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十八)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小弟子挠头不已:“哎呀妈呀,这中医古籍里的学问可真够深的!今天,我就斗胆向咱们医圣张仲景仙师请教个问题,大伙儿给捧个场啊!”

这时传来一阵悠长的笑声,张仲景仙师的形象缓缓显现,仙风道骨,手持药篓,笑容可掬。

张仲景仙师捋着胡须,笑眯眯地说:“哦?小徒有何疑惑,但说无妨。”

小弟子恭敬行礼道:“仙师在上,弟子想弄明白,这太阳病里说的‘脉浮紧’,究竟是个啥情况?”

张仲景仙师故作神秘地说道:“哈哈,这可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来来来,咱们坐下慢慢聊,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还能笑出腹肌来!”

两人摆好姿势,仿佛要开始一场相声大会。

张仲景仙师讲解道:“首先啊,咱们得知道,太阳病,那可是中医六经辨证里的头一遭,就像是人体防御系统的第一道大门。一旦这门被‘外邪’(比如风寒)给踹开了,咱们就得提高警惕了!”

小弟子恍然大悟道:“哦~原来太阳病就是身体的大门被风吹开了啊!”

张仲景仙师点头微笑道:“对头!这时候,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反应,比如脉浮紧。脉浮呢,就好比河里的水涨了,水面上的浮萍都跟着漂了起来,说明咱们身体的气血正往体表赶,想要把外邪赶出去。而脉紧,就像是紧绷的琴弦,一触即发,代表着身体里的正气正在跟外邪较劲呢!”

小弟子比划着说道:“那岂不就是身体里的正义联盟大战外星人的既视感?”

张仲景仙师大笑:“哈哈,这个比喻倒是贴切!不过咱们这正气联盟啊,有时候战斗得太激烈,体表毛孔就紧闭着,汗水出不来了,这时候人就会发烧,感觉全身热腾腾的,像是被烤熟了的小龙虾。”

小弟子表情夸张地问道:“那可真是热得慌啊!那怎么办呢,仙师?”

张仲景仙师故作高深地说道:“别急,咱们身体有时候会有自我调节的神奇机制。比如,有的人烧到一定程度,突然鼻子一热,‘噗嗤’一声,鼻血就自己流出来了,这就叫‘自衄者愈’。”

小弟子惊讶不已:“啊?流鼻血还能治病?”

张仲景仙师笑而不语,比划着又解释:“想象一下,身体里的热气太多了,就像高压锅里的蒸汽,总得找个出口释放一下。鼻血一流,相当于给这股热气开了个‘减压阀’,压力一减,体温自然就降下来了,病也就跟着好了大半。”

小弟子拍手笑道:“原来如此,中医真是奇妙无穷啊!看来,流鼻血有时候也是身体在自救呢!”

张仲景仙师点头说道:“没错,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和谐共生。身体出现症状,往往是在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打压症状。了解这些原理,咱们就能更好地照顾自己,预防疾病啦!”

小弟子,一脸懵懂地跑来问:“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就是那个二阳并病,它到底是咋回事儿啊?您能给我讲讲不?”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长长的白胡子,说道:“哎呀,你这小家伙,今天算是问对人了!来来来,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咱们先说说这二阳并病啊,其实它就像是两个调皮捣蛋的小伙伴——太阳和阳明,一不小心就搅和到一块儿去了。你想啊,太阳呢,就像是咱们身体的守门员,要是有个风吹草动,它就得赶紧出来应对,把敌人——那些病邪啊,给赶出去。可是呢,有时候这守门员一不留神,或者力气使大了,没能把敌人完全赶跑,那就糟糕了,敌人就会趁机溜到里面,找到阳明这个小伙伴玩去了。”

“这阳明啊,也是个热心肠,但它有时候分不清敌我,一看太阳那边来了人,就以为是自己家的,赶紧开门迎接。结果呢,那些病邪就堂而皇之地进了咱们的身体内部,开始搞破坏了。这就是所谓的‘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说道:“哇,原来这样啊!那接下来呢?”

