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六)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好学的小弟子,整日里脑袋瓜里装满了各种问题。这天,他皱着小眉头,一路小跑来到了张仲景仙师面前。

小弟子满脸疑惑地说:“仙师呀仙师,我最近研究太阴病都快魔怔啦!我就想知道,要是太阴病的人,肚子里还有宿食,脉象还滑溜溜、实实的,这该用啥方剂治疗呀?”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那笑声就像洪钟一样响亮,震得周围的树叶都沙沙作响。他摸了摸自己长长的胡须,慢悠悠地说道:“小弟子呀,你这问题问得好!要是太阴病的人有宿食,脉象还滑而实,这种情况呢,就可以用下法来治疗,适合用承气汤这一类的方剂。不过呢,要是病人大便稀溏,那就得用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啦。”

小弟子眼睛睁得像铜铃一样大,兴奋地说:“哇塞!仙师快说说这承气汤类都有啥,咋做呀?还有那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又是啥情况?我都等不及要听啦!”

张仲景仙师笑着点点头,开始讲起来:“先说说这承气汤类,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咱们先看大承气汤。这大承气汤的药材搭配可讲究啦!”

“先说这大黄,要四两,按照现在的换算,一两是 5 克,四两就是 20 克。大黄这味药呀,就像个勇猛的‘开路先锋’!它能把肠道里那些堆积的宿食、糟粕,统统都给清理出去,就像拿着大扫帚把垃圾扫出门一样。而且大黄还有清热泻火的本事,能把身体里的热毒都给清一清,让身体恢复清爽。”

“再看看厚朴,要半斤,半斤换算过来就是 5两,也就是 25克。厚朴就像个‘管道扩张器’,能把肠道这个‘管道’撑得大大的,让大黄更好地发挥作用,把那些堵在肠道里的东西顺利排出去。它还能下气除满,把肚子里的闷气、胀气得通通赶跑,让肚子不再胀鼓鼓的。”

“枳实也很重要,有五枚。枳实就像个勤劳的‘小搬运工’,它能把肠道里的积滞用力地往下推,帮助大黄和厚朴把宿食糟粕尽快排出体外。它还能破气消积,把那些积滞在身体里的邪气都给打破消散掉。”

“最后还有芒硝,三合。这芒硝就像个‘融化大师’,它能把那些坚硬的宿食糟粕都给融化变软,变得更容易排出体外。它还能清热软坚,让肠道里的硬块变得松软,便于大黄和其他药材把它们清理出去。”

“这大承气汤的做法也有点复杂。把这四味药材准备好,先拿一斗水,这一斗水相当于现在的 20 升,就好比是满满一大缸水。用这么多水先煮厚朴和枳实这两味药,一直煮到剩下五升水,就像把一大缸水熬到只剩下四分之一啦。然后把药渣捞出来扔掉,再把大黄放进去接着煮,煮到剩下二升水。这时候再把药渣捞出来,最后把芒硝放进去,放在小火上稍微煮一两沸,让芒硝充分溶解。煮好后,把药汤分成两份,温温地喝下去。喝了之后要是拉了肚子,那就说明药起作用啦,剩下的那份就别喝啦。”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挠挠头问:“仙师,为啥喝了药拉了肚子就不喝剩下的啦?”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呀,这大承气汤的劲儿可大啦!喝了能把肠道里的宿食糟粕都给排出去。要是已经拉了肚子,就说明宿食已经排得差不多啦,再喝的话,可能会让身体的正气也跟着泄出去太多,人就会受不了啦,所以剩下的就别喝咯。”

小弟子点点头说:“哦,我明白了!仙师,那小承气汤又是啥情况呢?”

张仲景仙师接着说:“这小承气汤呀,药材和大承气汤有点像,但用量和做法可不一样。大黄还是四两,也就是 20 克,它的作用和在大承气汤里一样,是负责清理肠道宿食的‘先锋官’。厚朴只要二两,也就是 10 克,枳实三枚大的。厚朴和枳实的作用和大承气汤里差不多,不过用量少了,劲儿也就没那么大啦。”

“这小承气汤的做法是,用四升水,这四升水就好比是八个大矿泉水瓶的量。把这三味药放进去一起煮,煮到剩下一升二合,一升二合大概就是一瓶多一点的量。然后把药渣捞出来,把药汤分成两份,温温地喝下去。喝第一份的时候,要是能顺利大便,那就说明药起作用啦,第二份就别喝啦;要是喝了第一份没反应,那就把第二份也喝了。”

小弟子好奇地问:“仙师,为啥小承气汤和大承气汤做法和用量都不一样呀?”

