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五藏生成篇第十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咱们的心脏啊,它的好朋友是血脉,就像河流滋养大地一样,血脉的颜色就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而这一切的背后大佬是肾脏,它在默默调控着呢!

再来说说肺,它的好基友是筋,想象一下,肺活量大的人是不是连筋骨都显得更有弹性?肺的健康直接反映在咱们的指甲上,光泽亮丽就是肺在笑哦!不过呢,肺的主宰还是它自己,毕竟“我的地盘我做主”!

脾胃这对cp,脾胃相合,肉就长得好,嘴唇也是它们的小广告牌,红润有光泽说明脾胃和谐。但这里有个小插曲,说脾胃的“老大”是肝,哈哈,看来肝是个幕后大boss,啥都管一点!

肾脏呢,它的铁哥们儿是骨头,头发则是它的荣耀象征。肾好,骨头硬,头发黑亮不掉,但吃多了咸东西,肾就不高兴了,骨头疼,头发也跟着遭殃。

说到吃,五味入五脏,各有讲究。吃太咸,血脉就不流畅了;吃苦太多,皮肤干巴巴像树皮;吃辣过头,筋扯得紧,指甲都没光泽了;酸吃多了,肉变硬,嘴唇还脱皮;甜食过量,骨头疼,头发也掉得快。看来,吃货们也得悠着点,平衡才是王道!

反过来想,五脏也有它们的小偏好:心喜欢苦,肺偏爱辛,肝钟情于酸,脾钟爱甘,肾则对咸情有独钟。这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对吧?

再来说说五色与健康的那些事儿。脸上颜色要是青得像没熟的草,黄得像快烂的橘子,黑得像煤球,红得像鲜血,白得像鬼,哎呀,这可不是好兆头,得赶紧调理!但要是青得像翡翠,红得像鸡冠,黄得像蟹黄,白得像猪油,黑得像乌鸦羽毛,那就恭喜啦,健康满满!

最后,五脏的健康还会在咱们身上留下独特的“印记”:心脏健康,皮肤下透着红,像红绸裹着朱砂;肺好,则是白里透红,像白布裹着玫瑰;肝好,皮肤下隐隐有绿意,像白布下的橄榄;脾好,则是黄得温润,像白布裹着甜瓜;肾好,则是紫气东来,像白布下的紫罗兰。这些都是五脏在咱们身上留下的美丽印记哦!

想象一下,咱们身体里的各种“线路”和“零件”啊,都像是精密的机器部件,各有各的归属地。比如,眼睛是各路“视线”的总部,大脑则是所有“智慧髓液”的大本营;关节是“筋条军团”的集结点,心脏则是“热血工厂”,专门负责生产“生命之血”。而肺部呢,则是“气量担当”,掌管着全身的呼吸节奏。这些啊,就像是咱们每天早晚都要走一遍的“四肢八卦阵”,各有其妙用。

说到血,这家伙可是个勤劳的快递员,晚上咱们一躺下,它就乖乖回到肝脏“充电站”休息,顺便给眼睛加点油,让咱们第二天能看得清;脚底板、手掌心、手指头也全靠它的滋润,才能走得稳、抓得牢、拿得准。但如果晚上出去浪,被风一吹,血就在皮肤下面“堵车”了,变成“痹症”;堵在血管里就成了“淤血”;堵在脚上,嘿,那就是“脚麻”了。所以啊,晚上还是老实点,别乱跑,让血好好回家!

咱们身体里还有个大秘密,就是那些“大谷小溪”的穴位,足足有三百多个,外加十二个重要的“小水库”(俞穴),这些地方都是“卫气小分队”的驻扎地,也是“邪气坏蛋”爱来捣乱的地方。不过别怕,针灸和砭石就是它们的克星,专治各种不服!

看病嘛,就像破案,得有个头绪。开头五招(五决)是关键,想知道病根在哪,先得找到它的“老巢”。比如说,头疼脑热,下面空虚上面火大,那多半是肾和膀胱的“小情绪”;眼睛模糊、耳朵背气,下面实上面虚,可能是肝和胆在“闹别扭”。肚子圆滚滚、胸口气不顺,那得查查脾胃和肺;咳嗽气喘,胸口堵得慌,手阳明和手太阴可能得背锅;心烦意乱加头疼,那鬲中(差不多就是胸腹那块)和手太阳、手少阴得好好查查。

最后,咱们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脉象的大小、滑涩、浮沉,一摸就知道;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也能从脸色、声音、手感这些线索里推理出来。把脉和看色结合起来,简直就是医学界的“福尔摩斯”,什么病都逃不过咱们的火眼金睛!

哎呀,说起这脉象啊,简直就是身体里的“小侦探”!咱们先来聊聊“赤脉”——这家伙一来,人就开始喘气,脉还跳得特坚定,就像是心里有块大石头。医生一搭脉,就会说:“嘿,你肚子里攒了不少气呢,吃饭都不香了,这叫心痹。多半是因为外面受了啥刺激,心里又老琢磨事儿,心一虚,邪气就趁机溜进来了。”

再来说说“白脉”,它一来,人也是喘,但脉是浮的,感觉上半身轻飘飘,下半身却沉甸甸的,还容易受惊。这就像是胸中有团积气,喘气都虚,得了个“肺痹”。冷热交替的,八成是喝醉了乱来导致的。

接下来,“青脉”登场,长又带弹性,左右乱蹦,这是心下面那块地界儿堵了气,叫做“肝痹”。跟寒湿、疝气一个路子,腰疼、脚冷、头疼,全找上门了。

“黄脉”呢,大而无力,说明肚子里有积气,还可能有股气儿乱窜,导致“厥疝”,女的也逃不掉这毛病。为啥?还不是因为干活太猛,四肢冒汗后又吹风受凉了呗。

最后,“黑脉”,上面硬邦邦,下面还大,说明小腹和私处那块儿积了气,这就是“肾痹”。这病怎么来的?八成是洗完澡直接躺床上,没擦干就睡了,寒气就这么悄咪咪地侵入了。

至于脸上的颜色搭配嘛,有个口诀:黄脸配青、红、白、黑眼,那都还好说,死不了;但要是青脸对红眼,红眼对白眼,青脸对黑眼,黑脸对白眼,红眼对青眼,哎呀妈呀,那可就真的是“色彩虽好,命却不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6445s