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三十一)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愁容地说:“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疑问,就像那夏天的蚊子一样嗡嗡嗡地绕着我转,赶都赶不走。”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笑眯眯地说:“哦?是什么疑难杂症把你给难住了?说来听听,看为师能不能给你支支招。”

小弟子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就是那个,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还红得像火,外加自汗出的病症,您说这该怎么治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什么宝贝似的,说:“哈哈,你这问题问得好,这可是个经典病例啊!来来来,为师给你说道说道。”

“这黄疸啊,就像是你的脸被夕阳染红了一样,黄得那叫一个灿烂;腹满呢,就像你肚子里装了个大气球,鼓鼓的,怎么按都按不下去;小便不利还红得像火,那就是说你的泌尿系统正在闹脾气,不给你好好工作了;再加上自汗出,那就是你的身体在不停地给你报警呢!”

小弟子一听,吓得差点没跳起来:“师父,您别说得这么吓人嘛!那到底该怎么治啊?”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别急,为师这就给你开个方子,保证药到病除!”

于是,张仲景仙师大手一挥,写下了“大黄硝石汤”这几个大字。小弟子一看,眼睛瞪得圆圆的,说:“师父,这方子看着挺简单的啊,就四味药?”

张仲景仙师点了点头,说:“别看这方子简单,那可是药简力专,效果杠杠的!”

“来来来,为师给你讲讲这方子里的奥秘。”张仲景仙师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起了图,“这大黄啊,那可是将军之药,能够荡涤肠胃,清除体内的瘀热和毒素;黄柏呢,它就像个清道夫,能够清热燥湿,把体内的湿热之气都给赶跑;芒硝呢,它可是个厉害的角色,能够软坚散结,把体内的硬块都给化掉;栀子呢,它就像个灭火器,能够清热泻火,把体内的火气都给灭掉。”

“这四味药啊,就像四个超级英雄,组成了一个无敌战队,专门对付你体内的那些妖魔鬼怪!”

小弟子一听,眼睛亮了起来,说:“师父,您这方子真是太神奇了!那制配方法呢?快教教我!”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好,为师这就教你。”

“首先啊,你要把这四味药准备好,大黄四两、黄柏四两、芒硝四两、栀子十五枚。记住啊,古代的一两就相当于现在的五克,所以你得按照这个比例来称药。”

“然后呢,你要把这四味药放到锅里,加上六升的水。记住啊,这水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得刚刚好才行。”

“接着呢,你要先煮大黄、黄柏和栀子这三味药,煮到只剩下两升的水。记住啊,煮的时候得用小火慢炖,就像炖肉一样,得有耐心才行。”

“然后呢,你要把药渣给捞出来,把芒硝放进去,再煮一会儿,直到只剩下一升的药汤。记住啊,芒硝可不能煮太久,要不然就化没了。”

“最后呢,你要把这一升的药汤一口气喝下去,就像喝啤酒一样爽快!记住啊,一定要顿服,不能分次喝,要不然效果就不好了。”

小弟子一听,笑得合不拢嘴,说:“师父,您这方子真是太逗了!那喝下去之后呢?会有什么反应啊?”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这你就别管了,反正喝下去之后,你体内的那些妖魔鬼怪就会被吓得屁滚尿流,纷纷逃跑!到时候啊,你的病就好了!”

小弟子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说:“师父,您真是太厉害了!我要向您学习!”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小弟子的头,说:“好孩子,只要你用心学,你也可以成为像我一样的神医!”

好了,说了这么多,咱们再来聊聊这大黄硝石汤里的四味药材吧!

首先是大黄,这位将军之药,那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它味苦性寒,就像个勇往直前的战士,能够直捣黄龙,清除体内的瘀热和毒素。不管你是便秘、肠梗阻还是黄疸,它都能给你摆平!不过呢,它也是个有点脾气的家伙,用多了可能会拉肚子或者肚子疼,所以得小心使用哦!

接下来是黄柏,这位清道夫可是个全能选手!它味苦性寒,能够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下焦湿毒。不管你是湿热黄疸、湿热泻痢还是湿疹瘙痒,它都能给你搞定!而且啊,它还能滋阴降火,对于阴虚火旺的人来说,可是个宝贝哦!