张仲景仙师继续说道:“别急别急,咱们继续。这阳明啊,一开始还挺高兴呢,觉得来了新朋友可以一起玩。结果呢,它发现这些新朋友不太对劲,一个个都像是小捣蛋鬼,到处捣乱。阳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被太阳给‘坑’了!不过呢,它也不是吃素的,赶紧调动自己的力量,想要把这些捣蛋鬼赶出去。所以啊,这时候的人就会‘续自微汗出,不恶寒’了。”

“微汗出啊,就像是咱们平时运动完,出了一点点汗,感觉身体挺舒服的。不恶寒呢,就是不再觉得冷了,因为阳明啊,它可是个热情似火的小伙伴,它一来,那些寒气啊、冷意啊,就都被它给赶跑了。”

小弟子一听,点了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啊!那要是这时候太阳的病证还没好呢?又该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说道:“问得好!要是这时候太阳的病证还没好,那咱们就不能急着用下法,也就是不能用那些猛药去攻它。为啥呢?因为这时候太阳和阳明还在那儿打架呢,你要是这时候插一脚进去,说不定会把事情搅得更糟。所以啊,咱们得等它们俩分出胜负来,或者帮太阳一把,让它赶紧把病邪赶出去。这时候呢,咱们可以稍微发点汗,就像是给太阳加加油、鼓鼓劲一样。”

“不过啊,这发汗也得有个度,不能发得太过。要是发得太过了,那可就成了‘竭泽而渔’了,到时候身体里的水分都跑光了,人可就受不了啦!所以啊,咱们得适中、得适度,就像是炒菜一样,火候得刚刚好。”

小弟子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师父啊,您这比喻真是太贴切了!那要是发汗不彻底呢?又会咋样啊?”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说道:“要是发汗不彻底啊,那就麻烦了。你想啊,那些病邪就像是顽固的小强,你要是没把它们完全赶跑,它们就会躲在角落里,等着机会再出来捣乱。这时候啊,阳气就会被它们给郁住,就像是咱们平时生气一样,感觉胸口闷闷的、不舒服。这时候啊,人的脸色就会‘缘缘正赤’,就像是喝醉了酒一样。”

“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赶紧想办法把阳气给疏散开来,就像是给气球放气一样。可以用一些解表的药啊、熏蒸的方法啊,让阳气能够顺畅地流通起来。要不然啊,这人就会烦躁不安、坐立不宁的,感觉浑身都不对劲儿。”

“就像是咱们有时候心里烦闷啊,想要找人倾诉一下、发泄一下。这阳气也是一样的道理啊,它要是被郁住了、不流通了,那它就会闹腾起来、捣乱起来。所以啊,咱们得赶紧给它找个出口、让它顺畅地流通起来才行。”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说道:“对对对!师父啊,您说得太对了!那要是这时候还不发汗呢?又会咋样啊?”

张仲景仙师叹了口气说道:“要是这时候还不发汗啊,那可就糟糕了。你想啊,阳气被郁住了、不流通了,它肯定得闹腾啊、捣乱啊。这时候的人啊,就会感觉浑身都不对劲儿、烦躁不安的。就像是咱们有时候心里烦闷得要命啊,想要打人、骂人一样。这阳气也是一样的道理啊,它要是闹腾起来、捣乱起来啊,那可就不得了了!”

“所以啊,这时候咱们得赶紧想办法发汗才行。就像是给汽车加油一样,得赶紧给身体补充点能量才行。要不然啊,这人就得垮掉了!当然了,这发汗也得有个度啊,不能发得太过、也不能发得不够。得适中、得适度才行!”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说道:“师父啊!您这说得太好了!那要是这时候的人还短气、只能坐着呢?又是咋回事儿啊?”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下巴上的白胡子说道:“要是这时候的人啊,还短气、只能坐着呢?那就说明他这发汗啊,还是没发彻底!你想啊,这阳气被郁住了、不流通了,它肯定得闹腾啊、捣乱啊。这一闹腾、一捣乱啊,人的气息就会受到影响、变得不顺畅了。所以啊,这人就会感觉气短、只能坐着才行。”

“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赶紧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行。要不然啊,这人就得一直这么难受下去了!当然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啊,也得找到根源才行。就像是咱们有时候遇到问题了啊,得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一样。”

