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十三)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一脸好奇地凑近张仲景仙师,眨巴着大眼睛问:“师父啊,我老是听说太阳病,要是这病拖了个十天半个月的,咱们得怎么对付它呢?有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哦不,是独门方剂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长髯,那神态仿佛在说:“小子,你算是问对人了!”接着,他慢悠悠地说:“太阳病啊,要是拖了个十日已去,这时候你得看脉象。如果脉浮细,病人还老爱躺着,那说明外邪已经解了大半,身体在慢慢恢复呢。但要是胸满、胁痛,嘿,这时候就得上小柴胡汤了。要是脉还是浮得跟小船儿似的,那麻黄汤就得登场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师父,这方剂听起来好高大上啊!快给我讲讲,具体怎么做,还有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的?”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开始了他的“方剂脱口秀”。

“小柴胡汤!这可不是一般的汤水,它是中医调和身体内外不和的超级英雄,就像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穿梭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专门解决那些“内部矛盾”。想象一下,你的身体突然之间像个小国家,各个脏腑之间有了点小摩擦,这时候,小柴胡汤就出现了,它带着和平的使命,哪里不和就调哪里,保证让你的身体重归和谐!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方子里的超级明星——柴胡(25克)。这家伙,简直就是疏肝解郁的高手,中医里常说“肝主疏泄”,意思就是肝负责调节人体内的气机,让它流畅无阻。要是肝气郁结,就像春天里被冰雪封住的河流,整个人都会显得闷闷不乐,心情压抑。这时候,柴胡就像一把温暖的小铲子,轻轻挖开那些冰块,让肝气重新流动起来,你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得明媚如春,仿佛整个世界都亮堂了起来。

接下来是黄芩(15克),这位可是清热燥湿的小能手。咱们的身体有时候就像个小气候,有时候湿气太重,热气太盛,就容易出问题。黄芩就像是个精明的环境工程师,它一进到身体里,就开始忙着清理那些多余的湿热,一股脑儿地给你清出去,让你的身体恢复到最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整个人都清爽多了。

人参(15克),哎呀,这可是个大补元气的宝贝!在中医眼里,元气就是生命的火种,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人参就像是给你身体的电池充满电,让你有足够的能量去对抗疾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能精神满满,活力四射。

炙甘草(15克),这位可是个和事佬,专门负责调和药性。想象一下,方子里的其他药材就像是性格各异的团队成员,有时候难免会有点小摩擦。炙甘草就像是团队的润滑剂,它能让大家相处得更融洽,药效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而且,它还能缓急止痛,就像是给身体的疼痛按了个暂停键,让你舒服多了。

生姜(15克),这家伙可厉害了,发散风寒,还能止呕。要是你不小心感冒了,鼻子不通气,还想吐,生姜就像是你的私人医生,它一来,风寒就被赶跑了,呕吐的感觉也烟消云散。生姜的辣味,就像是给身体加了一把火,让你在寒冷的日子里也能感到温暖。

大枣(12枚,约60克),这可是补血养颜的好东西。中医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大枣就像是给脾胃加油的小助手,它能让脾胃更好地工作,从而生出更多的气血来滋养身体。吃了大枣,你的脸色会变得红润有光泽,就像是春天里盛开的桃花,美丽动人。

最后,咱们来说说半夏(25克)。这家伙可是燥湿化痰的高手。有时候,你的喉咙里像是被痰堵住了,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难受极了。半夏就像是喉咙里的清道夫,它一进到身体里,就开始忙着清理那些痰液,让你的喉咙重新变得清爽通畅。

你看,小柴胡汤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它们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着身体的和平与健康。

怎么做呢?把这些药材一股脑儿扔进锅里,加水大约2400毫升,煮啊煮,煮到只剩下一半,也就是大约1200毫升,再把渣子捞掉,继续煮,煮到只剩600毫升。然后,你就当喝茶一样,一天分三次,每次喝200毫升,保证你喝完之后,身体舒畅得跟做了SpA似的。”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插嘴:“师父,这方子听起来好复杂啊,得煮这么久!”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复杂?那是因为它功效全面嘛!而且,这煮药的过程,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你得学会享受。”

“再来说说麻黄汤,这方子可厉害了,简直就是发汗解表的猛男,对付那些顽固的风寒感冒,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来,咱们看看它的成员:

麻黄(15克):这可是发汗解表的第一把交椅,能把体内的寒气逼得无处遁形,让你的毛孔大开,汗水直流。

桂枝(10克):温阳散寒,还能助麻黄发汗,就像给麻黄打了个鸡血,让它更有劲儿。

炙甘草(5克):还是调和药性,不过在这里,它更像是个温柔的妈妈,防止麻黄和桂枝太过猛烈,伤了身体。

杏仁(约18克,大约70个杏仁):宣肺止咳,还能润肠通便,让你的呼吸系统畅通无阻。

怎么做呢?也是一股脑儿扔进锅里,不过这次水要多一点,大约1800毫升。先煮麻黄,煮到水少了大约400毫升,再把上面的沫沫去掉,这时候麻黄那股子冲劲儿已经去了大半。然后加入其他药材,继续煮,煮到只剩500毫升。同样,一天分三次喝,每次大约160毫升。不过喝这个汤可得注意点,喝完得赶紧盖上被子,捂出点汗来,但别出太多,要不然就像洗了个澡似的,病可就好不了了。还有啊,喝完这个汤,生冷、油腻、辛辣的东西都得忌口,要不然药效可就没了。”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问:“师父,这麻黄汤听起来好猛啊,不会把人给烧糊涂了吧?”

