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55章 热烈的大会中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以后,若是国家遭遇灾害或是政务出现失误,政务院的总理大臣以及一众高官便要承担起相应责任,再也不会出现那种皇帝下罪己诏的情况。

从现在起,出了问题,文官们就得自行面对和解决,你要是没有干好,那么问责机制就来了。

而第二条规定同样意义非凡,确定国王拥有册封贵族的权力,这无疑是掌控国家上层精英的关键手段,能让最核心的社会阶层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

掌握正规军的指挥权,则是从军部和政务院手中夺走了至关重要的军权,确保了国家军事力量的绝对掌控。

还有王家科学院,这更是重中之重,科学院分为军工和民用两大部分,军工部分不仅能进行前沿的军事研发,还拥有自己的军工厂,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战斗力。

民用部分则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制,通过招商将成果转化为财富,再用这些财富反哺军队建设,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体系。

关于正规军和王家科学院的归属问题,并非一帆风顺,此前,也有人提出过不同意见,试图对秦思源的决策进行制衡。

然而,秦思源态度强硬,坚决否决了所有反对声音,那些提意见的人见他如此决绝,也只能无奈作罢。

毕竟,这两个部门都是秦思源一手创建,他在其中根基深厚,别人根本难以插手。

而且,他还掌控着册封贵族的大权,在名利和前途的双重诱惑下,两个部门的人员自然紧密围绕在他身边,不会与提意见者附和。

陆长夫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第三条,确定本国贵族的地位,以及他们的册封条件、行为规范,大家可以看看你们面前的贵族守则” 。

这本贵族守则凝聚着秦思源的心血,是他亲自拟订的,和册封条件一起经过多方商议、反复权衡得出的结果,已相当完善。

当然,随着国家的发展,后续若发现不足之处,也可随时进行修改完善,那就是立法局的事情了,只要大家能接受就行。

贵族,作为夏国最上层的特权阶层,秦思源在赋予他们崇高地位的同时,也制定了诸多严格的限制措施。

简而言之,就是杜绝无能之辈和道德败坏者混入其中,一旦有贵族违反规定,专门管理贵族事务的贵族院将会予以惩罚。

若是触犯律法,贵族院还会联合监察院、法院共同进行审判,一旦三方联手,就是秦思源也不好强硬的保他下来。

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构建一个公正、有序、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为夏国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当那一条决议通过后,会议的议程马不停蹄地转向了一项重大的体制变革——改组官府为政务院。

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更名换姓,而是一次关乎国家权力架构重塑的关键举措。

新成立的政务院,宛如国家行政机器的核心枢纽,其头头被尊称为总理大臣,麾下配备两名副手,协助总理大臣处理繁杂的事务。

同时,政务院下辖七个部级单位,犹如七颗紧密咬合的齿轮,共同推动着国家行政事务的运转。

这七个部级单位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农业部、外交部。如此架构,乍看之下与大明的体制有着几分相似,却又在细微之处彰显出时代的革新与进取。

其中,新增设的农业部,承载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致力于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规模化,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而外交部的诞生,则标志着夏国开始重视对外交往,拓展国家的利益空间,将这件事情提升了高度。

各部门的职能虽与大明时期有诸多相通之处,但兵部的独立,无疑是此次体制变革中的一大亮点。

兵部独立后,摇身一变成为军事委员会,肩负起两项至关重要的使命。

其一,掌控全国正规军的指挥大权,正规军的调动、装备,这些虽然权力虽然都在秦思源手里,但是这么多将军需要安置。

他也只能把他们安置在这里,只不过这些人都是忠于他的,而且是贵族,不会脱离他的掌控,再说还有装备、钱粮卡脖子。

火器可不同于冷兵器,冷兵器是有人有武器就行,但火器要是没有弹药,那就是一根烧火棍。

其二,负责管理地方守备营和团练等军事相关事务,这便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政务院展开沟通协作。

为了规范双方的权力运行与职责边界,一系列详尽的法规应运而生,如同精密的榫卯结构,将军事与行政的关系紧密而有序地衔接起来。

如此一来,政务院、军事委员会、贵族院三方势力,在国家的权力版图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微妙格局。

三方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制衡又相互协作。

夏国的贵族来源广泛,文官若立下卓越功勋,同样有机会获封爵位,跻身贵族之列,这使得贵族阶层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然而,论及权力的大小,政务院在三者之中暂居首位,其行政权力覆盖国家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日常运转的主要推动者。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方势力虽各有侧重,却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秦思源巧妙地抓住了贵族院这一关键势力,同时对军事委员会也掌控了半壁江山,凭借这一布局,已然在国家权力的棋局中稳占上风,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政务院,秦思源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巧妙运用律法这一有力武器,将政务院的运行牢牢限定在法治的轨道之上。

监察院和法院,作为国家法治体系的重要支柱,虽处于半独立状态,由政务院与其他势力共同监管,但这恰恰确保了权力的制衡与监督,使得政务院也难以脱离掌控。

在实际运行中,政务院虽是独立运作,但国家大事的决策也绝非一言堂。

每逢重大事务,各方势力都需要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充分权衡利弊。

而且,一定级别的官员任免,仍需经过秦思源这位国王的首肯,这一关键权力的把控,如同定海神针,确保了国王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55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