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六十五)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咱们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弟子,眉头紧锁,一脸求知若渴的模样,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开口就问:“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疙瘩,不解开就痒痒。您说说,要是遇到那种伤寒病,脉浮得跟船帆似的,身上热得像火烧,汗却一滴不出,这外表的风寒邪气还牢牢纠缠着,咱们该咋整?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一帖见效?”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今儿个是遇上难题了,嘴角一扬,笑道:“哟呵,我这小徒儿也开始钻研高深学问了嘛!来来来,为师给你说道说道。这伤寒啊,脉浮发热无汗,说明邪气还在体表晃悠,没往里钻呢。这时候,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把这邪气赶出去,发汗是关键,可不能胡乱用白虎汤,那可是给里热炽盛的家伙准备的。要是病人渴得跟沙漠里的骆驼似的,直嚷嚷要喝水,体表的症状也都没了,那这时候,白虎加人参汤就该闪亮登场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白虎加人参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师父,快给我讲讲这方子咋配的,还有那药材都是啥神仙宝贝,咋就这么神奇呢?”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髯,故作神秘地说:“听好了,这白虎加人参汤啊,方子简单却深奥,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再加上人参二两。不过,咱们现代人计量得换算一下,古代一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克,所以啊,知母就是30克,石膏嘛,足足有50克哦,甘草10克,粳米嘛,大约就是一碗的量,人参也是10克。怎么样,这分量够震撼吧,简直就是药材界的‘豪华套餐’嘛!”

小弟子一听,差点没笑喷出来:“师父,您这形容,简直比说相声还逗!那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呢?为啥凑在一起就能治病?”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开始娓娓道来:“知母啊,那可是清热滋阴的高手,就像是身体里的灭火器,专门对付那些因热邪导致的烦躁、口渴。石膏呢,更是清热泻火的猛将,一斤下去,那热度就像是遇到了冬天的寒风,嗖嗖地往下降。不过,这俩家伙虽然厉害,但也得有调和的,不然太凉了伤脾胃怎么办?这时候,炙甘草就派上用场了,它既能调和药性,又能缓急止痛,还能给脾胃加层保护膜,防止药物太过寒凉。粳米呢,别看它平平无奇,却是养胃生津的好东西,能让药物更好地被吸收。至于人参嘛,那可是补气界的扛把子,能够生津止渴,增强体力,让病人在发汗的同时,不至于因为出汗过多而伤了正气。”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师父,您这一番讲解,简直就是药材界的‘舌尖上的中国’啊!那制作这个汤剂,有啥讲究不?”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继续讲解:“制作嘛,说简单也简单,说讲究也讲究。先把知母、石膏、炙甘草这三味药用清水泡上半个小时,让它们充分吸水,准备好干活。然后把粳米淘洗干净,跟泡好的药材一起放进锅里,加水一斗,也就是现在的十碗水左右。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炖到粳米熟烂,汤色变得清澈透亮,这时候,药香四溢,就知道快成了。最后,把药渣过滤掉,留下浓浓的汤汁,分成三份,一天之内,分三次温服,保证药到病除!”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已经闻到了那药汤的香气,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师父,这药汤喝起来,味道咋样?会不会苦得跟黄连似的?”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你这小子,就知道吃。这药汤嘛,虽然药材里有些苦味的,但因为有粳米的甘甜,喝起来也不至于太难以下咽。而且,你想啊,良药苦口利于病,为了身体早日康复,这点苦头算啥?再说了,等你病好了,为师带你去吃大餐,补偿补偿你!”

小弟子一听有大餐吃,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师父,说话算话哦!那我这就去准备药材,给需要的病人煎药去!”

张仲景仙师看着小弟子兴冲冲的背影,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小子,虽然平时调皮捣蛋,但关键时刻,还是挺靠谱的。希望他以后能成为悬壶济世的好医生。”

且说小弟子按照师父的指示,精心挑选药材,一丝不苟地煎制药汤。每当看到病人喝完药汤后,病情逐渐好转,脸上露出笑容,他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他也渐渐明白,中医不仅仅是开药方子,更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病人的痛苦,用智慧去调和阴阳,用爱心去温暖人心。

这天,小弟子在药房里忙碌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他探出头一看,只见一位大婶急匆匆地跑来,神色焦急:“大夫,大夫,快救救我家老头子吧!他高烧不退,汗也发不出来,人都快烧糊涂了!”

小弟子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典型的伤寒症状吗?他立刻迎了上去,安慰大婶:“大婶,您别急,我这就给您开方子,保证药到病除。”

说完,他熟练地抓起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和人参,按照比例配好药,然后亲自煎制药汤。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药汤就端到了大婶面前。

大婶接过药汤,感激涕零:“大夫,真是太谢谢您了!我家老头子要是好了,我一定好好感谢您!”

小弟子笑着摇了摇头:“大婶,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所在。记得让老爷子按时服药,多休息,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大婶带着一脸喜色前来道谢:“大夫啊,您真是活神仙!我家老头子喝了您的药,第二天烧就退了,人也精神多了。真是太感谢您了!”

