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14章 鲁神通二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大人,”王勇站在一旁,声音洪亮地介绍,“团练已招募一万两千壮士,组建成一百个连队,虽然老兵稀缺,但骨干力量已遍布排级”。

秦思源微微点头,心中一盘算,保宁卫、团练、地方守备营、民兵,再加上辛勤劳作的青壮年,保宁府的雄壮之力,尽握于他掌中。

想到此处,他不禁笑出声来,即便战事不顺,他手握如此庞大的青壮力量,也能让官军疲于奔命。

这些青壮,即将分得土地,过上好日子,只需一把刀,一番激励,便愿与官军血战到底。

“大人”,王勇见缝插针,抱怨道,“团练的武器装备尚显不足,尤其是衣物,许多人还穿着旧衣”。

秦思源斜了他一眼,语气平静:“暂且忍耐,武器方面,卫所正在加紧打造,至于衣物,工坊已交付一万套,耐心等待”。

王勇搓着手,眼中闪着期待:“大人,正规军的那种披风,我们能有吗?那披风提振士气,效果非凡”。

保宁卫整编已完成,五十个连队,六千精兵,这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劲旅,正进行着更高强度的训练。

王勇口中的披风,便是秦思源曾下令制作的简易蜀锦,虽不及真正的蜀锦华丽,却也足够炫目。

秦思源斥资收购,为正规军每人配备了一条华丽的披风。

远远望去,威武雄壮,甲胄鲜明,刀枪锋利,宛如战场上的杀神。

这让地方守备营和团练的士兵羡慕不已。

然而,给他们配备披风尚不现实,蜀锦技艺尚未普及,原材料也捉襟见肘。

苏明哲日前已向秦思源诉过苦,三支军队合计两万五千人,加上军工作坊、衙役、小吏的俸禄,每月至少需支出二十万两。

且不说大战在即的消耗,资源匮乏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肉食供应便是难题,正规军六千人,三天一次肉食,团练十天一次,需求巨大。

而保宁府百姓养猪,养家禽寥寥,幸好保宁卫早期大力发展了畜牧业,缓解了部分压力。

在这个年代,百姓难得一见荤腥,但士兵不同,他们需要充足的粮食和肉食支撑。

秦思源的训练强度极大,若没有足够的补给,士兵们将消耗自己的身体,寿命缩短,年龄稍大后便会疾病缠身,这是秦思源不愿看到的。

他沉吟片刻,决然道:“披风暂无,但武器将尽快送达,我从山上带来了两百人,为他们做思想工作,你安排人配合一下”。

“告诉他们,一切都会有的。加强训练,只要打赢这一战,好日子就在眼前”。

王勇激动地点头:“属下遵命!”

两人不再多言,目光如炬,注视着操场上如火如荼的训练。

暖日当空,晒得大地暖洋洋的,保宁府团练的操场上,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一万两千名新兵,如同煮沸的开水,热情澎湃,投入到紧张而激烈的训练之中。

“哈!哈!哈!”,新兵们分组进行着基础体能训练,每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汗珠,衣衫湿透,但他们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教官们手持皮鞭,声嘶力竭地喊着口号,督促着他们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快!快!再快一点!”一名教官瞪大眼睛,怒吼着。

新兵们如猛虎下山,狂奔在跑道上,每一步都仿佛在向命运挑战。

他们的步伐越来越沉重,但没有人愿意停下,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残酷的训练,才能在战场上生存。

“杀!杀!杀!”在另一边的训练场上,新兵们手持木刀,正在进行刺杀训练。

每一次挥刀,都带着破空之声,仿佛要将空气撕裂。他们的动作越来越熟练,眼神越来越凌厉,仿佛已经置身战场,与敌人搏杀。

这批招募的青壮年龄都不小,体力比那些小孩子好很多,现在一吃饱马上就体现出来。

秦思源带来的两百人已经分配下去,每一个连两人,这些都是半大孩子,他们的体力可能没有这些新兵好,但是嘴皮子都很利索。

他们两两一起,在每个训练的连队旁边大喊,回忆他们的苦难,给他们说马上就要分土地,马上就有好日子。

但是有人不愿意,要来破坏他们的好日子,让他们重新变成猪狗不如的佃户。

一边说还一边加油,让他们拿出十二分的热情,不停的训练,打倒那些不让他们过好日子的人。

顺便还宣传了一下秦思源的伟大,给他们分土地,给他们吃穿,让他们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这一番演讲下来,场中的气势明显一变,这些新兵的训练态度起码翻了个倍,就连喊杀声都高亢了起来。

秦思源看得非常满意,“这些人归属于军法官行列,让他们给这些新兵做思想工作,晚上带着他们学习识字和算学”。

王勇点点头,他对这些人也非常满意,这些小家伙一忽悠,士气马上就高涨起来,这要是在战场上,那还得了。

“大人,那这些孩子要一起训练?还是只做思想工作?”,王勇问道。

秦思源目光幽远,“当然是一起训练,他们要起到带头作用,成为军队里面的骨干”。

“有空你去正规军里看看,这种思想教员已经在里面发挥作用了,他们可不是只能用嘴的,都是训练最好,思想最纯洁之人担任”。

说完不再理会王勇,目不转睛的盯着场上的训练,这些孩子担任的就是政委的角色,不过他不会设这个位置。

而是培养一批死忠于自己的骨干来进入军队,确保任何人都不能动摇他对正规军的掌控。

就像这批孩子一样,他们大部分都是孤儿,在饥寒交迫的濒死中被自己所救,然后包揽他们的衣食住行,给他们上进空间,这就是他的死忠。

还有已经在筹建的济慈院,那里会收留孤儿、孤寡老人,这些孤儿以后都会是他的死忠。

他要培养他们,让他们识字,懂道理,让他们坚韧不拔,给他们制定崇高的理想,让他们成为自己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157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