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五十二)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求知若渴的样子,就像看到冰淇淋的小孩,眼睛里闪烁着星星。他开口就问:“仙师啊,我总是听师兄师姐们谈论结胸证,说这个证那个证的,听得我云里雾里的。您能不能给我讲讲,这结胸证到底是咋回事儿?”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摸了摸长长的白胡子,说道:“哟,小家伙对中医感兴趣啦?行,那仙师我今天就给你上一堂生动有趣的结胸证课程!”

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结胸证啊,可是中医里头的一个大学问。咱们先说说这脉象,你记住了,如果脉浮大,那就像是河里的浮萍,飘飘忽忽的,这时候你要是贸贸然给人下药攻下,那可就是闯了大祸了!为啥呢?因为这脉浮大,往往说明正气还在跟邪气搏斗呢,你这一攻下,正气立马就垮了,邪气趁机而入,那病人可就凶多吉少了。所以啊,脉浮大的时候,咱们得悠着点,别急着下药,不然,嘿嘿,小心仙师我找你算账哦!”

小弟子一听,吓得吐了吐舌头,赶紧点头称是。

仙师接着又说:“再来说说这结胸证的症状啊,要是病人啥症状都有了,比如胸痛啊、肚子胀啊、呼吸都费劲了,这时候他要是再烦躁不安,哎呀,那可就更麻烦了!这就像家里着火了,你不仅不赶紧灭火,还在那儿急得跳脚,这不是火上浇油嘛!所以啊,这时候的病人,烦躁那就是个不祥之兆,说明邪气已经嚣张得很了,正气都快被压得喘不过气了。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医生啊,心里也得有个数,治疗起来可得格外小心。”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头暗暗佩服仙师的学问真是高深莫测。不过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有点儿疑惑:“仙师啊,您说的这些我都记住了,可是,这结胸证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为啥会得这个病呢?”

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拍着小弟子的肩膀说道:“你这小家伙,问题还真不少!好吧,那我就再给你讲讲这结胸证的由来。”

“结胸证啊,其实就是因为邪气跟正气在体内打架,打得不可开交,结果把胸部的气血都给堵住了。你想想啊,要是你的胸口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了,那感觉得多难受啊?所以啊,这结胸证的病人啊,往往就是胸口这儿憋得慌,呼吸都费劲。而且啊,这邪气要是太厉害了,还会往下走,把肚子也给堵住,那时候啊,病人就不仅仅是胸口难受了,连肚子都会胀得跟个大气球似的。”

小弟子一听,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仙师啊,您这形容得太生动了!那要是得了结胸证,岂不是就像胸口被压了块大石头,肚子又胀得跟孕妇似的?”

仙师一听,也忍不住笑了:“哈哈,你这小家伙,倒是挺会想象的!不过啊,话说回来,这结胸证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治疗起来可得小心谨慎。所以啊,你以后要是碰到了这样的病人,可千万别慌,得沉住气,好好琢磨琢磨该怎么治疗。”

小弟子连连点头,心里头对仙师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不过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仙师啊,那得了结胸证,到底该怎么治疗呢?”

仙师摸了摸下巴上的白胡子,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治疗啊,那可得看具体情况了。要是邪气不太厉害,正气还能扛得住,那咱们就可以用些解表的药,让邪气从表面散出去。要是邪气太厉害了,正气都快扛不住了,那咱们就得赶紧用攻下的药,把邪气从下面赶出去。不过啊,这攻下的药可不能用得太猛了,不然正气也跟着伤了,那就麻烦了。”

“哦,我明白了!”小弟子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就像打仗一样,要是敌人不太厉害,咱们就用点儿小手段把他们赶走;要是敌人太厉害了,那咱们就得赶紧用大招,把他们一举歼灭!不过啊,这大招也不能用得太猛了,不然自己也得受伤!”

仙师一听,哈哈大笑:“你这小家伙,倒是挺会举一反三的嘛!没错,就像你说的这样,治疗结胸证啊,就像打仗一样,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策略。所以啊,你以后要是想学好中医,那就得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

有一天,小弟子满脸疑惑地蹦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师父啊,我这脑袋里装满了问号,就想知道那个太阳病,脉浮而动数的情况,咱们中医有啥妙方呢?”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长髯,说道:“嘿,你这小子,问题还真不少!来来来,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事儿。”

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太阳病啊,就是咱们中医说的外感病的一种,脉浮而动数,这里面学问可大了。浮脉呢,就像风吹动的树叶,轻轻飘飘的,说明有风邪在作怪;数脉呢,就像夏天树上的知了,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说明体内有热;动脉呢,就像是有人在你脑袋里敲鼓,咚咚咚的,说明有疼痛在捣乱。所以啊,这时候病人就会头痛、发热,可能还会微微出点汗,但奇怪的是,他们还怕冷,这说明表邪还没解呢。”

