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六十二)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一个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好奇地问:“仙师仙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您知道伤寒吐下之后,再发汗,人会感觉虚烦,脉还特别微细,这是咋回事儿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长长的白胡子,说:“哦,这个问题啊,咱们得从头捋一捋。来,小弟子,搬个小板凳,咱们坐下慢慢聊。”

小弟子乖乖地搬来小板凳,坐在仙师旁边,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错过一个字。

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首先啊,咱们得明白,伤寒这个病,它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得了伤寒,那身体里的正气和邪气就得开始打架。正气呢,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警察,邪气呢,就像是那些捣蛋的小混混。”

“这警察和小混混打架,总得有个地方打吧?所以啊,这伤寒病一开始,往往就会先从脾胃这个‘街头巷尾’开始闹起来。脾胃啊,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交通要道,正气邪气在这儿一碰头,那就得开始掐架。”

“结果呢,这脾胃一受伤,咱们身体就开始出现各种不舒服。比如说,有的人会吐,有的人会拉肚子。这就是脾胃这个‘交通要道’被邪气给堵住了,正气没办法正常运输食物和水液,只能把它们给赶出去了。”

“然后呢,咱们这位小弟子说的啊,是伤寒吐下之后,再发汗。这发汗啊,就像是给身体开了一扇窗户,让邪气有机会往外跑。但是呢,这窗户开得可不是时候!”

仙师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小弟子急得直挠头,连声催促:“仙师仙师,快说啊,怎么就不是时候了呢?”

仙师笑了笑,接着说:“你想啊,这脾胃刚刚经过一场大战,正气都伤得不轻。这时候你再发汗,那不就是让正气雪上加霜嘛!正气一看,哎呀妈呀,这外面风大雨大的,我还是别出去了吧。于是呢,它就躲在身体里头不出来,这样一来,人就感觉特别虚烦。”

“虚烦啊,就像是身体里的电池没电了,但是又不得不硬撑着干活。整个人就会觉得没精打采的,心里头还烦得慌。就像是你本来就很累了,但是老板还一个劲儿地催你加班,那种感觉,你懂吧?”

小弟子连连点头,说:“懂懂懂,就是那种身心俱疲的感觉。”

仙师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然后呢,这脉微细又是咋回事儿呢?脉啊,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天气预报员,它能反映出咱们身体里的气血情况。这气血要是充足啊,那脉就像是一条宽阔的大马路,畅通无阻。但是呢,这伤寒吐下再发汗之后啊,气血都被伤得不轻,那脉就变得像一条小巷子一样狭窄,摸起来就细细弱弱的。”

“所以啊,这时候你要是去摸病人的脉,那感觉就像是摸到了一条快要干涸的小溪,水流细细的,一点力气都没有。”

小弟子听得入了迷,连声赞叹:“仙师您说得太形象了!”

仙师笑了笑,接着说:“然后呢,这病要是再拖上个八九天,那问题就更严重了。这时候啊,病人往往会感觉心下痞硬,就像是心口窝那儿被塞了一块大石头,堵得慌。胁下呢,也会隐隐作痛,就像是有人在那儿偷偷地拧了一把。”

“更惨的是啊,这气还会往上冲,一直冲到咽喉那儿,让人感觉就像是有一股气在喉咙里顶着,上不去也下不来,特别难受。有时候呢,这气还会冲到头上,让人感觉头晕目眩的,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小弟子听得哈哈大笑,说:“仙师您这比喻真是太逗了!”

仙师也笑了笑,接着说:“然后呢,这经脉啊,也会开始动惕。动惕是啥意思呢?就像是经脉里头有无数只小蚂蚁在爬来爬去,让人感觉痒痒的、麻麻的,特别不舒服。这种感觉啊,就像是你在大冬天里穿着短袖短裤,结果被寒风一吹,那种刺骨的冷意直往骨头里钻。”

“所以啊,这时候的病人啊,那真是苦不堪言。身体里头各种不舒服,外面还得强撑着,不能倒下。就像是你明明已经累得不行了,但是还得硬着头皮去上班,那种感觉,你懂吧?”

