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伤暑脉证并治(二)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大师面前,一脸好奇地问:“师父,我有个超级复杂又奇怪的症状想请教您!如果一个人伤暑了,心窝那儿像藏了个小水库,汗水哗哗地流,还咳咳不停,渴得要命想喝水,但一喝水就‘噗’地吐出来,脉摸起来弱弱的,还滑不溜秋的,这该咋整啊?”

张仲景一听,哈哈大笑,捋了捋他那长长的白胡子,说:“哎呀,你这小家伙,描述得倒是挺生动形象嘛!这症状啊,得用咱们的老朋友——栝蒌茯苓汤来解决!”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救星,连忙追问:“栝蒌茯苓汤?听起来像是某种神秘配方,快给弟子讲讲吧!”

张仲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爆笑讲解:“好,咱们就来一场栝蒌茯苓汤的奇妙之旅!首先啊,这方子里的主角是栝蒌,得挑个大的,连皮带籽一起捣碎,就像处理一个不听话的大西瓜一样,咔嚓咔嚓,全部搞定!这栝蒌啊,可是个宝贝,能清热化痰,还能宽胸散结,对付心下的那点儿‘小水库’最合适不过了。”

“接下来,咱们得请出茯苓大哥,三两大约就是15克哦,想象一下,茯苓就像个超级吸水海绵,能把心下的那些多余水汽全部吸走,让身体回归干爽舒适。”

“半夏呢,三两也就是15克,这家伙可是化痰止咳的高手,洗得干干净净的,就像给身体做一次深度清洁,把那些让人咳咳不停的痰液全部打包带走。”

“黄连两兄弟也不能少,二两,也就是10克,它们虽然味道苦了点儿,但清热燥湿的本领可是一流的,就像给身体来个‘苦口婆心’的劝导,让那些热邪无处遁形。”

“最后,甘草大哥来压轴,一两,5克,它就像个和事佬,既能调和诸药,又能给身体补充点儿能量,让这场‘药方大战’在和谐中取得胜利。”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师父,那这些药材怎么煮呢?是不是得来个神秘仪式啥的?”

张仲景笑得前仰后合:“哈哈,你这小子,想象力倒是挺丰富!其实简单得很,把这五味药材一股脑儿扔进五升水里,就像煮火锅一样,大火烧开,小火慢炖,直到剩下两升药水,然后就可以开喝了,一天喝两次,早晚各一次,保证药到病除!”

说到这里,张仲景突然话锋一转,开始细说那脉弱而滑的秘密:“至于你说的脉弱而滑啊,这就好比一条小溪流,水流不急(脉弱),但河底却铺满了光滑的鹅卵石(脉滑)。这往往是身体里有湿气,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咱们这栝蒌茯苓汤啊,就像是给这条小溪请了个清道夫,把鹅卵石清理干净,让水流顺畅起来,身体自然就恢复活力啦!”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连连点头:“师父,您这解释真是太生动形象了!以后遇到这样的病人,我就知道该怎么对付了!”

张仲景满意地点点头,又补充了一句:“记住啊,学医之道在于灵活运用,不可死记硬背。就像这栝蒌茯苓汤,虽然专治这种伤暑心下有水气的病症,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也有轻重缓急之分,用药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哦!”

小弟子恭敬地行礼:“弟子明白了,谢师父教诲!”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天,一个小偷溜进了一家中药店,结果一不小心打翻了一罐栝蒌籽。店主闻声赶来,小偷吓得撒腿就跑。店主追出去大喊:“站住!你偷了我的栝蒌籽,还想跑?我告诉你,你这是自找‘瓜’落(栝蒌谐音瓜落)!”哈哈,虽然这是个玩笑话,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中药名称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

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弟子,顶着炎炎烈日,满脸疑惑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开口就问:“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您得给我解解惑。您说这人要是伤了暑气,发烧得跟火炉似的,汗却愣是一滴不出,听人说这是因为水在皮肤里头溜达呢,脉摸起来又浮又滑,这该咋整?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救急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髯,仿佛在说:“哟,小家伙,今儿个这是碰上难题啦?来来来,让我这老中医给你说道说道。”

仙师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讲了起来:“伤暑这事儿啊,说白了就是夏天太热,人体里的津液啊,就像是小溪里的水,本该顺畅流动,结果却被暑热给堵住了,汗发不出来,热就憋在体内,烧得慌。脉浮呢,就像是水面上漂着的叶子,轻轻一碰就晃;脉滑呢,就像是河里的小鱼,一摸就溜走了。这说明啊,身体里的气血正忙着跟暑热较劲呢。”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头那个佩服啊,简直要给师父献上十朵小红花了。

仙师见状,笑得更加灿烂了,接着说:“别急,别急,咱们有招儿。首先啊,你得来个‘热水疗法’,想象一下,你就是那被困在蒸笼里的小笼包,热水一浇,毛孔大开,汗水哗哗往外冒,暑热也就跟着跑路了。不过,记得别把自己烫成红烧肉哦!”

小弟子一听,差点没笑出声,心想:“师父,您这比喻,也太接地气了吧!”

仙师接着话锋一转,正色道:“出了汗之后,咱们再来一剂‘竹茹半夏汤’,保证你药到病除,精神抖擞!”

说到这“竹茹半夏汤”,仙师的表情变得严肃而神秘:“这方子啊,简单却不失精妙。竹茹二两,就是咱们竹子内壁刮下来的那层膜,清凉解毒;栝蒌根二两,也就是天花粉的根,生津止渴;茯苓三两,利水渗湿,帮你把皮肤里的水引出去;半夏半升,化痰止咳,还能调和胃气。这四味药,简直就是夏日解暑的小能手!”

