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六)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5

有一天,小弟子满脸疑惑,像是被十万个为什么附体了,他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仙师啊,我这心里有个疙瘩,非得您老人家给解一解不可。您知道吗?那太阳病,要是被误治了,下了之后,脉象变得急促,胸口还闷得慌,这该咋整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小弟子真是个好奇宝宝,但脸上却是一本正经,悠悠地说:“哦,这事儿啊,简单!太阳病,下了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宝藏的钥匙,但又马上皱起了眉头:“桂枝去芍药汤?这是个啥玩意儿?怎么做?有啥讲究?”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像是看穿了小弟子的小心思,说:“别急,我这就给你细细道来。”

“说起这桂枝去芍药汤啊,简直就是桂枝汤的“精简版”,就像你去快餐店点了个套餐,结果服务员说:“抱歉啊,今天薯条卖完了,给您来个无薯条套餐吧!”这里的芍药就是那个“薯条”,被咱们暂时请出了方子。

为啥这么做呢?咱们得深入中医的奇妙世界瞅瞅。想象一下,太阳病就像是冬天里的一股寒风,嗖的一下钻进了你的身体,这时候你得赶紧把门打开,让身体出点汗,把这股不速之客赶出去。但要是碰上个糊涂医生,不给你开发汗的药,反而给你开了泻药,这邪气没赶跑,反而在你身体里撒欢儿了,搞得你脉象急促,就像你跑步后心跳砰砰直跳,那是正气在和邪气拼命干架呢!胸口还闷得跟塞了个大馒头似的,那是因为邪气在你胸口开了个“派对”。

这时候,你要是再吃点芍药,那就相当于给正气来了个“急刹车”。芍药这家伙,性格酸溜溜的,喜欢收敛,它一来,正气就被它拽住了,驱邪大战就得暂停。所以啊,咱们得果断地把芍药踢出局,只留下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这四位“勇士”。桂枝就像个热情的向导,带着正气冲锋陷阵;甘草呢,是个和事佬,调和大家的关系;生姜,辛辣热烈,给身体加点火力;大枣,甜甜蜜蜜的,给正气补充能量。这样一来,四味药齐心协力,就能把邪气赶得远远的啦!”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但心里还是有点小迷糊:“那这四味药,具体咋用呢?”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解释道:“这桂枝啊,得用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它可是个热性的家伙,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就像一把火把,能把体内的寒气给烧掉。甘草呢,得用二两(10克),它是个和事佬,能调和药性,还能补脾益气,就像是给身体加点油,让正气更有劲儿。生姜三两(15克),这可是个辛温的家伙,能发散风寒,还能温中止呕,就像是给身体穿上了一层保暖衣。大枣呢,得用十二枚(差不多是60克),它能补脾益气,养血安神,就像是给身体送去了温暖的怀抱。这四味药一起用,那效果可就更好了。”

“至于怎么做嘛,也简单。把这四味药放到锅里,加上七升水(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1400毫升),煮啊煮,煮到只剩三升水(600毫升)的时候,把药渣滤掉,剩下的就是药汤了。然后啊,你得趁热喝,一次喝一升(200毫升),一天喝三次。喝完之后啊,还得盖上被子,捂上一会儿,让身体出点小汗,那病啊,就好得差不多了。但记住啊,这汗可不能出得太多,要是像水流漓那样,那病可就好不了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是听了个天大的秘密:“啊?还要盖上被子捂汗?这不是跟蒸桑拿似的嘛!”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对对对,你就当是给自己做了个免费的桑拿吧!不过啊,这桑拿可不是白做的,它能让你身体里的邪气随着汗水一起排出去,那病啊,自然就好了。”

小弟子一听,这才恍然大悟,但又问:“那要是喝了一次就出汗了,病也好了,还用不用再喝啊?”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不用了不用了,要是喝了一次就出汗了,病也好了,那就不用再喝了。剩下的药啊,就留着下次再用吧。”

“那要是喝了还不出汗呢?”小弟子又问。

张仲景仙师说:“要是喝了还不出汗啊,那就再喝一次,还是按照前面的方法。要是还不出汗啊,那就得把喝药的时间间隔缩短一点,半天之内得把三次药都喝完。要是病情比较严重啊,那就得一天一夜都喝着药,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还有啊,这服药期间啊,可得忌口。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啊,都得少吃或者不吃。为啥呢?因为这些东西啊,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你得让你的身体全心全意地去对付那些邪气啊,可别让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来捣乱。”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像是把张仲景仙师的话都刻在了心里。然后他又问:“那仙师啊,这桂枝去芍药汤除了治这个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啊,还有啥别的用处没?”

张仲景仙师一听,又是一阵大笑:“你这小家伙啊,还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啊!这桂枝去芍药汤啊,用处可多了去了。不过啊,那都得看具体病情和体质来用。你可别自己瞎琢磨啊,得听大夫的。”

小弟子一听,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嘿嘿,我就知道仙师您最厉害了。那我以后啊,就跟着您好好学习中医知识吧!”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那叫一个美啊,就像是吃了蜜糖似的。他摸了摸小弟子的头:“好啊好啊,那你就好好学吧!中医啊,可是个博大精深的学问啊,你得有恒心、有毅力才行啊!”

