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一)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一脸好奇宝宝的样子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仙师仙师,我总是听人说太阴病、太阴病的,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能不能给我讲讲太阴之为病的道理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长长的白胡子,说道:“小徒啊,你这问题问得好!太阴病啊,咱们得从中医的角度来聊聊它。不过呢,为了让你听得明白又乐呵,咱们今天就来一场中医理论的爆笑讲解吧!”

仙师轻轻拍了拍衣襟,清了清嗓子,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要带领小弟子穿越千年的智慧长河,一探中医的奥秘。“听好了,咱们今天聊聊中医里的太阴,这玩意儿跟咱们的脾胃啊,那关系铁得跟亲兄弟似的。脾胃,那可是咱们身体里的后勤大总管,管着咱们每天吃的喝的,从消化到吸收,再到全身运输,缺一不可。你说,要是这后勤部长罢工了,或者工作不力了,咱们这身体还不得乱成一锅粥?”

小弟子一听,个个竖起了耳朵,生怕错过一个字。仙师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继续娓娓道来:“就拿太阴病来说吧,这家伙一开始可不含糊,它喜欢玩点小把戏,让你先觉得肚子胀胀的,满满的,好像里面藏了个大气球,随时准备升天似的。嘿,你可别傻乎乎地以为是自己吃多了,那是脾胃功能开始打退堂鼓了,食物在肚子里堆着,下不去,上也上不来,那叫一个憋屈啊!”

“这时候啊,你要是还嘴馋,非要往肚子里塞点什么,嘿,那可真是往火坑里扔柴火——雪上加霜!胃一受刺激,‘哇’的一声,全给吐出来了。所以啊,‘腹满而吐,食不下’,这就是太阴病的第一个特点,简单明了,却让人苦不堪言。”仙师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眼神扫过小弟子,只见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惊讶和好奇。

小弟子终于忍不住,插嘴道:“那,那不是很难受吗?肚子胀得跟怀孕似的,又吃不下东西,还吐个不停!”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小伙子,你说得没错,这滋味确实不好受。不过啊,这还没完呢!太阴病这家伙,喜欢玩连环套,一招接一招,让人防不胜防。”

“接下来啊,你可能还会发现,自己开始拉肚子了。这可不是一般的拉肚子哦,是那种拉得没完没了,感觉整个人都要被掏空了的那种。你说这得多难受?一天跑几十趟厕所,腿都跑细了,人都要虚脱了。”仙师说到这里,故意做了个夸张的表情,引得小弟子一阵哄笑。

“这啊,就是脾胃功能失调,水湿不能运化,只能往下走了。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脾胃属土,喜燥恶湿。一旦脾胃功能受损,水湿就会滞留体内,无法运化,只能找出口往外排,这一排,可就排个没完了。所以啊,‘自利益甚’,这就是太阴病的第二个特点,让人苦不堪言,却又束手无策。”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肚子,好像生怕自己也得上这太阴病似的。

仙师看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又笑了:“小徒啊,别害怕,咱们继续讲。除了拉肚子,太阴病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时不时肚子会疼。这可不是那种剧烈的疼,而是那种隐隐的、绵绵的疼,就像是有人在肚子里轻轻地揉啊揉,可就是揉得你不舒服。这啊,是因为脾胃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了。所以啊,‘时腹自痛’,这就是太阴病的第三个特点。”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里暗自庆幸自己还没得过这太阴病。

仙师看他这副样子,又补充道:“不过啊,小徒,你得记住,要是真得了太阴病,可千万不能随便用泻药哦!不然的话,‘若下之必胸下结鞕’,那可是会惹出更大的麻烦的!为啥呢?因为太阴病本来就是脾胃虚弱,再用泻药,那不是雪上加霜嘛!脾胃一伤,气机更加不畅,气血更加瘀滞,就会在胸下形成结块,硬邦邦的,疼得你受不了。所以啊,得了太阴病,咱们得用温补的方法,把脾胃暖起来,让气血运行起来,这病啊,才能好得快!”

小弟子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仙师,您这讲解真是太生动了,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太阴病的道理!”

有一天,一个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求知若渴的表情,就像看到了偶像演唱会门票的超级粉丝一样,眼睛里闪烁着星星问道:“仙师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疑惑,就像猫爪子挠心似的,不问出来就难受得紧。我就想问问,这太阴中风到底是个啥道理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小子求知欲还挺旺盛,于是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故作高深地说:“哦?太阴中风啊,这事儿可有意思了,听我慢慢道来。”

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既专业又不失幽默的讲解:“首先啊,咱们得明白,中医里的这些个名词,那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听着玄乎,其实背后都是有讲究的。太阴呢,在中医五行学说里,它属于脾土,主管咱们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这脾啊,就像咱们家里的后勤部长,得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能量,供给全身各个部位使用。要是这后勤部长出了问题,那全身可都得跟着遭殃。”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心想:“原来太阴这么重要啊!”

