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十九)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一脸懵懂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就像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化身,开口就问:“仙师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疑惑,就想弄明白那脉浮紧是咋回事儿?您能给我说道说道吗?”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仿佛在说:“小样儿,我就知道你得来这一出。”于是,他慢悠悠地开口了:“脉浮紧啊,这事儿可有意思了,咱们得从头捋捋。”

“你看啊,这脉浮紧呢,就像是冬天里的一股寒风,嗖的一下子就窜到你身体表面来了。脉浮,说明这邪气啊,它还在外面溜达,没往里钻太深。紧呢,就像是绷紧的琴弦,告诉你,这外面的风寒之力可不小,正使劲儿往你身体里挤呢!”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在说:“哇塞,这么形象!”

仙师继续侃侃而谈:“所以啊,脉浮紧的时候,人往往会觉得身上这儿疼那儿疼的,就像是被无数个小小的冰针轻轻扎了一样。这时候咋办呢?咱们得想办法把这股子寒风给赶出去,对吧?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汗,让身体出一场痛痛快快的大汗,就像是给身体洗了个热水澡,把寒气都逼出来。”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心想:“这中医理论,还真是生动有趣呢!”

但仙师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啊,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假使你一摸脉,发现尺脉那儿迟滞不前,就像是堵车了一样,那就别急着发汗了。为啥呢?因为这时候啊,你的荣气,也就是咱们身体里的营养和能量,它不够用了。血弱啊,就像是电池没电了,你再强行让它工作,那不是得把身体给搞垮了吗?”

小弟子一听,眉头紧锁,好像在努力消化这些信息。仙师见状,笑了笑,决定再给他举个例子:“就好比说你饿了好几天,肚子咕咕叫,这时候突然让你去跑马拉松,你说你能不能行?肯定不行啊!身体也一样,荣气不足,血弱的时候,你得先给它补补,让它有力气了,再去发汗,这才叫对症下药嘛!”

小弟子一听,恍然大悟,拍手笑道:“哈哈,仙师您这一比喻,我就全明白了!原来中医看病,就像是打仗一样,得先看准敌情,再制定战略,不能瞎打乱撞啊!”

仙师点头微笑,心中暗自赞许:“这小子,还算聪明。”

接着,仙师又开始逗趣起来:“不过啊,你可别以为懂了这些就万事大吉了。中医这东西,深奥着呢!就像是大海里的珍珠,你得一颗一颗地去捡,才能慢慢积累起财富。而且啊,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算是同样的脉浮紧,到了不同的人身上,可能还得有不同的治法呢!”

有一天,一个满脸好奇的小弟子,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气喘吁吁地说:“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就是想知道,那些脉浮的人啊,还有脉浮又紧的家伙们,到底该吃啥药呢?”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长长的白胡子,说:“小家伙,问得好!脉浮的人啊,那病就在体表,得发发汗,麻黄汤就是他们的救星。至于脉浮又紧的家伙,嘿,还是麻黄汤,没错!”

小弟子一听,眼睛更亮了,仿佛看到了什么宝藏似的,连忙追问:“麻黄汤?那是个啥玩意儿?怎么做?怎么吃?有啥讲究?”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说:“来来来,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啊,咱们得集齐这四样宝贝药材:麻黄、桂枝、甘草、杏仁。这四味药,那可是麻黄汤的灵魂所在。

麻黄:这可是发汗解表的高手,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的麻黄,去掉节,就像给勇士去掉束缚,让它能更自由地发挥力量。麻黄能打开毛孔,让体内的邪气随着汗水一起溜出去。

桂枝:二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0克),去皮,它可是温阳散寒的好帮手。桂枝就像个小太阳,能温暖身体,帮助麻黄更好地发汗。而且,桂枝还能调和气血,让身体更顺畅。

甘草:一两(换算成现代就是5克),炙过之后,它就像个和事佬,能调和各种药材的性子,让它们相处得更融洽。甘草还能缓急止痛,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

杏仁:七十个(换算成现代大约就是25克),去皮尖,杏仁可是润肺止咳的能手。它能帮助清除肺部的痰液,让呼吸更顺畅。而且,杏仁还能润肠通便,让身体更轻松。

这四味药材准备好了,咱们就可以开始熬制麻黄汤了。先找个大锅,装上九升水(想想都多,不过古代嘛,量大才有味道),然后把麻黄先放进去煮。煮啊煮,煮到水少了两升,这时候,你会看到水面上浮起一层白白的沫子,那可是麻黄的精华和杂质一起冒出来的。这时候,得赶紧把这些沫子去掉,不然喝起来可就不爽了。

接着,把桂枝、甘草、杏仁这三味药材也丢进去,一起煮。煮啊煮,煮到水只剩下两升半,这时候,药汤就熬好了。把药渣过滤掉,剩下的就是咱们的麻黄汤了。

麻黄汤熬好了,该怎么吃呢?得温服八合(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换算成现代大约就是一碗多)。喝下去之后,得赶紧找个暖和的地方躺下来,盖上被子,等着发汗。

这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身上痒痒的,好像有小虫子在爬,那就是药效开始发挥了。不一会儿,你就会觉得身上热乎乎的,汗水开始往外冒。记住啊,这时候的汗,可是宝贵的,它带着你体内的邪气一起出来了。

不过啊,发汗也不能太过,得适中。要是汗如雨下,那可就糟糕了,病邪没除尽,反而伤了身体。所以啊,得时刻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觉得差不多了,就停下来。

