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十五)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好奇地问:“师父啊,我听说有个病叫二阳并病,太阳证没了,就剩下一个劲儿地发潮热,这该咋整呢?有没有啥神奇的方子能搞定它?”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心想这小子还真是个好奇宝宝。于是,他慢悠悠地说:“哎呀,你这问题问得好!二阳并病啊,就是阳明和太阳两个经的病同时来捣乱,但太阳那边已经缴械投降了,只剩下阳明还在那儿闹腾,发潮热,手脚还时不时地冒点汗,大便拉不出来,嘴里还胡言乱语。这时候啊,咱们得用一剂猛药,让它老老实实投降,那就是大承气汤!”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大承气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师父,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是怎么配的,还有那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开始娓娓道来:“这大承气汤啊,可是个老方子,里面有四味猛将: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咱们先来说说大黄吧,这家伙可是个直肠子,它一进肚子,就像个清道夫一样,把肠道里的垃圾都往下推,还能清热泻火,简直就是肠道的守护神!”

“哦,原来大黄是干这个的呀!”小弟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别急,还有呢!”张仲景仙师继续说,“厚朴这位将军啊,它可是个暖男,能温暖脾胃,还能行气消胀。你想啊,肠道里垃圾多了,肯定会胀气嘛,厚朴一去,胀气就消得无影无踪了!”

“哇,厚朴这么贴心啊!”小弟子惊叹道。

“再来说说枳实吧,这家伙可是个大力士,能行气破积。它一进肚子,就像个大力士在推磨一样,把肠道里的积滞都给它推出去!”张仲景仙师形象地比喻道。

“哈哈,枳实真是个大力士!”小弟子笑得前仰后合。

“最后就是芒硝了,这家伙可是个魔法师,它一进肚子,就能让肠道里的水分都吸到一起来,然后形成个大便球,嗖的一下就排出去了!”张仲景仙师幽默地说。

“师父,您这形容得太生动了!那这些药材要怎么配呢?”小弟子迫不及待地问。

“听好了啊,大黄要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20克),厚朴要半斤(换算成现代就是25克),枳实要五枚(换算成现代大概也是几十克),芒硝要三合(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具体多少看情况)。先把厚朴和枳实放水里煮,煮到水剩下一半的时候,把渣子捞出来,再放大黄进去煮,煮到水再少一半,再把渣子捞出来,最后放芒硝进去,稍微煮一下,就像给汤加点盐一样,然后就可以分两次喝了。记住啊,喝完要是拉了,就不用再喝了!”张仲景仙师详细地说明了制配方法。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好像已经闻到了大承气汤的香气:“师父,这方子听起来好厉害啊!那喝了之后会有什么感觉呢?”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那感觉啊,就像肚子里开了个运动会,大黄、厚朴、枳实它们都在里面拼命跑啊跑,想把肠道里的垃圾都赶出去。芒硝呢,就像个拉拉队队长,给它们加油打气。等它们都跑完了,你就会感觉一身轻松,就像卸下了个大包袱一样!”

“哈哈,这感觉听起来太棒了!”小弟子兴奋地跳了起来,“师父,我以后也要学会用这个方子,去帮助那些被二阳并病折磨的人!”

张仲景仙师欣慰地点点头:“好啊,徒弟有志气!不过啊,你得记住,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不同的病要用不同的方子。大承气汤虽然厉害,但也不能乱用哦!”

“知道了,师父!”小弟子认真地回答。

说到这里啊,咱们再聊聊这大承气汤背后的中医理论吧。中医啊,可是个博大精深的学问,它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阳明病啊,就是阳明经上的病,阳明经可是个很重要的经络,它跟脾胃、大肠都有关系。阳明病一般表现为高热、口渴、便秘等症状,就像身体里有一团火在烧一样。

这二阳并病呢,就是阳明和太阳两个经的病同时发作了。太阳经啊,就像是人体的守门员,负责抵御外邪的入侵。但要是太阳经守不住了,外邪就会趁机而入,跑到阳明经里去捣乱。这时候啊,阳明经就会像个战场一样,充满了火气和垃圾。

大承气汤啊,就像是个清洁工加消防员,它既能清理肠道里的垃圾,又能扑灭身体里的火气。大黄能清热泻火、通便排毒;厚朴能行气消胀、温暖脾胃;枳实能行气破积、推动肠道蠕动;芒硝能润燥软坚、促进排便。这四味药配合起来啊,就像是个无敌战队一样,能把肠道里的垃圾和火气都赶出去!