有一天,小弟子一脸迷茫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然后被误治用了下法,结果他开始恶寒,这该怎么办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小子又遇到了难题,便故作高深地说:“哦?这个问题嘛,可是个大问题啊!不过别担心,咱们有妙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真的吗?师父,快告诉我吧!”

张仲景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太阳病被误下之后,病人出现恶寒的症状,这时候应该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来治疗。”

小弟子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我就是想知道这个方子怎么配。”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开始详细讲述这个方子的制配方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子很简单,就五味药。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等等,师父,你说这些药材的重量,我听着有点晕。能不能换算成现代的重量啊?”小弟子一脸疑惑地看着我。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下巴,点了点头:“嗯,你说得对。在古代,一两大约相当于现代的5克。所以,桂枝就是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嗯,大枣嘛,咱们就按照个数来算,不用换算重量了。附子嘛,一枚附子大约也是15克左右。”

小弟子一听,立刻拿出小本本开始记录:“好的,师父,我记下来了。那这些药材都是干什么用的啊?”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开始逐一解释药材的作用:“桂枝啊,那可是温阳解表的好东西。它能温通经络,驱散体表的寒气。炙甘草呢,就是调和药性,让方子更加平和,同时还能补脾益气。生姜嘛,大家都知道,是驱寒的利器,还能温中止呕。大枣呢,就是补气血、养脾胃的。至于附子嘛,那可是个大补药,能温阳散寒、回阳救逆。不过呢,附子有毒,得炮制之后才能用,而且用量得小心。”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啊?附子有毒啊?那用起来岂不是很危险?”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笑道:“危险是危险,但只要用对了地方,那就是救命的良药。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斩妖除魔,用不好就可能伤到自己。”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师父,这个方子怎么煎服啊?”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解释道:“很简单啦,把这五味药放到锅里,加上七升水(大约就是现在的1400毫升左右),然后大火煮开,小火慢炖,煮到只剩下三升水(大约就是现在的60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然后把药渣滤掉,分成三份,每次温服一份。喝药之后啊,还得盖上被子捂一会儿,让身体微微出汗,这样效果最好。记住啊,出汗可不能出得太多,像水流漓那样可不行,否则病是除不掉的。”

小弟子一边记录一边点头:“嗯,我记住了。那要是喝了一次药就出汗了,病也好了,还用不用继续喝啊?”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那当然不用了。如果喝了一次药就出汗了,病也好了七八分,那就不用继续喝了。剩下的药就留着备用吧。不过啊,要是喝了一次药没出汗,那就得继续喝,还是按照前面的方法。要是还不出汗呢,那就得把喝药的时间间隔缩短一点,半天之内把三份药都喝完。要是病情比较重呢,那就得一天一夜之内喝完一剂药,还得时刻观察病情变化。”

小弟子一听,瞪大了眼睛:“哇,这么复杂啊!师父,那要是喝了一剂药病还没好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小弟子的头,笑道:“别着急嘛。如果喝了一剂药病还没好,那就继续喝啊。要是还是不出汗呢,那就得喝到两三剂了。不过啊,喝药期间可得忌口哦,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都不能吃。”

小弟子一听,苦着脸说:“啊?这么多东西都不能吃啊?那我不是要饿死啦?”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饿死倒不至于啦。不过呢,为了治病嘛,暂时忍一忍也是值得的。等你病好了啊,就可以大吃大喝了。”

小弟子一听,立刻精神了起来:“好啊好啊!那我一定要快点把病治好!”

看着小弟子兴奋的样子,张仲景仙师心里也暗暗高兴。这小子虽然平时调皮捣蛋了点儿,但学起医术来还是挺认真的嘛。于是又开始跟他讲解起这个方子的中医理论来:“小徒啊,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方子能治疗太阳病下后恶寒吗?”

小弟子摇了摇头:“不知道啊,师父你讲讲吧。”

张仲景仙师轻轻咳了一声,清了清他那仿佛蕴含着千年智慧的嗓子,便悠悠地开了腔:“说道这太阳病啊,其实就好比咱们冬天穿少了,体表给冻上了寒气。但要是碰上个糊涂大夫,不给你驱寒解表,反倒用上了泻下的法子,那可就糟糕喽!这一泻啊,脾胃里的阳气可就伤了,好比家里暖气给关了,外面的寒气自然就更难赶跑了。”

“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请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这位‘暖男大夫’来帮忙了。首先说这桂枝,它可是温通经络的一把好手,能把体表那些顽固的寒气像扫地僧扫地一样,一扫而光。炙甘草呢,就像个和事佬,既能调和各种药材的脾气,又能给脾胃补补元气,让它们有力气继续工作。

生姜嘛,大家都知道,冬天喝碗姜汤,暖身又驱寒,止呕效果也是杠杠的。大枣呢,就像个温柔的母亲,不仅能补气血,还能细心呵护咱们的脾胃,让它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最后说说附子,这家伙可是个猛男,温阳散寒、回阳救逆是它的拿手好戏。不过呢,用附子也得小心,得听大夫的话,用对了是猛药,用错了可能就是‘猛虎下山’了。

这五味药啊,就像五个性格迥异但又默契十足的好兄弟,联手出击,既能驱散体表的寒气,又能把脾胃的阳气给补回来。所以啊,这个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啊,简直就是治疗太阳病下后恶寒的超级英雄,让咱们的身体重新找回那份温暖和舒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