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49章 心丧欲死的崇祯下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大殿之内,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崇祯面色阴沉如水,沉默了好一阵子,才冷冷开口:“还有保宁府反贼妄图建国称王一事,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温体仁站在那里,听到这话,心中暗自腹诽,怎么看?哼,站着看躺着看,还能怎么看?

他悄悄抬起头,用眼角余光瞟了一眼崇祯,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怼,如今正面战场明军一败涂地,皇帝就只知道天天为难他们。

保宁府已然完全占据四川,就连四川当地的异族都被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在这情形下,反贼称王建制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

朝廷如今兵力疲敝、财政空虚,哪还有余力再组织一次进攻?这不是去打仗,分明就是去送死!

更何况,四川地势险要,关山险隘都已被保宁府牢牢控制,现在是人家想出就出,朝廷的军队却连进去的门都摸不着。

“陛下!”,钱士升越众而出,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四川脱离朝廷掌控恐怕已是大势所趋,如今保宁府反贼气焰正盛,依臣之见,我们暂且不予理会,才是上策”。

崇祯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他心里早有盘算,只是这话若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那朝廷的颜面可就荡然无存了。

他微微眯起眼睛,斟酌着措辞缓缓说道:“诸位爱卿觉得,保宁府的反贼可有可能接受招安?”。

温体仁不愧是官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一听这话,瞬间就明白了崇祯的心思。

皇帝这是想用朝廷的名义册封那反贼秦思源,哪怕封个夏王又如何,只要能维持住表面上的和平就好。

毕竟保宁府公然称王建制,这无疑是在分裂国家疆土,对朝廷的威望打击巨大。

可偏偏人家是靠着战场上的实力赢得这一切的,朝廷除了干瞪眼,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这个……这个嘛,倒也可以一试。”温体仁结结巴巴地回应道,“不过臣实在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

他心里清楚,这招安之事,谈何容易?保宁府如今势头正猛,怎么可能轻易就范?

崇祯闻言,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他摆了摆手,打断了温体仁的话,终止了这个话题。

他突然意识到,和这几个老谋深算的臣子讨论此事,实在是有些失策。他们一个个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未必会真心为朝廷分忧。

“行了,江南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去办吧”,崇祯神色疲惫,无力地挥了挥手,仿佛一瞬间被抽干了所有力气。

他心里明白,如今这大明江山,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而朝堂之上,人心各异,真正能为他排忧解难的人,又在哪里呢 ?

温体仁、钱士升等四人听闻崇祯这句话,顿时如获大赦,脸上虽还维持着臣子的恭谨,眼中却难掩喜色。

终于不用再在这压抑得近乎窒息的氛围里受煎熬,每多待一刻,都像是在刀刃上行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他们赶忙整了整朝服,依照繁复的宫廷礼仪,恭恭敬敬地向崇祯行了大礼告退。退出大殿时,脚步都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仿佛背后有什么洪水猛兽在追赶。

出了大殿,温体仁长舒一口气,用衣袖轻轻拭去额头并不存在的汗珠,与其他三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各自匆匆离去。

待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大殿之外,崇祯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大殿中央,四周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此刻在他眼中都成了虚幻的泡影。

他望着头顶那高悬的龙椅,眼神空洞而又深邃,像是在凝视着大明王朝那摇摇欲坠的未来。

良久,崇祯缓缓转身,对着一直静静候在一旁的王承恩,声音低沉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去,把曹化淳找来”。

王承恩微微一怔,他跟随崇祯多年,深知皇上此举必然有着深意。

曹化淳掌管着东厂,在这风云变幻之际将他招来,想必是要对如今棘手的局势采取些非常手段了。

他不敢多问,忙应了一声“遵旨”,便快步离去,脚步声在寂静的长廊里渐行渐远。

崇祯在大殿中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极重,仿佛要将心中的烦闷与不甘都踩进这冰冷的地砖之中。

他清楚,朝堂之上这些大臣们,表面上对他恭敬有加,实则各怀鬼胎,面对保宁府反贼建国称王这般大事,他们畏首畏尾、推诿扯皮,根本指望不上。

如今也只有寄希望于东厂的情报网络和秘密手段,或许能从这看似无解的乱局中找到一丝转机。

不多时,一阵急促而又沉稳的脚步声传来,曹化淳那身形瘦削的身影出现在大殿门口。

他疾步走进殿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道:“陛下,东厂督主曹化淳,奉旨觐见!”。

曹化淳跪在地上,殿内一片死寂,唯有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张牙舞爪。

崇祯并未让他起身,负手踱步,身影在昏暗光线中时隐时现,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曹化淳,你可知战国时,聂政刺韩傀之事?”。

曹化淳心中一凛,额头的汗珠滚落,瞬间明白了崇祯的弦外之音。

皇上这是在暗示他,对保宁府马上要建国称王的秦思源采取非常手段。

聂政受严仲子所托,孤身赴险刺杀韩相韩傀,以解其心头大患,如今崇祯提及此事,深意不言而喻。

“陛下,臣略知一二,聂政义薄云天,为报知遇之恩,舍生取义,其壮举青史留名”,曹化淳谨慎回应,声音压得极低,生怕这寥寥数语被风声裹挟,泄露出去。

崇祯冷笑一声,笑声里满是无奈与狠厉:“聂政不过一介草莽,却能为他人排忧解难,成就非凡之事,今时今日,朕这朝堂之上,诸多大事却总难顺遂” 。

话语间,崇祯停下脚步,目光如刀般射向曹化淳,像是要将他看穿。

曹化淳心中明白,皇上对朝堂大臣失望至极,才将这棘手之事暗指给自己。

保宁府反贼建国称王,公然分裂疆土,朝廷正面战场无力征讨,招安又无十足把握,如今也只剩暗杀这一条险路可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92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