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仙师啊,太阳病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为啥有的人得了太阳病,头痛个七八天就自己好了呢?这里面有啥门道吗?”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捋了捋他的长胡子,说道:“小家伙,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太阳病啊,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一个小调皮,它喜欢在太阳经上捣乱。太阳经呢,就像是咱们身体的一条高速公路,负责把气血运送到全身各处。”

“那为啥有的人头痛七八天就好了呢?”小弟子眨巴着眼睛,一脸好奇。

仙师继续笑道:“哈哈,这是因为咱们的身体有个自我修复的能力。当太阳病这个小调皮在太阳经上捣乱的时候,咱们的身体就会调动气血去跟它战斗。战斗个七八天,气血终于把调皮鬼赶跑了,太阳经这条高速公路又畅通无阻了,头痛自然就好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小弟子恍然大悟,“那仙师,如果这个小调皮还想再捣乱一次,咱们该怎么办呢?”

仙师神秘一笑:“小家伙,你问到点子上了!如果太阳病这个小调皮还想再作妖,咱们就可以请出足阳明这条辅助大道来帮忙。足阳明啊,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另一条重要公路,它跟太阳经是邻居。咱们可以用针灸的方法,刺激足阳明这条公路,让它加强巡逻,这样一来,太阳病这个小调皮就没机会再捣乱了!”

“哈哈,仙师,您这个方法真是太妙了!”小弟子拍手叫好,“那太阳病最容易在什么时候自己溜走呢?”

仙师摸了摸小弟子的头,说道:“小家伙,你可真是个十万个为什么!太阳病最容易在上午九点到下午一点这段时间自己好起来。为啥呢?因为这段时间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阳气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警察,阳气旺盛了,太阳病这个小调皮自然就不敢再捣乱了!”

“原来如此,仙师,您真是博学多才啊!”小弟子一脸崇拜。

仙师笑了笑,话锋一转:“不过,小家伙,你可别高兴得太早。有些人啊,虽然太阳病好了,但是身体还是感觉不太对劲,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弟子挠了挠头:“仙师,这是为啥呢?”

仙师耐心地解释道:“这是因为啊,这些人的身体里还有一些残余的邪气,就像是打扫战场时留下的垃圾。这些垃圾虽然不影响大局,但还是会让人觉得不太舒服。不过别担心,这些垃圾一般会在十二天左右被身体自动清理掉。”

“哦,原来是这样啊!仙师,您真是太厉害了!”小弟子再次拍手叫好。

仙师看着小弟子兴奋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小家伙,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咱们今天只是揭开了太阳病的一角。要想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还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啊!”

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求知若渴的模样,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急匆匆地问道:“仙师啊,弟子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太阳病的病人身体会大热呢?这其中的道理,您可得给我讲讲清楚!”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长长的白胡子,说道:“哟,小徒你这是遇到难题了呀!别急,咱们慢慢道来。”

“你瞧啊,这太阳病啊,就像是咱们人体里的一个小调皮,它喜欢在人体的表层捣乱。”仙师一边说着,一边在空中比划着,“当这个小调皮闹腾起来的时候,它就会把人体的阳气都给搅乱了。阳气呢,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小太阳,原本应该乖乖地在体内发光发热,维持身体的温暖。可是呢,这小调皮一捣乱,阳气就乱跑乱窜,结果就导致病人的身体表面变得大热。”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听明白了几分,但又似乎还有点疑惑。于是,他继续追问道:“那仙师,既然病人身体大热,不是应该觉得热得难受,想要脱衣服吗?可是为什么有时候他们反而想要穿衣服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顿时笑得前仰后合,差点连胡子都给笑掉了。“哈哈,小徒啊,你这问题问得好!这正是太阳病的狡猾之处。”

“你想啊,虽然病人的身体表面大热,可是他们的骨髓里却还藏着寒气呢!这就好比咱们冬天吃火锅,锅里热气腾腾的,看起来热得不得了。可是呢,如果你把手伸进冰水里,哪怕只是伸一下,也会觉得冷得刺骨。这太阳病啊,就是这样,它在外面搞得热火朝天,可是里面却冷得跟冰窖似的。”