小弟子听得眼睛发亮,赶紧拿出小本本记下来,心里默默换算着:“一两等于五克,那二两竹茹就是10克,二两栝蒌根也是10克,三两茯苓就是15克,半升半夏嘛,咱们就姑且算作是现在的一小把,大约25克吧。”

仙师看着弟子认真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继续传授秘籍:“把这四味宝贝放进锅里,加上五升水,注意啊,这五升水换算成现在,大约是十瓶矿泉水的量。然后,用小火慢炖,直到煮剩下三升,也就是六瓶矿泉水的量,这时候,汤色清澈,药香四溢,就可以关火啦!”

“喝的时候呢,记得要分三次,每次温温地喝,别烫着嘴,也别凉了心。这药啊,就像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能帮你把体内的暑热一扫而空!”

小弟子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喝完药后,神清气爽,在树荫下摇着扇子,悠然自得的样子。

说到这里,咱们不妨再来个爆笑小插曲。想象一下,如果张仲景仙师穿越时空来到现代,开了一家“仲景大药房”,这“竹茹半夏汤”肯定能成为店里的明星产品。广告词我都想好了:“夏日炎炎,不怕不怕,仲景竹茹半夏汤,一杯下肚,暑气全消,清凉一夏,你值得拥有!”

好奇心爆棚的小弟子,蹦跶着来到师父张仲景面前,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求知若渴的模样,开口就问:“师父啊,我听说有种热病,叫做‘暍’,就是太阳晒多了得的那种。得这病的人呢,会出很多汗,但又怕冷,身上热得跟火炉似的,还一个劲儿喊渴。师父,您有没有什么神方可以治这个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小子真是个活宝,面上却是一本正经地说:“哦,你问的这个啊,太阳中热,确实就是咱们说的‘暍’。得了这病,人会汗出如浆,恶寒又身热,口渴难耐。这病啊,得用白虎加人参汤来对付。”

小弟子一听,眼睛更亮了,仿佛看到了救星:“白虎加人参汤?听起来好威风啊!师父,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怎么配的,是不是吃了就能像白虎一样勇猛,热病立马退散?”

张仲景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仿佛是在憋笑似的,慢条斯理地说:“嘿,你这小家伙,脑回路可真够奇特的!白虎加人参汤,听名字就以为能让你变身成威风凛凛的白虎啊?得嘞,让我告诉你,这汤药啊,其实是个温柔的‘消防员’,专门对付你体内那股子捣乱的热邪,给你的小身板降降温,补补水的。

配方嘛,简单得就跟数一二三似的:知母呢,来个三两(换算成咱们现在的计量单位,就是15克,差不多就是一小撮);石膏二两,记得要敲碎哦,还得用棉布给它包起来,免得它四处捣蛋,这就是10克了;再来点炙甘草,也是二两,也就是10克,甜甜的,还能调和一下其他药材的脾气;粳米嘛,六合的量,说白了就是大约一小碗米饭那么多,120毫升左右,不过咱们也别太计较了,差不多就行;最后,别忘了加上人参三两(15克),这可是给你补充元气的宝贝!”

小弟子挠挠头:“师父,这石膏还要碎成小块,还要用棉布包着煮?这么讲究啊!”

张仲景点点头:“那是自然,石膏性寒,能清热泻火,但直接煮可能会散得满锅都是,所以用棉布包起来,既能发挥作用,又不会影响汤药清澈。至于知母、人参这些,都是滋阴润燥、益气生津的好东西,配合起来,就能让你体内的热火得到有效控制,生津止渴,恢复活力。”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但又忍不住问:“师父,那这方子怎么煎呢?是不是跟炖肉一样,小火慢炖,炖得越久越入味?”

张仲景被逗乐了:“虽不中,亦不远矣。不过咱们这可不是炖肉,是煎药。你得先拿一斗水(大约现在的2000毫升),把除了粳米以外的药材都放进去,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等米煮得软烂了,汤也就差不多了。这时候,把药渣滤掉,温温地喝下去,一天喝三次,保证你药到病除。”

小弟子眼睛发光:“哇,听起来好神奇啊!师父,这方子要是早点发明出来,古代那些中暑的勇士们,是不是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张仲景微微一笑:“你说得对,这白虎加人参汤,就是咱们老祖宗留给咱们的宝贵财富。不过啊,就算有了好方子,也得懂得预防。夏天出门,记得打伞戴帽,多喝水,少吃辛辣,这样才能真正远离热病。”

小弟子连连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师父,那这方子有没有什么禁忌啊?比如吃了会不会拉肚子,或者不能吃啥东西?”

张仲景耐心解答:“这方子呢,虽然清热效果好,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如果你本身是虚寒体质,或者脾胃不太好,吃了可能会有点不舒服。至于禁忌嘛,生冷寒凉的食物肯定是不能碰的,免得伤了脾胃。还有啊,服药期间,最好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重口味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小弟子听完,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师父,您这么一说,我感觉自己都快成半个中医了。以后要是遇到有人中暑,我也能开个方子,救人于水火之中了!”

张仲景哈哈大笑:“你这小子,志向倒是不小。不过啊,医术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的,得慢慢积累,不断实践。等你真正掌握了中医的精髓,那时候再谈救人也不迟。”

说到这白虎加人参汤,其实啊,它不仅仅适用于中暑,对于一些高热不退、口渴难耐、舌红苔黄的热病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

好了,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这白虎加人参汤也没那么神秘了呢?其实啊,中医的智慧就在于调和阴阳,平衡五行,通过草药的力量,帮助我们恢复身体的自然状态。只要我们平时注意饮食起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再加上适当的锻炼和保养,就能远离疾病,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86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