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二十三)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一脸愁容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像是便秘了好几天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形象比喻,别真以为他便秘了哈)。他挠挠头,满脸疑惑地问道:“仙师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如果一个人拉完肚子后,竟然连续六七天都没再大号,心里还烦得要命,肚子又胀又痛,这该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说道:“哦?这事儿啊,简单!此人有燥屎在内啊!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他之前吃的东西没消化好,积在肚子里成了宿食。这时候,就得请出咱们中医界的‘超级英雄’——大承气汤啦!”

小弟子一听“超级英雄”,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便秘患者的救星。他迫不及待地问:“那大承气汤到底是个啥?怎么做?有啥神奇功效?”

张仲景仙师慢悠悠地解释道:“大承气汤啊,那可是解决便秘、清理肠道的利器!它由四味药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这四味药,个个都是高手,组合在一起,那效果,杠杠的!”

“先说大黄吧,这家伙可是个猛将!它性味苦寒,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简直就是肠道里的‘清道夫’,能把那些积在肠道里的垃圾一扫而空。不过呢,用大黄的时候得小心,别一下子用太多,不然拉得太猛,人可受不了哦!”

“然后是厚朴,这家伙是个暖男。它性味苦辛温,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就像给肠道披上了一层温暖的毯子,让那些因为寒冷而凝固的垃圾变得松软,容易排出。而且啊,它还能顺气,让那些因为气滞而胀痛的肚子得到缓解。”

“再来说说枳实,这家伙可是个大力士!它性味苦辛寒,能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就像一拳打在肠道的‘堵点’上,把那些顽固的宿食打散,让它们乖乖地跟着大黄一起排出体外。”

“最后是芒硝,这家伙可是个魔法师!它性味咸苦寒,能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它能让那些干燥坚硬的宿食变得柔软,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轻易地就能被排出体外。”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在看一场肠道里的“超级英雄大战”。他迫不及待地问:“那这四味药怎么做成大承气汤呢?”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说道:“别急,听我慢慢道来。首先啊,你得准备大黄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20克哦)、厚朴半斤(换算成现代就是25克)、枳实五枚(这个嘛,因为大小不一,咱们也取个大概的数,比如15克左右吧)、芒硝三合(换算成现代大约是15克左右)。然后啊,你把厚朴和枳实先放到锅里,加上一斗水(换算成现代大约是2000毫升左右),煮啊煮,煮到水剩下一半(大约1000毫升)的时候,把药渣捞出来。”

“接着啊,你把大黄加进去,继续煮。煮到水剩下大约400毫升的时候,再把药渣捞出来。这时候啊,你把芒硝加进去,用小火再煮个一两分钟,让芒硝完全融化。这样啊,咱们的大承气汤就做好了!”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仿佛在看一场精彩的烹饪表演。他结结巴巴地问:“那……那这个药怎么吃啊?”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说道:“这个药啊,你得分成两次吃。每次吃大约200毫升左右,温温的喝下去。记住啊,要是吃完一次就拉了,那就别吃第二次了。要是还没拉,那就再吃一次。不过啊,一般情况下,吃完第一次就应该有效果了。”

有一天,小弟子一脸困惑地跑来问他的师父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最近遇到一个难题,就是有的病人小便不畅快,大便呢又时而便秘时而顺畅,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咱们中医有没有什么神奇的药方可以搞定这个问题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说道:“哎呀,我的小弟子啊,你这问题问得好!这种情况啊,八成是病人肚子里有燥屎在作怪!咱们中医有个药方,专门对付这种小便不和、大便时难时易的症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承气汤!”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大承气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师父,快给我讲讲这大承气汤是怎么配的,还有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

张仲景仙师微笑着点了点头,开始娓娓道来:“这大承气汤啊,一共有四味药材,分别是大黄、厚朴、枳实和芒硝。咱们先来说说这大黄吧,它可是这方子里的主角儿,就像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一样,专门负责攻坚克难,荡涤肠胃里的积滞和燥屎。而且啊,这大黄还得用酒洗一下,为啥呢?因为这样能让它更加勇猛,更好地发挥药效!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大黄20克(古代一两换算成现代5克)。”

小弟子一听,瞪大了眼睛:“哇,大黄这么牛啊!那厚朴呢?它又是干啥的?”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厚朴啊,它就像个温柔的巨人,专门负责行气消胀,让肠胃里的气儿顺畅起来。这样,大便就不会那么难排了。而且啊,这厚朴还得炙一下,去掉皮,这样药效才更好。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厚朴25克。”

