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寒病脉证并治(二)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小弟子一脸愁容地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最近在研究一些病症,发现有个问题挺棘手的。就是寒病,那种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的病症,您知道吗?

张仲景仙师微笑道:哦,这个啊,我当然知道了。你这是不是又遇到什么难题了?来来来,坐下说。

小弟子兴奋地答道:对对对,我就是想知道,对于这种寒病,有没有什么特效方剂啊?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道:特效方剂嘛,当然有啦。不过,你得先听听这病症的详细情况。这寒病啊,可不简单,它要是严重起来,能让人胸胁支满,就是胸口和肋骨那边感觉满满的,不舒服。还有啊,膺背肩胛间会痛,痛得你直哼哼。

小弟子点头不已:对对对,就是这个症状。我还听说,有的人甚至会因为这个病症变得喜欢悲伤,时不时还会发晕,甚至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张仲景仙师赞许地说:嗯,你描述得很准确。这其实是因为寒邪侵袭了心脏。心脏啊,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要是被寒邪侵袭了,那麻烦可就大了。不过,别担心,我有两个方剂可以对付它。

小弟子眼睛一亮,急忙问道:两个方剂?快说说,是哪两个?

张仲景仙师继续说道:第一个方剂啊,叫做通脉四逆汤。这个方剂啊,可是专门对付这种寒邪侵袭心脏的病症的。

小弟子迫不及待地问道:那赶紧说说,这个方剂是怎么制配的?

张仲景仙师慢慢道来:这个方剂啊,需要甘草二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0克),要炙过的;附子一枚大的(换算成现代就是25克左右),要生的,还要破开;干姜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人参二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0克)。

小弟子认真记录:嗯嗯,我记住了。那这些药材要怎么煮呢?

张仲景仙师继续讲解:你把这四味药材放到锅里,加上三生态的水(这个三生态啊,就是三份药材对应三份水的意思,不过咱们现在为了方便,就直接用三升水吧)。然后啊,用大火煮,煮到水只剩下一升二合的时候,就可以把药渣去掉了。

小弟子疑惑地问道:一升二合是多少啊?

张仲景仙师笑道:这个啊,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1.2升。你煮到这个程度,就可以把药汤分两次喝了,每次喝一半,记得要温服哦。

小弟子点头说道:嗯嗯,我明白了。那这个方剂里的药材都有什么作用和功能呢?

张仲景仙师详细解释道:甘草啊,是个好东西,它能调和药性,还能缓急止痛。附子呢,是个热药,能温阳散寒,对付寒邪可是有一套的。干姜也是个热药,能温中散寒,还能回阳救逆。人参嘛,是个补药,能大补元气,让你精神焕发。

小弟子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个方剂还真是厉害啊。那第二个方剂呢?

张仲景仙师微笑地说:第二个方剂啊,叫做甘草泻心汤。这个方剂啊,是专门对付那种寒邪侵袭到手臂,导致肘外痛,手臂不能伸的病症的。

小弟子惊讶地说:哇,这个方剂也能治手臂的病啊?

张仲景仙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没错,这个方剂啊,可是个多面手。它不仅能治手臂的病,还能治一些其他的病症,比如口腔溃疡啊,胃肠疾病啊,都有不错的效果。

小弟子眼睛放光,急忙问:那赶紧说说,这个方剂是怎么制配的?

张仲景仙师喝了一口茶,慢慢道来:这个方剂啊,需要甘草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20克),要炙过的;黄芩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干姜三两(换算成现代还是15克);半夏半升(换算成现代大约就是50克,不过要注意啊,这个半夏可是有毒的,一定要先洗干净再用);人参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黄连一两(换算成现代就是5克);大枣十二枚(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60克,记得要劈开哦)。

小弟子一边认真记录,一边说道:嗯嗯,我记住了。那这些药材要怎么煮呢?

张仲景仙师继续讲解道:你把这七味药材放到锅里,加上一斗的水(这个一斗啊,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10升)。然后啊,用大火煮,煮到水只剩下六升的时候,就可以把药渣去掉了。

小弟子惊讶地问:这么多水?要煮到什么时候啊?

张仲景仙师笑道:别着急,慢慢来。你煮到水只剩下六升的时候,再把药汤倒回来煮,煮到只剩下三升的时候,就可以喝了。记得啊,要分三次喝,每次喝一升,还是要温服哦。

小弟子点了点头,说道:嗯嗯,我明白了。那这个方剂里的药材都有什么作用和功能呢?

