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十四)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一脸疑惑地凑近张仲景仙师,眨巴着大眼睛问道:“仙师啊,我这有个问题,就是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体不疼,但就是感觉重甸甸的,有时候还突然轻一下,这没有少阴证的情况,应该用啥方剂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长髯,说道:“哎呀,你这问题问得好!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体重而乍轻,无少阴证,这不就是大青龙汤的适应症嘛!来来来,我给你讲讲这个大青龙汤的奥妙。”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张仲景仙师接着说:“这大青龙汤啊,可是个‘重口味’的药方,里面的药材个个都是猛将!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还有石膏,得跟鸡子那么大一块,还得碎碎的。你看这药方,麻黄是主将,发汗解表那是杠杠的;桂枝呢,就是辅助麻黄,一起把邪气往外赶;甘草嘛,就像个和事佬,调和一下大家的关系,免得药性太猛伤了和气;杏仁呢,就是润肺止咳的,免得发汗太过伤了肺;生姜和大枣,那就是补气血的,让你发汗的同时还能保持体力;石膏呢,就是防止药性太热,给你降降温的。”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药方真是够复杂,够猛的啊!”

张仲景仙师一眼就瞅出了小弟子那云里雾里的表情,心知肚明小家伙还没琢磨透呢。于是,仙师又笑眯眯地,跟讲故事似的,再给小弟子上了一课。

“来来来,你瞧这麻黄啊,简直就是中药界的施瓦辛格!一身的肌肉疙瘩,力大无穷,它一出手,保管你那些紧闭的毛孔都得乖乖打开大门,让那些作威作福的邪气跟着汗水大军一块儿撤退,逃得无影无踪。你说,这麻黄厉害不厉害?”

“再看这桂枝,嘿,它就像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聪明伶俐,还特会带路。桂枝一上场,就拉着麻黄的手,嗖嗖嗖,一路火花带闪电,直奔病灶而去,那速度,比高铁还快几分呢!病灶里的妖魔鬼怪啊,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一网打尽了。”

“甘草呢,那可是中药队伍里的老好人,温暖又贴心,就像家里的奶奶,时刻关注着每个成员的情绪和身体。它在这里头,就是负责调和药性,不让麻黄、桂枝它们太过火,保证整个药方和谐共处,温柔又有效。”

“杏仁嘛,小巧玲珑,却是个细心的小护士。它专门盯着肺部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啥风吹草动,比如咳嗽啊、气喘啊,立马就上前安抚,温柔地调理,让肺部感受到满满的爱。”

“生姜和大枣这对黄金搭档,简直就是营养界的黄金搭档!它们给你补充元气,就像每天早上的那杯牛奶加一个煎蛋,让你精神满满,力气十足,对抗病魔更有信心。”

“最后说说石膏,这家伙,简直就是中药里的消防员,随时待命,准备灭火。万一药性过热,有点烧过头了,石膏立马冲上前,哗啦啦,一场及时雨下来,把火势给稳稳控制住,保证整个药方既有效又安全。”

小弟子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那仙师,这药方怎么制配呢?”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别急,我这就给你说。这古代的一两啊,大约相当于现代的5克。所以,麻黄就是3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杏仁嘛,大约就是18克左右吧(因为杏仁大小不一,所以这里只是个大概数);生姜15克,大枣60克(因为大枣也是大小不一,这里按照中等大小来算,大约十二枚就是60克左右);石膏呢,大约就是50克左右(因为鸡子大小也不一样,这里只是个大概数)。把这些药材都准备好,然后用水九升(大约就是九碗水)先煮麻黄,煮到水剩下六碗左右的时候,把上面的沫沫去掉,然后把其他的药材都加进去,再煮到水剩下三碗左右的时候,把药渣去掉,就可以喝了。记住啊,要温服,一次喝一碗,喝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如果汗出得太多了,就用点温粉(一种收敛止汗的药粉)擦擦。如果一喝就出汗了,那就别再喝了。要是再喝的话,汗出得太多,就会伤了阳气,到时候就会虚得慌,恶风烦躁,还睡不着觉呢!”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明白了明白了!仙师真是厉害啊!这药方都能讲得这么清楚!”

张仲景仙师一听,笑得眼睛都没了:“哈哈哈,你这小子,嘴还挺甜!不过啊,记住了,药方虽好,可不要贪杯哦!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用药一定要谨慎!好了,你去吧!好好钻研医术,将来也能成为一代名医!”

小弟子一听,激动得热泪盈眶:“多谢仙师!弟子一定铭记在心!”说完,就蹦蹦跳跳地跑去准备药材了。

话说这大青龙汤啊,可真是个神奇的药方。它就像是个八面玲珑的将军,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调和气血,还能润肺止咳,降温防热。不过啊,就像张仲景仙师说的,药方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用药一定要谨慎。

咱们再来说说这脉象。脉浮缓啊,就像是个悠闲的老大爷,在公园里慢悠悠地散步。它说明邪气已经侵入了体表,但是还没有完全深入。这时候啊,就得赶紧用发汗的方法把邪气赶出去。要是等邪气深入了,那就麻烦了!所以啊,这脉浮缓啊,就像是个警钟,提醒你要赶紧采取行动了!