“可有些糊涂医生啊,一看病人发热,就以为是里热,给病人用下法,这一下可好,动数脉变成了迟脉,就像冬天的河水,流得慢悠悠的。这时候啊,病人就会觉得胸膈里像有个大石头堵着,疼得厉害。胃里头也空空的,外来的邪气就在里面捣乱,搞得人上气不接下气,烦躁得要命,心里头那个难受啊,就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

“再这么发展下去,阳气就内陷了,心下就会变得硬邦邦的,这就是咱们说的结胸。这时候啊,就得用大陷胸汤来救场了!”仙师说到这里,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那碗神奇的药汤正在拯救苍生。

“来来来,咱们看看这个大陷胸汤是怎么做的。需要大黄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换算成咱们现代的计量单位啊,就是大黄30克(6两x5克\/两)、芒硝50克(一升约等于50克,这里咱们为了方便计算就这么估算了)、甘遂0.5克(一钱约等于0.5克,这里咱们得小心点儿,甘遂可是有毒的哦)。先把大黄放到六升水里煮,煮到剩下两升水的时候,把药渣倒掉,然后把芒硝加进去,再煮两开儿,最后把甘遂末加进去,搅和搅和,温温地喝下去。喝下去之后啊,要是拉得快,那就不用再喝了。”

“这里面啊,大黄可是个猛将,能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呢,就像个温柔的助手,能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甘遂啊,虽然有毒,但也是个厉害的角色,能逐水消肿、破积通便。它们三个联手啊,就像是三个大侠一起闯荡江湖,什么妖魔鬼怪都得靠边站!”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连连点头:“师父啊,这大陷胸汤真是太厉害了!那要是没结胸呢?”

仙师微微一笑:“要是没结胸啊,那就另有一番景象了。病人可能只会头上出汗,其他地方一滴汗都没有,就像是头上戴了个汗蒸帽一样。小便呢,也不利索,这时候啊,身体就容易发黄。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请出五苓散这位大侠了!”

“五苓散啊,可是个多面手。里面有猪苓、白术、泽泻、茯苓、桂枝五味药。换算成咱们现代的计量单位啊,就是猪苓9克(18铢x5克\/两÷2,因为1两等于24铢)、白术9克、泽泻18克(一两六铢x5克\/两,为了方便咱们把六铢也算进去了)、茯苓9克、桂枝5克(半两x5克\/两)。把这五味药捣成散末,用白开水冲服,一天吃三次。记得啊,得多喝点热水,这样汗出来病就好了。要是发黄呢,就加点茵陈蒿进去,效果杠杠的!”

“这里面啊,猪苓就像个清洁工,能把体内的水湿都扫干净;白术呢,就像个营养师,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泽泻啊,就像个排水工,能把多余的水分都排出去;茯苓呢,就像个和事佬,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桂枝啊,就像个暖宝宝,能温阳化气、散寒止痛。它们五个联手啊,就像是五虎上将一起上阵杀敌,什么妖魔鬼怪都得俯首称臣!”

有一天,一个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满脸求知欲地问:“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知道吗?如果一个人伤寒了六七天,结果胸那儿热得跟火炉似的,还硬邦邦的,这该咋整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小家伙问题还挺刁钻,但脸上依旧慈祥如初升的太阳,缓缓开口:“哦,你问的是这个啊。伤寒六七日,如果结胸热实,脉沉紧而实,感觉心下(就是胃那块儿)疼得要命,一按下去硬得跟石头似的,这时候啊,就得请出咱们的大陷胸汤来主持大局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仿佛看到了救星:“大陷胸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师父,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怎么配,有啥神奇之处?”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髯,笑得那叫一个高深莫测:“别急,听我细细道来。这大陷胸汤啊,说起来简单,就三味药:大黄、芒硝、甘遂。不过,这配伍可是大有讲究哦!”

“首先,大黄,咱们来个六两,换算成现代计量,那就是30克(古代一两换算成现代5克嘛,简单得很)。大黄啊,那可是将军之药,攻下之力杠杠的,能把体内的热毒、瘀血一股脑儿地往下赶,简直就是肠道的清道夫!”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暗自嘀咕:“这大黄这么猛,吃下去不会拉肚子拉到虚脱吧?”