然后是芒硝,这位软坚散结的高手可不是吃素的!它味咸性寒,能够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不管你是大便燥结、肠痈肿痛还是乳痈初起,它都能给你化解!不过呢,它也是个有点刺激性的家伙,用多了可能会刺激胃黏膜或者肠道哦!

最后是栀子,这位灭火器可是个温柔的小能手!它味苦性寒,能够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不管你是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还是血热吐衄,它都能给你平息!而且啊,它还能消肿止痛,对于跌打损伤或者扭伤的人来说,可是个救星哦!

这四位药材啊,就像是四个性格迥异的超级英雄,组成了一个无敌战队,专门对付你体内的那些妖魔鬼怪!它们能够协同作战,发挥最大的效果,让你的身体重新恢复健康!

不过呢,话说回来,虽然这大黄硝石汤的效果杠杠的,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哦!如果你身体比较虚弱或者脾胃虚寒的话,那可就得小心了!因为这四味药材都是苦寒之品,用多了可能会伤脾胃或者耗伤正气哦!所以啊,在使用之前,最好还是找个专业的中医大夫给你看看,看看你的体质适不适合用这个方子。

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求知若渴的样子,仿佛眼睛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小星星。他开口就问:“仙师啊,我听说有种情况,人要是得了黄疸,肚子疼得要命,还一个劲儿地吐,这种情况有没有啥灵丹妙药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那笑容里满是智者的从容与幽默:“小家伙,你这是想考验我这把老骨头啊!不过没关系,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对症下药。你说的这种情况啊,用大柴胡汤就对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大柴胡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仙师,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是怎么配的,还有啊,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故作神秘地说:“好吧,既然你这么好学,那我就给你细细道来。这大柴胡汤啊,可是个老方子,历史悠久,疗效杠杠的!咱们先说说这方子里的药材和配制方法。”

“首先,主角登场——柴胡,半斤!换算成现代计量,那就是25克。柴胡啊,那可是疏肝解郁的高手,专治那些肝气郁结导致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啥的。想象一下,肝气就像是一股调皮的气流,柴胡就像是疏导交通的警察叔叔,把拥堵的气流给理顺了。”

“接下来,黄芩三两,也就是15克。黄芩啊,那可是清热燥湿的好帮手。它就像是个勤劳的清洁工,专门清理体内的湿热垃圾。湿热一去,黄疸自然就不敢嚣张了。”

“然后,芍药三两,还是15克。芍药啊,那可是养血调经、缓急止痛的小能手。它就像是温柔的护士阿姨,给那些疼痛的部位送去温暖的怀抱,让它们不再闹腾。”

“半夏半升,这个半升啊,咱们就估算成大约25克吧。半夏啊,那可是化痰止咳、降逆止呕的利器。它就像是胃里的镇吐神器,让那些翻江倒海的呕吐感瞬间消失无踪。”

“生姜五两,换算成25克。生姜啊,那可是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暖男。它就像是给胃披上了一层温暖的毯子,让那些因寒而呕的症状得到缓解。”

“枳实四枚,咱们就估算成大约20克吧。枳实啊,那可是行气消滞、破气除痞的高手。它就像是肠道里的推土机,把那些堵塞的垃圾给清理干净。”

“大枣十二枚,这个嘛,咱们就不换算了,直接十二颗大枣就行。大枣啊,那可是养血安神、补中益气的甜心。它就像是给身体补充能量的能量棒,让身体更有力气去对抗疾病。”

“最后,大黄二两,也就是10克。大黄啊,那可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的大将军。它就像是肠道里的清道夫,把那些顽固的宿便给一扫而空。”

