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十五)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十五)

话说有一天,一个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求知若渴地说:“仙师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要是太阳病还没好利索,咱们该咋整呢?”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胡子,笑眯眯地说:“嘿,小家伙,问题问得好!太阳病嘛,就像是天空中的大太阳被乌云遮住了一样,咱们得想办法把这乌云驱散。要是太阳病还没解,脉象呢,不管是上面的阳脉还是下面的阴脉,都变得细细微微的,这就像天气冷得直哆嗦,人体也在自我调整,准备大战一场把病邪赶出去。这时候啊,病人往往会先打个寒战,然后出一身汗,病就好了,这就像冬天冷得不行,突然来了一股暖流,让你浑身舒畅。”

小弟子眨巴眨巴眼睛:“哦,原来是这样啊!那要是只有阳脉微,阴脉还挺有力的呢?”

仙师哈哈一笑:“那更简单啦!阳脉微嘛,说明阳气有点虚,但阴气还足,这时候咱们就让阳气振作起来,出出汗,病邪就跟着汗一起跑了。就像你跑步累了,但心里那股劲儿还在,咬咬牙,冲一冲,终点就到了!”

小弟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要是阴脉实呢?”

仙师神秘一笑:“阴脉实啊,就像是肚子里装满了东西,消化不动,这时候咱们就得用点手段,帮它疏通疏通。就像你吃了太多好吃的,肚子胀得难受,得吃点消食片一样。这时候,咱们就用调胃承气汤来帮忙。”

小弟子眼睛一亮:“调胃承气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怎么做呢?”

仙师摸了摸小弟子的头:“别急,听我慢慢道来。这调胃承气汤啊,需要甘草一两(换算成现代就是5克啦),芒硝半斤(这可得注意,半斤可是好多呢,换算成现代就是25克),还有大黄四两(那就是20克啦)。做法嘛,也简单得很,先把甘草和大黄放到三升水(大约就是现在的600毫升啦)里煮,煮到只剩下一升水(大约200毫升)的时候,把药渣捞出来,再把芒硝加进去,再煮那么一两滚,就像煮开水一样,然后一口气喝下去,病就好啦!”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这么多药材,还有这么多讲究,真是太神奇了!”

仙师笑了笑:“神奇归神奇,但每种药材都有它的妙用哦。甘草呢,就像是和事佬,能调和各种药材的性子,让它们和谐相处,还能补补脾胃,给身体加点能量。大黄嘛,就像是个大力士,能清除肠道里的垃圾,让身体轻松起来。芒硝呢,就像是个魔法师,能把身体里的热毒、燥气都吸走,让身体回归平静。”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原来药材们都有自己的使命啊!那喝这个汤药,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仙师点了点头:“当然有啦。喝这个汤药啊,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大扫除,身体得做好准备。你得先确保自己不是饿着肚子的,不然胃会抗议的。喝完之后呢,也别急着吃这吃那的,让身体好好消化一下。还有啊,要是你是个容易拉肚子或者身体比较虚弱的人,那就得小心点啦,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喝。”

小弟子若有所悟:“原来如此,看来喝药也是个大学问呢!”

仙师满意地点点头:“没错,喝药就像吃饭一样,得讲究个营养均衡、适量适时。不过啊,你也别太紧张啦,只要按照医嘱来,身体自然会慢慢好起来的。”

说到这里,仙师突然话锋一转:“对了,小家伙,你知道为什么我叫你‘小弟子’吗?”

小弟子挠挠头:“不知道哎,仙师您说说看。”

仙师笑眯眯地说:“因为你就像是一颗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苗苗啊,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啊,我就叫你‘小弟子’,希望你在学医的路上,能够脚踏实地、勤奋好学。”

小弟子听了,心里暖洋洋的:“谢谢仙师的鼓励!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仙师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好样的!去吧,去把调胃承气汤的做法和功效告诉其他师兄弟吧,让他们也知道这个妙方。”

于是,小弟子兴高采烈地跑去跟其他师兄弟分享这个新知识了。而张仲景仙师呢,则继续坐在他的诊室里,用他的智慧和医术,为前来求医的人们带去健康和希望。

话说小弟子把调胃承气汤的事情告诉师兄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试试这个妙方。于是,师兄弟们开始四处搜集药材,准备自己动手熬制。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有的师兄弟在熬制过程中,不小心把药材放多了,结果熬出来的汤药苦得要命;有的师兄弟呢,则把药材放少了,结果喝下去一点效果都没有。还有的师兄弟,在熬制过程中不小心把锅烧糊了,整个药房都弥漫着一股焦味……

看到这一幕幕“惨状”,小弟子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当初没有擅自行动,不然也得闹出笑话来。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张仲景仙师出现了。他看了看大家的“杰作”,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你们这群小家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熬制汤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哦,得讲究个火候、时间、药材比例等等。”

说着,仙师亲自示范起来。他先把甘草和大黄放到锅里,用小火慢慢熬煮。过了一会儿,他拿起勺子尝了尝汤药的味道,点了点头:“嗯,差不多了。”然后他把药渣捞出来,再把芒硝加进去,继续用小火熬煮。不一会儿,一股清香就弥漫了整个药房。

大家看得目瞪口呆:“仙师真是厉害!这么复杂的步骤,他居然做得游刃有余。”

仙师笑了笑:“其实啊,熬制汤药就像炒菜一样,得讲究个火候和调料。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就能做出美味的菜肴和有效的汤药了。”

说完,仙师把熬好的汤药分给大家喝。大家喝了之后,纷纷表示味道鲜美、效果显着。有的师兄弟甚至说:“这汤药比外面卖的饮料还好喝呢!”

