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五十八)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疑惑地问道:“仙师啊,我这心里有个疙瘩,一直解不开。伤寒五六天了,又吐又发烧,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捋了捋长髯,笑眯眯地说:“哎呀,你这小家伙,问题还真不少呢!来来来,听我慢慢道来。”

“伤寒五六日啊,这时候身体里的正气和邪气正在激烈交锋呢。要是这时候你出现了呕吐和发热的症状,那多半就是柴胡汤证找上门了。柴胡汤啊,那可是个好东西,专门对付这种半表半里的邪气。但是呢,要是有人不长眼,给你胡乱用了其他药来下泄,嘿,这时候你得注意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啊?那要是用了其他药,柴胡汤证还在咋办?”

张仲景仙师摆摆手:“别急嘛,要是柴胡汤证还在,那就再喝柴胡汤呗!虽然之前被误下了药,但也不算太糟糕,顶多就是身体会出现点‘蒸蒸而振’的小反应,就是全身会微微发抖,然后突然发热,出一身大汗,病就好啦!这就叫‘虽已下之,不为逆’,懂了吧?”

小弟子挠挠头:“哦……那要是情况不妙,心下满而硬痛呢?”

张仲景仙师叹了口气:“那可就麻烦咯,这就是结胸证啊!得用大陷胸汤来对付。这方子可猛了,得小心用!”

“大陷胸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小弟子眼睛一亮。

“那当然!这里面有大黄六两(换算成现代就是30克),芒硝一升(这个嘛,咱们就不换算体积了,理解成大量就行),还有甘遂一钱(就是0.5克啦)。先把大黄煮煮,煮出味道来,再把芒硝和甘遂加进去,煮个两滚儿,然后温温地喝下去。这药啊,喝了之后保证你拉得痛快,病也就跟着跑了!但是啊,记住了,拉得太猛了就得停药,不然身体可受不了!”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这……这也太猛了吧!”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猛是猛了点,但对付结胸证这种硬邦邦的邪气,就得用猛药!不过啊,要是只是心下满,但不痛,那就是痞证了。这时候啊,柴胡汤可就不管用了,得用半夏泻心汤来调和。”

“半夏泻心汤?听起来好像很温柔的样子。”小弟子眨眨眼。

“没错,这方子就是用来调和脾胃的。里面有半夏半升(就是25克啦),黄芩、干姜、人参都是三两(各15克),甘草三两(15克,还得炙一下),黄连一两(5克),还有大枣十二枚(就是普通的红枣啦)。把这些药材放在一起煮,煮出浓浓的药汁来,再分三次喝下去,保证你脾胃舒畅,病也就好啦!”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仙师啊,你这方子真是太神奇了!不过啊,我还有个问题,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啊?”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你这问题问得好!听我给你一一道来。”

“先说大黄吧,这可是个通便的高手!它能把肠道里的垃圾都清理出去,让身体更清爽。芒硝呢,也是个通便的好手,还能清热润燥。甘遂呢,就比较猛了,能破水饮、散结滞。这三味药组合起来,那威力可不是盖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医的神奇宝库里,有一剂古方叫做“半夏泻心汤”,那可是药材界的“全明星阵容”,每个药材都身怀绝技,简直就是中药界的“复仇者联盟”!

“首先,咱们说说这位“半夏大哥”,他啊,就像是身体的“除湿机”加“化痰器”,专治那些湿气重、痰多的毛病。而且,要是你哪天吃多了不舒服,想吐又吐不出来,半夏大哥还能出手相助,帮你“降逆止呕”,瞬间舒服多了。

接着,咱们有请“黄芩小妹”,她可是清热燥湿的高手,夏天吃多了上火的食物,或者身体里有热毒,黄芩小妹一出手,立刻给你来个“清热泻火大扫除”,保证你体内环境焕然一新。

再来看看“干姜大叔”,别看名字里有个“干”字,人家可是暖男一枚,专门对付身体里的“小冰山”。胃寒、手脚冰凉?干姜大叔一来,立刻给你“温中散寒”,还能“回阳通脉”,让你全身暖洋洋,冬天也不怕冷了。

紧接着,“人参大爷”隆重登场,这位可是中药界的“老寿星”,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简直是身体的“超级充电宝”。吃了人参大爷,保证你精神抖擞,活力满满,好像年轻了十岁!

