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热病脉证并治(一)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小弟子,一脸懵懂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仙师啊,我这心里头老是嘀咕,啥是热病啊?是不是就是发烧那么简单?”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胡子,说:“热病啊,这学问可大了去了,不是光烧开水那么简单哦!”

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既深奥又接地气的讲解:“热之为病,它可是有两面性的,就像你家里的电灯泡,有时候是外面的电流太大给烧坏了,有时候呢,是灯泡自己内部出了问题。这热病啊,也是这么个理儿,有外至的,也有内生的。”

“外至的热病,就像是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你,你一不小心就中招了,这种热啊,它是从外头跑进来的,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你吃了个超辣的火锅,嘴巴里火烧火燎的,但过一会儿喝点冰水就缓解了。这种热病,咱们中医叫它‘外感热病’,它是可以移动的,今天烧这里,明天烧那里,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到处乱跑。”

“但是呢,还有种热病,它是从身体里头冒出来的,就像是地底下的火山,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其实里头热得要命。这种热啊,它有固定的地盘,不按照经络的顺序走,想烧哪里就烧哪里,任性得很!它跟那种外头的热不一样,外头的热你还可以躲一躲,这内生的热,你可是躲不掉的,它就在你身体里头作威作福。”

小弟子一听,眼睛都瞪圆了:“哎呀妈呀,这么恐怖!那这两种热病,有啥区别呢?”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继续说:“区别可大了去了!外至的热病,就像是暂时的访客,它来了你可以赶它走;但内生的热病,那可是家里的‘钉子户’,你得想办法跟它和平共处,或者干脆把它请出去。而且啊,这内生的热病,它还特别喜欢跟其他脏腑勾结,比如跟肺啊、心啊、肝啊这些,一勾结起来,那就更麻烦了,症状复杂得跟迷宫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所以啊,很多医生啊,一看病人发烧,就以为是同一种病,一股脑儿地用退烧药,结果呢,病没治好,反而把人给治坏了。这就像是你看到一个人哭了,不问原因就直接给他递纸巾,说不定人家哭是因为眼睛里进了辣椒水呢,你这一递纸巾,反而把辣椒水擦得到处都是!”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但又忍不住问:“那仙师,咱们怎么区分这两种热病呢?”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小弟子的头,慈祥地说:“这就需要咱们中医的望闻问切啦!望,就是看你的气色、舌苔;闻,就是听你的声音、闻你的气味;问,就是问你哪里不舒服、饮食起居怎么样;切,就是摸你的脉象。通过这四步,咱们就能像侦探一样,把热病的真相给揪出来!”

“比如说啊,外感热病,你的舌苔一般是薄白的,脉象是浮的,就像是河面上的浮萍,轻轻一碰就晃;而内生热病呢,舌苔可能是黄的、厚的,脉象是沉的,就像是河底的石头,得使劲儿才能摸到。而且啊,内生热病的人,往往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就像是身体里住了个炸药包,一不小心就炸了!”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突然眼睛一亮:“仙师,那咱们怎么治疗这些热病呢?”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治疗啊,那就更讲究了!外感热病,咱们就用发汗的方法,像是给身体开个窗户,让热气跑出去;内生热病呢,咱们就得调理脏腑,清热泻火,就像是给身体里的火山浇浇水,让它冷静下来。当然啦,这浇水也是有讲究的,不能乱浇,得根据火山的脾气来,不然浇错了地方,反而会引起更大的火灾!”

“所以啊,学中医啊,就像是学做饭,你得知道每种食材的性味归经,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同样地,你得了解每种病症的来龙去脉,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小弟子听得如痴如醉,最后忍不住问:“仙师,您这讲得太好了!那我这回算是明白什么是热病了!那以后我要是遇到热病,是不是就能自己治了?”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笑眯眯地说:“哎呀,你这小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中医啊,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而且啊,就算是你学会了理论,还得有实践经验才行。就像是你学会了菜谱,但第一次下厨还是可能把菜炒糊了。所以啊,要想成为真正的中医高手,你还得多读书、多实践、多跟老师学习才行!”

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好奇又认真地问道:“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就是那种热病,您知道吧?就是脸跟红苹果似的,嘴巴还烂了,心里疼得跟刀绞一样,还想吐,脉象呢,又洪大又急促,这种情况咱们得怎么治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自琢磨:这小子,今天这是想考考我啊?于是,仙师故作深沉,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慢悠悠地说:“哦,你说的是热邪入侵心脏的那种情况啊。根据脉象来看,洪脉呢,就像是大雨倾盆,来得猛烈而急促;数脉呢,则是像小溪潺潺,虽然不快,但总是不停歇。当这两种脉象同时出现的时候,就说明咱们身体里的热邪已经猖獗到一定程度了,得赶紧想办法把它给赶出去。不过,这事儿简单,黄连黄芩泻心汤就能搞定!”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黄连黄芩泻心汤?这名字听起来就挺厉害的!师父,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配的?”

仙师微微一笑,开始了他的爆笑讲解:“这事儿啊,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啊不对,咱们直接进入主题。黄连黄芩泻心汤,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泻掉心脏里的热邪的。你看啊,黄连和黄芩,这两味药可都是清热解毒的高手。黄连呢,就像个火爆脾气的消防员,哪里有火它就往哪里冲;黄芩呢,则是个温文尔雅的智者,它能悄悄地潜入敌后,把热邪给一点点化解掉。”

“那这两味药是怎么配的呢?”小弟子迫不及待地追问。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仙师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泛黄的纸,上面赫然写着“黄连黄芩泻心汤方”。他清了清嗓子,继续道:“黄连三两,黄芩二两。记住啊,这古代的一两,咱们现在得换算成5克。所以,黄连就是15克,黄芩就是10克。就这么简单,两味药,却能解决大问题。”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原来就这么简单啊!那这两味药是怎么煮的呢?”