听到这里,小弟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看来咱们以后不仅可以当医生治病救人,还可以当厨师开餐馆呢!”

仙师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个小家伙啊,真是调皮。不过话说回来,学医和学厨确实有很多相通之处哦。都需要耐心、细心和用心才能做出好的作品来。”

有一天,小弟子一脸懵懂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就是想知道,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还发热、出汗,这该咋整呢?有没有什么神奇的方子能搞定它?”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算是问对人了!对于这种小问题,那简直是手到擒来。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太阳病啊,发热还出汗,这事儿吧,说白了就是营气(咱们可以理解为身体的营养物质)弱了点儿,卫气(身体的防御系统)强了点儿,所以汗就容易往外冒。要想搞定这外来的邪气,桂枝汤,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张仲景仙师赶紧趁热打铁,给他细细讲解起了这桂枝汤的奥妙。

“桂枝汤啊,方子简单,就五味药:桂枝三两(换算成现代计量,那就是15克啦),芍药三两(也是15克),炙甘草二两(10克),生姜三两(15克),大枣十二枚(这个嘛,你就看着办,大概一把就差不多了)。这些药材啊,可都是有大来头的!”

张仲景仙师顿了顿,接着说道:“桂枝,那可是植物界的暖男,能温通经络,散寒止痛,还能助阳化气。它一来,那些躲在身体里的寒气啊,就像遇到了大太阳,统统都得靠边站!芍药呢,就像个温柔的大姐姐,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它和桂枝搭档,一个散寒,一个养阴,简直是天作之合!”

“炙甘草嘛,那就是个和事佬,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还能调和诸药。有了它,整个方子就像被润滑了一样,药力更加顺畅。生姜呢,暖胃散寒,止呕止咳,还能增强桂枝的散寒效果。大枣呢,就是个大补丸,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它和生姜一起,还能调和脾胃,让方子更加温和。”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估计心里头正在嘀咕:“这中药世界,还真是奇妙无比啊!”

张仲景仙师继续说道:“这五味药啊,得按规矩来煮。先把药材都切碎点儿,然后放进锅里,加上七升水(换算成现代计量,大概就是七瓶矿泉水那么多)。然后,用小火慢慢熬,熬到只剩下三升水(三瓶矿泉水)的时候,就可以把药渣滤掉了。这时候的药汤啊,温度刚刚好,喝上一升(一瓶矿泉水那么多),那感觉,简直了!”

“不过啊,喝完药汤还没完事儿呢。你还得赶紧喝上一升多点的热稀粥,这粥啊,就像是给桂枝汤加了个油门,能让药力发挥得更好。然后嘛,找个暖和的地方躺下来,盖上被子,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等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哎呀妈呀,全身都是细细的汗珠,那感觉,就像是刚从桑拿房里出来一样,爽歪歪啊!”

小弟子听得哈哈大笑,估计心里头已经在想象自己喝完桂枝汤后,汗流浃背、病愈如初的样子了。

张仲景仙师继续说道:“不过啊,这汗出得可是有讲究的。得是那种细细的、微微的汗,就像是晨露滋润过的小草一样,晶莹剔透。可千万别出得跟水流一样,那样病可就好不了了。为啥呢?因为汗出得太多,反而会伤了身体的正气。”

“如果你喝完一剂药,汗出病愈,那就不用再继续喝了。但要是汗出得不痛快,或者病还没好利索,那就得再按前面的方法继续喝。要是病情比较重的话,那就得一天一夜之内,把三剂药都喝完,然后时刻观察病情变化。”

“哦对了,喝桂枝汤期间啊,还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比如生冷的食物、粘滑的东西、肉类、面食、五辛(葱、蒜、椒、姜、芥这些辛辣的调料)、酒酪(就是酒和奶制品啦)、还有那些臭烘烘、难闻又难吃的东西。为啥呢?因为这些食物啊,要么容易伤脾胃,要么容易助热生痰,都会影响桂枝汤的效果。”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估计心里头已经把这桂枝汤的制配方法和注意事项记得滚瓜烂熟了。

“师父啊,你这讲解真是太生动有趣了!以后我再也不怕学中医了!”小弟子兴奋地喊道。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头那叫一个美呀!看来这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还真是深受徒弟们的喜爱呢!于是,他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徒弟啊,学中医啊,就得像这样,既要认真钻研,又要乐在其中。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大师!”

小弟子一听,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成为中医大师的辉煌时刻。

看着小弟子这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张仲景仙师心里头那叫一个欣慰呀!于是,他决定再给他加点料,让他对桂枝汤的理解更加深刻。

“徒弟啊,你知道吗?这桂枝汤啊,其实不仅仅能治疗太阳病发热汗出这种症状。它还能治疗很多其他的症状呢!比如啊,有些人啊,一到秋天就手脚冰凉、怕冷得厉害;还有些人啊,稍微受点凉就头疼脑热、鼻塞流涕;更有甚者啊,还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这些症状啊,虽然看起来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但其实啊,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营卫不和!”

“营卫不和啊,说白了就是身体的营养和防御系统出现了紊乱。而桂枝汤呢,就像是一个神奇的调和大师,它能把身体的营养和防御系统调理得井井有条。这样一来啊,那些乱七八糟的症状啊,就统统都得靠边站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又亮了几分,仿佛又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张仲景仙师继续说道:“所以啊,徒弟啊,以后你在临床上遇到那些营卫不和的患者啊,不管他们表现出什么症状啊,只要你能确定是营卫不和啊,那就尽管上桂枝汤!保管让他们药到病除、笑逐颜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02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