有一天,咱们这位聪明又好奇的小弟子,眨巴着大眼睛,一脸认真地跑来找张仲景仙师,开口就问:“仙师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疑惑,非得您来解不可!您说说,这阳明病要是碰上了脉浮而大,嗓子眼干得能冒烟,嘴里苦得跟吃了黄连似的,肚子胀得跟怀了娃一样,还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这该咋整?有没有啥神奇药方,一吃就好?”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长髯,那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道:“哎呀,我的小徒儿啊,你这问题问得好!阳明病嘛,就像是身体里的小火炉烧得太旺,脉浮而大就像是那火苗呼呼往上窜;咽燥口苦,那是火气直往上冲,把津液都烤干了;腹满而喘,那是肠胃里的热气太多,胀得跟个小气球似的,呼吸都费劲儿。再加上发热汗出,不怕冷反而怕热,身子沉得跟灌了铅一样,这一连串的症状啊,就是阳明病的典型表现。”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连连点头,心里头那个佩服啊,简直是要溢出来了。

仙师接着说道:“要是这时候,你给病人发汗,那可就坏了事儿了,想象一下,小火炉里的火本来就已经烧得旺旺的,你再往上浇点水,那不是火上加油嘛!病人立马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心里头乱得像有只小猫在挠,说起话来颠三倒四,那就是谵语啦。要是你用温针疗法,哎呀,那更是不得了,病人会吓得一激灵一激灵的,烦躁得整晚都睡不着,那感觉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烤火,你说难受不难受?”

小弟子听得哈哈大笑,心想:“这阳明病还真是调皮得很,非得让人体验一把‘火烤的滋味’才肯罢休。”

仙师看小弟子笑得前仰后合,也忍不住乐了起来,继续说道:“还有啊,你要是想着给病人泻下,想把这股火给泻出去,那也不行。你想啊,肠胃里头本来就已经空了,你再这么一折腾,那外来的邪气可就趁机钻了空子,跑到膈肌那儿捣乱去了。这时候,病人心里头就会烦得要命,像是有一万只蚂蚁在爬,舌头上还会长出一层厚厚的苔,那叫一个难受啊!”

小弟子一听,忍不住皱了皱眉,心想:“这阳明病可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让人左右为难。”

仙师见状,微微一笑,说道:“不过啊,你也别太担心,咱们中医有的是办法对付它。对于这种阳明病,咱们有个方子,叫做栀子豉汤,那可是专门对付这种‘火上加火’的病症的。”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催促道:“快快快,仙师,快跟我说说这栀子豉汤是怎么配的?我得好好学学!”

仙师也不卖关子,清了清嗓子,说道:“这栀子豉汤啊,其实就两味药,一个是栀子,一个是香豉。栀子呢,咱们用十四枚,注意啊,这里的枚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得是那种中等大小的栀子才行。香豉呢,咱们用四合,也就是四把的量,记得要用棉布把它包起来,不然煮的时候都散了。”

小弟子一听,连忙拿出小本本记下来,嘴里还念叨着:“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记住了记住了。”

仙师看着小弟子认真的样子,心里头那叫一个欣慰啊,接着说道:“然后呢,咱们把这栀子先放到四升水里头,用小火慢慢煮,煮到水剩下一半多一点的时候,也就是二升半左右,就把栀子渣滓捞出来。接着再把香豉放进去,继续煮,煮到水剩下一升半的时候,就可以关火啦。这时候,再把香豉渣滓捞出来,剩下的汤药,咱们分两次喝,每次喝之前稍微加热一下,要是喝下去之后,病人觉得想吐,那就赶紧停下来,别继续喝了。”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得到了什么宝贝似的。不过转念一想,他又问道:“仙师啊,这栀子和香豉到底有啥神奇的地方,能让这阳明病闻风丧胆呢?”

