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63章 考察上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大夏二年匆匆而过,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夏三年接踵而至。

夏国的各级官员们在新年过后,迅速收心,重新投入到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中。

与此同时,江南的考察团也并未闲着。他们分成了若干个小队伍,各司其职。

一部分人前往夏国官府,仔细观摩其政权的运转情况,深入研究夏国的律法条文。

另一部分人则前往王家学院,考察夏国的新学教育,这部分人数量最多,甚至连那些老儒也都加入其中。

然而,从他们那气势汹汹的模样来看,说是去挑刺找茬的也不为过。

陈瑞等五人却并未选择前往上述地点,毕竟,他们身为江南顶级世家的成员,对于大夏官府和学院的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他们的家族子弟或学生早已进入这些地方,里面的情况自然也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了家族,所以,他们实在没有必要再亲自前去考察一番。

那么,这五人究竟去了哪里呢?原来,他们选择了从保宁府开始考察。

因为他们深知,要想全面了解夏国的民间百态,就必须从夏王的发迹之地开始看起,深层次的了解夏国百姓、商贾的情况。

以了解夏国的战争潜力、百姓的拥护程度,只有全面了解之后,家族才能更好的决定未来对夏国的态度。

他们一行五人,每个人都乘坐着一辆宽敞的马车,车轮滚滚,马蹄得得,就这样踏上了旅程,很快就离开了成都府。

跟随着他们一同前行的,还有二十几个仆从,这些人负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此外,政务院还特意派遣了一名向导,以确保这次行程的顺利进行。

这位向导名叫马福禄,他曾经是一名退伍军官,在战争中,他不幸负伤,右手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这也导致他无法继续在军队中服役。

退役后,他转业到了成都府,成为了一名治安总局的中层官员。

夏国的衙役制度在近年来已经发生了一些变革,现在被称为治安局,治安局同时接受刑部和地方主官的管理,而许多夏军的转业军官都被安排进入了治安局工作。

马福禄之所以被选中担任这次考察团的向导,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保宁府人,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悉。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保考察团的安全,政务院在考虑人选时,可谓是深思熟虑,将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

这支队伍规模庞大,行进时气势磅礴,陈瑞坐在马车里,闲来无事,便掀开了车帘,向外张望。

就在这一瞬间,他的目光被宽阔的官道所吸引。这条官道宽阔而平坦,一眼望去,仿佛没有尽头。

陈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他立刻叫停了马车,然后毫不犹豫地从车上走了下来。

马福禄见状,连忙打马疾驰而来,关切地问道:“陈先生,您是有什么事情吗?”。

陈瑞笑着道,“没事,我就是想看看这条路而已,马队长不用担心”。

其余车辆看到陈瑞的车停下后,也纷纷跟着停了下来,仿佛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

徐文举和他的同伴们也在侍者的服侍下,缓缓地从车上走了下来。

徐文举一脸疑惑地走到陈瑞面前,开口问道:“陈兄,你为何突然停下来了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解。

陈瑞微微一笑,用手指了指前方的官道,解释道:“咱们来的时候走的是水路,而且时间紧迫,所以没有留意到夏国的道路情况”。

“你看看,这里的官道和大明的官道有什么不同吗?”。

徐文举闻言,顺着陈瑞所指的方向看去,目光落在了那条宽阔的官道上,他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不禁露出惊讶之色。

这条官道的确与大明的官道大相径庭。大明的官道通常只有两丈宽,大约相当于六米左右,而眼前的这条夏国官道,宽度至少有二十米,是大明官道的三倍还多!

不仅如此,这条官道修建得异常平整坚实,路面光滑如镜,很少有坑洼或凸起。

相比之下,大明的官道虽然也算平整,但与夏国的官道相比,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更让人瞩目的是,这条官道上行人如织,车辆也不时地穿梭而过,然而,尽管人多车杂,却显得秩序井然。

行人都自觉地走在道路的两旁,留出中间的位置给车辆行驶,而且,车辆也分成了左右两个方向,有条不紊地交错而过,没有丝毫的混乱。

徐文举惊叹道:“早就听闻夏国的道路宽敞无比,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夏国道路建设的赞赏。

陈瑞笑着附和道:“是啊,夏国在道路建设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如此宽阔的官道,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有利于物资的运输和贸易的发展”。

马福禄自豪得介绍道,“那是当然,我们的主官道是二十米,府道十五米,县道十米,都是有标准的”。

陈瑞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扫过车窗外平整如砥、延伸至天际的官道。

这气派景象与马福禄的自豪宣言形成了微妙的反差,他们这些江南世家核心子弟,心中明镜似的,这看似坦途的宽阔大道底下,埋藏着何等残酷的基石。

那是夏国境内被清除的“不安定因素”:地痞流氓、桀骜不驯的异族、各类罪犯的血肉与骸骨。

夏国朝廷的意志,便是用这些“多余”的生命,硬生生在险峻山川间碾出了一条条“王化”的通途。

怜悯?这种情绪在陈瑞心头泛不起半点涟漪,身为浸淫权贵圈数十载的子弟,他见识过太多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为了政权的铁腕稳定,为了宏大蓝图的顺利推进,将那些被视为“疥癣之疾”的群体投入绞肉机,在他看来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代价与操作。

大家观看了一下之后又纷纷上了马车,车队开始缓缓起行,直接往保宁府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715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