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十一)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好奇地问:“仙师啊,我听说有人得了伤寒,医生给他开了丸药,一顿猛下,结果呢,烧没退,反而还带点小烦躁,这该咋整呢?有没有什么神奇的方子能搞定这事儿?”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笑眯眯地说:“哦,这事儿啊,简单!伤寒嘛,本来就得小心对待,要是医生一股脑儿地给下猛药,那身体可就得抗议了。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请出栀子干姜汤这位‘和事佬’来摆平这场内乱。”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栀子干姜汤?听起来像是冰火两重天的组合啊!快说说,这方子怎么配,又有啥奥妙?”

仙师哈哈一笑,开始娓娓道来:“这方子啊,就两味药,栀子十四枚,生姜二两。不过呢,为了让你这现代的小家伙能明白,咱们得换算一下。在古代,一两大约等于现在的5克,所以生姜就是10克,至于栀子嘛,咱们就挑个头大点的,大约估算一下,差不多也是几十克的样子,不过为了方便,咱们就先按传统说法来,十四枚栀子,想象成一把小石子儿就行了。”

“制配方法也超简单,就像泡茶一样,不过咱们用的是水煮。把栀子劈开,生姜切片,丢进三升半的水里(换算成现在,大约就是三碗半水),然后开火慢炖,煮到只剩下一升半(也就是一碗半左右),把药渣子捞掉,剩下的汤水,分两次,温温地喝下去。哦对了,要是喝完第一次,就开始吐啊吐的,那就别急着喝第二次了,这说明身体已经开始自我调整了。”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还不忘插嘴问:“那这俩药材,到底是咋个厉害法,能让这烦人的伤寒退散呢?”

仙师摇了摇头,故作神秘地说:“这栀子啊,可是个火爆脾气,它擅长清理体内的热毒,特别是那种因为误治而产生的郁热,就像是身体里有一团火在乱窜,栀子一去,立刻给它浇灭,让它老实下来。而生姜呢,则是个温柔的暖男,它能温中散寒,调和脾胃,对于那些被猛药伤到的脾胃,生姜就像是贴心的暖宝宝,给它们送上温暖和安慰。”

“所以啊,这俩一冷一热的搭档,看似矛盾,实则互补,就像是冰火两重天里的平衡大师,既能清热泻火,又能温中散寒,完美解决了伤寒误治后的身热不去、微烦的问题。”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但又忍不住问:“仙师,那要是有人喝了这汤,不仅没吐,还没啥感觉,是不是说明这方子对他没用啊?”

仙师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笑道:“哈哈,你这小家伙,问得倒挺细致。其实啊,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反应自然也不一样。喝了栀子干姜汤没吐,也不代表方子无效,可能只是身体需要更多一点时间来慢慢调整。记住,中医讲究的是个体化治疗,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子,只有最适合你的那一个。”

说到这里,仙师突然话锋一转,开玩笑地说:“不过啊,要是你真遇到了这种情况,也别急着下结论,说不定是栀子干姜汤在你体内悄悄施展魔法,只是你看不见而已。就像你有时候吃了个超级辣的火锅,第二天起来,发现痘痘没了,皮肤更光滑了,难道你会说那火锅没起作用吗?”

小弟子一听,顿时笑得前仰后合,连声说:“对对对,仙师说得太对了!中医真是神奇,连吃药都能吃出惊喜来!”

仙师看着小弟子开心的样子,心中也是满满的欣慰。他继续补充道:“其实啊,栀子干姜汤不仅仅能治疗伤寒误治后的身热微烦,对于其他一些寒热错杂的病症,比如胃脘部冷热不均、食欲不振、口干口苦等,也有一定的疗效。当然啦,这都得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方子,可不能一概而论哦。”

“还有啊,咱们中医讲究的是‘上工治未病’,就是在病还没发出来的时候,就先给它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啊,平时咱们得多注意养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防病于未然。”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对中医的敬畏之情又多了几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医知识,将来也能成为像张仲景仙师一样的大医家!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阵阵花香。小弟子抬头望去,只见天空中白云悠悠,阳光明媚。他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原来中医的世界如此美妙,既有严谨的理论支撑,又有生动的实践体验。看来我这条学医之路,注定会充满乐趣和挑战啊!”

小弟子这个中医小白,蹦蹦跳跳地跑到他的师父面前,一脸好奇地问:“师父啊,我听说栀子汤是个好东西,能清热泻火,还能治好多病呢!但是,这玩意儿有没有什么‘使用说明书’啊?啥时候不能用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还挺上道儿,于是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小徒啊,你问得好啊!这栀子汤啊,确实是中药里的一把好手,但是呢,它也不是万能的。就像超人也有弱点一样,栀子汤也有它的‘禁忌症’。今儿个,为师就给你讲讲,啥时候不能用栀子汤。”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栀子汤主要是用来清热泻火的。你要是上火了,比如喉咙痛、口腔溃疡、便秘啥的,栀子汤可能就是你的救星。但是呢,如果一个人本来就大便有点稀,不是那种‘香蕉便’,而是像‘稀泥’一样,那这时候给他喝栀子汤,那可就是雪上加霜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惊讶地说:“啊?为啥啊?这不是越拉越厉害吗?”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说:“对头!这就是中医的辩证法嘛。栀子汤里的栀子、黄芩这些药材,都是苦寒的,能清热泻火,但同时也容易伤脾胃。脾胃一伤,运化能力就下降,大便就更稀了。所以啊,大便本来就稀的人,喝了栀子汤,那就是往‘稀泥路’上越走越远了。”