张仲景仙师详细解释道:甘草啊,还是那个调和药性的好手。黄芩呢,能清热燥湿,对付一些热症可是有一套的。干姜啊,还是那个温中散寒的能手。半夏呢,能燥湿化痰,还能降逆止呕。人参嘛,还是那个大补元气的宝贝。黄连啊,能清热燥湿,还能泻火解毒。大枣呢,能补中益气,还能养血安神。

小弟子一脸崇拜地说:师父啊,您真是博学多才啊。这些方剂和药材的作用和功能,您都了如指掌啊。

张仲景仙师谦虚地笑道:哪里哪里,这都是古人传下来的智慧啊。我只是把它学来,再教给你们罢了。

小弟子不住点头:嗯嗯,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不过啊,师父,我还有个问题想问您。

张仲景仙师微笑地说:什么问题?尽管问吧。

小弟子疑惑地问:就是那个脉象啊,您刚才说寒邪侵袭心脏会导致脉象变化,那具体是什么样的脉象呢?

张仲景仙师详细解释道:这个啊,可是个大学问。一般来说啊,寒邪侵袭心脏的时候,脉象会变得沉迟无力。沉呢,就是按下去才能摸到脉;迟呢,就是脉跳得慢。这种脉象啊,就说明心脏功能受到了影响,阳气不足了。

小弟子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啊。那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就可以用通脉四逆汤来调理了?

张仲景仙师点头说道:没错,通脉四逆汤就是专门对付这种沉迟无力的脉象的。它能温阳散寒,回阳救逆,让你的心脏重新焕发生机。

小弟子一脸兴奋地说:太好了,这下我可有信心对付这种寒病了。

张仲景仙师微笑地说:有信心是好事,但也要记得,方剂虽好,也要对症下药哦。可不能随便乱用哦。

小弟子点头应答:嗯嗯,我明白了。师父啊,您真是我的救命稻草啊。每次遇到问题,只要找您,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张仲景仙师大笑:哈哈哈,你这孩子啊,真是会说话。不过啊,我也得提醒你,学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哦。要想成为真正的医者,可得下苦功夫啊。

小弟子坚定地说:师父啊,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者。

张仲景仙师赞许地说:好样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也该回去学习了。记得啊,要持之以恒哦!

有一天,小弟子满脸疑惑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如果一个人得了寒病,肚子胀得跟气球似的,还咕咕叫,吃点东西都不消化,拉出来的都是没消化完的食物,严重的时候脚都软了,站都站不稳,脉摸起来又慢又涩,这该咋整啊?”

仙师一听,笑眯眯地说:“哟,你这是碰到难题了呀!没问题,咱们早就给这病起好名字了,也备好了方子。来,听我细细道来。”

“这人啊,一旦寒邪钻进了脾里,就会出现你说的这些症状。这时候,就得请出咱们的‘理中汤’大将军了!这理中汤啊,可是个暖胃暖脾的好东西,专门对付这种寒邪作祟的。”

“那理中汤是怎么做的呢?别急,我这就给你说说。首先,你得准备好人参15克(三两,记住啊,古代的一两咱们现在就算它5克),干姜15克,甘草15克,还有白术15克。这四味大将,一个都不能少哦!然后,你把它们一股脑儿地扔进八升水里(别担心,咱们现在用锅煮,八升水大约就是个大锅的量),用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直到水熬成了三升,就像熬汤一样。熬好了之后,把药渣子捞出来扔掉,剩下的汤分成三份,早中晚各喝一份,保证你暖洋洋的,寒邪都吓得跑远远的!”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眼睛直发光:“哇,这么神奇啊!那要是这寒邪还更嚣张,跑到大腿根那儿去了,让人疼得弯不下腰,站不直腿呢?”

仙师哈哈一笑:“你这小家伙,问题还真不少!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请出另一位大将——‘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了!这方子啊,专门对付那些顽固不化的寒邪,让它们知道谁是老大!”

“怎么做呢?听好了啊!你得准备枳实四个(这个嘛,大小不一,你就挑中等大小的吧),白术15克,茯苓15克,还有炙甘草5克(记住啊,炙甘草就是炒过的甘草,更温和一些)。把这四味药材也扔进锅里,用六升水煮,煮到剩下三升汤。同样地,把药渣子扔掉,剩下的汤分三份,早中晚各喝一份。保证你喝完之后,大腿根那儿就不疼了,又能活蹦乱跳了!”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里那个美啊,仿佛自己已经成了治病救人的小神医了。不过,他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师父啊,这些药材都有啥用呢?为啥能治病啊?”