小弟子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枳实呢?它在这个方子里起啥作用?”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小弟子的头,说道:“枳实啊,它就像个聪明的小助手,专门帮助大黄和厚朴更好地发挥作用。它能行气破积,让肠胃里的积滞和燥屎无处遁形。同样地,这枳实也得炙一下,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枳实25克。”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又追问道:“那芒硝呢?它在这个方子里扮演啥角色?”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芒硝啊,它就像个魔法师,专门负责软化燥屎,让它变得像泥巴一样柔软,这样大便就能顺畅地排出来了。而且啊,这芒硝还得在最后加进去,用微火煮一两沸就行了,不然它会失效的。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芒硝15克。”

小弟子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那师父,这大承气汤到底是怎么配制的呢?”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解释道:“这大承气汤的配制啊,其实也不难。先把大黄、厚朴、枳实这三味药材放到锅里,加上一斗水(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0毫升),然后先煮这两味药材,煮到剩下五升水(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00毫升)的时候,把药渣捞出来。接着再把大黄加进去,继续煮,煮到剩下二升水(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00毫升)的时候,再把药渣捞出来。最后再把芒硝加进去,用微火煮一两沸就行了。然后啊,把这药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份,要是大便通了,剩下的就不用喝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师父,这大承气汤真是太神奇了!那我以后遇到这种小便不和、大便时难时易的病人,就知道该怎么用药了!”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了点头:“嗯,我的小弟子真是聪明绝顶啊!不过啊,记住一点,用药如用兵,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用药,不能盲目乱用。而且啊,这大承气汤虽然神奇,但也不能滥用,不然可是会伤元气的哦!”

小弟子连连点头:“师父放心,我一定会牢记在心的!”

有一天,一个满脸困惑的小弟子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双手合十,一脸虔诚地问道:“仙师啊,弟子有个问题困扰已久,特来请教。您知道吗,有的人一吃东西就想吐,这到底是咋回事儿?有没有什么神奇的方剂可以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说道:“哎呀,我的小弟子啊,你这个问题问得好!食谷欲呕者,此乃阳明之病也。阳明嘛,就是咱们中医里说的胃和大肠,这俩哥们儿要是闹起别扭来,那可真够人受的。不过别怕,咱们有祖传的秘方——吴茱萸汤,专治这种不服气的胃!”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吴茱萸汤?听起来好神秘啊!仙师,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是怎么配的?”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说道:“来来来,看好了啊。这吴茱萸汤啊,需要四味药材: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咱们古代的一两啊,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克。所以嘛,吴茱萸得来个15克,人参来个15克(三两嘛),生姜来个30克(六两),大枣来个12枚(寸二枚嘛,就是比较大的枣子12颗)。怎么样,记住了吗?”

小弟子挠挠头,嘴里念叨着:“吴茱萸15克,人参15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嗯,记住了!”

张仲景仙师继续说道:“好,那咱们就开始熬药吧!把这四味药材放到锅里,加上7升水(大约7000毫升),然后大火煮开,小火慢炖,直到煮得只剩下2升药水(大约2000毫升)。记住啊,煮的时候要不停搅拌,免得药材糊底。煮好了之后,把药渣过滤掉,然后分成三份,每次喝一份,一天喝三次。保证你喝完之后,胃就服服帖帖的了!”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食谷欲呕的人们喝完药后露出满意的笑容。不过他又想起了什么,问道:“仙师啊,要是有人喝了吴茱萸汤反而更严重了咋办?”

张仲景仙师一愣,随即笑道:“哈哈,我的小弟子啊,你考虑问题还挺全面嘛!要是真有人喝了吴茱萸汤反而更严重了,那说明病根儿不在阳明,而在上焦。上焦嘛,就是心肺这一带。这时候啊,咱们就得换方子啦——小半夏汤来也!”

小弟子一听,眼睛又亮了:“小半夏汤?听起来更神秘啊!仙师,快给我讲讲这方子又是怎么配的?”

张仲景仙师摆了摆手,说道:“别急别急,听我慢慢道来。这小半夏汤啊,就两味药材:半夏和生姜。半夏来个20克(一升嘛),生姜来个25克(半斤)。怎么样,简单吧?”

小弟子点点头,嘴里念叨着:“半夏20克,生姜25克……嗯,记住了!”