仙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这小子,问题还真不少。好吧,我这就告诉你。把这两味药放到锅里,加上两升水,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两碗水。然后,用小火慢慢熬,熬到只剩下一碗水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记住啊,一定要用小火,大火容易把药效给煮没了。”

“那这一碗水,要怎么喝呢?”小弟子又追问道。

“哈哈,你这小子,真是个十万个为什么。”仙师笑道,“这一碗水,你得分成两次喝,每次喝一半,温温的喝下去。这样,药效能更好地吸收。”

说到这里,仙师突然话锋一转,笑道:“不过啊,你可别觉得这方子简单就小看它。这黄连黄芩泻心汤,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它不仅能治疗你说的那种热病,还能治疗很多其他由热邪引起的病症呢。所以啊,你可得好好珍惜,好好学。”

说到这里啊,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天啊,一个小伙子去看医生,医生说他得了热病,得吃点清热解毒的药。小伙子一听就急了:“清热解毒?那岂不是要吃很多苦瓜和黄连?”医生笑了笑说:“不用那么夸张,你只需要喝一碗黄连黄芩泻心汤就行了。”小伙子一听,顿时泪流满面:“这还不如吃苦瓜和黄连呢!”

哈哈,虽然这只是个笑话,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黄连黄芩泻心汤的苦味。不过啊,良药苦口利于病嘛,为了咱们的健康,偶尔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小弟子满脸疑惑,像是被什么难题给困住了,他眨巴着眼睛,向张仲景仙师发问:“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就想问问您。如果一个人得了热病,浑身发烫,左边肋骨那块儿疼得要命,严重起来还胡言乱语,脉象呢,又弦又细,还跳得飞快,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咱们中医有没有什么神奇的方子能搞定它?”

张仲景仙师一听,眼睛一亮,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仿佛在说:“嘿,你小子,今天算是问对人了!”他捋了捋胡须,缓缓道来:“这症状啊,一看就知道是热邪这家伙不老实,偷偷溜进咱们的五脏庙,特别是肝脏里头捣乱去了。肝脏嘛,本来就是个火爆脾气的家伙,现在再加上热邪这把火,简直是‘火上加火’,不烧个天翻地覆才怪呢!不过,别担心,咱们中医有的是办法,对付这种‘肝火熊熊’的局面,有一剂良方,名叫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简称‘降火神器’!”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降火神器?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师父,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怎么配,怎么煮,还有啊,那脉象弦而数,到底是个啥模样?”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别急,听我慢慢道来。这方子啊,简单说,就是四味药:黄连、黄芩、半夏,还有猪胆汁。咱们先把古代的分量换算成现代的,这样你听起来更直观。古时候的一两,咱们就当作现在的5克来算。那么,黄连二两,就是10克;黄芩三两,就是15克;半夏一升嘛,这个换算起来有点复杂,但大致可以估算成30克左右,毕竟半夏这家伙比较沉;至于猪胆汁,嗯,找个大个儿的猪胆,取它的汁水就行。”

“接下来,咱们来说说怎么煮这‘降火神器’。首先,你得找个锅,不是炒菜的那种哦,是专门用来熬药的砂锅。然后,把黄连、黄芩、半夏这三味药丢进去,加上六升水,注意啊,这里的六升水,你按照现在的量杯来算,大概就是六瓶矿泉水的量。接着,开小火慢炖,就像炖肉那样,不过咱们这是在炖药,得耐心等它慢慢熬出精华来。”

“等锅里的水熬得只剩下三分之一,也就是大约两瓶矿泉水的量时,就可以关火啦。这时候,得用个过滤网,把药渣子过滤掉,只留下那金黄色的药液。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加入猪胆汁!这猪胆汁啊,别看它听起来有点重口味,但对付这种热邪可是有一手。你得小心翼翼地把胆汁挤进药液中,然后用筷子或者勺子搅拌搅拌,让它们充分融合,变成一锅黄绿相间的‘降火圣水’。”

“最后,把这锅‘圣水’分成两份,早晚各服用一份,保证你体内的‘肝火’能被浇灭得无影无踪!”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道:“师父,那这脉象弦而数,到底是个啥感觉啊?是不是就像琴弦被紧绷着,还疯狂抖动那种?”

张仲景仙师听了,笑得前仰后合:“你这比喻,倒是挺生动形象的嘛!没错,弦脉就像是摸到了一根绷紧的琴弦,手指轻轻一按,就能感觉到它的弹性和张力。而数脉呢,就是跳得特别快,像是急着去赶集的小兔子,咚咚咚地跳个不停。这种脉象,往往就是体内有热邪在作祟,肝脏这个‘小暴脾气’被惹毛了,正忙着发火呢!”

“所以啊,咱们这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就像是给肝脏送去的一场及时雨,把火气给浇灭,让肝脏恢复它原本温柔的一面。不过啊,这方子虽然好,但也不能滥用哦。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也不一样,用药前最好还是找专业的中医大夫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25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