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九)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有个小弟子,一脸困惑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这有个伤寒的病例,症状可复杂了,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还有脚挛急,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遇到的可是个难题啊!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模开始娓娓道来:“小徒啊,这伤寒病症,脉浮呢,就像是水面上漂着的一根草,说明病邪还在体表;自汗出,那是身体在努力排邪呢,可惜力气用错了地方;小便数,哎呀,这是身体里的水分都通过小便跑掉了,可不就剩下干巴巴的了嘛;心烦,那是心里头乱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微恶寒,说明还有点儿怕冷,阳气不足啊;至于脚挛急,那就是因为身体里的水分和阳气都不足了,脚上的筋肉得不到滋养,就开始抽筋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在说:“哇塞,师父你说得这么形象,我一下子就懂了!”

张仲景仙师继续讲道:“这时候啊,如果有人傻乎乎地给病人用桂枝汤,想攻其表,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桂枝汤是干啥的?那是用来解表散寒的,适合那种纯粹的外感风寒。可这个病人呢,身体里的水分和阳气都不足了,再用桂枝汤发汗,那不是雪上加霜嘛!所以啊,病人就会立刻出现厥逆,就是手脚冰凉;咽中干,那是喉咙里干得跟旱田似的;烦燥,心里头乱得跟被猫抓了似的;吐逆,那是胃里的气儿都往上顶,吃啥都吐。”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连忙问:“那咋办呢?师父你有啥好办法没?”

张仲景仙师得意地一笑,说:“当然有啦!这时候啊,咱得赶紧给病人熬一锅甘草干姜汤。这甘草呢,是个和事佬,能调和药性,还能补脾益气;干姜呢,那可是个暖宝宝,能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两药合用,就能迅速恢复病人的阳气啦!”

“来来来,我给你说说这甘草干姜汤怎么做。甘草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20克),干姜二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0克)。把这两味药放到锅里,加上三升水(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600毫升),煮啊煮,煮到只剩下一升五合(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300毫升),然后把药渣倒掉,分两次温服就行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又亮了:“师父,这方子这么简单,真的能治病吗?”

张仲景仙师拍了拍他的脑袋,说:“小子,你可别小瞧这方子,简单往往意味着深刻。就像人生一样,有时候复杂的追求不如简单的幸福来得实在。”

张仲景仙师继续讲道:“等病人喝了甘草干姜汤,厥逆好了,脚也暖和了,那就说明阳气恢复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啊,咱得再给他来一碗芍药甘草汤。这芍药呢,是个温柔的姑娘,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甘草呢,还是那个和事佬。两药合用,就能让病人的脚筋得到滋养,不再挛急了。”

“来来来,我再给你说说这芍药甘草汤怎么做。芍药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20克),甘草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20克)。把这两味药放到锅里,加上三升水(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600毫升),煮啊煮,煮到只剩下一升五合(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300毫升),然后把药渣倒掉,分两次温服就行啦!”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已经看到了病人康复后的笑脸。

张仲景仙师继续讲道:“不过啊,如果病人的胃气不和,出现谵语(就是胡言乱语)的情况,那就得少给他喝点调胃承气汤了。这调胃承气汤呢,是个清理肠道的小能手,能让肠道里的垃圾和热气都排出去。不过啊,这方子里的芒硝可是个猛药,用得多了可就得拉肚子了,所以啊,得少用点。”

“来来来,我给你说说这调胃承气汤怎么做。甘草一两(换算成现代就是5克),芒硝半斤(换算成现代就是25克,不过这里得注意啊,实际用药时芒硝的用量得根据病情来调整,可不能真用半斤那么多,不然非得拉得虚脱不可!这里只是为了保持原方的比例才这么说的)。大黄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20克),不过啊,这大黄得先用酒洗一洗,这样能去掉它的寒性。把甘草和大黄放到锅里,加上三升水(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600毫升),煮啊煮,煮到只剩下一升(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200毫升),然后把药渣倒掉,再把芒硝加进去,稍微再煮一两沸就行啦!记住啊,这汤得一口气喝完,不能分着喝。”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仿佛在说:“哇塞,师父你说得这么详细,我以后也能当医生了!”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说:“小子,你还差得远呢!当医生啊,光知道药方可不行,还得懂得望闻问切,懂得辩证施治。就像这伤寒病症啊,虽然症状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实际上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啊,咱们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方和用量。”

