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02章 离开永宁军镇下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保宁府军队的制度,吴云青有所了解,这套制度与大明的军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保宁府军队中,主将权力在平日里就被大幅削弱,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军饷发放环节,便是权力制衡的关键体现,军饷不再经由主将之手,而是掌控在参谋那里。

并且,发放形式也十分特殊,不直接发放现银,士兵领到的是一个凭证,需自行前往四海商行支取。

如此一来,主将便失去了利用军饷掌控士兵的可能,士兵们的经济命脉不再系于主将一人。

训练方面同样如此,日常训练任务不再由主将管理,而是下放到连队。

每个连队都成为独立单位,平日里各自训练,战时才统一指挥,这种模式让基层连队得到充分锻炼,同时也避免了主将借训练培植私人势力。

武器管理更是严格,尤其是火器和军,连队里仅配备基本的弹药和弩矢,无论是训练还是出征,都需统一发放。

这样一来,将领即便有心生异念,也难以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军队,毕竟,钱是秦思源给的,武器是秦思源发的,谁又敢轻易背叛他呢?

调动军队的程序堪称复杂,需主将、参谋、军法官三方核对命令真伪,才能调动军队。

这重重关卡,让将领专权和叛乱的可能性被降到了最低。

吴云青与蒋雄、刘志军对视一眼,三人心中都清楚,他们都正值三十余岁的黄金年纪,多年军伍生涯让他们除了军事技能,别无所长。

若是不同意秦思源的安排,他们便难以进入核心圈子,大概率到了年龄拿一笔钱就回家养老,这如何能让他们甘心?

三人迅速立正,敬礼,齐声说道:“我等听从大人安排!”,声音坚定有力,带着军人的果敢。

秦思源满意地点点头,树立他们作为典型再好不过,日后大明的武官都可照此办理,只要能通过考核,皆可任用。

“很好,你们回去交代清楚,三日后就出发前往成都城吧,那里会新建一所军校,你们去好好学学”,秦思源说道。

“是,我等遵命,一定会好好学习!”,三人又是一番信誓旦旦的保证,心中满是被接纳的喜悦。

秦思源挥挥手,示意他们退下。三人缓缓退出,脚步都显得格外轻快,心情大好。

待三人离去,秦思源看向庄镇周,说道:“永宁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必须有正规军驻扎,我属意你在这里驻守,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一切听从大人安排,属下誓死完成任务!”,庄镇周斩钉截铁地保证,话语中透着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秦思源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辛苦你了,马上就是军制改革,你会得到一个合适位置的”。

庄镇周喜形于色,保宁卫改制的文书他已看过,能坐镇此地,必然是晋升为高级校官,踏入军队的第二梯队。

保宁卫正规军改制由秦思源一手制定,由于后膛枪和子弹已经研制成功,他直接借鉴了后世的军制。

当然,也并非完全照搬。班、排、连这三级基本架构不变,以连为基础军事单位,可单独执行守卫、战斗任务。

连之上是团,取消了营级编制,九个战斗连加上一个后勤连组成一个团,外加团部,大约一千五百人。

团上面为师,师是最大的独立作战单位,师长是掌握实权的最高军事长官。

若是遇到大会战,要么由秦思源亲自指挥,要么临时任命指挥官。

这位指挥官战时指挥作战,战事结束后返回兵部,不参与军队实际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了兵为将有的隐患。

与此同时,秦思源采用了军衔制。最低等的是士官,分为上中下三等,排长和连长属于尉官,同样分上中下。

团长为中校,团参谋、军法官为少校;副师长为上校,师属参谋、军法官为中校,师长为少将,主管一个师的所有事务,编制为五个团外加师部直属,约一万人。

如此层层架构,一个万人战斗团队组建完成。若全部配备火器,只要弹药充足,在这个时代,便难逢敌手。

庄镇周坐镇此地,大概率会统帅三个团,获副师级军衔,也就是上校,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跨越,难怪他如此高兴。

庄镇周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道:“属下一定做好自己的工作,决不辜负大人的栽培!”。

秦思源摆摆手,说道:“这都是你应得的,还有个好消息告诉你,如果我们建国了,还会分发爵位,以你的功劳,一个男爵不在话下”。

庄镇周兴奋不已,爵位可是能流传后世的荣耀,虽说现在只是男爵,但这才刚拿下四川,大明还有大片土地待收复,关外的鞑子、蒙古人也等着收拾。

只要紧跟步伐,日后一个开国伯爵也不是没可能,运气好的话,侯爵也可憧憬一番。

毕竟,开国伯爵以上,一般都是世袭罔替,只要不犯谋反大罪,不被君主厌弃,便能与国同休。

秦思源看穿了他的心思,直接泼了盆冷水:“不要高兴得太早,我们的爵位不是那么好继承的,以后会有严格考核”。

“而且开国爵位只能传三代,三代后每代递减,若无新功劳,到了最后也就是个荣誉爵位罢了”。

庄镇周呵呵一笑,说道:“那也不错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他们不能再立新功,那也怪不了大人您啊!”。

秦思源点点头,“抓紧时间整理部队,这里只能留下五千人左右,也就是三个团,多余的人都送去成都”。

“属下遵命”,庄镇周马上答应,“有件事还要请示大人,候良柱的直属手下该怎么处理?”。

秦思源沉吟了一下,“先甄别吧,能用起来的就用,不能用的就让他们卸甲归田”。

候良柱毕竟做了多年总兵,在底层士兵中威望还是很足的,有些死忠分子不足为奇。

但是这些人秦思源就不能用了,马上就要全军装备火器,军队的纯洁性必须保证,否则还真不知道他们枪口对准谁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647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