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十六)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十六)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一脸求知若渴的模样,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师父啊,您知道伤寒五六天后,人会变成啥样吗?这时候该咋整,有啥灵丹妙药能救场不?”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长髯,那叫一个仙风道骨:“小家伙,听好了!伤寒五六日,要是再赶上点儿风,那可就热闹了。这时候的人啊,一会儿冷得直哆嗦,一会儿又热得想脱衣服,跟天气预报似的,来回变脸。胸胁那块儿,哎呀,就跟塞了团棉花似的,憋得慌,还不想吃饭,整天跟丢了魂儿一样,嘿嘿地傻笑(其实是精神不振啦),心里还烦得要命,一闻到饭味就想吐。更有趣的是,有的人呢,胸里烦得要命,但就是不吐;有的人渴得跟沙漠里的骆驼似的;有的人肚子疼得跟被踢了一脚;有的人胁下硬邦邦的,跟藏了个石头;还有的人啊,心里扑通扑通跳,小便也不痛快;甚至有的人既不渴,身上还微微发热,时不时还咳咳两声。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请出咱们的‘调和大师’——小柴胡汤来帮忙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师父,这小柴胡汤听起来好厉害啊!快说说,它是怎么炼成的?”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开始娓娓道来:“好嘞,听好了,这小柴胡汤可是个豪华阵容,七位大将组成。柴胡,那是主角,得放半斤,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25克,它可是疏肝解郁、和解少阳的高手;黄芩,三两,也就是15克,清热解毒,专治那些因为热气闹的毛病;人参,三两,15克,大补元气,让你精神焕发;半夏,半升,洗干净哦,大约25克,化痰止呕,解决你那些想吐又吐不出的尴尬;甘草,三两,15克,调和药性,就像是团队里的润滑剂;生姜,三两,切成片,大约15克,暖胃驱寒,让你的胃舒服点儿;大枣,十三枚,劈开,大约40克,补血安神,让你睡个好觉。这七位大将,齐心协力,才能对付伤寒五六日后的那些妖魔鬼怪。”

“接下来,咱们说说怎么熬这碗神奇的汤。把这七味药材放到一大锅水里,大约是两升多点儿的水,也就是现在的2400毫升左右,然后开大火煮,煮到水只剩下一半,也就是大约1200毫升的时候,把药渣捞出来。接着,再把这1200毫升的药汤继续煮,煮到只剩三分之一,也就是大约400毫升,这时候,药汤就浓缩成了精华。最后,分成三份,一天三顿,每次温服一份,保证你喝完之后,那叫一个舒坦!”

小弟子听得那叫一个入迷,但又忍不住问:“师父,要是遇到那些特殊情况,比如有的人胸中烦而不呕,或者渴得要命,或者肚子疼,这汤还得变变方子吗?”

张仲景仙师点了点头,笑道:“当然啦,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辩证施治,因人而异。要是胸中烦而不呕,那就说明胃没啥大问题,半夏和人参就可以不用了,免得补得太过。这时候,咱们加点栝蒌实,一枚就够了,它能宽胸理气,让你的胸不那么闷。要是渴得要命,那半夏就得去掉,免得它燥湿伤津,然后咱们多加点儿人参和栝蒌根,人参加到四两半,就是20克,栝蒌根四两,就是20克,生津止渴,效果杠杠的。”

“要是肚子疼呢,那可能是脾胃受寒了,黄芩这种寒性的药材就得去掉,换上芍药三两,也就是15克,它能缓急止痛,让你的肚子舒服点儿。要是胁下硬邦邦的,那可能是肝气郁结,大枣这种补血的就可以不用了,换成牡蛎四两,也就是20克,它能软坚散结,让你的胁下不再硬得像石头。”

“要是心里扑通扑通跳,小便还不痛快,那可能是水湿停留,黄芩这种利尿作用不强的药材就得去掉,换上茯苓四两,也就是20克,它能利水渗湿,让你的小便通畅无阻。要是不渴,身上还微微发热,那可能是外感风寒还没完全好,人参这种大补的药材就得去掉,免得闭门留寇,咱们加上桂枝三两,也就是15克,再捂上被子出点儿微汗,感冒就拜拜啦!”

“要是咳咳两声,那可能是肺气不宣,人参和大枣这种滋补的药材就得去掉,免得生痰,咱们加上五味子半升,大约是25克,它能敛肺止咳,生姜也得换成干姜二两,也就是10克,它能温肺散寒,让你的咳嗽早点儿消停。”

小弟子听完,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师父,您真是太厉害了!这小柴胡汤简直就是万能的啊!”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小家伙,别乱说哦,这世上可没有万能的药,只有对症的药。中医讲究的就是辩证施治,因人而异,同一种病,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可能用的方子都不一样。所以啊,要想学好中医,就得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病人的症状,用心去体会每一种药材的性味归经,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悬壶济世’之才!”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像师父一样厉害的中医大师!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这些中药的知识,还是很有趣的。就像这柴胡啊,它不仅能疏肝解郁,还能升举阳气,对于那些经常情绪低落、肝气郁结的人来说,可是个好东西呢!

还有黄芩啊,它不仅能清热解毒,还能燥湿止血,对于那些经常上火、口腔溃疡的人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至于人参嘛,那可是个大补元气的宝贝啊!不过呢,现在市面上的人参质量参差不齐,要想买到真正的好人参,可得擦亮眼睛哦!

