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92章 江南大战序幕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孙传庭和郑芝龙从议事厅出来后,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各自离去,而是被郑芝龙热情地邀请去商议战事。

原本,郑芝龙是打算请孙传庭一同前往秦淮河畔,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商讨军事,但孙传庭却委婉地拒绝了这个提议。

无奈之下,郑芝龙只好带着孙传庭来到了他在南京的宅子,这座宅子位于富人区,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尽显郑家的富贵与奢华。

进入宅子后,郑芝龙领着孙传庭来到客厅,然后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微笑着说道:“孙将军,这是本伯从泉州带来的好茶,你尝尝”。

孙传庭对于这些繁文缛节并不是很在意,他只是礼貌性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随口说道:“嗯,确实是好茶”。

郑芝龙见状,也不介意,继续笑着说:“这次我们两军合作,还望孙将军多多费心啊”。

孙传庭一脸严肃地回答道:“好说,孙某必定会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他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向来都是认真负责,绝不会有丝毫的敷衍,这完全是他的性格所致。

郑芝龙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问道:“那么,孙将军,您打算在何处堵截夏国水军的败兵?”。

孙传庭不禁眉头紧蹙,心中暗自思忖:这尚未开战,郑芝龙竟然就如此笃定能够获胜?这到底是源自于他的过度自信,还是纯粹的狂妄自大呢?他难道真的如此轻视夏国不成?

自从孙传庭受命组建新军以来,他便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大量有关夏国的情报。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夏国的练兵之法深感钦佩,认为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事实上,他所训练的新军之所以能够具备如今这般强大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对夏军训练方法和制度的借鉴。

正因如此,他对夏军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想到此处,孙传庭决定出言提醒一下郑芝龙:“郑将军,依我之见,夏国绝非易与之辈,您还是多加小心为妙啊!几年前的那场惨败,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郑芝龙闻言,只是默默地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本伯自然知晓其中厉害,不过事已至此,本伯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不瞒孙将军,本伯此次除了原有的三万兵力之外,还特意调集了一万精锐前来,目的便是要一举击溃夏国的水军”。

孙传庭诧异的看了一眼郑芝龙,郑家的水军数量大家都有预估的也就六到八万左右,而且也不全是精锐。

现在居然调了四万人来此,看来是下定决心要决一死战了,这让他不由得佩服起郑芝龙的果断。

“那就预祝郑将军旗开得胜了”,孙传庭说了一句,然后说道,“根据情报夏国水军半月之后就会到江阴一带”。

“而这里是水战的最佳战场,郑将军是想在这里开战吧?”,孙传庭目光如炬,凝视着眼前的郑芝龙,若有所思地问道。

郑芝龙微微一笑,对孙传庭的敏锐洞察力表示赞赏:“孙将军果然是知兵之人,本伯正是想在这里截击夏国水军”。

“此处水域开阔,水流平缓,利于船只行驶和调度,且周围地形复杂,有利于我军设伏”。

孙传庭颔首表示认同,他略作思考后说道:“那孙某就在江阴上游两百里的地方堵截,那里有一段江面相对狭窄,适合拦江堵截”。

“如此一来,夏国水军若想通过,必然会遭受重创,只不过到时候郑将军的追兵要走快点,要不然也不能全歼”。

郑芝龙起身走到一旁的案几前,取出一张长江的简易地图,仔细端详起来。

他对照着地图上的标注,频频点头道:“倒确实是一个堵截的好地方,此处江面相对狭窄,水流湍急,夏国水军的船只在此处难以展开,我军大胜后追击,必能将他们全歼”。

孙传庭看了看天色,见日已西斜,便拱手说道:“时候不早了,孙某还要出城安排军务,就不多叨扰了,告辞”。

郑芝龙有些诧异,连忙挽留道:“时间尚早,不如就在本伯这里用过饭后再说吧”。

孙传庭摇摇头,婉拒道:“免了,孙某确实还有要务在身,不便久留,至于战事方面,我们两军可以随时沟通,以确保万无一失”。

说罢,他再次拱手作别,然后毅然转身,步履坚定地离去,郑芝龙无奈,赶忙快步上前,将他送至府门外。

送别之后,他也并未返回府邸,而是率领着亲兵径直朝着另一个城门疾驰而去。

因为战事迫在眉睫,他必须亲赴军中坐镇,以稳定军心、指挥作战。

孙传庭一路疾驰,终于赶回了自己的军营。

此时,夕阳西下,夜幕渐浓,整个军营都已进入晚餐时间。

然而,与其他军队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喧闹嘈杂之声,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景象。

只见士兵们排成长长的队伍,依次领取食物,这一情景,正是孙传庭从夏军那里学来的。

他深知,只有用严明的纪律来约束士兵,同时用高额的军饷来激励他们,才能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军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传庭可谓煞费苦心,他不仅四处筹措军饷,甚至不惜被朝廷里的御史弹劾,指责他收买军心。

但好在崇祯皇帝并未完全失去理智,他明白孙传庭在镇压农民军方面的卓越才能,所以对这些弹劾并未深究,孙传庭也因此逃过一劫。

“大统领回来了?”,刚进军营没有多久,一个三十余岁的汉子就迎了上来。

此人正是这支新军的两个副统领之一,这支新军的军制是一个大统领孙传庭,直领本部一万人。

两个副统领,一人各领五千,这两人一个叫戴金、一个叫王东灿,迎接的人是戴金,至于王东灿已经率领五千人去了松江府。

孙传庭点点头,“军营里可有什么事情?”。

“没有,将士们照常训练,士气高昂”,戴金答道。

孙传庭看了旁边的参军一眼,“给王副统领传令,让他开始动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765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