小弟子挠了挠头,似乎有点明白了,但又有点疑惑地说:“那师父,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这种情况呢?总不能一遇到大便稀的人,就不用栀子汤了吧?”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说:“小徒啊,你这脑子转得还挺快嘛!确实,中医讲究的是辩证施治,一人一方。遇到大便稀的人,咱们可以先调理脾胃,等脾胃强健了,再用栀子汤也不迟。或者呢,咱们可以用一些既能清热泻火,又不伤脾胃的药材来搭配,比如黄连、黄柏这些,这样既能治病,又不会伤身体。”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说:“师父,你这方法真是太绝了!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栀子汤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治病救人,用得不好也能伤人害己啊?”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孺子可教也!中医用药啊,就像开车一样,得熟练掌握‘油门’和‘刹车’。栀子汤就像是那‘油门’,能加速清热泻火的过程,但也得看路况(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车速(病情的轻重缓急)。路况不好或者车速太快的时候,咱们就得踩‘刹车’,用点温和的药材来调理身体。”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师父啊,那除了大便稀的人不能用栀子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情况也不能用啊?”

师父想了想,说:“当然还有啦!比如孕妇就不能随便用栀子汤。因为孕妇的身体比较特殊,用药得特别小心。栀子汤里的苦寒药材,容易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啊,孕妇要是上火了,最好还是通过食疗或者一些温和的方法来调理。”

“还有啊,像一些体质虚弱、脾胃虚寒的人,也得慎用栀子汤。这些人的脾胃功能本来就不好,再用苦寒的药材,那简直就是往火坑里推嘛!所以啊,咱们用药啊,一定得看准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不能一概而论。”

小弟子听了师父的一番讲解,感觉自己对栀子汤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他兴奋地拍了拍手,说:“师父啊,你这讲解真是太生动了!我现在对栀子汤的使用禁忌算是彻底明白了!以后在临床上遇到这些情况,我一定小心谨慎,绝不乱用药!”

张仲景仙师听了小弟子的话,满意地笑了笑,说:“小张啊,你能这么想为师就放心了。中医这条路啊,漫长而艰辛,但只要咱们用心去学、去悟,就一定能掌握其中的奥秘。记住啊,用药如用兵,需谨慎再谨慎!”

小弟子郑重地点了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中医知识,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大夫!

一个小弟子满脸疑惑地跑来问他的师父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发汗之后呢,症状非但没解,反而还是烧得跟个小火炉似的,心里头慌慌的,头像被念了紧箍咒一样晕乎乎的,身体还时不时地抽抽,站都站不稳,感觉下一秒就要跟大地来个亲密接触,这该怎么办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描述得还挺生动形象嘛!于是,他捋了捋长胡子,一脸神秘地说:“哦?你说的这症状啊,早有对策!这种情况,得用真武汤来搞定!”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真武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师父,快给我讲讲这真武汤是个啥宝贝?”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开始娓娓道来:“这真武汤啊,可是个古方,专门对付你说的那种太阳病发汗不解后的复杂情况。它的配方可讲究了,里面有茯苓、芍药、生姜、白术和附子五味药。”

“茯苓啊,就像是身体里的清洁工,能帮你把体内的湿气、浊气都给扫出去,让你的身体变得清爽起来。而且啊,它还能宁心安神,让你的心不再慌慌的。”

“芍药呢,是个温柔的小姐姐,能帮你缓解身体的疼痛和抽筋。它还能养肝血,让你的头不再晕乎乎的,像喝了假酒一样。”

“生姜嘛,大家都知道,是个驱寒暖胃的好东西。在这里呢,它还能帮你把体内的寒气给逼出来,让你的身体暖和起来,不再瑟瑟发抖。”

“白术啊,就像个勤劳的园丁,能帮你健脾益气,让你的消化系统变得更强壮。这样,你就能更好地吸收营养,恢复体力啦!”

“最后啊,就是附子这个重量级选手了。它可是个大热药,能帮你温补肾阳,让你的身体从里到外都暖洋洋的。而且啊,它还能回阳救逆,要是你真快跟大地亲密接触了,它还能把你拉回来呢!”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问:“师父,那这五味药要怎么配啊?是不是得精确到毫克才行?”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笑着说:“不用那么复杂。按照古方的比例,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记得切片哦)、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得炮去皮破八片)。不过呢,咱们现在不用古代的重量单位了,换算成现代的克数就是:茯苓15克、芍药15克、生姜15克、白术10克、附子一枚(这个附子啊,因为是有毒的,所以一定要先炮制过,去掉毒性才能用)。怎么样,简单吧?”

小弟子点了点头,又问:“那要怎么煎药呢?是不是得用什么神秘的火候?”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神秘什么神秘啊!就是把这五味药用水八升(换算成现代的量就是大约800毫升水)泡着,然后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煮,煮到剩下大约300毫升的药汁就行了。记得把药渣过滤掉哦,然后分三次喝,每次喝个七合(大约100毫升),一天喝三次。”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问:“师父,喝了这真武汤,真的能药到病除吗?”

张仲景仙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那当然啦!不过啊,药虽好,也得看你自己的造化。你得按时喝药,好好休息,别再瞎折腾了。还有啊,记得忌口哦,别吃那些生冷油腻的东西,不然药效可就大打折扣了。”

小弟子一听,立马拍着胸脯保证:“师父放心!我一定按时喝药,好好休息,绝不乱吃!等我病好了,一定给师父您老人家大大的孝敬!”

张仲景仙师听了,笑得眼睛都没了:“好小子!有孝心!等你病好了啊,师父带你去吃顿好的!不过啊,到时候你可得给我讲讲喝药的心得体会哦!”

于是啊,小弟子就乖乖地按照张仲景仙师的吩咐去煎药、喝药了。没过几天啊,他的身体就逐渐恢复了正常。心里慌慌的感觉没了,头也不晕了,身体也不再抽筋了。他高兴得不得了,逢人就夸真武汤的神奇效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78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