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2章 四海商行一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陈刚郑重地接过图纸,目光专注地仔细看了看,而后开口道:“大人,您的意思是要把矛尖打造成这样?”

“嗯,这叫三棱军刺,只要捅伤敌人,即使没伤到要害也能致死,还有标枪也打造成那样。”秦思源沉稳地说道。

陈刚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继续翻阅手中的图纸,只见上面不但有军工方面的设计,还有许多竟是民用的。

“你现在的第一任务就是打造五千支矛尖,一万支标枪。”秦思源严肃地说道。

标枪被秦思源定为家丁的常规武器已然许久,然而打造的工匠和原料一直处于缺乏的状态,直至此刻才具备了开工的条件。

至于那些民用的物件,诸如犁、镰刀、锄头,皆是经过他精心改良的版本,在使用时能够显着提高一些工作效率。

“大人真是大才,属下万分佩服。”陈刚恭恭敬敬地行礼说道。

“行了,少拍马屁,这个工坊要是管理不好,是有惩罚的。”秦思源脸上带着笑意说道。

“是。”陈刚再次行礼说道。

安排好工坊的相关事宜后,秦思源连夜快马加鞭地赶回了军营。

次日一早,他又带队继续训练,不过此次他不光是带队训练,还在队伍中精心挑选一些合适的人。

州城,城门外,周立民和雷云鹏正笔直地站在门口静静等待。

“云鹏,都准备好了吗?”周立民面色凝重地问道。

“回周先生,都准备好了,余先生来了就能签。”雷云鹏神情恭敬地说道。

周立民微微点头,就在这时,一队长长的车队从远处缓缓而来,队头的前方高高打着一个旗帜,一个大大的宋字醒目地飘在前面。

“来了,我们去迎一迎。”周立民说道,言罢便阔步向前走去。

“余先生辛苦了。”周立民老远就拱手行礼说道。

哈哈,不辛苦不辛苦,见过周先生。”余叔也拱手回礼说道。

余叔,本名余大年,本是宋家的管家,在宋五年幼的时候被分配给了他,后来又帮着宋五管理诸多产业。

周立民抬眼望了一下庞大的队伍,只见货车都有一百多辆,还有众多人员跟随在后面。

余大年顺着他的眼色看过去,笑着说道:“车上都是千户大人要的原料,这只是第一批,还有三百多的工匠和他们的家人。”

周立民听闻,大喜过望,秦思源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要建设一个大型工坊,可惜他努力了这么许久,也只找到二三十人。

“太好了,多谢余先生,要不是您我都不知道怎么给大人交代了。”周立民高兴地说道。

“呵呵,分内之事,那这些材料和人我就交给周先生了,你安排一下。”余大年说道。

“好,我马上安排。”周立民说道,转头喊了一句,“牧云,赶快安排一下。”

跟在他身后的一个小吏马上应道:“遵命。”

接着就带着一批人迅速前去引路,招呼他们朝着还在建造中的秦家庄而去。

“余先生,我们去四海商行谈。”周立民伸手做出迎客的姿势。

余大年笑了笑,“好,周先生请。”

两人携手进城,来到了四海商行。

分宾主坐下之后,小厮赶忙进来上了茶。

余大年轻抿了一口问道:“不知千户大人什么时候到?”

周立民明白他的意思,于是解释道:“大人去了保宁卫,已经将商行的事情交给了在下。”

说完还拿出一封信递给了他,“这是大人留给余先生的信。”

余大年接过信件认真地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说道:“既然千户大人有令,那余某就和周先生交接了。”

他身后的一名随从马上给他递上账簿和文书。

余大年打开来说道:“按照我家公子和千户大人商议的章程,我家以二十万两入股四海商行,占股三成,这是契约文书。”

周立民马上接过,仔细地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皱着眉头说道:“条件是对的,但是周某有个问题,阆中的四海商行也要加在分成里吗?”

“当然,我家公子谈的就是四海商行的三成股份。”余大年理所当然地说道。

周立民摇着头说道:“不对不对,我家大人之所以和宋五公子合作,为的就是将四海商行向外扩张,这里面可没有包括保宁府的总部。”

余大年沉默了片刻,他来的时候宋五其实和他说过这个问题,也给他说过签契约的时候不包括保宁府的总部。

只不过他还想给自家公子多争取点利益,不过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他可不想因为这点事和周立民吵起来。

“那周先生的意思是?”余大年看着他问道。

“周某的想法是除去保宁府外,其余地方的四海商行都按照以前谈妥的来。”周立民笑着说道。

余大年点点头,“那好吧,我改一改。”

说完他就拿起笔将契约重新书写了一份,周立民站在一旁专注地看着,写好之后两人也没有过多的废话,各自签字然后盖上了各自主子的印章。

签约之后,周立民行礼说道:“今后就要麻烦余先生了。”

“好说好说,那咱们就来对一下账吧。”余大年面带微笑,缓声说道。

“好,余先生请。”周立民微微欠身,行礼回应道。

余大年神情专注,郑重地翻开那本厚厚的账簿,有条不紊地说道:“千户大人说过,入股的二十万两银子换成原料和招募工匠的费用,截至目前,现已花费四万九千两。”

“其中,原材料方面就花费了四万五千两,而招募工匠的费用则是四千两,这是详细的账簿。”

余大年边说边将账簿递向前方。

然而,周立民却并未伸手去接,而是摆了摆手说道:“大人说过,账目咱们一年一算就行,眼下还是先谈谈去成都府开设四海商行的事情吧。”

“那好”,余大年合上账簿,然后说道,“五公子在武侯祠附近有有一间商铺,愿意拿出来作为四海商行在成都府的落脚点,就是不知你们这边准备了多少阆中大曲”。

“一万斤,而且还能保证每月不低于三万斤”,周立民伸出三根手指说道。

余大年笑了起来,每月三万斤,一年就是三十六万斤,进货价是两百钱,那么他们每年就有起码六万两银子进账。

这还只是酒,如果秦思源的工坊建立起来,还有很多商品,入股的二十万两银子没两年就能赚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56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