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31章 暴怒的崇祯下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谁说不是呢,唉,我这兵部尚书的位子估计也坐不稳了,看来还是自己主动请辞算了”,张凤翼满脸无奈,叹息着说道。

说完,他摇着头走进了紫薇阁,李长庚也跟着深深叹息了一声,随后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跟着张凤翼的脚步一同走了进去。

两人竟然未经过任何通报,便如同那脱缰之野马一般,径直闯入了屋内。

周延儒见状,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心中极为不悦地呵斥道:“二位如此冒失,究竟所为何事这般急切?”。

只见李长庚面色凝重,缓声回应道:“大人,保宁府的回书已然送达,与之同至的尚有保宁府的战报”。

言罢,他迅速将手中的文书呈递给了周延儒。

需知这周延儒虽贵为首辅,但李长庚自己却是实打实的吏部尚书。

再者说,这周延儒如今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很不稳固,又何须对其心生畏惧呢?

一旁的张凤翼也不敢怠慢,急忙跟着将文书放置在了桌上。

周延儒阴沉着脸,先是拿起其中一份文书浏览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那原本舒展的眉头愈发紧皱,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似的。

片刻之后,周延儒才放下手中的第一份文书,转而拾起另一份继续查看。

整个房间内的气氛紧张而压抑,静得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都能清晰听见。

终于,周延儒看完了两份文书,他深吸一口气后,缓缓开口说道:“二位且随本辅一同前往面圣吧”。

听到这话,李长庚和张凤翼差点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心中暗自咒骂不已。

平日里有好事的时候从不曾想到他们二人,如今碰到这等可能要挨骂受责之事,倒是记起他俩来了。

这周延儒简直就是个不当人的家伙,分明是想拉着他们一同去承受圣上的怒火,好替他分担一些压力。

然而尽管心中万般不情愿,可周延儒到底是首辅大臣,此事又确实归他们管辖,所以二人也只得无可奈何地点头应承下来。

三人一路沉默地走向皇宫。宫墙高大巍峨,朱红色的墙体透着一股森严之气。

进宫门时,守卫林立,眼神冷漠如刀。走过长长的甬道,周围的宫殿雕梁画栋,却显得冷峻。

太监引着他们向御书房走去,每一步仿佛都踏在他们的心尖上。

进了御书房,崇祯正端坐在龙椅之上,案几上堆满了奏折。

三人赶忙伏地行礼,大气都不敢出。崇祯目光扫过来,带着威严与疲惫。“你等三人一起到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声音低沉冰冷,周延儒硬着头皮上前,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其间几次偷瞄崇祯神色。

“呈上来吧”,崇祯揉了揉额头,示意王承恩下去拿文书。

王承恩小跑下去,从两人手上接过文书,然后呈给了崇祯。

崇祯拿起看了起来,首先拿起来的是关于保宁府的报告,他只是皱起了眉头,保宁府有所动作是在他意料之中的。

看完后,狠狠的把文书摔在了御案之上,又拿起了另外一份,这一份就不同了,他越看越是愤怒。

“狗贼、大胆”,崇祯怒吼一声,把御案上的奏折全部扫了下去,人也站起来走来走去。

周延儒三人跪在那里,把头深深的埋着,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

良久,崇祯阴恻恻的问道,“周首辅,对于保宁府你准备怎么办?”。

周延儒一听,暗暗擦了一把汗,“陛下,这都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我们还是按照以前的计划来办吧”。

崇祯不置可否,“李爱卿、张爱卿呢,你们有什么看法”。

“臣惶恐”,李长庚磕了一个头,“陛下,今有保宁府知府,着实胆大妄为,竟公然忤逆朝廷,肆意践踏王法,实乃大逆不道之举”。

“其于地方,鱼肉百姓,贪墨钱粮,致民不聊生,又对朝廷政令,置若罔闻,屡屡抗违,坏我朝纲。此等恶吏,若不严惩,何以服众,何以正吏治,何以安天下民心?”。

“臣恳请陛下降旨,将那保宁府知府即刻革职拿问,严审其罪,依律重处,以儆效尤,彰显我大明律法之森严也,万望陛下圣裁!”。

崇祯听着,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猛地一拍桌子,“朕问你的是对保宁府的处置,区区一个熊宁元算什么?再说拿人,谁去拿?你吗?”。

三人吓得浑身发抖,连连磕头求饶。

崇祯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张凤翼,你是兵部尚书,你说该怎么办?”。

张凤翼听闻,赶忙以额触地,战战兢兢回道:“陛下,那保宁府既已如此张狂,臣以为,当速调周边卫所之精兵,遣一员得力大将,领大军前往征讨”。

崇祯怒目圆睁,呵斥道:“哼,说的倒是轻巧!调兵遣将,军饷何来?那卫所之兵,平日里操练几何,战力又几何?你这兵部尚书,可曾将诸事打理妥当?”。

张凤翼额上冷汗如雨下,忙不迭地磕头道:“陛下息怒,臣有罪,臣知卫所确有诸多弊病,然事出紧急,此刻可先从临近府库调拨些钱粮应急”。

“再责令各地加紧催征赋税,以充军饷。至于将领,臣举荐那素有威名的洪总督,其久经沙场,或能担此大任呐”。

崇祯冷哼一声:“洪承畴?他如今身在何处?远水可解得了近渴?再者,那保宁府既敢如此,想必也早有防备,你这贸然调兵,若陷入苦战,损兵折将,又当如何?”。

张凤翼身子抖如筛糠,声音都带着颤意:“陛下,臣亦深知其中风险,可若不如此,那保宁府越发无法无天,朝廷威严何在呀!”。

“可先令细作潜入,探得城中虚实,再做定夺,刘将军可先领军于城外扎营,围而不攻,待时机成熟,一举破城呐”。

崇祯气得来回踱步,指着张凤翼骂道:“你这全是纸上谈兵!那保宁府周边民情如何”。

“万一城中百姓受其蛊惑,与我大军对抗,岂不是乱上加乱?你这兵部尚书,平日里就只会这般敷衍塞责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27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