仙师摸了摸他的头,耐心地解释道:“这你就问对人啦!人参啊,那可是大补元气的,吃了之后精神抖擞;干姜呢,是个暖宝宝,专门对付寒邪的;甘草嘛,是个和事佬,能调和各种药材的性子,让它们团结一心;白术呢,是个健脾高手,能让你的脾胃变得更强壮;茯苓呢,能利水渗湿,让你的身体不那么沉重;枳实啊,是个行气消滞的好手,能让你的肠胃动起来,不再堵车。怎么样?这些药材是不是很厉害?”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心里那个佩服啊,简直就要给仙师跪下了:“师父啊,您真是太厉害了!这些药材都能治这么多病啊!”

说到这里啊,咱们还得聊聊寒病脉象。像这个寒病啊,脉摸起来又慢又涩,就像是个老爷爷在慢慢地走路,还一瘸一拐的。这就是因为寒邪把气血都给冻住了,让它们流动不起来了。所以啊,咱们就得用这些暖洋洋的药材来给它解冻,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

有一天,小弟子一脸愁容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最近身体有点不对劲,老是喘啊喘的,咳嗽不断,感觉气都不够使了,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而且啊,嘴里还老是有口水泡沫往外冒,耳朵也嗡嗡响,喉咙干得要命。您说,我这是不是中了什么邪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还挺会形容。于是,故作高深地说:“你这是寒邪乘肺啦!脉沉而迟,典型的寒症表现。不过别怕,咱们有张仲景仙师的秘方在手,保证药到病除!”

小弟子一听有救,眼睛立马亮了:“师父,快告诉我,是什么秘方?”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说:“这第一方啊,叫做甘草干姜汤。你可别小看这两味药,它们可是对抗寒邪的小能手呢!”

咱们先来聊聊这甘草干姜汤的配料和做法。甘草四两(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20克),要炙过的那种,就像给甘草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让它更温和,更能暖肺。干姜二两(10克),得炮制过,这样干姜的火力就更猛了,专门对付那些顽固的寒邪。

做法嘛,简单得很。把这两味药放到锅里,加上三升水(大约600毫升),就像煮火锅一样,慢慢熬煮。等水熬得只剩下一升五合(大约300毫升)的时候,把药渣滤掉,分两次温服。这汤啊,喝下去就像一股暖流涌进肺里,那些寒邪啊,立马就被赶跑了!

甘草呢,是个和事佬,能调和各种药材,还能润肺止咳。干姜则是个暖宝宝,专门给身体加热,把寒邪都逼出来。这两味药搭配在一起,简直就是对抗寒邪的黄金搭档!

不过啊,如果这寒邪太狡猾,不仅侵占了你的肺,还跑到你的胳膊肘里捣乱,让你胳膊肘内侧疼得要命,转个身都费劲,那你就得用上这第二方了——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

这方子可热闹了,一共有六味药呢!枳实四枚(大约20克),橘皮二两(10克),桔梗三两(15克),半夏半升(大约25克,得洗干净哦),生姜三两(15克,切片),甘草二两(10克,还是炙过的)。

做法也不难,把这六味药一股脑儿扔进锅里,加上八升水(大约1600毫升),就像炖大骨头汤一样,慢慢熬煮。等水熬得只剩下三升(大约600毫升)的时候,把药渣滤掉,分成三份,一天喝三次,每次喝一份。这汤啊,喝下去就像给肺做了一次全面的SpA,那些寒邪啊、痰湿啊,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枳实是个大力士,能帮你把肺里的痰湿都推出去。橘皮呢,就像个清洁工,专门打扫肺里的垃圾。桔梗是个引路人,能引导其他药材直达病灶。半夏是个化痰高手,专门对付那些顽固的痰。生姜嘛,还是个暖宝宝,继续给身体加热。甘草呢,依然是个和事佬,让这些药材都能和谐相处,共同发挥作用。

再来说说这寒邪的脉象。脉沉呢,就像潜水员潜到水底一样,你得往深了摸才能摸到。这说明寒邪已经深入到身体内部了。脉迟呢,就像蜗牛爬一样,慢悠悠的。这说明身体里的阳气不足,动力不足。所以啊,脉沉而迟,就是寒邪来袭的信号灯!

不过啊,大家也别太紧张。只要咱们及时发现,及时用上张仲景仙师的秘方,那些寒邪啊,统统都不是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38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