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39章 迂回包抄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前线传来的好消息让周浩心花怒放,他连忙邀请副师长于洪共赏这份来自贵州军营的捷报:“老于,我们的山地部队真是骁勇善战,一举歼灭了敌人!” 。

于洪迅速浏览完战报后,同样振奋地说:“太好了,没有了这些干扰,我们很快就能兵临贵阳城下”。

“是啊!”周浩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仿佛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这些崽子可真是把我们折磨得够呛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着头,满脸都是疲惫和无奈。

话音未落,周浩便顺手拿起另一份战报,仔细地看了起来。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却越皱越紧,脸上的忧虑之色也越发浓重。

“老于,你快来看看这份战报”,周浩突然抬起头,对着一旁的于洪喊道,“这里面又提到了一个大麻烦”。

于洪闻声,赶忙快步上前,从周浩手中接过战报,认真地阅读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放下战报,眉头也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这个李阳的口供应该是可信的”,于洪的语气有些沉重,“贵州本来汉人就不多,如果再被弄走十几万青壮,那可真是个大麻烦啊!”。

周浩背着手,在大帐里不停地踱来踱去,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他边走边思考着应对之策,嘴里还喃喃自语道:“这件事情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想办法阻止这十几万青壮被弄去广西。否则,广西那边的仗可就难打了!”。

于洪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周浩的看法。

贵州和广西都是地势险峻、山高林密的地方,而且异族众多,局势复杂。

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要有足够的汉人来填补人口空缺,稳定地方局势,否则,不仅军队的补给会成问题,地方上的治安也难以保证。

周浩站定,“老于,你认为派出一部分正规军和山地部队摸到前面去堵截怎么样?许成名虽然招募了十几万青壮”。

“但是这么短的时间里也不可能成军,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军械来武装,我们只用少量军队就能堵住”。

于洪看了一下地图点点头,“可以,我们兵力充足,可以派出三千人和山地部队一起行动,摸到前面去堵截他们”。

周浩听他也这样说,终于下定决心,“那好,就这么办,命令三个团出发,抄小道前往”。

说完就开始书写命令,这一仗已经耽误了很多时间,如果还不让许成名把十几万青壮给弄走了,那他就可以退伍了。

贵阳,现在的贵阳城规模已达“城围九里”,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双合城”,共有九座城门。

作为贵州的政治中心,城中设有众多官署,如巡抚贵州都察院署、贵州承宣布政使司署等,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商业也有所发展。

贵阳城凭借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在西南地区具有重要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

不过此时的贵阳城人声鼎沸,从去年开始卢定初和许成名就制定了守卫计划,和四川接壤的汉人百姓也撤到了后方。

这个决定虽然有利于防守贵州,但是对官府的压力却非常大,要知道从四川到贵阳这一片的地方可是非常大的。

百姓也有三十余万,这些百姓全部被弄到了贵阳后面,导致贵州的粮食马上就短缺起来,而且人这么多,治安也是个大难题。

当然,能够如此迅速地迁移如此众多的人口,这绝非明朝组织能力的巨大提升所致。

实际上,这完全是由于他们对当地士绅进行了恐吓,迫使这些士绅带领百姓一同迁移。

在布政使衙门内,卢定初与许成名相对而坐。

卢定初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然后缓缓放下,开口问道:“许总兵,夏军距离贵阳还有多远?他们大概还需要多久才能抵达?”。

许成名略作思考,回答道:“末将已经向李阳下达了命令,要求他务必拖住夏军至少三个月,以李阳的能力,应该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卢定初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接着说道:“这确实是我们原本的计划,然而,朝廷方面并未通过我们的提议,陛下直接否决了我们撤往广西的建议”。

许成名闻言,面露不甘之色,追问道:“朝廷已经有了定论吗?”。

卢定初沉重地点点头,“是的,陛下已经下旨,允许我们采取游击战术,但绝对不能放弃贵州,毕竟,守卫国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啊!”。

两人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完全没有将其上报给朝廷,而是选择了隐瞒不报。

直到今年年后,他们才终于呈上了一份奏章,其中详细阐述了关于贵州战略的相关事宜。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份奏章已经呈上了好几个月之久,朝廷的那些高官显贵们却依然未能商议出一个明确的结果。

更糟糕的是,这个结果竟然还不是他们所期望的,这充分暴露了大明朝廷的拖沓和低效。

许成名不禁叹息一声,满脸愁容地说道:“如今这局面,真是让人左右为难啊!打吧,我们根本不是对手,撤吧,上头又不允许,这可如何是好呢?”。

卢定初也同样叹息一声,无奈地回应道:“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咱们先守住贵阳城吧,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就往广西那一边撤退”。

“只要能把青壮都带走,夏军想要恢复贵州就绝非易事,这样我们也能稍稍喘口气”,卢定初接着补充道。

许成名无奈地点点头,表示认同,“大人所言极是,末将已经按照夏国民兵的做法,对那些撤下来的百姓进行了整编”。

“不过,目前钱粮方面的问题相当严重,还望大人能够想些办法解决才好啊”,许成名面露难色地说道。

卢定初眼里闪过一抹凶光,“国事已经艰难至此,那些士绅世受国恩,是到了他们为国做贡献的时候了”。

许成名大喜,他是早就想这么干了,可惜一直被卢定初压着,现在既然卢定初松口,那么钱粮也就有着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