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三十七)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咱们这位好奇心旺盛的小弟子,眨巴着求知若渴的大眼睛,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虔诚地问:“仙师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您给解答解答呗!就是那个,有人得了阳明病,肚子胀得跟怀了娃似的,胁下还偏疼,时不时还发点微热,这该咋整呢?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搞定?”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问题问得挺有水平嘛!于是,仙师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髯,笑眯眯地说:“小家伙,你这问题问得好!阳明病嘛,要是肚子胀得圆滚滚,胁下还隐隐作痛,体温还跟过山车似的微微起伏,再加上脉象弦紧,这可得注意了!这时候啊,咱们得用点温药,来个‘温柔一刀’,把里面的邪气给请出去。而这方子,便是大黄附子细辛汤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哇,大黄附子细辛汤?听起来好高大上啊!仙师,这方子怎么做?有啥讲究?”

仙师一听,乐了:“行,今儿个我就给你细细道来,咱们这可是要开启一场中药的奇妙之旅哦!”

首先,咱们来看看这方子里的三位主角:大黄、附子和细辛。这三位啊,可都是中药界的明星大腕儿,各有各的绝活儿!

大黄——这哥们儿,人称“将军”,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善茬儿。它性寒味苦,擅长清热泻火,攻下积滞,就像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一路披荆斩棘,把肠道里的“敌军”——那些堆积的湿热、宿便什么的,统统给消灭干净。不过呢,别看它这么猛,在这方子里,它可是要和其他两位小伙伴配合默契,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哦!

附子——附子这货,可是个暖宝宝,大热大辛,专门对付那些身体里的“寒冰”。它能温阳散寒,回阳救逆,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把身体里的寒气给烧得无影无踪。在这方子里,附子可是扮演着“温暖大使”的角色,用它那火热的性格,去调和大黄那冰冷的攻伐之力,让方子更加温和,不至于伤了正气。

细辛——细辛嘛,小巧玲珑,却是通经活络的高手。它辛温发散,能祛风散寒,止痛通窍,就像是身体里的微型挖掘机,把那些堵塞的经络给疏通开来。在这方子里,细辛就像是两位大哥的小跟班,既能帮助附子加强温阳散寒的效果,又能协助大黄疏通肠道,真可谓是“万能小助手”。

好了,咱们三位主角介绍完了,接下来就该说说怎么制作这大黄附子细辛汤了。

按照古时候的计量单位,咱们得准备大黄三两、附子三两、细辛二两。不过呢,咱们现代人可不能用这老掉牙的计量方式了,得换算成现代的克数才行。按照老规矩,一两等于现在的5克,所以嘛,大黄就是15克,附子也是15克,细辛则是10克。

制作步骤嘛,简单得很!先把这三味药材洗干净,扔进锅里,加上五升水(大约就是咱们现在用的那种大水壶一壶多一点)。然后嘛,就开火煮呗!记住哦,要用文火慢炖,这样才能把药材里的精华都给熬出来。煮啊煮啊,煮到锅里只剩下两升水的时候,就可以关火啦!这时候,把药渣子捞出来扔掉,剩下的药液嘛,就是咱们的大黄附子细辛汤啦!

喝法也很有讲究哦!这药液得分三次喝,每次喝之前,记得要温热一下,可别喝凉的,免得伤了脾胃。喝完第一次后,你得出去走走,就像散步那样,走个四五里地(当然啦,现代城市里四五里地可能有点远,你就走个几千米意思意思就行)。等感觉药液在肚子里开始发挥作用了,再喝第二次。

说到这里啊,小弟子已经听得入迷了,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仙师啊,这方子这么神奇,是不是喝了就能立马见效啊?”

仙师摇了摇头,笑道:“小家伙,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哦!中药嘛,得慢慢来,调理身体得有个过程。不过呢,只要对症下药,这方子肯定是能帮你解决问题的啦!”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是是是,仙师说得对!那我这就去准备药材,试试这大黄附子细辛汤的威力!”

