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二十八)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咱们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弟子,眨巴着那双充满好奇的大眼睛,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呆萌地问:“师父啊,我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就是还没给您把脉呢,病人就先把手交叉捂在胸口上,您呢,就试着让他咳嗽一声,结果他愣是一声不吭。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啊?难道病人是在跟我们玩‘你猜我猜不猜’的游戏吗?”

张仲景仙师一听,顿时乐了,他捋了捋那飘逸的长髯,笑眯眯地说:“哈哈,你这小家伙,问题还真不少呢!来来来,让为师给你细细道来。”

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既风趣又充满智慧的讲解:“首先啊,咱们得知道,这叉手自冒心的动作,可不是什么时尚潮流,也不是病人在摆pose拍照。它其实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呢!你想啊,正常人谁会没事把手捂在胸口上?除非是心里不舒服,或者是胸口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对吧?”

小弟子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但显然还没完全明白过来。

仙师见状,继续往下说:“接下来,为师再给你解释,为什么为师要让他咳嗽一声。这咳嗽啊,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它能反映出人体的气机是否通畅,肺气是否宣发得当。要是正常人,听到师父让他咳嗽,肯定很配合地‘咳咳’两声,就像每天早上起床刷牙一样自然。但这位病人呢,却愣是一声不吭,这说明了啥?”

小弟子挠了挠头,眼睛瞪得圆圆的,一脸迷茫。

仙师这时故意卖了个关子,停顿了一下,才缓缓说道:“这说明啊,他的耳朵可能听不见!为啥呢?因为他没法按照师父的指示去做啊!这就好比你在路上喊一个聋子,你喊破喉咙他也听不见,是一样的道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师父,这耳聋又是咋来的呢?”

仙师微微一笑,开始深入中医理论:“这耳聋啊,可不是一夜之间就突然冒出来的。它往往跟咱们的身体状况息息相关。比如说,这人之前可能得了风寒感冒,然后呢,一顿乱吃药,或者发汗过度,把身体里的正气都给耗没了。正气一虚,邪气就容易趁虚而入,跑到耳朵这里来捣乱,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还不忘插嘴问道:“那师父,这正气是啥啊?为啥这么重要?”

仙师耐心地解释道:“正气啊,就是咱们身体的防御系统,就像是身体的保安大队。它负责巡逻、站岗,防止外邪入侵。要是正气不足了,就像保安大队人数不够了,那外邪不就趁机溜进来了吗?所以啊,咱们平时得好好保养身体,别让正气给亏了。”

小弟子恍然大悟,拍了拍脑门说:“原来如此!那师父,这耳聋还能治好吗?”

仙师点了点头,说:“当然能治啦!不过啊,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如果是发汗过度导致的,那就得补补正气,调和阴阳。就像给身体加油打气一样,让它重新焕发活力。至于具体怎么治,那就得靠咱们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了。”

说到这里,仙师突然话锋一转,开玩笑地说:“不过啊,你小子可得记住了,以后看病的时候,别光顾着跟病人聊天,忘了把脉。要是把脉把晚了,病人突然来个叉手自冒心,再让你试咳一声,你可别傻乎乎地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哦!”

小弟子一听,顿时笑得前仰后合,连声说:“师父您放心,我一定牢记在心!不过师父啊,您这医术这么高明,有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啊?能不能传授给弟子几招?”

仙师一听这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秘籍?哪有什么秘籍啊!中医啊,讲究的是勤学苦练、融会贯通。你得把书本上的知识学扎实了,再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才能慢慢领悟其中的真谛。就像炒菜一样,你得先学会切菜、备料,再掌握火候和调味技巧,才能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佳肴来。学医也是如此啊!”

小弟子一听这话,顿时收敛了笑容,认真地点了点头:“师父您说得对!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早日成为像您一样医术高超的大医!”

仙师欣慰地笑了笑,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说:“好样的!师父看好你!不过啊,学医这条路可不好走哦!你得有恒心、有毅力才行!”

小弟子挺直了胸膛说:“师父您放心!我一定不怕苦、不怕累!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万丈深渊,我也要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仙师一听这话,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哈哈!你这小子啊!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不过啊,师父还是要提醒你一句:学医啊,不光要有热情、有干劲,还得有细心、有耐心才行哦!不然的话,很容易就会误诊、漏诊的!”

小弟子一听这话,连忙点头称是:“师父您说得对!我一定牢记在心!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好医生!”

张仲景仙师,正坐在他那充满草药香的医馆里,捋着长长的白胡子,享受着午后的悠闲时光。突然,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弟子蹦跶了进来,一脸好奇地问:“师父,师父,我有个问题憋心里好久了,就是想问问,发汗之后喝水这事儿,有啥说道不?”

张仲景仙师一听,眼睛一亮,心想:这小子今儿个是想跟我探讨中医养生啊,行,那我就给你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饮水大讲堂”!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哦?发汗后饮水?这事儿可大了去了,听我慢慢道来。”

小弟子一听,立马竖起耳朵,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错过一个字。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发汗是什么?那可是身体在跟外邪作战,出了一身大汗,把敌人赶出去的大动作。这一战打完,身体自然是又累又渴,想赶紧补充点水分。”张仲景仙师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仿佛在酝酿一场大戏。

小弟子迫不及待地问:“那赶紧喝水呗?难道还有啥讲究?”

