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二十八)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明这个中医小弟子,一脸困惑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道:“仙师啊,我这脑袋里装满了问号,就想知道阳明少阳合病该咋整?有啥灵丹妙药能搞定它吗?”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胡子,笑眯眯地说:“哟,小明啊,你这问题问得好!阳明少阳合病,听起来复杂,其实就像家里俩兄弟闹矛盾,一个热情如火(阳明),一个灵动如风(少阳),结果俩人闹别扭,身体就开始出乱子了。这时候啊,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拉肚子,医学上叫‘下利’。不过呢,咱们得看脉象来判断这病情是轻是重。”

“脉象如果不互相打架,那就是和平共处,病情还算平稳;要是脉象互相克制,那就像是家里俩兄弟动真格了,病情就有点棘手了。这时候啊,如果脉象又滑又快,那就像是肚子里藏了一堆没消化的美食,在抗议呢!这时候,咱们就得请出大招——大承气汤,给它来个肠道大扫除!”

小明一听,眼睛一亮:“哇塞,大承气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快说说,这方子怎么做?药材都有啥神奇功效?”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别急,听我慢慢道来。这大承气汤啊,四味药材,个个都是高手!”

“首先是大黄,这可是清肠高手,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20克哦),还得用酒洗一洗,为啥?酒能活血,让大黄的药力更加迅猛,直达病灶。大黄的作用啊,就像是肠道里的清洁工,能把那些堆积的垃圾、毒素一扫而空,让肠道恢复畅通无阻。”

“然后是厚朴,半斤(也就是25克),得炙一下,去皮。厚朴这家伙,性格温和,但力气大,能行气消胀。它就像是肠道里的按摩师,能给肠道做做按摩,舒缓紧张的情绪,让那些紧绷的肌肉放松下来。”

“接下来是枳实,五枚(咱们就估算个大概,一枚算10克,那就是50克),也得炙一下。枳实可是个急性子,它一出手,就能迅速打破肠道里的气滞,让气流畅通无阻。它就像是肠道里的交警,指挥着交通,让那些拥堵的地方瞬间畅通。”

“最后是芒硝,三合(咱们换算一下,大约就是15克)。芒硝这家伙,可是个溶解高手,它能把肠道里的那些顽固的宿便、毒素都溶解掉,让它们无处遁形。它就像是肠道里的化学武器专家,专门对付那些难缠的敌人。”

“制作方法嘛,也不难。先把厚朴、枳实用水一斗(咱们就理解为十碗水吧)煮,煮到剩下五碗水的时候,把药渣捞出来。然后加入大黄,再煮,煮到剩下两碗水。这时候,再把芒硝加进去,稍微加热一下,让芒硝溶解,就成了。这汤药啊,得分成两次喝,喝一次看看效果,如果拉肚子了,剩下的就不用喝了,免得太过头。”

小明听得目瞪口呆,感叹道:“哇塞,这大承气汤简直就是肠道里的超级英雄啊!每个药材都有自己的超能力,组合起来简直就是无敌了!”

张仲景仙师点点头:“没错,小明啊,中医的魅力就在于此。每个药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作用。咱们中医啊,就像是药材的调配师,根据不同的病情,把不同的药材组合起来,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不过啊,小明,我得提醒你。这大承气汤虽然厉害,但也不能滥用哦。它可是个猛药,只适合那些肠道里堆积了太多垃圾、毒素的情况。要是平时肠道挺健康的,那可别乱用,免得伤了正气。”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一脸呆萌地问:“师父,您知道吗?我有个朋友,他既没有外感风寒,也没有内里不适,但莫名其妙地就发热了七八天,这该咋整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捋了捋长长的白胡子,笑眯眯地说:“哦?这事儿有趣,来来来,让我这老神仙给你说道说道。”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这病人既没有表证(比如恶寒、头痛这些外在症状),也没有里证(比如腹痛、便秘这些内在症状),但偏偏就发热,这事儿可不简单。如果这时候,他的脉象还浮数(就是脉搏跳得快,轻轻一摸就能感觉到),嘿,你可别急着给他发汗或者温补,说不定得反其道而行之,给他来点‘下’法呢!”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啊?下法?这不是拉肚子嘛?他又没便秘,这合适吗?”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哈哈,你这小子,学医可不能这么死板。这里的‘下’法,可不是简单地让他拉肚子,而是通过药物的作用,帮助他排出体内可能淤积的邪气或者瘀血。毕竟,有时候,发热可能就是身体在告诉我们,哪里不对劲了。”