张仲景仙师继续讲道:“对了,如果病人被重发汗或者加了烧针(就是针灸的一种手法,不过用得不当就会伤阳气)治疗,那情况可就严重了。这时候啊,就得用四逆汤来救命了。这四逆汤啊,是个回阳救逆的大方子,能迅速恢复病人的阳气。”

“来来来,我给你说说这四逆汤怎么做。人参二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0克),甘草二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0克),干姜一两半(换算成现代就是7.5克),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10-15克)。把这四味药放到锅里,加上三升水(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600毫升),煮啊煮,煮到只剩下一升二合(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240毫升),然后把药渣倒掉,分两次温服就行啦!不过啊,如果病人身体强壮点呢,附子可以多用点;干姜呢,也可以稍微多放点;但甘草呢,最好还是别多放了,不然可能会影响药效的。”

小弟子一脸懵懂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遇到了个奇怪的事儿。有个人得了太阳病,症状都齐全了,我按照桂枝法给他治,结果病情没好转,反而加重了。他先是手脚冰凉,然后喉咙干得跟旱地似的,还烦躁得要命,吐个不停,最后连胡话都说上了。这是咋回事儿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就乐呵了:“小徒啊,你这回可是踢到铁板了。这哪是什么单纯的太阳病啊,这分明是个阳旦证的伪装高手!你可别小看了它,它狡猾着呢。”

“阳旦证?啥玩意儿?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神秘武功啊!”小弟子一脸疑惑。

我摇了摇头,笑道:“武侠小说看多了吧。阳旦证啊,其实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虚证,它跟太阳病有点像,但又有自己的小九九。你看,寸口脉浮,这就说明有风邪入侵了。浮脉嘛,就像水面上的浮萍,轻轻一碰就晃悠,说明正气有点虚,挡不住外邪了。风邪这家伙,一来就捣乱,生热生燥,搞得人体内生火。再加上正气一虚,筋脉就容易挛急,就像缺钙的腿肚子,时不时抽个筋儿。”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我给他用桂枝法,岂不是火上浇油了?”小弟子恍然大悟。

“没错,你这一攻啊,可就把他仅有的一点阳气给攻没了。汗一出多,体液就干了,筋脉没了滋润,自然就挛得更厉害了。这就像干旱的土地,裂得都能塞鸡蛋了。阳明经呢,一看这架势,也乱了套了,内结起来,烦躁、谵语就都找上门来了。”张仲景仙师边说边比划,把小弟子逗得直乐。

“那咋办呢?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这样吧?”小弟子急了。

“别急,别急。咱们中医讲究的是对症下药,随机应变。这时候啊,咱们得用甘草干姜汤来给他补补阳气,就像给他加把柴火,让他体内的小火炉重新旺起来。然后再用芍药甘草汤来救救他的体液,就像给他干旱的土地浇浇水,让他的筋脉重新得到滋润。最后啊,再用点调胃承气汤来清清他体内的热邪,让他别再烦躁谵语了。这三板斧下去,保证他药到病除!”张仲景仙师得意洋洋地说。

小弟子听得眼睛直放光:“师父,你这套路可以啊!简直就是中医界的‘降龙十八掌’啊!”

“哈哈,过奖过奖。不过啊,小徒啊,你得记住,中医治病啊,就像打仗一样,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得先把病人的脉证摸透了,才能下药如神啊。”张仲景仙师语重心长地说。

小弟子连连点头:“师父,我明白了。以后我一定多学多问,争取早日成为中医界的‘武林高手’!”