要是喝了一剂之后,汗出病愈,那就皆大欢喜,剩下的药就不用再喝了。要是还没出汗,那就再喝一剂,还是按照前面的方法。要是还不出汗,那就得加快服药的频率了,半天之内,得把三剂都喝完。要是病情严重,那就得一天一夜不停地喝,时刻观察病情变化。

麻黄汤虽然好,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喝的。服药期间,得忌口。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都得远离。为啥呢?因为这些食物啊,要么性寒,要么油腻,要么刺激,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说了这么多麻黄汤的事儿,咱们再来聊聊脉象吧。脉象啊,那可是中医的独门秘籍,通过摸脉,就能知道身体里的病邪藏在哪里。

脉浮:想象一下,你站在海边,看着海浪一波一波地涌上来,那就是脉浮的感觉。脉浮的人啊,就像是身体表面被一层厚厚的邪气给罩住了,得赶紧把这层邪气给赶走,不然身体可就难受了。

脉浮而紧:这个脉象啊,就像是海浪不仅涌上来,还带着一股子劲儿,紧紧地抓住你的手。脉浮而紧的人啊,那邪气可就更厉害了,不仅把身体表面给罩住了,还往里钻,得赶紧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把邪气给赶出去。

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仙师仙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您知道那些总爱出汗的病人,该用什么方子治吗?”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说:“小家伙,你这问题问得好!那些常自汗出的人啊,其实是荣气(营养气血)挺和谐的,但卫气(保卫身体的气)却不太听话,跟荣气合不来。荣气呢,就像血管里的乖宝宝,乖乖地走着;卫气呢,就在血管外面晃悠,时不时就调皮捣蛋一下,导致汗液不受控制地往外冒。”

“那怎么办呢?”小弟子一脸期待地问。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咱们得让卫气也乖乖听话,跟荣气握手言和。怎么做呢?复发其汗则愈,宜桂枝汤!”

“复发其汗?这不是越出越多汗了吗?”小弟子挠挠头,一脸疑惑。

“哈哈,小家伙,此汗非彼汗也。桂枝汤能让卫气重新排好队,不再乱窜,这样出的汗就是正常的汗,能把体内的邪气带出去,病就好啦!”张仲景仙师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那桂枝汤怎么做呢?”小弟子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问。

“来来来,听好了。桂枝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一两等于5克哦),芍药三两(也是15克),炙甘草二两(10克),生姜三两(15克,切片),大枣十二枚(劈开,别小看这大枣,可是调和气血的好帮手呢)。”张仲景仙师边说边比划,仿佛在给小弟子上一堂生动的烹饪课。

“把这些药材放到七升水里,煮啊煮,煮到只剩下三升汤水,然后把药渣子倒掉,剩下的汤水分三次喝。喝之前呢,最好先盖上被子捂一会儿,让身体微微出汗,就像小雨点轻轻落在身上那样,可别像大雨倾盆哦,那样病可就好不了了。”张仲景仙师讲得绘声绘色,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

“那如果喝了一次就出汗了,病也好了,还用继续喝吗?”小弟子追问道。

“那当然就不用啦!病好了还喝啥?不过啊,要是喝了没出汗,那就再按前面的方法喝。要是还不出汗,那就缩短喝药的时间间隔,半天内把三服药都喝完。病情严重的呢,就一天到晚不停地喝,时刻观察病情变化。”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解答。

“要是喝了一剂药,病还没好怎么办?”小弟子继续追问。

“那就再煎一剂喝,直到出汗为止。不过啊,记住哦,服药期间,生冷、油腻、辛辣、酒啊这些都得忌口,不然药效可就大打折扣啦!”张仲景仙师笑着叮嘱道。

张仲景仙师接着开始介绍桂枝汤里的几位“大将”!

桂枝:这家伙可是个暖男,擅长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它一进到身体里,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条经络,让寒邪无处遁形。而且啊,它还能促进气血运行,让卫气乖乖听话,不再乱窜。

芍药:芍药姐姐可是个温柔的调和者。她既能养血敛阴,又能柔肝止痛。在桂枝汤里,她和桂枝一阴一阳,一散一收,完美搭配,既能让气血畅通无阻,又能防止气血过于发散,导致身体虚弱。

炙甘草:炙甘草就像个和事佬,擅长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还能调和诸药。在桂枝汤里,它就像个粘合剂,把各位药材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而且啊,它还能保护脾胃,防止药物过于寒凉或温热,伤害到脾胃这个“后天之本”。

生姜:生姜大哥可是个辛辣的驱寒高手。它不仅能解表散寒,还能温中止呕。在桂枝汤里,它就像一把利剑,斩断体内的寒邪,让身体重新恢复温暖。而且啊,它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真是个多才多艺的家伙!

大枣:大枣妹妹可是个温柔的滋补品。她不仅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还能调和药性。在桂枝汤里,她就像个温柔的小护士,细心地照顾着每一位药材,让它们发挥出最佳的效果。而且啊,她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真是个贴心的小棉袄!

好了,说了这么多,咱们再来回顾一下桂枝汤的适应症吧!

1. 常自汗出:就像咱们开头说的,那些动不动就出汗的人,尤其是没有明显诱因的出汗,往往是卫气不和的表现。桂枝汤能调和营卫,让卫气乖乖听话,不再乱窜。

2. 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有些人啊,时不时就会发热出汗,但过一会儿又好了,反复发作,就是不见好。这也是卫气不和的一种表现。桂枝汤能发汗解表,把体内的邪气带出去,让身体恢复健康。

3. 体质虚弱,易感风寒:桂枝汤不仅能治疗感冒,还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于那些经常感冒、体质虚弱的人来说,桂枝汤可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1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