小弟子连连点头,说:“懂懂懂,就是那种身心俱疲还得硬撑的感觉。”

仙师叹了口气,说:“唉,所以啊,咱们学医的人啊,一定得明白一个道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伤寒病啊,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得了病,就得赶紧治疗,千万别拖。拖得越久啊,这病就越难治,身体也就越受伤。”

“就像是你开车一样,要是车子出了点小毛病啊,你就得赶紧送去修理。你要是不管它啊,那这毛病就会越来越严重,到最后啊,这车子可能就报废了。咱们的身体啊,也是一样的道理。”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说:“仙师您说得太对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医,治病救人!”

仙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有这份心就好!不过啊,学医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的事情。你得有恒心、有毅力、有耐心才行。”

“就像是你种一棵树一样,你得天天给它浇水、施肥、修剪枝叶才行。你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啊,那这树啊,就永远也长不大。学医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一天,小弟子一脸困惑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事儿,不吐不快。您知道吗?就是那个伤寒病,发汗也发了,吐也吐了,下也下了,好不容易这病看似解了,结果心下那儿却硬邦邦的,跟塞了块大石头似的,还老打嗝,这嗝声比咱庙里的钟还响,就是停不下来,这可咋整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描述得还挺生动形象。于是故作高深,捋了捋长胡子,缓缓说道:“哦?竟有此事?来来来,让我给你说道说道。”

张仲景仙师清了清嗓子,说道:“伤寒啊,这东西可不简单,发汗、催吐、攻下,这一套流程走下来,看似病邪已退,实则正气已伤,脾胃不和,气机逆乱。心下痞硬,那是胃气郁滞,升降失常;噫气不除,乃是胃气上逆,打嗝连连。这时啊,就得用上咱们的老方子——旋覆代赭汤!”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旋覆代赭汤?这名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师父,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怎么配,怎么煎,还有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

张仲景仙师嘿嘿一笑,心想:这小子今天算是问对人了。于是,便开始了他的“爆笑中医课”。

“旋覆代赭汤啊,这个方子啊,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每个药材都是家里的成员,各有各的本事,共同来治理这个‘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的家。”

“首先呢,咱们来看看旋覆花,这位可是家里的‘和事佬’,它能降气化痰,调和脾胃,就像家里的长辈,总是能化解各种矛盾,让家里和和气气的。不过啊,这旋覆花可不是随便摘的野花,得是那种开得正艳,香气扑鼻的才行,三两换算成现代重量,那就是15克,不多不少,刚刚好。”

“接下来是人参,这位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大补元气,健脾益肺,就像家里的爸爸,总是默默无闻地支撑着整个家。人参啊,得是那种年份足的,才能有足够的药效,二两换算成现代重量,就是10克,不多也不少。”

“生姜呢,就是家里的‘小太阳’,温中止呕,散寒解表,就像家里的妈妈,总是能给家人带来温暖和关怀。生姜啊,得是那种新鲜的,汁水足的,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五两换算成现代重量,就是25克,满满的爱意哦!”

“代赭石,这位可是家里的‘稳重先生’,重镇降逆,平肝潜阳,就像家里的爷爷,虽然话不多,但关键时刻总能稳住大局。不过啊,这代赭石可不是随便捡块石头就行,得是那种质地纯净,色泽均匀的才行,一两换算成现代重量,就是5克,刚刚好。”

“甘草呢,就是家里的‘润滑剂’,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就像家里的姐姐,总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让家里充满和谐。甘草啊,得是那种根茎粗壮,味道甘甜的才行,三两换算成现代重量,就是15克,甜甜蜜蜜的。”

“半夏啊,这位可是家里的‘清洁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就像家里的弟弟,虽然平时调皮捣蛋,但关键时刻总能帮家里解决大问题。半夏啊,得是那种炮制得当,毒性去除的才行,半升换算成现代重量,大约是25克,不过咱们这里用的是洗过的半夏,所以药效会更温和一些。”

“最后呢,就是大枣了,这位可是家里的‘甜心宝贝’,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就像家里的小公主,总是能给家人带来欢笑和甜蜜。大枣啊,得是那种个大肉厚的才行,十二枚换算成现代重量,大约是60克,够甜够营养!”

“好了,咱们药材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煎药了。这煎药啊,也是有讲究的,得用一斗水,换算成现代容量,大约是2000毫升,把这些药材都放进去,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熬到只剩下六升水,也就是1200毫升左右,然后把药渣滤掉,再把这六升药水继续熬,熬到只剩下三升,也就是600毫升左右,这时候的药汁啊,浓缩的都是精华!”