然后,咱们还有“甘草小弟”,这位可是中药界的“和事佬”,能调和各种药材的脾气,让它们和睦相处,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而且,甘草小弟还能缓急止痛,哪里不舒服,它都能上去安抚一下,让你不那么难受。

别忘了还有“黄连姐姐”,她和黄芩小妹是亲姐妹,都是清热燥湿的高手。黄连姐姐的味道虽然有点苦,但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她的泻火解毒能力可是杠杠的!

最后,咱们这位“大枣妹妹”,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人家可是健脾益气的行家。每天吃几颗大枣,保证你脾胃强健,气色红润,美得跟朵花似的。

这些药材大佬们组合在一起,那就是“半夏泻心汤”,简直是中药界的“豪华套餐”。不管是伤寒五六日的呕吐发热,还是结胸证的硬满疼痛,或者是痞证的满而不痛,只要一碗半夏泻心汤下肚,保证你药到病除,恢复得跟没事人一样。

所以啊,别看中药名字古怪,药效可不容小觑。下次要是身体有点小状况,不妨试试这些中药界的“超级英雄”,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记得,中药虽好,也要遵医嘱,别乱吃哈!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仙师啊,你这医术真是太高超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跟你学习!”

张仲景仙师欣慰地笑了笑:“好好好,你这小子还算有点慧根。不过啊,学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下苦功夫才行。加油吧!”

有一天,一个满脸求知欲的小弟子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仙师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疑惑,就想问问您,太阳少阳并病这事儿,到底是个啥原理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还挺上道儿,便捋了捋长髯,笑眯眯地说:“这事儿啊,说来话长,不过既然你问了,咱今儿就好好聊聊。”

“首先啊,你得知道,咱们中医里头有个六经辨证,说的是人体有六条经络,分别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条经络啊,就像六条高速公路,各自管着一片区域,负责运输气血、抵御外邪。太阳经呢,就像是京城的大门,守卫森严;少阳经呢,就像是京城的巡逻队,四处溜达,时刻保持警惕。”

“现在啊,假如有个家伙,哦不,是外邪,它想进咱们身体里头搞破坏。它一看,太阳经的大门守得严严实实的,进不去啊,怎么办呢?它就转头去找少阳经了。少阳经这巡逻队啊,平时虽然警惕,但有时候也会打个盹儿。这不,外邪就趁虚而入了。”

“太阳少阳并病,就是说这个外邪同时惹上了太阳经和少阳经。这俩经络一看,哎呀妈呀,来者不善啊,赶紧调动气血来抵抗。结果呢,气血一团糟,就在身体里头打起来了。”

小弟子一听,瞪大了眼睛:“啊?打起来了?那咋办呢?”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别急嘛,这事儿还没完呢。这时候啊,要是有个糊涂医生,一看患者这症状,哎呀,肚子胀、便秘啥的,以为是里面有积食呢,咔嚓一下,就给开了泻药。”

“这一泻可不得了了!本来气血就在身体里头打得火热呢,你这泻药一下去,气血更乱了。就像是两拨人在打架,你突然冲进去扔了个炸弹,你说这场面得乱成啥样?”

“所以啊,这一泻之下,就成了结胸了。结胸是啥呢?就是气血在胸口这块儿堵住了,下不去了。你想想啊,胸口这块儿堵得慌,能不难受吗?所以患者就会觉得心下硬邦邦的,跟有块大石头压着似的。”

小弟子一听,吓得一哆嗦:“那……那要是再泻下去呢?”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再泻下去啊,那就更糟糕了。气血都被泻没了,脾胃也伤了,肠子也乱了套了。这时候啊,患者就会下利不止,啥也吃不下,连水都喝不进去。你想想啊,人要是连水都喝不下去了,那得多难受啊?所以啊,这人肯定会烦啊,烦得要命!”