仙师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你这小家伙,问题还真不少。这栀子啊,可是个清热泻火的好手,它能把火气从身体里头导出来,就像是给身体开了个‘排气扇’一样。而香豉呢,虽然听起来像是厨房里的调料,但其实它也是个宝贝,能宣散郁热,就像是给身体打开了一扇窗,让热气散出去。这两味药一搭配,那效果可就杠杠的了!”

小弟子一听,恍然大悟,心想:“原来这栀子豉汤是这么回事儿啊,中医真是博大精深,太神奇了!”

仙师看小弟子一脸崇拜的样子,心里头那叫一个美啊,不过他还是不忘叮嘱道:“不过啊,小家伙,你可记住了,这方子虽然好,但也不是万能的。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病情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所以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切不可盲目照搬,否则的话,好心也可能办坏事哦!”

有一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小弟子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张仲景仙师的草堂前。他眨巴着那双充满求知欲的大眼睛,一脸天真地问道:“仙师啊,我听说阳明病要是渴得要命,嘴唇干得像沙漠里的仙人掌,舌头都能舔到鼻子了,那该咋整呢?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救急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说道:“哎呀,我的小徒啊,你这是遇到‘渴渴大军’了啊!别担心,咱们中医界有招儿,白虎加人参汤,专治这种‘干渴难耐症’!”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沙漠中的绿洲,连忙追问:“仙师,快说说,这白虎加人参汤是个啥宝贝?怎么做?吃了能立马变水宝宝吗?”

仙师笑着摇了摇头,开始娓娓道来:“这白虎加人参汤啊,可不是一般的汤水,它是古代名医的智慧结晶,专门对付阳明病那种热得跟火山爆发似的,身体里的水都被烤干了的情况。来,咱们先看看它的配方:知母30克(六两换算成现代计量,一两等于五克哦),石膏50克(一斤),炙甘草10克(二两),粳米大约30克(六合,这里的合是古代的量器,咱们就估算个大概吧),还有人参15克(三两)。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挺豪华的?”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药方子简直就是中药界的“满汉全席”啊!

接下来,仙师开始讲解制作步骤,仿佛是在调配一场精彩的中药烹饪大赛:“首先呢,你得找个大锅,哦不,是药罐,把这一堆宝贝药材统统扔进去,再加上十大碗水(一斗水,古代计量单位,咱们换算成现代的大碗吧)。然后,开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记得要看着火候,别把咱的‘人参大补汤’煮成了‘黑炭焦糊汤’。等到粳米煮得软软糯糯的,汤色变得清澈透亮,香味四溢的时候,就可以关火啦!最后,把药渣过滤掉,留下精华,分成三份,一天喝三次,每次温服一升,保证你喝完之后,从里到外都水嫩嫩的!”

小弟子听得直流口水,仿佛已经尝到了那碗神奇的汤药,连连点头:“仙师,这听起来就像是给身体做的SpA啊!那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呢?为啥能这么神奇?”

仙师微微一笑,开始科普模式:“知母啊,这家伙可是清热泻火的高手,专门对付那些因为内热过盛而引起的口干舌燥,就像是给身体里的火炉浇上一盆凉水,瞬间降温。

石膏呢,更是个重量级的选手,它能清热除烦,还能生津止渴,想象一下,你身体里的热气被石膏这个大冰块一点点吸收掉,是不是超爽?

炙甘草,别看它名字里有个‘甘’字,它可是调和各种药材的能手,让整个方子更加和谐,喝起来不会觉得太苦。

粳米,这个就比较接地气了,它能养胃和中,帮助消化吸收,就像是给身体垫个软软的枕头,让你在吃药的同时也能照顾好胃宝宝。

至于人参嘛,那可是大补元气的明星药材,能增强免疫力,补充因为生病而消耗的能量,让你快速恢复活力,变回那个生龙活虎的小弟子!”

小弟子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已经变成了中医小达人,开始自言自语起来:“知母降火,石膏冰块,炙甘草调和,粳米养胃,人参大补……这简直就是一场中药界的狂欢节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68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