“所以啊,当病人觉得身体大热的时候,他们其实只是被外面的热气给迷惑了。而他们的骨髓里,却还藏着深深的寒气。这就像咱们有时候吃辣椒,吃得满头大汗,嘴里呼呼地喘着粗气,可是心里却还是觉得有点冷,想要喝点热水或者披件衣服来暖暖身子。”

小弟子一听,顿时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原来如此啊!仙师,您这一说,我就全明白了。这太阳病可真是狡猾得很,竟然还会玩这种‘声东击西’的把戏!”

张仲景仙师一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哈哈,小徒啊,你这词儿用得可真贴切!没错,这太阳病啊,就像是一个狡猾的小狐狸,总是想方设法地迷惑我们。不过呢,只要咱们掌握了它的规律,就能够轻松地识破它的伪装,把它给制服!”

说到这里,仙师突然话锋一转,变得严肃起来。“不过啊,小徒,你可要记住,中医看病啊,讲究的是‘望闻问切’,不能光看表面现象。就像这太阳病,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大热,可是实际上却可能是寒在骨髓。所以啊,咱们在看病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认真询问,仔细切脉,才能够准确地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好奇地问道:“仙师啊,我有个问题一直想不通,就是那个太阳病,为啥病人会冷得跟冰棍似的,但奇怪的是,他们居然还不想穿衣服呢?这到底是哪门子的道理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捋了捋长髯,笑眯眯地说:“这个问题嘛,可是中医里的大学问哦!来来来,我给你细细道来。”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太阳病在中医里头,那可是个挺常见的毛病。它就像是个调皮捣蛋的小鬼,时不时就来骚扰咱们一下。这太阳病啊,说白了,就是外感风寒,邪气入侵了咱们的身体。”

“然后呢,这邪气啊,它可不老实,一进到身体里,就开始四处捣乱。它要是跑到皮肤上,那可就不得了了,皮肤会立马变得冷冰冰的,就像是被冻住了一样。所以啊,病人就会觉得冷得直打哆嗦。”

“但是呢,这还不是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这病人虽然冷得要命,但居然还不想穿衣服!你说这事儿奇不奇怪?”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惊讶地说:“啊?还有这事儿?这也太奇怪了吧!”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事儿啊,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你想啊,这邪气它不光在皮肤上捣乱,它还跑到骨髓里去了呢!骨髓啊,那可是咱们身体里的‘暖宝宝’,要是被邪气给占领了,那可就糟糕了,暖宝宝就变成了冷冰块了。”

“所以啊,这病人虽然皮肤冷得要命,但骨髓里头啊,却像是有一团火在烧。这火啊,烧得他们心里头烦躁得很,根本就不想再添一层衣服了。要是再穿上衣服,那不是火上浇油嘛!”

小弟子一听,恍然大悟地说:“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仙师,这太阳病该怎么治呢?”

张仲景仙师沉吟了一下,说道:“治这太阳病啊,那可得看具体情况了。要是邪气还在皮肤上,那咱们就得赶紧把它赶出去,用点发汗的药,让病人出出汗,邪气就随着汗水排出去了。”

“但是啊,要是邪气已经跑到骨髓里去了,那可就麻烦了。这时候啊,咱们就得用点猛药了,得把这团火给灭掉,再把邪气给赶出去。不然的话,这病人啊,可就得一直受这冷热煎熬之苦了。”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啊!仙师,您真是厉害,这中医的理论真是太深奥了!”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道:“这中医啊,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它不光能治病救人,还能让咱们明白好多人生的道理呢!就像这太阳病啊,它告诉咱们,身体里的阴阳平衡是多么重要。要是阴阳失调了,那可就得遭殃了。”

