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02章 进宫面圣中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其中一名中年人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已然听清。

随后,他皱起眉头,面露疑惑之色,开口说道:“徐某倒是听到了,只是依我之见,洪总督此番举动是否有些过于小题大做了呢?”。

“毕竟,这保宁府不过就是巴掌大点儿的一个地方罢了,其人口数量也是颇为有限,难道真会像他所说的那般厉害不成?”。

另一名中年人也随声附和道:“是啊,张某也觉得此事颇有些蹊跷,想这保宁府地处偏远”。

“向来都是默默无闻,即使打败过官军,又怎会突然间引起洪总督这般重视呢?难道他有什么其他谋划?”。

徐允征却是缓缓摇了摇头,背着手在原地来回踱了两步,方才停下脚步,一脸凝重地说道:“不可小觑啊!诸位莫要忘了,洪承畴可不是一般人物”。

“且看看他在陕西之时的所作所为,便可知晓他绝非等闲之辈,此次他既然如此郑重其事地提及保宁府之事,想必其中定然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缘由”。

“所以,咱们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得谨慎应对才行呐!”。

两人点点头,也都同意这话,徐允征继续说道,“你们既然听清楚了,就把话传回去吧,该怎么定夺让他们操心吧”。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洪承畴就在侍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昨晚的香艳让他神清气爽。

洪承畴这人说是不贪财,但是他好色,家里妾室不少,当然他的不贪财也不准确,养一大家人处处都要钱,没钱可玩不转。

收拾妥当后,洪承畴带着亲兵离开了这里,和后续人员汇合后,浩浩荡荡的往京城而去。

寒冬腊月,京城仿若被一层冰冷的银甲所覆。凛冽的朔风呼啸而过,卷带着细碎的雪花肆意飞舞。

街边的树木早已褪去了往日的葱茏,只剩干枯的枝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犹如瘦骨嶙峋的老者在苦苦挣扎。

洪承畴率领着亲兵,马蹄踏碎了京城街道上的薄冰,溅起阵阵冰碴。一路疾驰,终至皇宫巍峨的朱红大门前。

皇宫那高大的宫墙,犹如沉默的巨兽,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威严气息,金色的琉璃瓦在微弱的阳光下仍闪烁着刺目的光芒,似在无声诉说着皇家的尊荣与高贵。

洪承畴下马,整了整衣冠,上前和把守宫门的将领说了一下。

没一会儿,一个穿蟒服的太监走了出来,“洪总督,你这么快就到京城了”。

洪承畴一看,居然是曹化淳,崇祯皇帝的近侍,他不敢怠慢,“见过曹公公,陛下召见,哪里敢怠慢,洪某是日夜兼程赶来的”。

曹化淳呵呵一笑,“那就随咱家进去吧,陛下正在上朝,你要等等了”。

洪承畴拱拱手,“多谢曹公公了”。

两人一路走了进去,曹化淳把他安置在了偏殿等候,又叫来小太监送上茶水糕点,这才离开。

洪承畴在这里安心等待,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直到临近午时的时候,这才有一个小太监迈着小碎步而来。

小太监面无表情,眼神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精明与狡黠。

他尖着嗓子道:“洪大人,陛下召见,随咱家来吧”。

洪承畴忙跟在其后,穿过一道道回廊,他不敢东张西望,只顾埋头跟随在后面疾行。

行至御书房外,小太监轻轻推门,一股暖烘烘的气息扑面而来,然后示意他在这里等待。

没一会儿,里面传来一道声音,“宣三边总督洪承畴觐见”。

洪承畴深吸一口气,稳步踏入,只见崇祯端坐在御案之后,面色略显疲惫,却仍难掩帝王的威严与冷峻。

洪承畴赶忙上前几步跪地,高呼:“陛下,臣洪承畴觐见”。

大明现任皇帝朱由检,年号崇祯,崇祯面容清瘦,目光中透着冷峻与坚毅,眉峰微蹙似藏无尽忧虑。

他生性多疑,求治心切却又刚愎自用。

现在是崇祯五年,内有农民起义星火渐呈燎原之势,外有后金频繁侵扰边境。

他虽宵衣旰食,试图挽大厦于将倾,频繁更换大臣,期望能找到力挽狂澜之人。

然而其多疑性格致使君臣间信任缺失,决策时常犹豫不决,诸多政策难以有效推行,大明王朝在风雨飘摇中继续滑向更深的危机深渊。

崇祯打量着洪承畴,良久,“洪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洪承畴高呼一声,这才缓缓的站了起来。

崇祯轻咳一声,缓缓开口道:“洪爱卿,先且说说陕西之事,如今局势究竟如何?”。

洪承畴微微躬身,神色凝重:“陛下,陕西之地,贼寇虽经多次围剿,然其残部仍流窜于山林荒野之间,伺机而动”。

“加之去年大旱,民生凋敝,贼势犹如野草,春风吹又生,臣虽殚精竭虑,却仍难以彻底根除”。

崇祯眉头皱得更紧,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爱卿统兵多年,怎的成效如此有限?”。

洪承畴忙跪下,诚惶诚恐:“陛下恕罪,非臣不尽力,实乃贼寇狡黠,且与当地饥民多有裹挟,若单纯以兵戈相逼,恐激起更大民变”。

“臣以为,当剿抚并用,一面以重兵威慑,一面施恩救济,分化贼众”。

站在一旁的王承恩瞟了他一眼,心里暗忖,这家伙还真的是说一套做一套,你在陕西那是杀得人头滚滚,装什么呢?

崇祯沉默片刻,微微点头:“爱卿且起,此事后续再议,朕听闻保宁府近来颇为不宁,召洪爱卿匆匆进京,也是为了此时事,你且说来听听”。

洪承畴站起身来,定了定神:“陛下圣明,保宁府看似弹丸之地,实则暗藏玄机”。

“其地虽人口有限,然多年来私聚财富,广积粮草,所练之兵皆精悍异常”。

“臣听闻其有能工巧匠,制出犀利兵器,寻常官军与之相较,竟难以占得上风”。

“且其府主深谋远虑,似有大图谋,若不及早应对,恐为心腹大患”。

说完,从怀里摸出一份奏折,双手呈上,“这是臣收集的保宁府详细情况,还请陛下过目”。

王承恩浮沉一甩,上前几步接过奏折,打量一番后,这才呈给了崇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46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