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88章 一定要狠狠震慑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苏明哲闻言,不禁一怔,他稍稍迟疑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大王,此举是否有些矫枉过正呢?我夏国向来并无杀俘的先例啊”。

“依微臣之见,不如效仿旧制,让这些战俘去挖矿,这样既能让他们为国家效力,又可避免过度杀戮,岂不两全其美?”。

然而,雷虎却对此表示异议,他反驳道:“苏总理,您的看法恐怕有所偏颇。施琅如此行事,必定是得到了郑家的授意”。

“若我们不采取严厉措施,给予他们沉重打击,日后恐怕此类事件还会层出不穷”。

苏明哲连忙解释道:“我并非认为不应惩处这些战俘,只是此次战事中,我军兵力本就处于劣势”。

“若因过度严惩而激起他们的拼死反抗之心,恐怕我们自身也会遭受重大损失的”。

这时,张伦也附和道:“正是如此,正所谓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若是将这些战俘逼入绝境,他们必然会奋起反抗,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得不偿失?”。

一时间,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文官们坚持认为不应过度杀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而武将们则毫不顾忌,一心只想通过严惩来威慑江南地区。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场面陷入了僵局,众人争论不休,面红耳赤,各执一词,却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秦思源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思忖。

从眼前的这一幕场景,他不难想象明朝朝堂之上的景象。众人唇枪舌战,引经据典,争得不可开交,却往往难以得出实质性的结论。

而崇祯皇帝,竟然能够忍受这样的局面长达九年之久,实在令人钦佩。

据他所知,大明朝会之时,官员们往往会用文言文进行辩论,言辞犀利,引经据典。这种方式虽然显得古雅,但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然而,崇祯皇帝却能坚持听政九年,即使疲惫不堪,也从不间断上朝,其批改奏章的时间更是与秦始皇不相上下。

“够了!”,秦思源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的喧嚣中炸响。

刹那间,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静静地等待着他最后的决定。

秦思源缓缓环视一圈,然后沉声道:“多年来,我们对江南的政策一直是以拉拢为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仅放回了许多江南的俘虏,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我们夏国的强大”。

他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为了商路。

江南地区商业繁荣,市场广阔,如果没有江南市场的支持,夏国的发展恐怕难以如此迅速。

秦思源接着说道:“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便是人的劣根性”。

“这些人啊,只有当刀子真正落在他们身上时,才会意识到我们夏国并非是好欺负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就拿许华这件事来说吧,许华可是我们在江南地区的代言人啊!可如今呢?他不仅惨遭杀害,甚至还被斩首示众!这简直就是对我们夏国的公然挑衅!”。

说到这里,秦思源的眼睛微微眯起,透露出一股冷冽的杀意:“本王实在难以相信,郑家对于他们的对手会一无所知”。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揭穿这一切!所以,我们必须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刀子可不是吃素的,是要见血的!”。

这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为之震撼。

苏明哲和张伦两人虽然心中有些许担忧,但也只能默默点头表示赞同,而雷虎等人则听得如痴如醉,对秦思源的果敢和决断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伦在一旁悄悄地观察着秦思源,心中不禁感叹:“不愧是白手起家的王者啊!杀伐决断,全凭一己之心。看来,江南那边怕是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秦思源突然高声点名:“吴忠国!”。

吴忠国闻声,心中一紧,连忙高声回应道:“臣在!”。

秦思源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吴忠国,缓声道:“此次战事,郑家的水军俘虏一个都不许留,全部直接斩杀!”。

他的声音冷酷而坚定,仿佛这是一道无法更改的命令。

吴忠国深知军令如山,不敢有丝毫犹豫,立刻应道:“臣遵命!”。

然后他迅速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表示自己绝对服从命令。

秦思源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并非毫无缘由,郑家的水军虽然名义上属于大明官军,但实际上他们就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海盗。

这些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将他们斩杀,也算是为民除害,积德行善了。

紧接着,秦思源再次点名:“雷虎!”。

“臣在!”,雷虎的声音同样洪亮。

秦思源的脸色越发凝重,他沉声道:“孙传庭不是带了两万新军去江南吗?这两万人也一个都不许留,全部斩杀,以绝后患!我们要彻底打断明朝的脊梁!”。

说罢,他猛地一挥手臂,显示了他的决心。

雷虎见状,毫不犹豫地答道:“臣遵命!保证一个不留!”。

然而,雷虎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紧接着问道:“大王,此次战事,肯定还有江南的地方部队参与其中,对于这些人,我们该如何处置呢?”。

秦思源平复了一下愤怒的心情,缓缓道,“他们就不用斩杀了,但是俘虏全部运回来,投入矿山挖矿”。

接着又喊道,“苏明哲”。

苏明哲一愣,但还是马上站了起来,拱手道,“臣在”。

“云贵不是很缺人口吗?政务院组织一支船队跟随大军,从江南地区运一批无地百姓回来”,秦思源说道。

苏明哲沉吟了一下,“大王,从江南运送百姓回来倒是可以,可是这样大批量的运送百姓需要不少钱粮....”。

秦思源伸手打断,“江南士绅可是很有钱的,所需钱粮就让他们出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29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