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4章 大战序幕一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秦思源笑了笑,“苏先生,且不说我的武艺也不差,就说加上我的亲兵就有一千五百骑左右”。

“打不过,跑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大概率是会坐镇摇天寨,不会强自逞强的”。

苏明哲默然无语,这件事他已经劝了几次,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但是秦思源一直没有听进去。

不过秦思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可能待在一个地方处理政务,尤其是这关键的时候。

只要赢下了这一场,那么根基就稳了,朝廷即使想大动干戈短时间也不可能做到,这样一来变数就小了。

事情很快安排下去,政务留给了苏明哲,保宁府的安全留给了王勇,至于雷虎他们,安心训练保宁卫即可。

在一个深夜里,秦思源和马逸群带着一千二百全副武装的骑兵悄悄的离开了秦家庄。

一路上昼伏夜出,在暗夜的配合下,经过三天的行军,他们来到了摇天寨。

此时的摇天寨已经做好了准备,粮食物资都有了大量的储备,足够一千二百骑兵消耗数月有余。

而摇天寨的人马也得到了扩充,从以前留下的三百人,到现在已经有了八百多,还全都是一些无牵无挂的青壮,正在抓紧时间训练。

卢伟和刘学军两人在山下接到了秦思源,两人同时行礼,“属下等参见指挥使大人”。

秦思源虚扶了一下,“不用多礼,先把队伍安顿好”。

大队人马没有上山,而是在山下的村子里住下,这个村子已经经过扩建,相当于一个小军营,住个一千多人完全没有问题。

村子中间的大堂内,一众人齐聚在这里。

秦思源首先说道,“战争马上就要来临,如果所料不错,官军出了成都府后会直奔潼川府,然后从盐亭方向攻击保宁府”。

“这是一条距离最短的路线,而且一路上都是官道,行军也会非常方便,后勤补给也会简单得多”。

卢伟两人对视一眼,都站了起来,“请大人吩咐,我等万死不辞”。

秦思源摆摆手,“先坐下,如果官军走这条路,那么三台县就在他们的行军路线上”。

“那么你们就要做好准备,官军很可能为了保证后勤补给线,先踏平摇天寨”。

两人都同时点头,这是很有可能的,摇天寨地理位置非常好,可以随时切断补给线。

只要官军的统领不是白痴就不会放着摇天寨不理,一定会先把这颗钉子拔除掉。

秦思源继续说道,“你们要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但是你们不能离开这里,要留下来袭扰官军的后勤补给”。

“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也非常危险,保宁府没有多余的兵力给你们,只能你们自己想办法,有困难吗?”。

两人再次站了起来,卢伟说道,“大人放心,今年粮食欠收,潼川府现在非常躁动,会有很多人帮助我们的”。

“再说,官不如匪,大批官军进入潼川府肯定会祸害地方,我们还可以把那些百姓组织起来,他们就是我们的助力”。

秦思源点点头,“很好,那袭扰后勤粮草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尽量给他们制造麻烦”。

他对后勤粮草的打击不是那么重视,几万官军肯定会押运大量粮草一起行动。

而且官军也会就地筹粮,怕的是相持日久,成都府方向肯定就会再次押运粮草,这就是卢伟他们的机会。

陆元化比秦思源还早出发一天,跟随一起出发的还有两个暗夜的人,三人骑着快马一路疾驰。

只用了五天就回到了成都府,但此时的成都府已经大为不同,到处都是四处走动的将领。

陆元化扫了他们一眼,然后马不停蹄的回了家里。

陆家是个大家族,但是在成都府城里的府邸却不大,家族真正的聚集地是在城外三十里处的一个庄子上。

“二爷,您回来了”,刚到大门,一个守门的家丁就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赶忙给他牵住马匹。

“嗯”,陆元化答应一声,“家主在府里吗?”。

“在的,在的,家主正和几个长老一起议事呢”,家丁马上说道。

陆元化回头看了一眼,“你们先去办事,回头我来找你们”。

两人点头离开,陆元化大踏步的走进了府里,没有让人带路,直接就去了书房。

此时的书房里坐了五个人,上首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是陆景峰的父亲陆元希,其余几个都是陆家的长老。

陆家是个大家族,虽然是四川三大商行之一,但是实力却比宋、沈两家强大太多。

因为陆家可不只是一个商业家族,家族里在官场上也有族人,陆家的主事人非常精明。

从几十年前在商事方面有所成就后,马上就开始培养族人,给他们提供资源,请最好的先生。

凡是读书好的都得了培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陆家现在已经出了两个进士,三个举人,虽然最高的官职只是一个从四品,但全部都有了官职。

一般的举人基本都安排不了官职,大部分只有回家,或者在吏部等着安排。

但是陆家不同,他们有大把的银子,硬生生的把三个举人砸去了外省做官,官职还都是实职。

又因为陆家的银钱支持,五个人都不贪不拿,官声、民声都非常好,这更是反哺了陆家。

让陆家在四川如鱼得水,陆元希更是想借助官场势力把商业版图冲出四川,可惜的是刚刚把手伸出去就被打了回来。

这让陆元希瞬间就清醒了过来,明白各地的商业板块都被瓜分完毕,如果族人不出个二三品大员基本都无法出川。

这才有了投资秦思源的事情,大家都是明白人,不可能为了一个所谓的异象就赌上这么多。

屋子里的讨论正在继续,门却被一下子推开,陆元希抬眼看了过去,“是二弟啊,你怎么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83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