张仲景仙师又是一阵大笑:“猛是猛了点,但只要用得对,那就是药到病除。不过啊,用药如用兵,得根据病情来,不能乱来。所以,学中医啊,得慢慢琢磨,不能急于求成。”

“好了,说了这么多方剂,咱们再来聊聊脉象吧。这脉象啊,可是中医诊断的绝招之一。就像看人的脸色一样,脉象也能反映出身体的状况。

脉浮细啊,就像是微风拂过水面,水面泛起层层细腻的波纹。这时候,病人的气血虽然还在体表抗争外邪,但力量已经大不如前了,所以脉象细而浮。这种脉象啊,就说明外邪已经解了大半,身体正在慢慢恢复。

而脉浮呢,就像是狂风巨浪,波涛汹涌。这时候,病人的气血全部集中在体表,跟外邪死磕到底。这种脉象啊,就说明外邪还在体内肆虐,得赶紧用麻黄汤这种猛药,把外邪给赶出去。”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忍不住感叹:“师父,您这解释真是太形象了,我现在对脉象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中医啊,就得这么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大师。”

好了,说了这么多,咱们来个小结吧。这小柴胡汤和麻黄汤啊,就像是中医界的“双子星”,一个温和、一个猛烈,但都能治病救人。不过啊,用药可得小心,别把它们搞混了,要不然可就麻烦了。

就像你在生活中一样,有时候得温柔点,有时候得果断点。温柔的时候呢,就像喝小柴胡汤一样,慢慢调理身体;果断的时候呢,就像喝麻黄汤一样,一举把问题解决掉。

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满脸疑惑地问:“仙师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您得给我解答解答。就是那个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浑身疼得跟被打了一顿似的,还不出汗,关键是还烦躁得要命,这到底该咋整啊?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救救我?”

张仲景仙师一听,捋了捋长长的白胡子,笑眯眯地说:“哎呀,小家伙,你这问题问得好!对于这种太阳伤寒,脉浮紧得跟绷紧的琴弦似的,发热恶寒得像在冰火两重天里打滚,身体疼得嗷嗷叫,汗毛都不肯冒出一滴,心里还烦躁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情况,咱们得用上大青龙汤这剂猛药!”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看到了救星:“大青龙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那仙师,这大青龙汤到底是啥宝贝疙瘩,怎么配制呢?”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开始娓娓道来:“这大青龙汤啊,可是个古方,专门对付你这种外寒内热、表里俱实的病症。方子里面有麻黄六两(咱们现在换算一下,古代一两大约等于现代的5克,所以这麻黄就是30克啦),桂枝二两(也就是10克),炙甘草二两(10克),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大约10克吧),生姜三两(15克),大枣十二枚(劈开,大约30克),还有石膏,得跟鸡子那么大一块(咱们就估摸着来个20克左右吧,碎成小块)。这些药材啊,各有各的妙用!”

“麻黄嘛,就像个勇敢的战士,能发汗解表,把体表的寒气给赶出去;桂枝呢,就像个温暖的拥抱,能温通经脉,让你身体暖和起来;炙甘草呢,就像个和事佬,调和药性,还能补补脾胃;杏仁呢,就像个清道夫,能止咳平喘,让你的呼吸顺畅;生姜嘛,就像个暖宝宝,能散寒止呕;大枣呢,就像个能量棒,能补气养血;石膏呢,就像个灭火器,能清热泻火,把你的内火给灭掉。”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插嘴问:“仙师,那这些药材怎么煮呢?是不是像炖肉那样,咕嘟咕嘟煮一锅?”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笑得更加慈祥了:“非也非也,煮药可是个技术活。你得先拿九升水(咱们现在可没法这么精确,就估摸着来个四五千毫升吧),把麻黄单独煮一阵,煮到水少了两升左右,再把上面的沫沫去掉,然后把其他药材一股脑儿加进去,再煮,煮到剩下三升药水(大约一千五百毫升),把药渣过滤掉,温温地喝下去。记住啊,要喝得微微出汗才好,汗出多了可就得用温粉(就是些细腻的米粉之类的,用来止汗)擦擦身子了。要是喝了一剂就出汗了,那就别再喝了,再喝就过头了。”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但又忍不住问:“那要是喝多了,会出啥事儿呢?”

张仲景仙师叹了口气,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要是喝多了,那可不得了,会亡阳的!阳气一虚,你就得恶风烦躁,晚上连觉都睡不着啦。所以啊,用药得小心,可别贪杯哦!”

小弟子一听,吓得吐了吐舌头,连连保证:“仙师放心,我一定按方服药,不多不少,刚刚好!”

说到这里,咱们也得插一嘴,说说这脉象的事儿。脉浮紧啊,就像个绷紧的弹簧,一按就弹回来,这说明体表有寒气束缚着,气血运行不畅。发热恶寒呢,就是身体在跟寒气斗争呢,一会儿热得跟火炉似的,一会儿又冷得直打哆嗦。身疼痛嘛,就是寒气在身体里乱窜,把经络都给堵住了。不汗出而烦躁呢,就是内热憋在身体里出不来,就像个蒸笼里的馒头,蒸得你心烦意乱。

所以啊,这大青龙汤就像是给身体开了一扇窗,让寒气出去,让热气进来,让身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不过啊,这方子可猛了,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不然可就得像那小弟子说的,喝多了就得亡阳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1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