张仲景仙师笑着解释道:“小弟子啊,这是根据病情的轻重来决定的。大承气汤针对的是病情比较严重,肠道里积滞比较厉害的情况,所以药材用量大,做法也复杂,劲儿也大,能快速把那些顽固的宿食糟粕清理出去。小承气汤呢,针对的病情相对轻一些,所以药材用量少,做法也简单点,劲儿没那么猛,这样既能把宿食排出去,又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

小弟子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仙师,那调胃承气汤呢?”

张仲景仙师说:“这调胃承气汤啊,药材又有点不同。有甘草二两,也就是 10 克,甘草这味药就像个‘和事佬’,它能调和其他药材的药性,让整个方剂的作用更温和。芒硝要半斤,也就是 5两,25克,大黄还是四两,20 克。芒硝和大黄的作用和前面一样,负责清理肠道积滞和清热。”

“调胃承气汤的做法是,用三升水,把甘草和大黄放进去一起煮,煮到剩下一升水。然后把药渣捞出来,再把芒硝放进去,放在小火上煮一两沸。煮好后,把药汤一次性温温地喝下去。它主要是用来调和胃气的,让胃气恢复正常,让身体的消化功能重新顺畅起来。”

小弟子拍着手说:“哇,这调胃承气汤名字听起来就很温和!仙师,那这三种承气汤,咋判断该用哪种呀?”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这问题问得好!如果病人肚子胀痛得特别厉害,大便干结得像石头一样,好几天都拉不出来,脉象又特别有力,那就是大承气汤的适用症,得用猛药把那些积滞快速排出去。要是肚子胀痛相对轻一点,大便虽然不通,但没那么干结,那就可以用小承气汤。要是病人主要是感觉胃里不舒服,有点胀满,口气也不太好,大便可能有点干结,但不是特别严重,那就用调胃承气汤来调和一下胃气。”

小弟子点点头说:“嗯,我记住啦!仙师,那您刚才说要是大便溏的太阴病有宿食,得用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这汤又是咋回事呀?”

张仲景仙师说:“这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啊,也是个很厉害的方子。厚朴三两,也就是 15 克,它还是负责下气除满,把肚子里的闷气、胀气得给赶跑,让肚子舒服点。枳实也是三两,15 克,它能破气消积,把肠道里的积滞给清理掉。白术二两,10 克,白术可是个‘补脾小能手’,它能增强脾胃的功能,让脾胃更好地运化食物。因为病人大便溏,说明脾胃功能有点弱啦,白术就能帮上大忙。甘草二两,10 克,它还是那个‘和事佬’,负责调和其他药材的药性,让整个方剂更平和。”

“这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的做法是,用六升水,把这四味药放进去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水。然后把药渣捞出来,每天喝三次,每次温温地喝一升。这样就能调理脾胃,把肠道里的宿食慢慢清理出去,让大便恢复正常。”

小弟子挠挠头问:“仙师,为啥大便溏的情况不能用承气汤类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呀,承气汤类的方子劲儿都比较大,主要是针对大便干结、肠道积滞比较严重的情况。要是大便溏的病人用了承气汤,可能会让大便更稀,身体的正气也会跟着泄出去太多,反而加重病情。所以大便溏的太阴病有宿食,就得用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这种比较温和的方剂,慢慢调理脾胃,把问题解决掉。”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喝这些药的时候,有没有啥要注意的呀?”

张仲景仙师认真地说:“这喝药的时候可讲究啦!喝承气汤类的时候,饮食要特别注意,不能吃那些油腻、辛辣、生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像小捣乱鬼,会影响药的效果,还可能让病情加重。比如说,大夏天的,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淇淋可不能吃,还有那些油炸的大鸡腿、辣椒啥的,都得离得远远的。喝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的时候,虽然饮食也得清淡点,但可以稍微吃点容易消化的食物,像小米粥、软面条这些,能帮助脾胃恢复功能。”

小弟子点点头说:“嗯,我记住啦!仙师,那这些药喝了之后,多久能看到效果呀?”

