜀王府的处置下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蜀王听闻此言,神色骤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心虚地像只受惊的兔子,目光迅速向四周扫去。

确定没有旁人后,他急忙上前两步,双手紧紧抓住张伦的手,声音里满是哀求:“张大人,看在朝廷的份上,救救孤吧!”。

张伦长叹一声,神色凝重,“殿下,您还是回京吧,陛下仁厚,定会给您一个妥善的安排”。

“况且秦指挥使也是个重诺守信之人,您的安全断然是有保障的”。

蜀王嘴唇微微颤动,犹豫片刻,还是忍不住说道:“可孤的财产怎么办?这么大的家业,难道就白白便宜了别人?孤实在是不甘心啊!”。

张伦心中一阵无奈,眉头紧皱,“殿下,能保住性命已然万幸,这些家业该舍弃就舍弃吧”。

“现在幸好这是在保宁府,若是乱军打进成都城,大家恐怕连性命都难以保全”。

他这一番话,句句在理,也是真心为蜀王着想,要不是念及朝廷多年的恩情,就凭蜀王和他属官此前那些糊涂操作,他早就甩手不管了。

蜀王也并非完全糊涂之人,听张伦这么一说,心里明白事情已无力回天。

留下,必定是要过苦日子,离开,虽说会被责难,但富贵余生或许还有望。

他心里清楚,崇祯皇帝爱面子,为了维护皇家颜面,肯定会给他安排个出路,不至于对他们这些皇室宗亲不管不顾。

“张大人,依您之见,本王该如何是好?”,蜀王态度诚恳,虚心求教。

张伦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殿下轻装简从即可,秦指挥使应该会派兵护送您出川”。

这时,长史快步上前,恭敬地长揖到地,“张大人,还请给我等指一条明路!同为大明效力,恳请大人念及往日情分”。

张伦沉默了,这些王府属官,名义上是大明官吏,实则多为蜀王私臣,其中还有些是朝廷安插的眼线。

他们长期依附蜀王生存,到了如今这般田地,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跟着蜀王一条道走到黑,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这个道理张伦心里门儿清,这些年他们打着蜀王的旗号,干了不少违法乱纪的勾当,要不是看在蜀王府的面子上,早就把他们拉出去砍了。

“你们还想让老夫指什么路?”,张伦语气平淡却透着威严,“护送殿下去京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然,法场上你们一个都跑不了”。

说完,朝蜀王拱了拱手,“殿下记住,只有三日时间。三日内要是还不走,那就不用走了。老夫告辞”。

“张大人!”,蜀王哪肯轻易放他走,一把拉住他的衣袖,急道,“即便去京城,也需大量银子啊,给孤一千两银子,如何够用?”。

张伦一脸无奈,耐心解释道:“殿下,只要出了四川,沿途自有官府接待您,到了京城,陛下也会安排好一切,这方面您无需担忧”。

可蜀王依旧死死拽着他的衣袖,显然还是放不下那些财富。

“殿下,那些财产就别再惦记了,秦指挥使正缺银子,他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些财物的”,张伦满心无奈,人啊,一旦性命无忧,就开始贪得无厌。

如今的蜀王对秦思源来说,已没有太大价值,放他回去已是大度,要是还让他带走财产,那就成了傻子,秦思源可不是崇祯,只要面子不要里子。

看保宁府的发展轨迹就知道,秦思源这人是个重实利的,不会为了面子就放弃利益,他需要银子,大量的银子,同时也是一个会花银子的行家。

大明有没有银子?是有的,不过皇帝没有,朝廷没有,这些银子都被各级官吏,地方豪绅弄走了,秦思源这也是吸取了大明的教训。

张伦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开口道:“殿下,王妃她们的首饰不会被没收,在保宁府,这是允许带走的,你可以在这方面想想办法”。

说完再次拱拱手,“老夫静候殿下的决定,告辞了”。

然后突然用力从蜀王手里把衣袖抽出,大踏步的往外面走去,任凭蜀王和王府属官在后面呼喊都没有停下。

出了蜀王府,张伦才如释重负,抬手迅速擦了擦额头上密密麻麻的冷汗,后背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这一趟蜀王府之行,每分每秒都是煎熬,他感觉自己随时都会被这群傻子拖下水,这里,他真是一刻都不想多待。

他脚步匆匆,几乎是小跑着来到马车旁,动作麻利地登上马车,急切地催促车夫赶路。

车轮滚滚,没一会儿,就回到了巡抚衙门。

此刻的巡抚衙门已被接管,到处都是秦思源的亲兵,他们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如同一尊尊威严的门神,将整个衙门牢牢控制。

不过,后院还保持着原样,依旧是张伦家眷居住,这一点做得很好,保宁卫的士兵基本都是守礼的。

张伦迈进大堂,只见秦思源端坐在上首,神色冷峻,不怒自威,下面坐着十几个人,都是保宁府的高级官员。

这些人里,有些是张伦曾打过照面的,而大多数则十分陌生。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快速扫过,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

此人正是熊宁元,熊宁元本要和苏明哲一同前往成都,却因临时有事耽搁,今日才匆匆赶到。

熊宁元也看到了走进来的张伦,立刻站起身,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拱手说道:“见过张大人,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啊!”。

张伦苦笑着回应。他与熊宁元确实有些交情,准确来说,是和熊宁元的岳家关系匪浅,而且熊宁元能到保宁府任职,他也曾出过力。

正是这份交情,让他在这场风暴中得以保全。

当初,若不是熊宁元一封接一封的书信相劝,剖析利弊,他或许会一时冲动,与保宁府死磕到底。

那结果如何,实在难以预料,是在风暴中粉身碎骨,还是能全身而退?其中的得失,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但至少现在看来,他的选择是对的,他不像蜀王等人,被狼狈地赶走,也不像那些顽固抵抗的官员,落得个抄家处斩的悲惨下场。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里,他靠着那一丝人脉和及时的抉择,勉强站稳了脚跟,可内心的忐忑,却丝毫未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307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