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62章 爵位的设想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紧接着,他深吸一口气,提高音量大声朗读起来:“经保宁府一众官员共同商议决定,保宁府原知府熊宁元,因其在任期间政绩卓着、勤勉奉公,特准其继续留任知府一职……”。

还未等苏明哲读完,熊宁元已然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迅速站起身子,面向秦思源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感激之意。

随后又转过身去,向着四周的同僚们抱拳拱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文思翰就任法院院长一职,为正七品”。

“常山明任税课司司长,正七品”。

“刘文斌任监察使,正七品”。

.......

一番郑重其事的宣读过后,保宁府的各级官员编制全部得以填充完备。

此刻,在这议事堂中的诸位,皆有了明确的职责与使命,他们紧密地簇拥在秦思源身旁,仿佛众星拱月一般。

自此,保宁府的政务班子已然完整组建,熊宁元虽在名义上仍为保宁府的最高长官,可实际的权力运作核心已然悄然转移至苏明哲之手。

且预料之中的是,要不了多久,秦文蕴与王鹤堂便会相继卸任。

届时,苏明哲将顺位接任秦文蕴之位,而秦天云则会接替王鹤堂主管教育事务。

保宁府的权力交接与职能转换,已然在秦思源的精心布局下,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待宣读事宜完毕,秦思源抬首看了看天色,西沉的日头已然宣告着时光的悄然流逝。

于是他挥挥手,“时间不早了,大家就在此处简单用些餐食,而后便速速回去处理公务吧”。

众人听闻,皆面容欣喜,拱手行礼之后,便在侍从的引领下,鱼贯前往餐厅。

这一日的议事着实漫长,众人仅仅在中途食用了些许点心充饥,此刻腹中空空,早已是饥肠辘辘。

秦思源则带着苏明哲、雷虎、王勇,转身步入另一房间。

屋内,一桌丰盛的酒菜已然备好,未曾参与会议的周立民与林云早已恭恭敬敬地等候于此。

见秦思源等人踏入,两人急忙起身行礼,“见过大人”。

秦思源摆了摆手,语气随和,“此处皆是自家兄弟,不必拘礼,都坐下吧”。

言罢,率先落座,雷虎赶忙上前,为其满上一杯酒。

秦思源微笑着点头示意,随即端起酒杯,目光环视众人,朗声道:“诸位,如今我们的根基已然奠定,来,共饮此杯!”。

苏明哲等人连忙举杯,轻轻一碰,而后仰头饮尽,那酒水入喉,火辣的酒水燃起了众人心中的壮志豪情。

“大人,属下有一事不明”,苏明哲微微迟疑,开口问道。

“但说无妨”,秦思源夹起一片肥肉,不紧不慢地放入口中。

苏明哲略作整理思绪,“大人,您大力兴办学堂,此乃造福万民之举,可日后读书之人必然日益增多,这些饱学之士,会不会……”。

秦思源抬眸看了他一眼,心中已然明了其所虑,毕竟读书之人渐多,而职位有限,况且还有军队退役之人需妥善安置。

当下新定之规,退役军官优先安排于税务与衙役部门,普通军人则就任民兵队长。

然苏明哲所问并非此等琐事,实则是关乎日后官员的录取标准。

“不必担忧职位之事”,秦思源神色平静,语调淡然,“工匠、农事、税务等诸多领域,但凡精于此道者,皆有机会踏入仕途”。

“待学堂建立完备,便可广纳学子,依其志向与专长授业,结业之后投身相应事务,若政绩斐然,自可提拔为官员”。

苏明哲若有所思,点头追问:“大人之意,可是这些学子结业后便直接赴地方任职为官?”。

秦思源颔首肯定,“日后将设立初等、中等、高等学堂,结业者皆需从乡镇基层起步”。

“古有‘不历州府不可为宰辅’之训,此地亦同此理,若想位居高位,必从乡镇历练而起”。

“如大明那般,仅以读书为能,却五谷不分、世事不明者,于我等而言,毫无用处”。

苏明哲缓缓点头,心中已然透彻。

大明及往昔诸多朝代之陈规旧矩,在秦思源眼中,皆如敝履,弃之不惜。

自此往后,再无状元、进士之名,读书人之地位虽存,然已非儒生独霸之局面,而是百家争鸣、各显其能之新时代。

周立民身为举人,闻听此言,心中亦有波澜。

往昔举人之名号所带来的荣耀与地位,即将烟消云散,然好在他明智地选择了追随秦思源这棵参天大树,也算有所依傍。

秦思源一边进食,一边说道:“诸位放心,但凡能实心做事、功绩卓着者,无论文官武将,我自会妥善安置”。

“待我等势力发展至一定规模,爵位之制亦将设立,彼时,诸位皆有机会荣膺”。

众人闻之,顿时喜形于色,在他们心中,官位虽好,然爵位才是真正令人梦寐以求之物。

那可是可传家续业、与王朝同休共戚的尊荣象征,瞧瞧大明的那些勋贵世家,至今依旧钟鸣鼎食、富甲一方,谁人不心生艳羡?

秦思源瞥了他们一眼,微微警示,“莫要过早欢喜,爵位之授予亦有限制,譬如公爵之家,全家所拥土地亦不得超万亩”。

“若欲求更多土地,便需放眼华夏之外,此世界可是广袤无垠……”。

众人听闻,面露疑惑之色,然此刻显然并非追问详情之时,他们深知,待时机成熟,秦思源自会将一切和盘托出。

然即便仅有这寥寥数语的透露,已然如同一颗诱人的果实悬于前方,令众人心中的动力愈发强劲,仿若看到了家族荣耀昌盛的锦绣未来。

“再论及爵位传承之事”,秦思源放下筷子,面容严肃,“爵位断不可授予庸碌无能之辈,传承之际必有严苛考核”。

“诸位且看大明的那些世家子弟,再瞧瞧我那两位兄长便知,此等无能之人,岂能担当传承家族大业之重任?”。

他这话说得就很清楚了,爵位肯定会有,但是继承爵位肯定不会简单,不学无术之人就歇歇吧。

总的来说就是,要严加管教自己的后人,爵位继承人不要滥竽充数之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06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