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8章 决战阆中八

书名: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作者:第八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官军若想要对秦家庄发起攻击,势必要先突破眼前这支由秦思源所统领的劲旅防线。

只有成功地将其击溃,才能够继续挥师前进,一举攻下后方依次排列的三座坚固军营。

而一旦完成了这个艰巨任务,官军便可长驱直入,径直冲向秦家庄,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因此,官军不得不在这里和秦思源正面硬碰硬,要不然他们就寸步难行,这也是秦思源给他们设置的战场。

\"咚咚咚咚咚咚......\" 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如雷贯耳般响彻起来,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撕裂开来。

只见五千名士兵宛如钢铁铸就一般,静静地矗立在原地,他们身姿挺拔,面容坚毅,手中紧握着锋利的兵器,目光冷冽地凝视着前方,静静等待着敌军的到来。

远处,官军的队伍逐渐逼近,但他们的行进并不整齐,队伍显得有些歪斜,而且行军速度缓慢而拖沓。

或许是长途跋涉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又或者是对即将面对的敌人心存忌惮。

终于,当两军相距仅有一里之遥时,双方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一时间,战场上陷入了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之中。

双方剑拔弩张,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气里,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此时,邓玘身跨一匹雄健的战马,威风凛凛地眺望着远方的保宁卫。

然而,就在他看清对方的那一刻,心中不禁猛地一沉,不由自主地倒抽了一口凉气。

呈现在他眼前的保宁卫,每一名士兵都身着一身漆黑如墨的甲胄,那甲胄闪烁着冰冷的寒光,散发着一种无形的威压。

其样式独特而精致,邓玘从未见过如此华美的甲胄,仅仅一眼,便能感觉到它所蕴含的强大防御力和精湛工艺。

这样的装备显然绝非普通军队所能拥有,这让邓玘意识到,此番遇到的对手实在太不一般了。

秦思源对希特勒的观点深表认同:当兵之人就得英姿飒爽、威风凛凛,如此方能令人一见倾心,涌起投身军旅之念。

基于此理念,他亲自画了草图,特意嘱托陈刚精心设计出一款独具匠心的甲胄。

这款甲胄轻巧灵便且外观俊逸非凡,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具备出色颜值的同时亦未忽视防御性能。

诚然,其防御力相较于传统的全身铠甲稍显逊色,但已足以应对当下局势。

毕竟,未来必将是火器称雄的时代,过于厚重坚实的防护未必能够适应新的战争需求。

与此同时,保宁卫正规军所配备的头盔更是别具一格。

不仅顶端飘扬着鲜艳夺目的红缨,而且每位士兵的身后都潇洒地披着一袭黑色蜀锦披风,为了区别正规军和地方守备营的区别。

正规军那黑色蜀锦披风的边缘处,更是巧妙地绣制了一圈璀璨耀眼的金边。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所谓的“金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黄金,而是采用某种特制丝线,经由心灵手巧的妇女们不辞辛劳、一针一线细密缝制而成。

毋庸置疑,仅就保宁卫这身行头而言,造价已然不菲,至少价值二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毫不夸张地说,这支军队简直就是用真金白银堆砌起来的!

江对岸现在已经人声鼎沸,阆中城里的大部分人都跑了出来,堆砌在江边眼巴巴的看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宽阔的江面上,吴忠国威风凛凛地率领着一百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静静地停泊着。

每一艘船的甲板上都密密麻麻地挤满了身强力壮、精神抖擞的水兵,大概有千人左右。

这些水兵们大部分人手握着寒光闪闪的军弩,眼神锐利而坚定地注视着岸边。

那些稍大一些的船只更是装备精良,巨大的床弩矗立其上,粗长的弩矢犹如狰狞的獠牙,直直地对准了岸上严阵以待的官军。

阆中城那高耸坚固的城墙之上,秦文蕴和熊宁元并肩而立,站在了人群的最前端。

在他们身旁,簇拥着一群来自保宁府的权贵名流,个个神色凝重,默不作声地眺望着眼前已然陷入紧张对峙状态的两支军队。

此时,熊宁元忽然转过头来,似笑非笑地向秦文蕴发问:“秦同知啊,依您之见,此次交锋究竟哪一方能够胜出呢?”。

自秦思源两次出征皆获大捷,以及李战林英勇捐躯于战场之后,坊间便渐渐流传起一些不太中听的闲言碎语。

有人传言称,秦文蕴及其家族目光短浅,未能全力扶持秦思源的事业发展,以至于秦思源身为秦家一员,却对家族毫无归属感可言。

秦文蕴此刻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别看他贵为堂堂秦家家主,但实际上却无法随心所欲地调动整个秦家的所有力量。

这其中牵扯到诸多复杂的因素和利益关系,并非外人所能轻易理解的。

再者,关于钱粮一事,他确实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虽说并非完全出于本心,但好歹也算是出过一份力的。

若不是他最后拍板发话,那收取土地之事恐怕也难以如此顺利地推进下去。

然而,事已至此,再去解释这些又有何用呢?众人心里早已认定他年老糊涂、目光短浅,无论他如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面对这样的局面,秦文蕴只能选择沉默不语。

此时,一旁的熊宁元还不忘趁机讥讽几句,可秦文蕴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只见他神情严肃,一本正经地开始分析当前的局势:“从表面上来看,官军的确是人多势众,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但我们也要看到,他们的战斗决心并不坚定,士气更是低落不堪,只要被迎头痛击,他们很可能会溃退”。

接着,秦文蕴话锋一转,指向自己所率领的保宁卫一方,自豪地说道:“反观咱们保宁卫,虽然人数较少,但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

“而且,大家士气高昂,同仇敌忾。所以,这场战斗究竟谁能笑到最后,眼下还是个未知数。唯有真刀真枪地打上一场,方能见分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33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