有一天,小弟子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一脸认真地问道:“师父啊,我总是听您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这到底是个啥情况?还有啊,这种情况下应该用啥方剂呢?”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长的白胡子,笑眯眯地说:“哈哈,小徒啊,你这问题问得好!太阳中风呢,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身体的外层防御系统——太阳经,受到了风寒的侵袭。这时候呢,阳气就会浮在上面,表现出热自发的情况;而阴气呢,就变得虚弱了,所以汗就容易自己跑出来。这样一来,你就会觉得一会儿冷得直哆嗦,一会儿又热得不行,鼻子还哼哼作响,时不时还想干呕。这时候啊,就得请出咱们的桂枝汤大侠来帮忙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桂枝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那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解释道:“桂枝汤啊,可是个经典方剂,里面有五味药呢。桂枝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这家伙可是个暖男,能帮你把阳气给升起来;芍药三两(也是15克),它呢,就像个温柔的姑娘,能帮你把阴气给补回来;甘草二两(10克),就像个和事佬,能让大家和睦相处;生姜三两(15克),这个可是个暖胃的小能手,还能帮你把体内的寒气给赶出去;大枣十二枚(咱们就不换算重量了,毕竟大枣大小不一嘛),它就像个甜蜜的小助手,能帮你补充能量。这五味药啊,一起煮,就能煮出神奇的桂枝汤啦!”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又问:“那具体怎么煮呢?是不是像炖肉那样?”

张仲景仙师被逗笑了:“哈哈,虽然不是炖肉,但也差不多啦。你把这五味药用嘴嚼碎(当然啦,这只是古时候的说法,现在咱们可不用这么干,直接放锅里就行),然后放到七升水里(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7000毫升),用小火慢慢煮,煮到只剩三升水(大约3000毫升)的时候,就可以把药渣过滤掉啦。这时候的汤啊,温温的,正好可以喝。记得啊,喝完药之后,还得喝点热稀粥,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药效。然后呢,用被子盖住自己,让身体暖和起来,不一会儿啊,你就会觉得全身暖洋洋的,好像有小虫子在爬一样,微微出点汗,那就最好啦。但是啊,汗可不能出得太多,像水流那样可不行,不然病可就好不了啦。”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原来桂枝汤是这么用的啊!那要是喝了一剂病就好了呢?”

张仲景仙师说:“要是喝了一剂病就好了,那就不用再喝啦。但是要是还没出汗,那就得再喝一剂,还是按照前面的方法。要是还不出汗,那就得缩短喝药的时间间隔啦,半天之内得把三剂都喝完。要是病情比较重啊,那就得一天到晚都喝着药,时不时观察一下病情。要是喝了一剂病还没好,那就再煮一剂喝。要是还是不出汗,那就得喝到两三剂啦。但是啊,记得要忌口哦,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这些东西都不能吃哦。”

小弟子一听,瞪大了眼睛:“这么多忌口啊!那岂不是要馋死啦?”

张仲景仙师笑眯眯地说:“哈哈,小徒啊,这可是为了你的身体着想哦。你想啊,这时候你的身体正在和病魔作斗争呢,你要是吃了这些东西,那不是在给病魔加油打气嘛。所以啊,为了你的身体早日康复,还是忍一忍吧。”

说到这里啊,咱们不得不提一下桂枝汤里的这些药材啦。桂枝啊,它可是个温阳的好手,能帮你把阳气升起来,让你觉得暖暖的。芍药呢,它就像个温柔的姑娘,能帮你把阴气补回来,让你的身体不那么虚弱。甘草啊,它就像个和事佬,能让桂枝和芍药这两个小家伙和睦相处,一起发挥作用。生姜呢,它可是个暖胃的小能手,还能帮你把体内的寒气给赶出去。大枣呢,它就像个甜蜜的小助手,能帮你补充能量,让你的身体更有力气去对抗病魔。

要是你有太阳中风的症状,你的脉搏会呈现阳浮而阴弱的脉象。要是脉搏跳得比较快,那就是阳气浮在上面啦;要是脉搏比较弱,那就是阴气虚弱啦。这样一来,就能准确地判断出你是不是太阳中风,然后就能给你开出桂枝汤这个神奇的方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