“好了,药材都说完了,咱们来说说怎么煎这个方子吧。把这些药材一股脑儿地扔进锅里,加上大约2400毫升的水,就像是在煮一锅大杂烩。然后呢,用大火煮啊煮,煮到水剩下大约1200毫升的时候,把药渣子捞出来扔掉。接着啊,再把这1200毫升的药汁倒回锅里,用小火慢慢熬,熬到药汁浓缩到大约400毫升左右,就可以出锅啦!记得啊,这药汁要分成三份,一天喝三次,每次喝大约130毫升左右,温温地喝下去,效果最好哦!”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仿佛是在听一个神奇的传说。他忍不住问:“仙师啊,这些药材放在一起,真的有那么神奇的效果吗?”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小家伙啊,中医讲究的就是君臣佐使、配伍得当。这些药材虽然各有各的本事,但只有当它们团结在一起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就像是一支精干的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特长,只有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而且啊,这大柴胡汤不仅仅能治疗黄疸、腹痛、呕吐这些症状哦!它还能调理人体的气机、改善肝胆功能、增强免疫力呢!所以啊,你可别小看了这方子哦!”

有一天,一个满脸稚气的小弟子,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认真地问道:“仙师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您知道吗?就是那种得了黄病,但小便颜色还跟平常一样,自己拉肚子,肚子胀得跟个小皮球似的,还喘着粗气的人,应该用啥方子治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小家伙还真是个好奇宝宝,不过他还是故作高深地捋了捋长胡子,慢悠悠地说:“哦,这事儿啊,小黄人儿(哈哈,开个玩笑,其实是说黄病患者啦)遇到这种情况,可不能随便给他清热哦。为啥呢?因为这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虚得跟漏气的气球似的,你再给他清热,他非得哕(就是打嗝加呕吐,想象一下那种难受劲儿)不可。一旦哕起来,那可就麻烦大了。不过别怕,我这儿有个秘方,小半夏汤,专治这种哕得厉害的毛病。”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哇,小半夏汤?听起来好神秘啊!大仙师,快告诉我怎么做吧!”

张仲景大仙师微微一笑,开始传授起小半夏汤的制作秘籍来:“小半夏汤嘛,其实就两样东西,半夏和生姜。半夏呢,得用上一升,生姜嘛,来个半斤。记住了,这可不是随便抓两把就行的哦,得按照古法来,一丝不苟。”

“等等,大仙师,您说的一升、半斤是多少啊?我们现代人可没这个概念。”小弟子挠挠头,一脸困惑。

“哈哈,差点忘了,咱们得换算一下。古代的一两嘛,大约就是现代的5克。所以啊,这一升半夏,换算过来大概就是……嗯,差不多20克吧,生姜半斤呢,就是25克。怎么样,这下清楚了吧?”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仿佛得到了什么宝贝似的:“清楚了清楚了,仙师,那这两样东西到底有啥神奇之处呢?”

张仲景仙师开始娓娓道来:“这半夏啊,可是个好东西,它性味辛温,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你想啊,这小黄人儿肚子里都是湿邪作祟,半夏一去,就像是个超级吸湿器,把那些湿气都给吸走了。而生姜呢,更是厨房里的常客,也是中药里的宝贝。它性味辛温,能温中止呕,散寒解表。生姜一出手,就像是个暖宝宝,给小黄人儿那冰凉凉的肚子送去了温暖。”

“所以啊,这两样东西加起来,简直就是黄金搭档!半夏负责祛湿化痰,生姜负责暖胃止呕,双管齐下,那小黄人儿的哕病啊,还不得乖乖投降?”张仲景大仙师说完,还得意地拍了拍手。

小弟子听得那叫一个入迷,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小星星:“仙师,您真是太厉害了!那这个小半夏汤该怎么做呢?”

张仲景大仙师耐心地指导起来:“很简单啦,你把这20克半夏和25克生姜洗干净,然后放到锅里,加上七升水(大约就是现在的1400毫升吧)。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熬到只剩下大约300毫升的汤水就行了。记得啊,熬的时候要不停搅拌,免得糊锅了。熬好后,把药渣倒掉,把汤水分成两份,早晚各喝一份,温温地喝下去,效果最佳。”

小弟子听得那叫一个认真,生怕漏掉一个字:“嗯嗯,仙师,我都记下了。那这个小半夏汤喝起来会不会很难喝啊?”

张仲景大仙师笑了笑:“嗨,你这孩子,还担心起味道来了。放心吧,虽然半夏有点辛辣,但生姜的甜味能中和一下,喝起来不会太难喝的。再说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嘛,为了治病,这点苦算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65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