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75章 保宁府新面貌五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朱燮元轻轻地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面对这样的情形,他又能如何回应呢?毕竟,事实摆在眼前,保宁府的百姓们的确过上了相较其他地方更为安稳、富足的生活。

作为堂堂大明王朝位高权重的顶级高官,他在遭受这种指责与谩骂时,只能毫无招架之力地沉默不语。

就在这时,林伯俊机灵地岔开了话题:“鲁教头”。

他目光转向一旁的鲁神通,好奇地问道,“听闻这个村子规模不大,但我听说村长和民兵队长还有俸禄可得,如此一来,财政方面会不会承受过大的压力呀?”。

鲁神通自然明白林伯俊话中的深意,他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这里的情况有些特殊,村子并非全都聚居在一起,而是分散成了许多个小小的村落”。

接着,他用手比划着继续说道,“通常情况下,村长会居住在各个村落的中心位置,一旦哪里发生事情,他便能迅速赶往处理”。

“比如咱们所在的这个小村子,人口大约只有百余号人,差不多每十个这样的小村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大村庄”。

林伯俊何等聪明之人,听到此处便已心领神会。

他心里暗自思忖着,从前这片土地皆归那些地主豪绅所有,如今将土地重新分配给了普通百姓,为了便于就近管理,这般分散开来倒也合情合理。

否则,如果大家仍如以往那般集中居住,光是去地里耕种就得花费半个时辰的路程,那样的话,又怎能安心务农呢?

念及此处,他仿若被一道灵光击中,刹那间恍然大悟。

怪不得这庭院看上去簇新无比,毫无岁月侵蚀的痕迹,原来是村民们迁移至此地没有几年。

仅仅数年光阴,百姓们竟能建起崭新的房屋,还过上这般有滋有味的生活,此等治理手段,堪称地方治理之楷模,真可谓手段高超,令人钦佩不已。

鲁神通继而说道:“你也莫要太过惊诧,这户人家十有八九还背负着债务呢”。

林伯俊微微一怔,“鲁教头此言何意?”。

“林先生想必知晓四海钱庄吧”,鲁神通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些百姓原本一贫如洗,哪来的银子修筑房屋?定然是从钱庄借贷而来”。

见两人皆面露疑惑之色,他便详细解释道:“四海钱庄设有一个专门面向农户的借贷项目,最高可借十两银子,期限为五年,到期需归还十二两”。

“瞧这家人如此拼命地饲养众多家禽牲畜,必定是在努力积攒钱财偿还借贷”。

朱燮元迅速在心中计算,五年二两银子的利息,平均下来一年便是四钱,相较而言,这利息颇为仁义。

在大明其他地方,贷款利息通常都是一年本金翻倍。

“若是到期未能还清,又或者借贷的百姓家中遭遇变故无力偿还,那该如何是好?”,朱燮元发问道。

鲁神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倘若到期无法偿还,利息亦不会增长,即便借贷之人不幸离世,也有父债子还之说,且利息同样不再追加”。

朱燮元微微点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父债子还亦是当下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此事倒也无可非议。

“鲁教头,保宁府如今的税收状况究竟怎样?”,林伯俊又抛出一个问题。

鲁神通瞥了他一眼,“商税暂且不提,因其较为繁杂,单说农税,农税仅有一种征收方式”。

“依照土地面积交税,一亩地缴纳五十斤米或者麦,其中二十五斤上缴官府,二十五斤留存于村中”。

“其余诸如人头税、徭役等一概免除,也就是说,只要交了粮食,百姓种植何种作物,官府皆不予干涉”。

朱燮元长舒一口气,缓缓问道:“粮价波动幅度大不大?”。

他身为官场老手,深知低买高卖之事屡见不鲜,关键还在于粮食价格,这其中猫腻甚多,有人常在此处投机取巧。

“粮食有定价”,鲁神通解释道,“一百斤大米售价一两银子,四海商行多年来始终维持此价格,百姓随时均可前往售卖”。

“自然,也可用银子缴纳赋税,不过若是用银子缴纳,则是一百斤一两一钱,城中售卖的粮食亦是此价”。

林伯俊默默心算,此地一人五亩地,一亩地大约能收获三百斤,脱壳之后约有两百来斤。

五亩地需缴纳二百五十斤,如此还能剩余八九百斤,足以供两三个人生活所需,况且还有二十五斤交到村里,即便遭遇灾年,亦有备无患。

朱燮元却微微皱起眉头,“六口之家便有三十亩土地,每年需上缴粮食一千五百斤,万一这家人遭遇变故呢?”。

“那就需同村之人相互帮衬了”,鲁神通说道,“村长不就为此而设?众人各自伸出援手,帮衬一点便是”。

“再者,土地上还可种植其他作物,诸如棉花、桑蚕之类,还有不少人挖掘鱼塘,这些皆可换取钱财”。

朱燮元缓缓颔首,如此说来,倒也能够理解。

一家人辛勤劳作一年,起码能有三十两的收入,扣除税收、日常消耗等各项开支,每年尚能略有结余。

如此情形,百姓们自然心怀希望,充满盼头。

况且他曾查阅情报,得知此地妇女擅长织布,手艺精湛者甚至能织出畅销的蜀锦。

恰在此时,张奇步入屋内,“各位贵客,饭菜已备好,不知是否即刻呈上?”。

朱燮元面带微笑,点头应允:“呈上吧,老夫已然有些饥肠辘辘”。

转瞬之间,数道菜肴便端上桌来,一大碗香气四溢的腊肉,一小盆鲜美可口的鸡汤,还有两碟精致小菜,一盘子茴香豆。

张奇帮忙将菜肴摆放整齐,又为众人各自斟了小半碗酒,“乡村粗陋,还望两位贵人多多包涵”。

朱燮元望着满桌酒菜,赞道:“已然相当丰盛,着实不错”。

众人纷纷就座,两位妇人与两个孩子并未上桌,也没有进屋,唯有李姓汉子与他的父亲坐在角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61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