有一天,阳光明媚,小弟子蹦蹦跳跳地来到师父面前,一脸好奇地问:“师父啊,阳明宿食这玩意儿,咱们咋就能一眼看出来呢?是不是得有啥超能力才行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捋了捋长髯,故作神秘地说:“嘿,你这小子,还超能力呢!咱们中医啊,靠的可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要想知道有没有阳明宿食,且听我细细道来。”

“你看那寸口脉,要是浮大而有力,一按下去呢,嘿,反而涩得像吃了没熟的柿子,涩得人心慌。再看看尺中脉,也是又细又涩,跟那细面条似的。这时候啊,咱们就可以拍板定论了,这家伙,肚子里肯定有宿食没消化呢!”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惊讶地说:“哇塞,师父,您这医术也太神奇了吧!那接下来呢?咱们咋办?”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方子,抖了抖,说:“别急,别急,且看我这大承气汤,如何帮你解决这恼人的宿食问题。”

“大承气汤啊,那可是个厉害角色。里面有大黄四两(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20克哦,一两咱们就当5克来算哈),这大黄啊,可是个猛将,清热泻火,通便排毒,那叫一个厉害!还有厚朴半斤(也就是25克啦),这家伙,行气消胀,让你的肚子舒服得不得了。再加上枳实五枚(这个嘛,因为大小不一,咱们就不具体换算了,但作用可是杠杠的),行气破积,让你的肠胃动起来。最后再来点芒硝三合(大约15克),润燥软坚,让你的宿食统统软化,乖乖排出体外。”

小弟子一听,眼睛都亮了,兴奋地说:“师父,这方子这么神奇,那咱们赶紧试试吧!”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笑着说:“你这急性子,还得听我讲完怎么煎药呢。咱们得先把厚朴和大黄这两位老兄放水里煮,煮个五升水出来,然后把渣滓倒掉。接着再把大黄加进去,继续煮,煮到只剩两升水。这时候啊,再把芒硝这位小弟加进去,小火微煮一两沸,就大功告成了。”

“记住啊,这药得温着分两次喝,喝完一次要是拉了,那就不用再喝第二次了。可别贪心哦,不然拉得你怀疑人生哈哈。”

小弟子一听,笑得前仰后合,连连点头。

说到这大承气汤啊,咱们可得好好聊聊它的来历和作用。这方子啊,可是张仲景仙师的得意之作,专门对付那些肠胃不通、宿食难消的家伙。

你看那大黄,简直就是肠道的清道夫。它一进到肚子里,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工作起来,清热泻火、通便排毒,把那些堆积在肠道里的垃圾统统清理出去。而且啊,它还能凉血解毒,对于那些因为宿食引起的上火症状,也是手到擒来。

再说说那厚朴,这家伙可是个行气消胀的高手。它一进到肚子里,就开始四处游荡,找到那些胀气的地方,就开始施展它的“行气大法”。不一会儿啊,那些胀气就被它消得无影无踪了,肚子也跟着舒服了起来。

还有那枳实,也是个不容小觑的角色。它行气破积的能力那可是杠杠的。不管是肠道里的积块还是肚子里的胀气,只要它一出马,统统都能搞定。而且啊,它还能帮助消化,让你的肠胃功能更加强大。

最后再来聊聊芒硝,这家伙润燥软坚的本领可是一流的。它一进到肚子里,就开始对那些坚硬的宿食施展“软化大法”。不一会儿啊,那些宿食就被它软化得不成样子了,乖乖地跟着肠道蠕动排出体外。

所以啊,这大承气汤啊,简直就是肠道的超级英雄!它不仅能帮你解决宿食问题,还能让你的肠胃功能更加强大、更加健康。不过啊,咱们也得注意哦,这方子虽然神奇,但也不能滥用。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嘛,用错了药可是会惹出大麻烦的。所以啊,咱们在用药之前啊,还是得先问问医生哦!

