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31章 初次交锋下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陈孟华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头,他们江南世家虽说对秦思源颇为看重,认为他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在这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时代,也从未笃定取大明而代之的就一定是他。

可如今听张伦这笃定的语气,似乎得天下者非秦思源莫属,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缘由?陈孟华心中满是疑惑,却又不便贸然发问。

顾云章则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低头思索片刻,随后伸手入怀,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封信。

“叔父,这是家父的亲笔信,原本打算拜访您时当面呈上,既然您今日大驾光临,还请您过目”,顾云章双手捧着信,毕恭毕敬地递向张伦。

张伦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伸手接过信。

他先是仔细端详了信封的封皮,那熟悉的字迹与独特的封印,勾起了他对往昔岁月与故人的回忆。

随后,他不紧不慢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目光缓缓扫过上面的每一个字,屋内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纸张翻动时发出的轻微声响。

众人都屏气敛息,仿佛这封信里藏着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惊天秘密,一点都不敢打扰。

由于天气的原因,大堂内已经点燃了烛火,烛火摇曳,将张伦的身影拉得老长。

良久,他缓缓放下手中书信,长叹一口气,声音略带沙哑却透着沉稳:“你父亲的意思,老夫已然知晓。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尽管开口吧”。

顾云章“唰”地站起身,身姿挺拔,恭敬地行了一礼,朗声道:“叔父,依您之见,秦将军当真能夺得天下吗?”。

此言一出,原本安静坐着的陈孟华和王悟瞬间精神一震,两人的目光如两道利箭,直直地射向张伦,眼中满是急切与探求。

张伦轻抚胡须,不紧不慢地开口:“老夫实难断言他能否取得天下 不过,老夫可以给你们说几件事,你们自行判断” 。

他微微停顿,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第一,保宁府随时能组织起五十万以上的团练,这些人都经过一定训练,配备武器也不成问题”。

“什么?”王悟忍不住惊呼出声,“是和汉中府战败洪承畴的那种团练吗?”。

张伦郑重地点点头,神色间透着几分唏嘘:“正是!这些团练只需召集起来,训练半年便可投入战斗,而且,保宁府有能力筹集这五十万人三年的军粮”。

三人闻言,顿时大惊失色,五十万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们太清楚那些农民起义军是什么样子了,不过是乌合之众,常常被数千精锐官军追着几万人四处逃窜。

可保宁府的团练,经过一年的残酷战斗,早已声名远扬,如今还能筹集三年军粮,这意味着拥有源源不断的战斗力啊!

张伦不动声色地瞟了他们一眼,心中暗自得意,这话属实有夸大之嫌。

保宁府要组织五十万人战斗,并非不可能,但必然会竭泽而渔。

保宁府的军制与大明截然不同,团练是有饷银的,而且不仅要让他们吃饱,还得有肉食补充体力,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开支。

要不然,秦思源也不会急着把这些团练安置到地方,甚至不惜屠杀异族男子,为他们腾出安家之所。

其中缘由,一来是为了彻底消灭异族,确保地方长治久安,二来,实在是养不起这么多人啊!

就这一年的战争,保宁府召集了三十万团练,仅仅一年时间,秦思源就付出了千万两白银的军费,这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当然,秦思源并非不能召集五十万团练出征,以战养战也是可行的。

只是一旦如此,地方的地主豪强和大小世家,都会被卷入战争的旋涡,化为齑粉,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借此大赚一笔。

张伦没有把这些话完全说透,但他相信顾云章等人都是人精,肯定能明白其中深意。他们都是家族中的佼佼者,熟读各类典籍,没有一个是愚笨之人。

几人沉默片刻,顾云章再次拱手,态度愈发诚恳:“还请叔父继续指教”。

张伦清了清嗓子,继续慢条斯理地说道:“第二点,保宁府如今有吏员近两万,而且在今后每年还能培养出一万人,甚至更多”。

顾云章三人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招募士兵容易,只要有钱、有军备,再给士兵们描绘描绘美好的未来,很快就能打造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可是治理地方,却不是那些只会舞刀弄枪的大头兵能胜任的,那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吏。

想当初大明建国之初,江南地主世家为何能迅速掌控地方?还不是因为大明开国时极度缺乏官吏。

一个国家想要平稳发展,就离不开大量的官吏。那些世家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发展壮大。

以至于后来,文官们不断兴风作浪,终于把武将集团彻底压制下去,皇权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第三点,保宁府实行军政分离,正规军由秦将军供养,地方守备营、民兵调配等事务归军部管理,实行文武双轨制并行”,张伦神色严肃,话语掷地有声。

“原则上来说,文武官员等级相同,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不过,地方主管在遇到造反、灾难等紧急情况时,可以暂时指挥”。

王悟忍不住插话道:“这么说,文官没有了军队的指挥权,而正规军又直接掌握在秦思源手里,那他要是得了天下,皇权岂不是没有任何制约了?”。

张伦目光如炬:“制约?你想怎么制约?像大明现在这样吗?军备废弛,内部义军蜂起,外部鞑虏猖獗”。

“大明落到这般田地,难道真的只是皇帝的责任?” 。

他一连四问,如同一记记重锤,砸得三人哑口无言,只能沉默以对。

在不了解实情的人面前,他们或许还能把责任都推到皇帝身上,可在张伦面前,这招显然行不通,张伦可是个明白人。

如果在他面前再搞那一套,不但侮辱了几人的智商,还会让张伦觉得几人很虚伪,没有商谈的诚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305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