看他那信心满满的样子,张仲景仙师心里也乐开了花。这小子啊,虽然有时候有点迷糊,但学起东西来还是挺快的。说不定啊,以后还真能成个大器呢!

说到这里啊,咱们再聊聊这几种神奇的中药吧。甘草啊,那可是中药界的“和事佬”,它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干姜呢,则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好手。它们俩一结合啊,就像是一对黄金搭档,既能补阳气,又能散寒邪。

芍药呢,可是个“柔情似水”的家伙,它能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跟甘草一搭档啊,就变成了“柔情似水+和事佬”的组合,既能救体液,又能缓急止痛。

至于调胃承气汤啊,那可是个“清理门户”的高手。它由大黄、芒硝、甘草组成,能峻下热结、润燥软坚。对于阳明内结、烦躁谵语这种症状啊,简直就是克星!

所以啊,咱们中医治病啊,就像调配一个复杂的烤肉方子一样,得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材和配伍。只有这样啊,才能烤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健康大餐”!

说到这里啊,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天啊,一个西医朋友来找我诉苦:“你们中医真是太神奇了!我昨天遇到一个病人,他得了个奇怪的病,我给他开了好多药都没治好。结果他去看了个老中医,就喝了几副汤药就好了。我问他老中医给他开了什么药,他居然说不知道!说老中医只告诉他要按时喝药就行了!”

我一听就笑了:“哈哈,这就是我们中医的神秘之处啊!就像烤肉的方子一样,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所以得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调配。而且啊,药材之间的配伍也是很有讲究的,有时候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影响药效。所以啊,老中医才会说不知道具体开了什么药,因为他心里有个大致的方子,但具体怎么调配还得看病人的情况来定。”

西医朋友一听就愣住了:“原来如此啊!看来我还得多向你们中医学习学习呢!”

所以啊,咱们中医啊,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得有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啊,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医学领域里立于不败之地!

说到这里啊,我突然又想到了一个关于中药的笑话。有一天啊,一个药店老板在店里闲得无聊,就开始数药柜里的药材。数着数着啊,他突然发现少了一味药——人参!他急得满头大汗:“这可怎么办啊?人参可是个大补药啊!要是被人偷了去可就亏大了!”

正当他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啊,一个小伙计跑了进来:“老板老板!不好了!咱们店里的猫把人参给吃了!”

药店老板一听就愣住了:“什么?猫把人参给吃了?这怎么可能呢?人参可是个好东西啊!猫怎么可能吃得下去呢?”

小伙计急得直跺脚:“真的真的!我刚才亲眼看到的!那只猫趁我不在的时候偷偷溜进药柜里把人参给叼走了!我追出去的时候啊,它已经把人参给吃下去了!”

药店老板一听就急了:“这可不行啊!猫吃了人参会死人的!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救它啊!”

于是啊,药店老板和小伙计就赶紧把那只吃了人参的猫送到了附近的兽医那里。兽医一听也愣住了:“什么?猫吃了人参?这怎么可能呢?人参可是个大补药啊!猫怎么可能承受得了呢?”

但是啊,当他们看到那只猫的时候啊,却都愣住了。因为那只猫啊,不仅没有半点不适的样子,反而精神抖擞、活蹦乱跳的!

药店老板和小伙计都惊呆了:“这……这是怎么回事啊?难道说……这只猫是个‘人参精’转世?”

兽医笑了笑说:“别瞎想了。这只猫之所以没事啊,是因为它吃的那个人参是假的。真正的人参啊,可是个大补药啊!猫吃了肯定会受不了的。但是啊,这个假人参呢,只是个外形相似的东西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药效。所以啊,这只猫才会没事。”

药店老板一听就松了口气:“原来如此啊!看来以后啊,咱们得好好查查货源了!可不能再让这种假药混进来了!”

所以啊,咱们在购买中药的时候啊,可得擦亮眼睛、仔细辨别了!千万别让那些假冒伪劣的产品给蒙混过关了!不然啊,不仅治不好病啊,还可能惹出更大的麻烦来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08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