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17章 劝进下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秦思源的目光仿若能穿透岁月,声音愈发高亢,在大堂中回荡出磅礴的回响:“七年前我所见皆是大明腐朽统治的疮痍!田赋沉重,百姓一年劳作所得,大半都填了贪官污吏的私囊”。

“为了那苛捐杂税,多少家庭妻离子散,老父哭儿,稚子啼母!灾害不断,饿殍遍野,大明的官员却无视百姓生死,救灾粮款被层层克扣,竟成了他们中饱私囊的‘盛宴’”。

“反观我治下的保宁府!七年里,我们丈量土地,推行均田,让耕者有其田,百姓再也不用为繁重的田赋发愁”。

“我们兴修水利,新开的水渠灌溉了万顷良田,从前干涸荒芜的土地,如今稻穗飘香,麦浪翻金,孩子们再也不用饿着肚子入睡,家家户户都能吃饱穿暖!”。

“以前大明律法形同虚设,权贵犯罪,只需金银打点便能逍遥法外,而普通百姓稍有不慎就被枷锁加身,冤狱遍地”。

“但是在保宁府,我设立新的律法,不论贵贱,一视同仁,公正的裁决让每一个百姓都相信,正义不会缺席,哪怕是最底层的民众,也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公平与尊严”。

“我们广开办学,从前被视作‘睁眼瞎’的农家子弟,如今也能坐在学堂里诵读,知识不再被权贵垄断,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再看那大明军队,兵饷被克扣,士兵饥寒交迫,毫无斗志,面对外敌,一触即溃,百姓毫无庇护”。

“而我们的军队,训练有素,将士一心,不仅保境安民,还成功拿下四川,为这片土地带来和平与稳定!”。

秦思源的声音在大堂中久久回荡,众人听得热血沸腾,突然,他们听到一句话,“我做出此等事之后,可称王否?”。

“大人功勋卓着,解万民于水火,该当称王!”苏明哲率先振臂高呼,那声音仿若洪钟,声嘶力竭中满是赤诚与狂热。

喊罢,他双膝重重跪地,额头狠狠磕在地面,发出沉闷声响,激起一片淡淡的尘埃,仿佛要用这一跪,将自己对秦思源的尊崇与拥护全然表达。

他可是最早追随秦思源的元老之一,那些艰苦卓绝的过往,他历历在目。在外人眼中,保宁府的崛起好似顺风顺水,一路坦途。

可只有他们这些一路相随的人,才知晓其中的艰难险阻,变革一个沿袭千年的制度,谈何容易?这绝非单纯凭借武力就能达成。

陈旧腐朽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像盘根错节的老树扎根在社会的每一处角落,每一次撼动都牵扯着方方面面。

每前进一步,都像是在荆棘丛中艰难跋涉,举步维艰。

好在他们拥有秦思源这样一位卓越的领航者,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在茫茫波涛中,时刻为他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让这艘在历史洪流中闯荡的巨轮,不至于偏离航道。

众人先是一愣,紧接着被苏明哲的情绪点燃,纷纷扯着嗓子高喊:“该当称王、实至名归!”。

那声音汇聚在一起,仿若滚滚惊雷,震得屋瓦都簌簌作响,一旁侍奉的侍者,还有门外值守的亲兵,也被这热烈而狂热的氛围感染,不由自主地纷纷跪地,跟着大声呼喊。

欢呼声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远远地传了出去。

外面的亲兵虽不明就里,但在这激昂情绪的带动下,也跟着欢呼雀跃,一时间,偌大的府邸人声鼎沸,仿若一锅被煮沸的开水,热闹非凡。

张伦跪在人群之中,心中暗自长叹,他明白,这一时刻,便是秦思源的正名之时,而且这个名号堂堂正正,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让人无从反驳。

毕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谁敢质疑?尤其是在保宁府这片发动了百姓力量的土地上。

在这里,若是有人胆敢说秦思源半句坏话,恐怕不等官府动手,愤怒的百姓就会将其生吞活剥,甚至还会有人主动站出来顶罪,只为不让官府为难。

华夏自史册有记载以来,诸多君王都曾推行过轻徭薄赋、均田等利民政策,可没有一人能像秦思源这般彻底。

他让每一个百姓都拥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让那些在饥饿边缘挣扎的人们,终于能吃上饱饭,过上安稳日子。

这份恩泽,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感恩戴德。

秦思源静静地等了一会儿,待欢呼声稍稍平息,这才开口说道:“都起来吧,我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发”。

说完,他目光转向身旁的书记官,沉稳吩咐道:“你把我要说的话好好润色一番,之后交给苏先生”。

苏明哲立刻拱手领命,态度恭敬而虔诚。

秦思源继续说道:“苏先生,官府务必将此事昭告天下,每一个村落都不能落下”。

他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大明是有正统之名的,他从蒙元手中解救了汉族百姓,这一点无可否认,但我们所行之事,同样正义”。

顿了顿后,提高音量,字字铿锵,“大明官员贪腐成风,军备废弛,致使外族肆意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我们此举,正是为了拨乱反正,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属下遵命!定当让全四川的百姓都知晓大人的恩泽!”,苏明哲信誓旦旦地保证,那眼神中满是坚定与决心,仿佛要将这份使命刻入灵魂。

秦思源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强调:“要让所有人都清楚,我们为何而做,做了哪些实事,与大明相较,我们做得究竟如何”。

苏明哲认真地将这些话一一铭记于心,态度谦卑而专注,其余众人也都默默点头,对秦思源的话语深表认同。

张伦心中再次泛起一阵波澜,他清楚地知道,大明气数已尽。

他太了解大明如今的状况了,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痛苦不堪。单看大明内部起义不断,烽火连天,外部又有强敌虎视眈眈,便能知晓这个朝廷已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整个社会积弊已久,病入膏肓,难以挽救。大多数有识之士其实心里都明白,改朝换代已是大势所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无人能够阻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27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