再来说说这身体重而乍轻的感觉。这就像是你背了个大包袱走了一天路,突然有个人帮你背了一会儿,你又感觉轻松了不少。但是呢,那个人又不能一直帮你背,所以你又得继续背着自己的大包袱走。这种感觉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不过呢,这也是邪气在作怪啦!它让你感觉身体重甸甸的,但是呢,又没有完全占据你的身体,所以你又会突然感觉轻松一下。这时候啊,你就得赶紧用大青龙汤把邪气赶出去啦!

小弟子,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求知欲旺盛地问:“师父啊,我听说有的人得了伤寒,症状可复杂了,外表发热,心里还像揣着一汪水,时不时干呕、咳嗽,有时候渴得要命,有时候又拉肚子,或者吃东西噎得慌,小便也不顺畅,小肚子还胀鼓鼓的,甚至有的人还喘得跟小狗似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得怎么治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髯,笑眯眯地说:“哎呀,你这问题问得好,这可是咱们中医里头的经典难题——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对付这种情况,咱们有秘密武器,那就是——小青龙汤!”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救世主:“小青龙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师父快说说,这汤是怎么熬制的?里面都有些啥宝贝?”

张仲景仙师慢悠悠地列出了方子:“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小青龙汤的配方啊,那可是精挑细选的八味药材: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细辛三两、桂枝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得洗干净喽)。听着是不是挺复杂?但其实,每一味药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首先,麻黄,这可是发汗解表的高手,三两换算成现代计量,大约是15克,它能帮你把体表的寒气赶走,让你不再怕冷发烧。不过呢,麻黄这家伙有点烈,得先煮一煮,去掉上面的浮沫,不然喝下去可能会心跳加速哦。”

“接着是芍药,也是15克,它是个温柔的家伙,能帮你缓解肌肉疼痛,还能和麻黄搭配,防止麻黄发汗太过,伤了正气。细辛,同样是15克,它可是个通鼻窍、散寒止痛的小能手,对于鼻塞流涕、头痛脑热有奇效。”

“桂枝,15克,它不仅能温阳散寒,还能调和气血,让你的身体暖洋洋的,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干姜,15克,暖胃神器,对于胃寒呕吐、拉肚子那可是立竿见影。”

“甘草,15克,中药界的和事佬,它能调和药性,让各种药材和谐相处,同时还能润肺止咳,缓解咳嗽症状。五味子,半升换算成克数,大约是25克,它可是个收敛固涩的好手,能帮你把体内的水液收住,不让它们乱跑,还能生津止渴。”

“半夏,半升也是25克,化痰止咳的佼佼者,对于喉咙里有痰、咳嗽不爽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不过呢,半夏有点小毒,得洗干净了再用,咱们可是讲究安全第一。”

“好啦,材料备齐,接下来就是熬制过程啦。你得把这些药材放到一大锅水里,大约是十升水的量,对,你没听错,就是十升!先煮麻黄,煮到水少了两升,也就是剩下八升的时候,把上面的沫沫去掉,然后把其他药材一股脑儿加进去,再煮,煮到剩下三升药液,就可以关火啦。把药渣过滤掉,剩下的药液分成三份,一天喝三次,温温的喝下去,效果最佳。”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师父,这听起来就像是做一道复杂的烤肉啊,不过对象是药材,目的是治病救人。”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你说得对,中医治病,有时候就像是在调配一个复杂的烤肉方子,每一种药材都是精心挑选的调料,目的就是要让身体这块‘肉’恢复健康。”

“不过呢,这方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要是病人渴得厉害,咱们就得把半夏去掉,换上栝蒌根三两,也就是大约15克,它能生津止渴,让喉咙不再干燥。要是病人拉肚子或者吃东西噎得慌,咱们就得把麻黄去掉,加上附子一枚,附子可是温阳止泻、散寒止痛的高手。要是小便不利,小肚子胀鼓鼓的,还是得去掉麻黄,加上茯苓四两,也就是大约20克,茯苓能利水渗湿,让你的小便顺畅无阻。”

“要是病人喘得厉害,咱们就加上杏仁半升,也就是大约25克,杏仁能止咳平喘,让你的呼吸顺畅起来。怎么样,小青龙汤的变化多端,是不是让你大开眼界?”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连连感叹:“师父,您这医术真是太高明了!小青龙汤简直就是变形金刚啊,根据不同的症状,随时变换形态,应对各种病魔。”

张仲景仙师笑得更加开心了:“哈哈,你说得对。中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灵活多变,对症下药。不过呢,学中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得慢慢积累,不断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对了,我还得提醒你一句,虽然小青龙汤很神奇,威力无边,仿佛能翻江倒海解决一切风寒湿痹,但它可不是啥万金油哦!在开方抓药前,咱们得跟侦探似的,把病情查个水落石出,确保药方和病症严丝合缝,对得上号。

再说了,人体这机器复杂着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限量版。用药这事儿,剂量大小、药材搭配,都得跟着个人的体质走,量身定制才行。所以啊,学中医不光要学会摆弄那些草药,更像是要修炼成一位中医界的福尔摩斯,诊断功夫得到家。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行走的中医宝典,高手中的高手,让人竖大拇指的那种!”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师父,我明白了!我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医大夫!”

张仲景仙师欣慰地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好!有志气!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的!不过呢,学习之余,也别忘了享受生活哦。中医虽然博大精深,但生活同样精彩纷呈。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5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