小弟子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仙师啊,这太阳少阳并病到底该咋治呢?”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这事儿啊,其实也不难。关键是要看准病因,辨证施治。要是太阳少阳并病啊,咱就不能光想着泻,得想着怎么调和气血,怎么驱邪外出。就像是两拨人打架,你得先劝架啊,让他们别打了,然后再把坏人赶出去。”

“所以啊,这时候啊,咱可以用点小柴胡汤啥的,调和一下少阳经的气血,让外邪无处遁形。然后再用点桂枝汤啥的,扶持一下太阳经的正气,让大门重新关上。这样一来啊,外邪就被赶出去了,身体也就恢复如初了。”

有一天,咱们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弟子,眉头紧锁,一脸疑惑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双手合十,虔诚地问道:“仙师啊,弟子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就是想问问,如果一个人脉象浮而紧,医生却误用了下法,结果这紧脉反而往身体里面钻了,弄出了个痞证,摸起来软软的,但其实就是一股气堵在那儿,这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解救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说道:“哎呀,我的小弟子啊,你这问题问得好!这脉浮而紧,原本该是表证,应该用发汗的方法来解,结果误用了下法,这不,邪气就趁机钻到里面去了,跟里面的正气纠缠不清,形成了痞证。这痞证啊,就像是家里的客人赖着不走,虽然不占地方,但就是让人心里不舒服。不过别怕,咱们有秘密武器——小青龙汤!”

小弟子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连忙追问:“小青龙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那它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仙师快教教我!”

张仲景仙师微笑着,缓缓道来:“这小青龙汤啊,可是个宝贝,里面有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这八味药材。听好了,咱们要把这三两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还有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这里的三两啊,咱们现代换算成克,就是大约15克,所以每样药材都是15克,半夏和五味子嘛,半升大约就是现在的25克左右),统统放进一斗水里,注意啊,这麻黄得先煮,煮到水少了两升,把上面的沫沫去掉,然后再把其他药材加进去,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药液,把药渣滤掉,温温地喝下去,一天喝三次。这药方啊,简直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一边点头一边记录,突然又想起了什么,问道:“仙师,那要是病人渴了怎么办?或者拉肚子了?又或者小便不利,肚子胀胀的?还有喘得厉害,这药方要怎么调整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心想这小弟子真是聪明绝顶,于是耐心解答:“要是病人渴了,那就把半夏去掉,加上括萎根三两,也就是大约15克,因为半夏有点燥,括萎根呢,能生津止渴;要是拉肚子或者老想叹气,那就把麻黄去掉,加上一枚炮附子,附子能温阳散寒,止泻止痛;要是小便不利,小腹胀胀的,也是去掉麻黄,加上四两茯苓,也就是大约30克,茯苓能利水渗湿;要是喘得厉害,那就加上半升杏仁,去皮尖,也就是大约25克,杏仁能宣肺平喘。你看,这药方灵活多变,就像是个万能小超人,啥问题都能搞定!”

小弟子一听,简直要崇拜得五体投地了,连声说:“仙师真是神人也!这小青龙汤简直就是中医界的变形金刚啊!不过,弟子还想问问,这些药材到底有啥神奇的功效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更是来了精神,开始详细讲解起来:“麻黄啊,那可是发汗解表的高手,能把体表的邪气赶出去;芍药呢,能养血敛阴,跟麻黄一唱一和,防止发汗太过伤了正气;细辛呢,温肺化饮,就像是个小暖炉,把肺里的寒气都驱散了;干姜呢,温中散寒,能把肚子里的寒气都赶走;炙甘草呢,调和诸药,就像是个和事佬,让大家和睦相处;桂枝呢,温通经脉,能把全身的阳气都调动起来;半夏呢,化痰止咳,就像是个清洁工,把体内的痰液都清理干净;五味子呢,收敛肺气,防止肺气耗散太过。你看,这八味药材,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出小青龙汤的神奇功效!”

小弟子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中药世界,各种药材在他眼前翩翩起舞,他忍不住感叹道:“原来中医这么神奇啊!小青龙汤这么厉害,简直就是中药界的F1赛车,速度快,效率高,还能根据路况灵活调整策略!仙师,弟子决定了,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医,成为像您一样的大神!”

张仲景仙师一听,欣慰地笑了,摸了摸小弟子的头,说道:“好样的!中医这门学问啊,博大精深,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不过啊,也别忘了享受生活,毕竟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工作生活也要平衡才行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8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