“那要怎么找到根源呢?很简单啊!咱们就看看这人的脉象就行了!要是脉象涩啊,那就说明这人的气血流通不畅啊、阳气被郁住了!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赶紧想办法疏通气血、发散阳气才行了!”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说道:“对对对!师父啊!您说得太对了!那要怎么疏通气血、发散阳气呢?”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道:“这疏通气血、发散阳气啊,方法可多了去了!就像是咱们平时锻炼身体一样,可以跑步、可以游泳、可以打篮球……只要能让身体动起来、气血流通起来就行了!当然了,这还得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才行。”

“除了运动啊,咱们还可以用一些药物来帮忙。就像是咱们平时感冒了、发烧了,可以用一些解表的药物来发汗一样。这些药物啊,就像是咱们身体的助手一样,可以帮咱们把阳气发散出去、把病邪赶跑!”

小弟子,一脸认真地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求知若渴的大眼睛,问出了一个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充满智慧的问题:“仙师啊,弟子有个事儿特好奇,就是那脉浮紧的家伙,咱们得怎么收拾他们呢?”嘿,这话说得,好像脉浮紧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似的。

张仲景仙师一听,嘴角微微上扬,心里估摸着这小家伙肯定是又偷看了几本古籍,开始琢磨起这些深奥的医理了。于是,仙师不紧不慢地捋了捋长髯,悠悠地说:“哦,你问这脉浮紧啊,那可是有讲究的。脉浮紧呢,就好比是身体表面被寒气给紧紧抱住了,这时候啊,咱们得想办法让它出汗,把这寒气给逼出去,身体自然就舒坦了。这就好比冬天你穿多了衣服,热得不行,得脱两件透透气,一个道理嘛。”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不完全明白,于是继续追问:“那要是这家伙不光脉浮紧,还身重心悸呢?咱们还能简单粗暴地发汗吗?”

仙师摇了摇头,笑得那叫一个慈祥又带着几分狡黠:“哈哈,你这小家伙,还简单粗暴呢!要是遇上身重心悸的,那咱们可不能随便发汗哦。这时候啊,得等身体自己慢慢恢复,自己出汗才好。为啥呢?因为这背后的原因啊,就像是家里粮仓空虚了,你得先填满粮仓,身体才有力气去排汗驱邪嘛。”

“尺中脉微啊,这就好比是身体内部的能量指示灯闪红了,告诉你:嘿,哥们儿,里头虚了,悠着点儿!这时候你要是强行发汗,那就好比是逼着一个饿了一天的人去跑马拉松,不出事儿才怪呢!所以啊,咱们得先调养内里,让身体实起来,津液调和了,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自己出汗,病也就好了。”

说到这里,仙师突然话锋一转,开始逗起了小弟子:“所以啊,学医啊,可不能光看书上的条条框框,得学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不然啊,哪天你真遇上脉浮紧又身重心悸的病人,要是来个‘不管三七二十一,发汗再说’,嘿,那可就热闹了,人家病没好,你得先被人家的家属给‘收拾’了!”

张仲景仙师继续讲解:“脉浮紧啊,在中医看来,那可是外感风寒的典型表现。想象一下,冬天你出门没穿够衣服,结果被冷风吹得直哆嗦,这时候你的脉象就可能变得浮紧。浮呢,就是说这脉象在皮肤表层就能摸到,紧呢,就是摸起来感觉紧绷绷的,像根拉紧的弦。

这时候啊,中医的治法呢,就是发汗解表。但发汗也得讲究方法,不能乱来。要是身体内部已经虚了,你还强行发汗,那就等于是在给身体雪上加霜了。所以啊,咱们得先判断清楚病人的身体状况,才能对症下药。

为啥说尺中脉微就不能随便发汗呢?尺中脉啊,在中医里代表的是肾的功能。肾呢,又是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液代谢。要是尺中脉微了,那就说明肾功能有点儿弱,身体里的水液代谢可能就不那么顺畅了。这时候你要是强行发汗,那身体里的水液就更不够用了,病情自然就加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6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