有一天,一个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仙师仙师,我超级想知道,如果有人肚子里有隔夜饭没消化,就是那个宿食啦,有没有什么神奇的方子可以搞定呢?”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笑眯眯地说:“嘿,小家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嘛!来,听我慢慢道来。要知道有没有宿食,咱们得先瞅瞅脉象。如果寸口脉跳得又快又滑,就像滑冰场上的小选手一样嗖嗖的,那就是有宿食啦。再比如,有人拉肚子却还不想吃东西,你想想,肚子里有存货谁还愿意再吃新的呢?这也是宿食的表现哦。还有啊,如果脉象紧得像拧麻花一样,紧绷绷的,那多半也是宿食在作怪。更有趣的是,脉象紧,肚子还疼,还特别怕冷,这就像是肚子里有个小火山要爆发,外面却裹着层大棉被,你说这得多难受啊?这也是宿食的杰作呢!”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眼睛瞪得圆圆的,连连点头。

张仲景仙师接着说:“好啦好啦,知道了症状,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治疗吧。宿食要是堵在上头,咱们就得想办法让它吐出来,这时候,瓜蒂散就闪亮登场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瓜蒂散?听起来好像很炫酷的样子!怎么做怎么做?快教我快教我!”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别急别急,这就告诉你。瓜蒂散啊,其实超级简单,就两味药,瓜蒂和赤小豆,各取一小撮,古代的一分咱们就换算成现代的0.6克左右吧,毕竟古代的一两大约相当于现代的5克嘛,但这里咱们为了方便,就大致估算一下啦。把这两味药用小锤子捣成粉末,就像做辣椒粉那样,然后找来香豉,也就是豆豉啦,大约七把那么多,煮一锅香喷喷的豆豉汤。等汤煮好了,取一小勺瓜蒂散,跟豆豉汤一拌,温温地喝下去。要是不吐,就再加一点,直到吐了为止,吐完之后就不用再喝啦。”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连连感叹:“哇,原来中药还能这么玩!那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呢?”

张仲景仙师耐心解释道:“瓜蒂啊,这家伙可厉害了,它就像个强力吸尘器,能把堵在上面的宿食一股脑儿地吸出来,让它不得不投降,乖乖地吐出来。而赤小豆呢,别看它红彤彤的挺可爱,它可是个调和高手,能帮瓜蒂缓和一下那股子猛劲儿,免得伤了正气。至于豆豉汤嘛,那就是个引导员,带着瓜蒂散直奔主题,直达病灶啦!”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哇,原来中药这么有趣又有智慧啊!仙师,您真是太厉害了!”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拍拍小弟子的肩膀说:“小家伙,中医的世界博大精深,这只是冰山一角哦。不过,学会了这一招,以后遇到有人吃多了不消化,你就可以大展身手啦!不过记得,用药需谨慎,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哦。”

小弟子连连点头,心里暗自窃喜,感觉自己好像突然之间掌握了一项超级技能,随时准备拯救世界(至少是先拯救一下身边人的胃)了。

话说有一天,有个吃货朋友不小心吃多了,肚子胀得跟个小皮球似的,还直哼哼:“哎呀,这下可完蛋了,吃撑了!”

小弟子一听,心里暗喜:“嘿嘿,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于是,他神秘兮兮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一看,嘿,正是瓜蒂散!

吃货朋友一看,一脸疑惑:“这是啥玩意儿?看起来像中药,又像魔法粉,你不会是想给我下毒吧?”

小弟子翻了个白眼:“呸呸呸,你才下毒呢!这是瓜蒂散,专门对付你这种吃货吃多了不消化的!来来来,张嘴,一口闷!”

吃货朋友半信半疑地张开嘴,小弟子迅速把瓜蒂散拌在豆豉汤里,一股脑儿灌了进去。吃货朋友刚喝下去没多久,脸色一变,紧接着,“哇”的一声,一股酸臭的气味弥漫开来,宿食终于被成功“请”出了体外。

吃货朋友吐完之后,脸色瞬间好多了,摸了摸肚子,惊讶地说:“咦?好像真的不那么胀了!这东西这么神奇?”

小弟子得意洋洋地说:“那当然啦!瓜蒂散可是张仲景仙师的秘方哦,专门对付宿食的。不过啊,下次可别再吃那么多了,不然我的瓜蒂散可不够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6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