“比如说,如果这个病人已经用了下法,但脉数还是不减,反而胃口大开,吃得多,饿得快,到了六七天还不拉大便,嘿,这时候咱们就得警惕了,他可能体内有瘀血啊!这时候,就得用上咱们的‘抵当汤’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更亮了:“抵当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快说说,这汤是怎么做的?”

张仲景仙师于是慢悠悠地展开了他的“秘方”:

抵当汤制作秘籍

药材清单:

水蛭:30个(别害怕,这是水蛭的干燥体,古代常用来活血化瘀)

虻虫:30个(去翅足,虻虫也是一味猛药,能破血逐瘀)

大黄:15克(酒洗,大黄可是通便泻火的高手)

桃仁:20个(去皮尖,桃仁能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换算说明: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古代的一两大约相当于现代的5克,所以大黄三两就是15克啦。

制作步骤:

1. 选材:首先,你得确保你的药材都是上好的,没有虫蛀、发霉啥的。特别是水蛭和虻虫,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们在中医里可是宝贝呢!

2. 处理药材:水蛭和虻虫就不用多说了,直接拿来用就行。大黄呢,得用酒洗一下,这样可以增强它的药效。桃仁呢,得把皮和尖去掉,这样吃起来口感会更好(当然,这是开玩笑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药效)。

3. 煎煮:把这四味药材放到一起,加上五升水(大约就是十瓶矿泉水的量),然后开大火煮。煮到水只剩下三升(大约六瓶矿泉水的量)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

4. 去渣:用漏网把药渣过滤掉,只留下那黄澄澄、香喷喷的药液。

5. 服用:把药液分成三份,每次温服一份(大约就是一杯的量)。如果效果不明显,那就再服一份。不过记得哦,这可不是饮料,不能当水喝!

药材功效大揭秘:

水蛭:这家伙可是个“吸血鬼”的克星!在中医里,它可是活血化瘀的顶级高手。它能深入血脉,把那些顽固的瘀血一一清除,让血液重新流畅起来。

虻虫:别看它长得小,威力可大了!它跟水蛭一样,也是破血逐瘀的高手。而且它还能通经活络,帮助气血更好地运行。

大黄:这家伙可是个多面手!它既能通便泻火,又能清热解毒。在这里,它主要是用来帮助身体排出那些淤积的邪气或者瘀血。

桃仁:桃仁不仅好吃(当然,这里说的是处理过的桃仁),还能活血化瘀、润肠通便。它跟大黄一起,简直就是“通便双雄”,能让那些顽固的瘀血无处遁形!

小弟子听完,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哇!原来这抵当汤这么厉害啊!那要是病人用了之后,还是脉数不解,但拉肚子拉个不停,又该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又笑了起来:“哈哈,你这小子,问题还真多!如果病人用了抵当汤之后,还是脉数不解,而且拉肚子拉个不停,那可能就是另一种情况了——他体内可能有热毒,跟瘀血搅和在一起了。这时候,他拉的可能是脓血便哦!这时候,咱们就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药方了。”

小弟子一听,吓得脸色都变了:“脓血便?听起来好可怕啊!那师父,您快说说,这该怎么预防呢?”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语重心长地说:“预防啊,其实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别熬夜、别暴饮暴食、别吃那些垃圾食品。还有啊,要保持心情愉快,别老是生闷气。这样,身体里的气血才能顺畅运行,瘀血和邪气也就没那么容易滋生了。”

小弟子听完,连连点头:“师父说得对!我以后一定注意!不过师父,您这医术真是太神奇了!以后我要是能学到您这一半的本事,就心满意足了!”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哈哈,你这小子,志向还挺远大呢!不过啊,学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慢慢积累、慢慢领悟。只要你肯下功夫,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医的!”

