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64章 农事安排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秦思源漫不经心地朝他瞥了一眼,心中暗自思忖着:以前是农户?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究竟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亦或是拥有一定土地和财富的地主呢

一旁的苏明哲显然察觉到了秦思源的疑惑,深知木文远刚才的解释过于简略模糊。

于是连忙开口补充道:“大人,您有所不知啊!木文远之前曾拜在农事官门下学习农业知识,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而后机缘巧合之下,被前任知府慧眼识珠,发掘到此处委以重任”。

听完苏明哲这番详细的说明,秦思源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表示已经明白眼前此人的来历身份。

原来如此,这不就相当于后世那些从农科学院毕业的学生嘛,学有所成之后通过组织分配来到此地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想到这里,秦思源不禁对这位有着特殊经历的人物产生了一丝好奇与期待。

“你对保宁府的农事有什么建议?”,秦思源缓缓问道。

木文远拱手说道,“”吾以为欲求保宁府农事之丰收,首重水利,当修缮旧渠、堤坝,且依地势筑新水塘,以保旱可灌、涝可防”。

“再者,良种务要广植,农作之法亦要善用,深耕使土肥地沃,轮作间种防虫增地之效”。

“肥料莫要轻忽,人畜粪便、草木灰等皆为好物,用之得法可沃土。亦要谨防虫灾病害,早察早治”。

“切莫让赋役过重,使民安心耕于田。仓储之事亦重,妥善储粮以备荒年。如此,丰收可期也”。

秦思源眉头紧锁,只觉脑袋隐隐作痛。

眼前这人十足的学究气,满口之乎者也,表述迂腐,连句直白的话都讲不利索。

好在耐着性子听了半晌,大意还是勉强听懂了,多修水利是关键,农家肥是辅助,倒是一个懂农事的。

其实秦思源心中早有筹谋,他的目光更为长远,一心要修筑水库。

在他看来,水渠不过是看天吃饭的小修小补,唯有水库才是一劳永逸的治本之策,能从根源上解决灌溉难题,让农田不再受旱涝的肆意摆布。

至于用人畜粪便、草木灰当作肥料,这皆是民间沿用已久的老法子,没什么新奇可言,直接照做就是。

他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木文远,缓缓开口:“你说的这些,我们早就在做了,你难道毫无察觉?”。

语罢,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望向一旁的苏明哲。

木文远赶忙上前一步,恭敬作揖道:“属下知晓,之前整修沟渠,便是属下亲自带队施行的”。

“哦?是这样吗?”,秦思源微微点头,语气不咸不淡,沉默片刻后,话锋一转,“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

“我等为官一方,不能只着眼于农事生产,当务之急,是要让百姓们吃饱的同时,手头还要宽裕,过上富足日子,你可有良策?”。

木文远一时语塞,低头沉思片刻,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属下以为,还是应当先全力耕耘土地,提升收成。百姓们仓廪充实,日子自然就会慢慢好起来”。

秦思源听了,轻轻敲打着桌面,面无表情,不置可否。

良久,他才直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你所言,不过是老生常谈,远远不够”。

“诚然,修建水库能改善灌溉,可土地肥力终有耗尽之时,即便收成有所增加,亦难有质的飞跃”。

木文远面露惭色,行礼道:“属下愚钝,还请大人明示”。

秦思源负手而立,声音沉稳有力:“你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责任重大,百姓若要富裕,不能只埋头种地”。

“还需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你即刻调配人手,深入各乡村,向百姓宣传引导,鼓励他们多养鸡、鸭、猪、羊”。

“这些家禽牲畜,既能改善百姓伙食,增强体质,又可售卖换钱,增加收入来源”。

木文远顿时恍然大悟,眼睛一亮,连忙应道:“大人所言极是,属下回去便着手安排”。

秦思源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此外,百姓还可在自家田地里挖掘鱼塘养鱼”。

“这水里的营生,亦是一条致富门道”,言罢,他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缓缓踱步。

“你可知,为何四川人相较于北方人,身形普遍矮小?”,秦思源突然停下脚步,神色凝重地问道。

木文远再次行礼:“属下不知,还望大人解惑”。

“此乃营养匮乏与疾病侵扰共同所致”,秦思源语调严肃,目光深沉地望向远方,“其中关键,还是营养不足”。

“故而,我们务必将此事当作重中之重,全力推动畜牧养殖,百姓家中,尤其是孩童,必须保证充足的肉食供应”。

“唯有如此,方能让下一代长高壮壮。这便是我精心谋划的强种计划”。

说罢,秦思源转身回到桌前,在一堆文书中仔细翻找,抽出一本,递向木文远。

木文远双手接过,打开细看,文书内容简洁明了,核心要义便是要求适龄男性在习武强身的同时。

必须确保饮食充足,特别是要有足够的肉食摄入,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强国强种的宏图伟业。

木文远阅毕,心中对这一计划极为赞同,但仍面带忧色。

于是他轻声说道:“大人,此计划高瞻远瞩,属下由衷钦佩。只是,许多百姓一贫如洗,恐连购买幼崽的银钱都拿不出,这该如何是好?”。

秦思源摆了摆手,神色从容自信:“不必担忧,我已着手筹建四海钱庄”。

“待钱庄建成,将为百姓提供无息贷款。他们可用这笔银子购置优良粮种与幼崽,开启致富之路”。

木文远听闻,喜出望外,当即跪地,感激涕零:“属下代百姓叩谢大人体恤之恩,大人此举,真乃解民倒悬,功德无量”。

秦思源看着跪地的木文远,面露满意之色。

眼前这位农官能心系百姓,为百姓利益着想,实乃难得。

如此下属,值得托付信任,未来这一方百姓的富足安康,似乎也有了几分坚实的保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760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