张仲景仙师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哈哈一笑:“放心,有我在,怎么会让你拉肚子拉到怀疑人生呢?接下来是芒硝,一升,换算一下,大约是50克。芒硝啊,那可是软坚散结的高手,能把那些硬邦邦的结块给软化掉,让它们乖乖投降。而且,它还能清热泻火,跟大黄一唱一和,那效果,杠杠的!”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最后一味药了。

“最后啊,就是甘遂了,这个得小心点儿用,一钱(匙),换算成克,大约就是0.5克。甘遂啊,那可是峻下逐水的猛将,能把体内的水湿、痰饮一股脑儿地赶出去。不过呢,这家伙有点儿猛,所以用的时候得悠着点儿,不然啊,嘿嘿,有你受的!”

小弟子一听,吓得差点儿没跳起来:“这么猛?师傅,这方子不会把人吃出问题来吧?”

张仲景仙师瞪了他一眼,假装生气地说:“胡说什么!只要对症下药,这方子可是救命的神器。来,我给你讲讲怎么煎这药。”

“先把大黄放水里煮,水得多点儿,六升吧,换算成现代计量,大约就是1200毫升。煮到水剩下一半儿,也就是二升,大约是400毫升的时候,把药渣子捞出来。然后啊,把芒硝加进去,再煮两个开儿,就是等水开了再煮两分钟。最后啊,把甘遂末加进去,搅和搅和,温温地喝下去,一升一次,大约就是400毫升一次。喝下去之后啊,要是拉得快,那就别再喝了;要是拉得不痛快,那就再来一次。记住了吗?”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已经把这方子的煎制方法记得滚瓜烂熟了。不过,他还是有点儿担心:“师父啊,这方子这么猛,万一病人吃了受不了咋办?”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安慰他说:“放心吧,只要是对症下药,这方子可是稳如老狗。而且啊,这方子还有个小秘密,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小弟子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啥秘密?师父快讲!”

张仲景仙师神秘一笑:“这方子啊,其实是在考验咱们的医术和判断力。你看啊,大黄、芒硝、甘遂,这三味药都是猛将,要是用得不当,那可是要出大事的。所以啊,咱们在用这方子的时候,一定得小心谨慎,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这也算是咱们中医的一种修行吧!”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已经对张仲景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不过,他还是有点儿好奇:“师父啊,这方子这么猛,要是用在现代人身上,会不会有啥不良反应啊?”

张仲景仙师想了想,认真地说:“这个嘛,说实话,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用药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不过啊,只要咱们掌握了中医的精髓,辩证施治,那这方子用在谁身上,都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当然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跟古代不一样了,所以在用药的时候,咱们也得灵活变通,不能生搬硬套。”

小弟子一听,觉得张仲景仙师说得太有道理了。不过,他还是有点儿不死心:“师父啊,您就不能再给我讲点儿这方子的趣事或者典故啥的吗?让我这学医之路也有点儿乐趣嘛!”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你这小家伙,还真是会找乐子啊!行,那我就给你讲个关于这方子的趣事吧。”

“话说啊,有一次,我遇到一个病人,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疼得死去活来的。我一看,这不是大陷胸汤的证吗?于是啊,我就给他开了这方子。结果啊,这家伙吃了药之后,拉得那叫一个痛快,病也立马好了大半。他感激涕零啊,非要请我吃饭不可。我呢,也就欣然接受了。结果啊,那家伙请我吃的竟然是火锅!哈哈,你说这事儿逗不逗?”

小弟子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师父啊,您这运气也太好了吧!吃火锅都能碰上这事儿!”

张仲景仙师也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谁说不是呢?不过啊,这事儿也提醒我,咱们中医啊,不仅得学好医术,还得学会跟病人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啥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治病嘛!”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已经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跟着张仲景仙师学医术,将来也能成为一代名医!

不过啊,他心里还是有点儿小九九:“师父啊,这大陷胸汤虽然厉害,但要是能用点儿更幽默、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解,那该多好啊!这样一来,咱们中医的知识就能更好地传播出去了!”

张仲景仙师一听,眼睛一亮:“哟呵,你这小家伙还挺有想法的嘛!行,那我就来试试用更幽默、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解这大陷胸汤吧!”

“你看啊,这大陷胸汤啊,就像是一支特种部队!大黄呢,就是那冲锋陷阵的先锋官,勇猛无比;芒硝呢,就是那负责爆破的工兵,能把那些硬邦邦的结块给炸得稀巴烂;甘遂呢,就是那负责清理战场的后勤兵,能把那些残余的水湿、痰饮给一网打尽!这样一来啊,咱们体内的敌人就被彻底消灭干净了!怎么样?我这讲解方式还算接地气吧?”

小弟子一听,笑得差点儿没从椅子上掉下来:“师父啊!您这讲解方式简直太绝了!要是早点儿这么讲,我早就把这方子记得滚瓜烂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20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