至于半夏、甘草、生姜、大枣这些药材,也都是各有各的妙用。半夏能化痰止呕,甘草能调和药性,生姜能暖胃驱寒,大枣能补血安神。这些药材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组合在一起,就能发挥出神奇的效果!

所以啊,咱们平时在生活中啊,也可以多了解一下这些中药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还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呢!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家有三千卷,不病也神仙。”虽然咱们可能做不到那么厉害,但是多了解一些健康知识,总没坏处嘛!

小弟子满脸疑惑地跑来问他的师父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老是听说什么‘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这些症状,这到底是个啥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解决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不就是咱们中医里的经典问题吗?于是,他笑眯眯地答道::“血弱气尽的时候,咱们身体的防线——腠理就打开了,这时候,那些调皮捣蛋的邪气啊,就趁机溜了进来,跟咱们的正气干上了架。这一打,可就热闹了,正气邪气在胁下这个地方纠缠不清,正邪纷争不断,结果呢,人就开始往来寒热,一会儿冷得直哆嗦,一会儿又热得满头大汗,这冷热交替的,可真是让人受不了啊!而且啊,这病还爱挑时间,休作有时,让人摸不清规律。”

“更有趣的是,这病啊,还会让人嘿嘿不欲饮食,就像是突然对美食失去了兴趣,看着一桌子的好菜好饭,愣是一点胃口都没有。为啥呢?因为脏腑相连嘛,这邪气一捣乱,肚子里的器官也跟着遭殃,痛得要命。而且啊,这邪气还喜欢往高处窜,但痛起来呢,却是下面更难受,所以啊,人就会忍不住想呕。”

“那怎么办呢?”小弟子着急地问。

“别急,老祖宗早就给出了答案。”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这时候啊,就得用上咱们的小柴胡汤了!”

“小柴胡汤?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小弟子挠挠头。

“可不是嘛!这小柴胡汤啊,那可是解决这种问题的神器!”张仲景仙师开始详细介绍起来,“你看啊,这方子里面有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这七味药。每种药啊,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先说柴胡吧,它可是这方子里的老大,能疏肝解郁,还能升举阳气,就像是给身体里的正气加油打气,让它们有力气去跟邪气搏斗。”

“黄芩呢,就是个冷静的智者,能清热燥湿,就像是给身体里的火气浇上一盆凉水,让它们别那么嚣张。”

“人参嘛,大家都知道,是个滋补的好东西,能大补元气,就像是给身体里的能量库补充能量,让它们有足够的力气去应对这场战争。”

“半夏啊,就是个化痰的高手,能把身体里的痰湿给清理出去,就像是给身体做一次大扫除。”

“甘草呢,就是个和事佬,能调和药性,让这些药材都能和谐相处,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生姜和大枣啊,就像是给身体送温暖的使者,能温中散寒,还能滋补脾胃,就像是给身体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衣。”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师父笑眯眯地问。

“厉害!厉害!”小弟子连连点头。

“那制配方法呢,也挺简单的。”张仲景仙师继续讲解,“把这七味药都准备好,柴胡半斤(换算成现代就是25克)、黄芩三两(15克)、人参三两(15克)、半夏半升(这个比较特殊,咱们就按照常规量来算吧,大约15克)、甘草三两(15克)、生姜三两(15克)、大枣十三枚(这个咱们就按照一枚大枣大约5克来算吧,那就是65克,不过实际使用时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然后啊,把这些药材都放到锅里,加上水一斗二升(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2400毫升),煮取六升(大约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大约600毫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方子啊,还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呢!”张仲景仙师神秘一笑,“比如说啊,要是胸中烦而不呕的话,就去掉半夏、人参,加上栝蒌实一枚(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25克)。要是渴的话,就去掉半夏,加上人参四两半(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22.5克)、栝蒌根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20克)。要是腹中痛的话,就去掉黄芩,加上芍药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15克)。要是胁下痞鞕的话,就去掉大枣,加上牡蛎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20克)。要是心下悸、小便不利的话,就去掉黄芩,加上茯苓四两(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20克)。要是不渴、外有微热的话,就去掉人参,加上桂枝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15克),然后盖上被子出点微汗就好啦!要是咳的话呢,就去掉人参、大枣,加上五味子半升(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25克)、去掉生姜加上干姜二两(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10克)。”

“哇!这么复杂啊!”小弟子瞪大了眼睛。

“复杂是复杂了点,但咱们中医啊,讲究的就是个辩证施治,因人而异。”师父笑眯眯地说,“所以啊,这方子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其实啊,都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的,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那吃了这小柴胡汤之后呢,会有什么反应啊?”小弟子又问。

“这个啊,得看具体情况。”师父解释道,“要是吃了之后还渴的话,那可能是阳明病的表现了,那就得按照阳明病的方法来治了。不过啊,一般来说,只要方子对证,吃上几剂之后,那症状啊,就会像烟消云散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真是太神奇了!”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

“所以啊,咱们中医啊,那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的。”师父感慨地说,“这些方子啊,都是咱们老祖宗智慧的结晶,咱们可得好好传承和发扬下去啊!”

“是!师父!”小弟子连连点头,心中充满了对中医的敬畏和热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67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