张仲景仙师继续说道:“好,那咱们就继续熬药吧!把这两味药材放到锅里,还是加上7升水(大约7000毫升),然后大火煮开,小火慢炖,直到煮得只剩下1.5升药水(大约1500毫升)。记住啊,这次煮的时候不用搅拌得太勤,免得把药材煮烂了。煮好了之后,还是把药渣过滤掉,然后分成两份,早晚各喝一份。保证你喝完之后,上焦的痰饮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啦!”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被痰饮困扰的人们喝完小半夏汤后重获新生的场景。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个疑问:“仙师啊,这些药材到底有啥神奇的作用啊?为啥能治病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说道:“哈哈,我的小弟子啊,你问到点子上了!咱们中医啊,讲究的是药食同源、性味归经。这些药材啊,都有它们独特的性格和功效。”

“比如说这吴茱萸吧,它可是个热性的小家伙,专门喜欢往肝胃经跑。它一去啊,就把那些寒邪啊、湿邪啊都赶跑了,让肝胃恢复温暖和通畅。所以啊,食谷欲呕的人啊,喝了吴茱萸汤之后啊,就会觉得胃里暖暖的、很舒服啦!”

“再比如说这人参吧,它可是个补气的高手哦!专门喜欢往脾肺经跑。它一去啊,就把那些气虚啊、乏力啊都解决了,让人精神焕发、活力四射。所以啊,这吴茱萸汤里加上人参啊,就是为了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免疫力啦!”

“还有这生姜和大枣啊,它们可是个黄金搭档哦!生姜呢,是个温中的小能手;大枣呢,是个补中的小甜心。它们一去啊,就把那些中焦的虚寒啊、气血不足啊都解决了。所以啊,这吴茱萸汤里加上生姜和大枣啊,就是为了让药效更加温和、更加全面啦!”

“至于这小半夏汤里的半夏和生姜嘛,它们也是一对好搭档哦!半夏呢,是个化痰的高手哦!专门喜欢往肺胃经跑。它一去啊,就把那些痰饮啊、湿浊啊都化解了。生姜呢,还是个温中的小能手呢!它一去啊,就协助半夏把痰饮啊、湿浊啊都赶出体外啦!所以啊,这小半夏汤啊,就是专门治疗那些上焦有痰饮的人啊!”

小弟子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已经沉浸在了中医的神奇世界里。不过他还是忍不住问道:“仙师啊,那这些方剂有没有什么禁忌啊?比如说啥人不能喝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皱了皱眉头,说道:“哎呀呀,我的小弟子啊,你可真是个细心的人啊!没错没错,这些方剂啊,确实有一些禁忌哦。”

“比如说这吴茱萸汤吧,那些阴虚火旺的人啊、孕妇啊就不能喝哦。为啥呢?因为吴茱萸是个热性的小家伙嘛,喝了之后啊,就会火上浇油、伤阴动血啦!所以啊,咱们在用药的时候啊,一定要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哦!”

“至于这小半夏汤吧,那些干咳无痰的人啊、阴虚燥咳的人啊就不能喝哦。为啥呢?因为半夏是个化痰的高手嘛,它一去啊,就会把痰饮啊、湿浊啊都化解了。但是干咳无痰的人啊、阴虚燥咳的人啊本身就没有痰饮啊、湿浊啊,所以啊,喝了之后啊,就会伤阴耗液、加重病情啦!所以啊,咱们在用药的时候啊,也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误治哦!”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心里暗暗佩服张仲景仙师的医术和医德。不过他突然又想起了什么,问道:“仙师啊,那这些方剂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啊?比如说喝完之后会不会拉肚子啊、头晕啊啥的?”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说道:“哈哈哈,我的小弟子啊,你可真是个逗趣的人啊!没错没错,是药三分毒嘛,这些方剂啊,确实有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哦。但是呢,只要咱们辨证施治、用药得当啊,这些副作用啊,都是可以避免的哦!”

“比如说这吴茱萸汤吧,虽然它是个热性的方剂嘛,但是只要咱们不用得太过、不用得太久啊,就不会伤阴动血啦!而且啊,这吴茱萸汤里还有人参和大枣呢,它们可以中和吴茱萸的热性、保护脾胃哦!所以啊,咱们在用药的时候啊,一定要掌握好剂量和疗程哦!”

“至于这小半夏汤吧,虽然它是个化痰的方剂嘛,但是只要咱们不用得太过、不用得太久啊,就不会伤阴耗液啦!而且啊,这小半夏汤里还有生姜呢,它可以温中止呕、保护胃黏膜哦!所以啊,咱们在用药的时候啊,也一定要注意到这些细节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74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