说到这里,师徒俩都笑了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仿佛连空气都充满了温馨和喜悦。

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一脸求知若渴的样子,问道:“师父啊,我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就是想知道为啥伤寒病发了汗之后,身体和眼睛会变黄呢?这事儿听起来就挺诡异的,您能给我讲讲不?”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今儿个是钻牛角尖钻到黄泥地里去了。不过嘛,求知是好事,得鼓励!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这事儿啊,说来话长,但咱得长话短说。伤寒发汗后身体和眼睛变黄,那可不是因为吃了太多橘子或者胡萝卜哦!”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啊?不是因为吃橘子?那您快说说,到底是因为啥?”

张仲景仙师嘿嘿一笑,卖了个关子:“这事儿,得从寒湿说起。你想啊,伤寒这东西,它就是寒气和湿气勾结在一起,在咱们身体里为非作歹。你一发汗,本想把这俩坏蛋赶出去,结果呢,寒气是跑了点,湿气却赖着不走,还跟身体里的其他玩意儿搅和在一起,搞出了新花样——黄疸!”

小弟子一听,眉头紧锁:“黄疸?这名字听起来就不善啊!那……那为啥湿气不走呢?它是恋家还是咋的?”

张仲景仙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这问题问得好!湿气这家伙啊,就像是个超级粘人的小妖精,一旦黏上你,就别想轻易甩掉。它跟寒气不一样,寒气是外来的贼,一吓唬就跑;湿气呢,它是身体里的叛徒,跟身体里的其他组织勾结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所以,你一发汗,寒气跑了,湿气却跟身体里的其他玩意儿抱得更紧了,这样一来,黄疸就出现了。”

小弟子挠了挠头:“那……那黄疸有啥症状啊?是不是就像个黄脸婆一样,看着就让人心烦?”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你这比喻倒是挺形象!黄疸啊,主要就是身体和眼睛发黄,看起来就像是被太阳晒久了的香蕉皮。有的人呢,还会尿黄、便黄,整个人就像是被泡在黄药水里了似的。不过啊,别担心,咱中医有办法对付它!”

小弟子一听有办法,眼睛又亮了:“那您说说,咱中医咋对付这黄疸呢?是不是得开个方子,让它喝下去,然后湿气就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笑道:“你这想象力倒是挺丰富!不过啊,对付黄疸,咱不能光靠吓。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如果是因为寒湿在里不解导致的黄疸,那咱们就得在寒湿中求解决之道。比如说,可以用些温阳化湿、利胆退黄的中药,像茵陈、茯苓、白术这些,让它们去跟湿气搏斗,把湿气从身体里赶出去。”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更大了:“哇!这些中药听起来就像是超级英雄啊!那它们跟湿气搏斗的时候,是不是得像电影里的场面一样,火花四溅、震耳欲聋啊?”

张仲景仙师被他逗乐了:“你这小子,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中药跟湿气搏斗啊,可没那么壮观。它们就像是慢工出细活的匠人,一点点地渗透进去,把湿气瓦解掉,然后再通过身体的代谢系统把它排出去。这个过程啊,得慢慢来,急不得。”

小弟子点了点头:“哦……原来如此啊!那师父啊,我以后是不是得注意点,别让寒湿这家伙有机可乘啊?”

张仲景仙师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预防总是胜于治疗嘛。要想不让寒湿找上门来,你就得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另外啊,保持心情愉悦也很重要哦!你看你整天愁眉苦脸的,小心寒湿真的找上门来跟你做伴儿!”

小弟子一听,吓得连忙做了个鬼脸:“嘿嘿……师父啊,您就别吓唬我了!我以后一定注意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对了师父啊,您还有啥要嘱咐我的不?”

张仲景仙师想了想,说道:“嗯……还有啊,你得记住一点:中医看病啊,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因人而异。所以啊,同样的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得用不同的方子来治。你以后学医啊,可千万别死板硬套、照搬照抄哦!”

小弟子一听这话,连忙点头如捣蒜:“嗯嗯……师父啊,您放心吧!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以后学医路上啊,还得靠您多多指点迷津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50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