“然后呢,就是服药了。这服药啊,得温着喝,一天喝三次,每次喝一升,也就是200毫升左右。喝的时候啊,别急着一口气喝完,得慢慢品,就像品茶一样,感受那药香在嘴里回荡,感受那药效在身体里慢慢发挥。”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师父,您这一说,我感觉这旋覆代赭汤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每个药材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使命,共同来治疗这个病。”

张仲景仙师点了点头:“没错啊,中医就是这样,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就像咱们人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

有一天,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好奇地问:“仙师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外面的症状还没消停呢,结果医生一个劲儿地给他用泻药,这一泻可好,热邪和内湿勾结在一起了,开始拉肚子,这可咋整啊?”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胡子,笑眯眯地说:“哈哈,小家伙,这可是个经典病例哦。太阳病嘛,就是感冒那些头疼脑热、恶寒发热的症状。本该发散解表,结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攻下,脾胃可就遭殃了。脾胃一弱,水湿不化,热邪趁机捣乱,拉肚子就成了必然。这时候,要是拉肚子拉个不停,肚子还胀得硬邦邦的,感觉里外都不舒服,那就得用上咱们的桂枝人参汤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桂枝人参汤?听起来好高大上啊!快说说,这方子怎么配?”

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桂枝人参汤,简单说,就是桂枝、甘草、白术、人参、干姜这五味药。咱们古代的一两,换算到现在大约是5克,所以啊,你得准备桂枝20克(四两)、炙甘草20克(四两,记住哦,甘草要炙过,就是炒一下,这样药性更温和)、白术15克(三两)、人参15克(三两,这里的人参可是好东西,补气圣品)、干姜15克(三两)。这五味药,那可是各有千秋,咱们一一说来。”

“先说桂枝吧,这家伙可是解表散寒的高手,还能温通经脉,就像给身体装了个小太阳,把体表的寒气都给赶走。而且啊,它还能调和营卫,让身体的防御系统恢复正常工作,不再让那些外邪有机可乘。”

“甘草呢,中药里的‘和事佬’,既能补脾益气,又能润肺止咳,还能调和药性,让其他药材更好地发挥作用。炙过的甘草更是温柔,不会太过刺激脾胃。”

“白术,这可是健脾燥湿的行家,专门对付那些因为脾胃虚弱引起的水湿不化。吃了它,脾胃就像被烘干机烘过一样,干爽舒适,湿气无处遁形。”

“人参嘛,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简直就是身体的小宇宙能量包,吃了它,人立马精神抖擞,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不过这可是自然的、温和的鸡血哦!”

“最后说说干姜,这家伙可是温中散寒的猛将,能把脾胃里的寒气一扫而光。而且啊,它还能回阳救逆,遇到那种阳气快没了的危急情况,干姜可是能救命的。”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哇,这五味药组合起来,简直就是超级英雄团队啊!那怎么煎药呢?”

仙师笑着点头:“没错,这就是中医的智慧,讲究的是团队作战,互相协作。煎药嘛,你得先找个大锅,装上大约9升水(换算成现在,大约是9000毫升,不过家里煮药不用这么精确啦,大概估计一下就行)。然后把除了桂枝以外的四味药先放进去,大火煮开,小火慢炖,煮到剩下大约5升药水(5000毫升左右)。这时候,再把桂枝加进去,继续煮,直到药水浓缩到3升(3000毫升),也就是大约三碗的样子。把药渣过滤掉,分成三份,早上一份,中午一份,晚上再来一份,温温地喝下去,保证药到病除。”

小弟子听得哈哈大笑:“仙师,您这讲解方式真是太逗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方子真的能治好那种又拉肚子又感冒的怪病吗?”

仙师拍拍小弟子的肩膀:“那当然啦!桂枝人参汤可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方剂。它既能解表散寒,解决太阳病的外证,又能温中健脾,止住拉肚子。内外兼修,双管齐下,自然药到病除。不过啊,记住一点,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同样的症状,不同的人,用的方子可能就不一样。所以啊,学中医可不能死记硬背,得灵活运用,才能成为真正的‘小华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7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