仙师接着说道:“中风呢,咱们通常理解为风邪侵入人体,导致的一系列症状。但中医里的风啊,可不是指自然界里吹来的风,而是一种无形的、能够引起人体病变的邪气。这邪气要是侵犯了太阴,那可就热闹了。”

“怎么个热闹法呢?”小弟子迫不及待地问。

仙师微微一笑,说:“太阴中风的人啊,那症状可不少。最常见的就是四肢烦疼。你想想啊,这脾要是出了问题,它就不能很好地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四肢了。四肢得不到滋养,那自然就会觉得不舒服,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痒的,跟个小孩子闹脾气似的。”

小弟子一听,哈哈大笑起来:“仙师,您这比喻可真形象,四肢都成了闹脾气的小孩子了。”

仙师也跟着笑了起来:“可不是嘛,人体啊,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不过呢,太阴中风的症状还不止这些。有的人还会出现脉象上的变化,比如阳微阴涩而长。这阳微啊,就是说阳气不足,脉象显得比较虚弱;阴涩呢,就是说血脉运行不畅,有点卡顿的感觉;而长呢,则预示着病情虽然有点复杂,但还有向好的趋势。”

“啊?这脉象还能预示病情向好的趋势?”小弟子一脸惊讶。

仙师点了点头:“没错,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切脉啊,可是咱们的老本行。脉象就像是一封来自身体内部的信,告诉咱们身体的状况。阳微阴涩而长,就说明虽然现在身体有点虚,血脉也不太顺畅,但只要调理得当,病情还是有希望好转的。”

小弟子听了,眼睛一亮:“那这么说来,太阴中风也不是那么可怕嘛!”

仙师笑了笑:“可怕不可怕,关键还得看咱们怎么对待它。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就是在病情还没发作之前就提前预防。就像咱们平时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样,都是为了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让邪气无机可乘。”

“可是啊,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道理呢?万一真的中招了,也别怕。咱们中医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对付它。比如针灸啊、草药啊、拔罐啊、刮痧啊……就像一套组合拳,拳拳到肉,把邪气打得落花流水。”仙师说得兴起,手舞足蹈起来。

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好奇宝宝地问:“仙师啊,我这脑袋里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今天就想问问,那个太阴病,如果脉浮的话,应该用啥方子来发汗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小家伙问题还真不少,但面上依旧慈祥如春风,缓缓开口:“哦,太阴病若是脉浮,那确实是可以发汗的。这时候,咱们的宝贝桂枝汤就该闪亮登场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什么绝世秘籍一般:“桂枝汤?听起来好高大上啊,仙师快给我讲讲!”

仙师微微一笑,开始娓娓道来:“这桂枝汤啊,方子简单却不失精妙,里面有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劈开。来,咱们先换算一下,古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5克,所以啊,桂枝就是15克,芍药也是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切片,大枣嘛,就是60克,记得要劈开哦,这样才能更好地释放它的甜蜜力量!”

小弟子一听,立马拿出小本本认真记录,嘴里还念叨着:“桂枝15克,芍药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切片,大枣60克劈开……嗯,记住了,记住了!”

仙师看着小弟子那认真的模样,心里那叫一个欣慰啊,于是继续讲解:“这桂枝啊,可是个热性的小伙子,它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能温通经络,驱散体表的寒气,让身体暖和起来。芍药呢,就是个温柔的姑娘,它擅长养血柔肝,和桂枝一搭档,那就是刚柔并济,既能发汗解表,又能防止桂枝太过猛烈伤了正气。”

“至于炙甘草嘛,它就像是个和事佬,既能调和药性,又能补中益气,让整个方子更加和谐。生姜呢,是个辛辣的小能手,它能温胃散寒,促进气血循环,帮助桂枝更好地发挥作用。大枣呢,就是个大补气血的甜妹子,它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调和药性,让整个方子更加甜美可口。”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哇,原来桂枝汤里的药材都这么有趣啊!那这些药材要怎么煮呢?”

仙师摸了摸小弟子的头,笑道:“别急,听我慢慢道来。先把这五味药材准备好,然后放到锅里,加上七升水,也就是现在的3500毫升左右。然后嘛,就用小火慢慢煮,煮到水剩下三升,也就是现在的1500毫升左右,就可以把药渣捞出来了。”

“这时候啊,药汤还是热乎乎的,你可以先喝上一升,也就是现在的500毫升左右。然后呢,再趁热喝上一升热粥,这热粥就像是给桂枝汤加了个助力器,能帮助药力更好地发散出来。喝完之后呢,就找个暖和的地方躺下来,盖上被子,静静地等待发汗。”

小弟子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桂枝汤简直就是发汗神器啊!那要是喝了还不发汗怎么办呢?”

仙师笑着摇了摇头:“要是喝了还不发汗啊,那就再喝一次呗。不过啊,这可得注意,要是发汗太过,伤了正气,那就不太好了。所以啊,喝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别一股脑儿地喝下去。”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嗯嗯,记住了,记住了!仙师啊,您这桂枝汤真是太神奇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医,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

仙师看着小弟子那坚定的眼神,心里那叫一个美啊,仿佛看到了中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于是,他又笑着补充了一句:“对了,小弟子啊,这桂枝汤啊,不仅仅适用于太阴病脉浮的情况哦。像那些平时容易感冒、体质虚弱的人啊,也可以适当喝一些桂枝汤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哦。”

小弟子一听,眼睛又亮了起来:“哇,桂枝汤还有这么多妙用啊!那真是太棒了!仙师啊,您这方子简直就是中医界的宝藏啊!”

仙师听了,哈哈大笑:“哈哈,你这小家伙啊,真是会说话。不过啊,这桂枝汤虽然好,但也不是万能的哦。所以啊,学习中医啊,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不能只看一方一药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