小弟子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仿佛比吃了蜜还甜。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中医知识,为更多的病人带去健康和希望。

*。有一天,一个小徒弟,满脸疑惑,就像吃了十个没熟的柿子一样,皱着眉头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有个事儿一直搞不明白,就是那个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您给我讲讲呗。”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家伙还挺爱钻研,于是捋了捋胡子,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张仲景仙师的架势,慢悠悠地说:“这事儿啊,说来话长,不过既然你求知若渴,那我就给你细细道来。”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太阳少阳并病。在中医的世界里,太阳经和少阳经就像是两条高速公路,一条主表,一条主半表半里。要是这两条路都堵车了,那就是太阳少阳并病了。这就好比你的电脑同时运行了两个大型游戏,结果卡得跟幻灯片似的,动弹不得。”

小徒弟一听,眼睛一亮,心想:“这比喻真形象!”

张仲景仙师接着说:“心下鞕呢,就是心口窝那儿硬邦邦的,像塞了个大石头。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说明你的脾胃之气被堵住了,就像家里的下水道堵了一样,上下不通气,能不难受嘛!”

小徒弟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那颈项强而眩者呢?”

师父笑了笑:“颈项强啊,就是脖子僵硬,转个头都跟机器人似的,咯吱咯吱响。眩呢,就是头晕,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站都站不稳。这其实是少阳经的风火之邪往上冲,冲到了头部,把你的脑袋当成了旋转木马。”

小徒弟一听,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师父,您这比喻太逗了!”

张仲景仙师也笑了:“幽默归幽默,但道理得讲明白。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这时候啊,咱们得用针灸大法!”

“针灸大法?”小徒弟瞪大了眼睛。

“没错!咱们要刺大椎、肺俞、肝俞这三个穴位。大椎啊,就像是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刺它一下,就能把堵在太阳经的风寒之邪给疏散掉。肺俞呢,是肺脏在背部的反射区,刺它一下,能让肺气宣发,把体内的邪气往外排。肝俞呢,是肝脏在背部的家,刺它一下,能疏肝理气,让少阳经的风火之邪不再往上冲。”

小徒弟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师父,您这针灸大法真是太神奇了!”

师父摆摆手:“神奇归神奇,但也得慎用。对于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咱们慎不可下也!下之则痉!”

“慎不可下也?下之则痉?”小徒弟一脸茫然。

师父叹了口气:“哎,你这小子,就是爱钻牛角尖。所谓的‘下’,就是攻下法,比如用大黄、芒硝这些猛药来泻下。但这时候你要是用了攻下法,那可就糟糕了!就像你明明已经堵在路上了,还非要猛踩油门往前冲,结果只能是车毁人亡啊!下之则痉,就是用了攻下法之后,患者会出现抽搐、痉挛这些症状,那可就真成了‘痉病’了!”

小徒弟一听,吓得吐了吐舌头:“师父,您说得对,我可不敢乱来。”

张仲景仙师拍了拍小徒弟的肩膀:“所以啊,学中医啊,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明白每一个方剂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能瞎用药。否则啊,不仅治不好病,还可能把患者给治坏了。”

小徒弟连连点头:“师父,我记住了。”

说到这里啊,咱们不妨再深入聊聊这个太阳少阳并病的事儿。在中医的世界里啊,每一个症状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就像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啊,每一个节点都与其他节点紧密相连。所以啊,咱们在看病的时候啊,一定要全面考虑啊,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啊!

就拿这个太阳少阳并病来说吧。你要是只看到患者心下鞕啊,就以为是脾胃的问题啊,给他用点健脾消食的药啊;要是只看到患者颈项强啊,就以为是颈椎的问题啊,给他按摩按摩、针灸针灸啊;要是只看到患者眩啊,就以为是脑袋的问题啊,给他开点止晕的药啊……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啊,这些症状啊,其实都是太阳少阳并病这个“大家庭”里的成员啊。它们之间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啊。所以啊,咱们在治疗的时候啊,一定要“打包处理”啊,把它们都考虑进去啊!

说到这里啊,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啊。有一天啊,一个中医大夫啊,遇到了一个太阳少阳并病的患者啊。他看了看患者的症状啊,心想:“这下可难办了!太阳经的问题呢,得用麻黄汤;少阳经的问题呢,得用小柴胡汤。可这两个方剂啊,又不能一起用啊!这可如何是好呢?”

他正愁眉不展呢,突然看到旁边有一只小猫啊,正在用爪子挠一个线团啊。他灵机一动啊,心想:“对啊!我可以像这只小猫一样啊,把这两个方剂‘挠’到一起啊!”

于是啊,他就把麻黄汤和小柴胡汤里的药啊,都拿出来啊,放在一起啊,像拌沙拉一样拌了拌啊,然后给患者喝了下去啊!

你猜怎么着?患者喝了之后啊,症状竟然奇迹般地好转了啊!这个中医大夫啊,高兴得跳了起来啊:“哈哈!我终于找到治疗太阳少阳并病的秘方了啊!”

当然啊,这只是一个笑话啊。在现实生活中啊,咱们可不能这样胡乱用药啊!因为啊,中医的方剂啊,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心配伍的啊。每一个方剂啊,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啊。咱们可不能像那个中医大夫一样啊,胡乱“挠”到一起啊!

不过啊,从这个笑话里啊,咱们也能看出一点来啊。那就是啊,中医的世界啊,真的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啊!只要咱们敢于思考、敢于尝试啊,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啊!

所以啊,各位看官啊,要是你们以后遇到了太阳少阳并病这样的棘手问题啊,可千万别着急上火啊!要冷静下来啊,好好想想张仲景仙师的话啊:“当刺大椎、肺俞、肝俞啊,慎不可下也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26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