张仲景仙师说:“这可不好说,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身体状况也不一样。有的人喝了大承气汤,可能几个小时就开始拉肚子,把宿食排出去了;有的人可能得喝上一两天才能看到效果。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相对来说作用会慢一点。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呢,因为它比较温和,可能得喝上几天,脾胃功能才能慢慢恢复,大便才能恢复正常。”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要是喝了药没效果,或者出现了其他不舒服的症状,该咋办呀?”

张仲景仙师严肃地说:“小弟子呀,如果喝了药没效果,或者出现了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比如喝了承气汤后拉肚子拉得太厉害,或者肚子更疼了,又或者喝了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后大便还是溏稀,甚至出现了其他新的症状,那可千万别耽搁,赶紧来找我。我得重新给你诊断病情,看看是不是药方用得不对,还是有其他的问题,然后再调整治疗方案。”

小弟子挠头问张仲景仙师: “哎呀,师父,我这脑回路有点绕,就是想不通啊,那个啥,太阴病到底啥时候能松快点儿,给讲讲呗?”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须,笑眯眯地说: “哈哈,你这小子,问题倒是挺接地气。太阴病嘛,要是它想‘下班休息’了,那就得瞅准时间,从晚上9点到凌晨3点这段黄金时段哦!”

小弟子一脸懵圈: “啥?晚上9点到凌晨3点?这不是夜猫子的狂欢,早睡党的噩梦吗?太阴病还挑这时候‘撤退’?这也太会挑时候了吧!”

仙师笑得更欢了,仿佛在说:“看你小子还不懂,且听我细细道来。”

夜幕低垂,亥时初至(晚上9点)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此时的你,或许正打算泡上一杯枸杞红枣茶,准备进入养生模式。但你知道吗?在中医的世界里,太阴病这位“不速之客”却悄悄盯上了这个时间段,准备它的“撤退计划”。

小弟子自言自语: “太阴病啊太阴病,你挑这时候是想跟我玩‘深夜食堂’的游戏吗?不过话说回来,亥时对应的是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少阴肾经当令,这俩可都是藏精蓄锐的高手,难道你是想借它们的东风,偷偷溜走?”

仙师说道: “孺子可教也!太阴病,脾土之病也,脾喜温而恶寒。亥时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盛,正是脾土得以温养,寒气得以驱散的良机。此时,若得妥善调养,太阴病自然有解。”

子夜时分,子时正浓(晚上11点)

时针悄然划过11点,子夜已深,万籁俱寂之中,太阴病似乎也在“打盹”。此时,正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当值,它们负责疏泄条达,促进气血运行。

小弟子一脸惊讶: “哎呀妈呀,这子时不是‘肝胆相照’的时间吗?太阴病不会是想趁这个机会,和肝胆来个‘友好交流’,然后趁机撤走吧?”

仙师笑而不语,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许: “正是如此。太阴病之所以选择此时,是因为肝胆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湿的运化,使得体内湿气得以排出,从而减轻太阴病的症状。”

丑时将近,鸡鸣之前(凌晨1-3点)

丑时,是天地间最为深沉的黑暗,也是人体最为宁静的时刻。此时,太阴病似乎已感受到“黎明前的黑暗”,正酝酿着最后的“撤退”。

小弟子揉揉眼睛,在熬夜观察: “师父,这丑时不是肺经和大肠经的工作时间吗?太阴病这是要跟呼吸系统来个‘告别仪式’吗?”

仙师笑得合不拢嘴: “哈哈,你这联想力,不去写科幻小说可惜了!不过,丑时确实是肺经当令,肺主宣发肃降,有助于脾湿的进一步排出。而且,大肠经主传导糟粕,此时肠道功能活跃,也有助于毒素的排出,间接帮助太阴病缓解。”

小弟子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太阴病这是要趁着夜色,借助人体的自然规律,悄悄地、不打扰地离开啊!师父,您这中医理论,简直比侦探小说还精彩!”

仙师语重心长道: “中医之道,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正是顺应了人体阴阳变化,利用自然的力量,达到治愈的目的。所以,治未病,调阴阳,方能长治久安。”

小弟子点头如捣蒜: “师父,我明白了!以后不仅要早睡早起,还要根据时辰调养身体,让疾病无处遁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83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