“讲究?那必须的!喝水这事儿,在中医眼里,可是一门大学问。”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你想啊,刚发完汗,毛孔都张开着,这时候你要是咕咚咕咚猛喝一通,就像是突然给身体来了个洪水泛滥,身体能受得了吗?”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更圆了:“洪水泛滥?那……那会咋样?”

“咋样?喘呗!”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拍了拍桌子,“你想啊,水一下子灌进来,肺得赶紧工作,把这多余的水汽排出去,可它刚打完仗,还没喘口气呢,这下好了,得更拼命地干,能不喘嘛!”

小弟子一听,恍然大悟,又忍不住问:“那……那用水直接浇身子呢?是不是也一样?”

“嘿,你这小子,还挺举一反三的嘛!”张仲景仙师笑得眼睛都快没了,“用水浇身子,那更是直接给身体来了个‘透心凉’。毛孔本来开着透气呢,你这一下子,直接给堵上了,身体里的热气出不去,全憋在里面,能不喘得更厉害吗?”

小弟子一听,吓得直吐舌头:“这么严重啊!那以后发汗后,喝水都得小心翼翼的了。”

“没错,喝水也得讲科学,讲策略。”张仲景仙师收起笑容,认真地说,“发汗后,先别急着大口喝水,先缓缓喝一点温水,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等过一会儿,身体缓过来了,再适量补充。记住,喝水也要‘细水长流’,别一股脑儿往里灌。”

小弟子连连点头,心里暗暗佩服师父的学问。

“还有啊,喝水这事儿,还得看个人体质。”张仲景仙师又补充了一句,“有的人体质偏热,发汗后喝点淡盐水,能平衡体液,防止脱水;有的人体质偏寒,那就得喝点温热的姜糖水,既能暖身,又能补充能量。总之,喝水也得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问:“师父,那您平时发汗后,都喝啥水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我?我这老骨头啊,一般就喝点淡淡的菊花茶,既清热又解渴,还能顺便养养肝。”

说完,张仲景仙师站起身来,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记住,中医养生,讲究的是平衡与和谐。喝水这事儿虽小,但里面学问大着呢。以后啊,多读书,多实践,慢慢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妙处了。”

有一天,小弟子挠着头,一脸疑惑地凑近张仲景仙师,问道:“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就想问问您,这发汗之后,喝水吃药的事儿,里头有啥讲究不?”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说道:“哟呵,小家伙开始琢磨发汗后的喝水哲学啦!来来来,让我这老中医给你说道说道。”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发汗这事儿,就像是给身体来了一场大雨洗礼,把体内的邪气、湿气啊,一股脑儿往外赶。这汗一出,人是痛快了,但身体也虚了呀,就像刚跑完马拉松,渴得要命,对吧?”张仲景仙师边说边做了个大口喘气的动作,逗得小弟子咯咯直笑。

“这时候啊,要是猛地灌一大杯水,或者一股脑儿把药灌下去,那就麻烦了。为啥呢?因为这时候的身体,就像个刚被大雨淋湿的泥娃娃,里头外头都是软的,脾胃啊,也处于虚弱状态。你这时候给它来个‘水漫金山’,它不抗议才怪呢!”说着,张仲景仙师还做了个“洪水滔天”的手势,小弟子笑得前仰后合。

“所以啊,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逆者,不顺也。身体正虚弱着呢,你强行给它灌水,那就是逆着身体的性子来,它不跟你急才怪!轻点的,可能就是肚子胀、不舒服;重点的,再一发汗,脾胃受不了,直接吐下不止,那可就惨了,得不偿失啊!”张仲景仙师一脸严肃,但眼神里却透着几分调侃。

小弟子一听,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哇,原来喝水也有这么多讲究啊!那发汗后,到底该怎么喝水吃药呢?”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说:“别急,我这不是正要讲嘛。发汗后啊,要想喝水,得少量多次,温水最好,就像春雨绵绵,润物细无声嘛。这样既解了渴,又不会给脾胃造成太大负担。至于吃药,那更得讲究了,得根据体质、病情,还有发汗的程度来,不能一概而论。总之啊,得让身体慢慢恢复,别急功近利。喝水这事儿,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喝什么水、怎么喝、什么时候喝,都是有讲究的。像那些碳酸饮料、奶茶啊,虽然好喝,但喝多了对身体可没好处。还是那句话,温水最好,少量多次,既解渴又养生。”

说到这里,张仲景仙师突然话锋一转,笑道:“不过啊,小家伙,你也别太紧张。中医嘛,讲究的是平衡、和谐,凡事都有个度。只要咱们掌握了这个度,喝水吃药也能成为一种享受。就像品茶一样,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说:“师父,您这么一说,我感觉喝水吃药都变得高大上了呢!以后我可得好好品味,不再狼吞虎咽了。”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说:“这就对了!学医啊,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态度。对待身体要像对待最珍贵的宝藏一样,细心呵护,才能健康长寿。”

小弟子兴高采烈地离开了,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懂得品味生活、懂得爱护身体的中医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40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